清明节的思念
清明节,每当这个节日来临,总会让人想起一些过去的事,逝去的人,总是装载着千丝万缕的思念。
记得有一年快过年了,我和妈妈去看望太外婆。她穿着深蓝色的斜襟棉袄,满头稀稀落落的银发,梳得整整齐齐夹在耳朵后面。太外婆坐在床边的小椅子上,看起来满脸慈祥,黑黝黝的皮肤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她的牙齿快掉光了,整天嘟嘟囔囔地说着:“偶89岁,偶89岁……”外婆笑眯眯地更正道:“您老98岁了!”太外婆疑惑地看看外婆,跟着说:“偶98岁了!98了!偶89岁了!……”
忽然,太外婆好像想起了什么,用干枯的手颤颤地指向小柜子,亲切地看着我,慢慢地用浓浓的绍兴话说:“悦悦,阿太有……有糖,去……拿来吃……”。她见我不明白,便挣扎着想站起来,一边说着:”来,阿太给……给你拿!“外婆见了急忙上来扶住她,对我说:“阿太让你去柜子里拿糖吃,快去吧!”看着我蹦蹦跳跳地跑向柜子,太外婆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仿佛满脸的大括号,眼睛也眯了起来。
太外婆走的那天晚上,我正在书桌前写作业。妈妈接了一个电话,突然走了进来,眼眶红红地看着我,小声地说:“阿太去世了,收拾一下,我们要去跟她告别。”我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插上了一把尖刀,我亲爱的阿太,我再也不能坐在她脚边跟她分一块巧克力了吗?往日的回忆如同涓涓细流涌了上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太外婆,你怎么就默默地离开了我们?
第二年的清明节,我们去为太外婆扫墓。妈妈拎着鼓鼓的袋子,里面装着祭品和蜡烛。墓地在山上,我们跨过小溪,拨开竹子,来到墓前。太外婆半圆形的坟墓前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外婆拿出干净的布仔细地擦拭祭品台和墓碑,妈妈把太外婆爱吃的糕点整齐地摆放在台子上。这时,墓前的小花微微点头,仿佛那年太外婆招呼我去吃糖。
我忽然明白了,太外婆并没有走远,她一直在我的心中。
成长的囧事
一转眼,我已经读六年级了。这六年里,我有好多收获,比如身高从1米1窜到了1米6,体重从32公斤增加到了64公斤,但最难忘的还是一件件“囧事”。
囧事一“我妈是开银行的!”
二年级时,我带了500块钱兴趣班的报名费到学校,结果记错了时间,钱没交成。午休时,同桌说“你有好多钱啊!”我大方地说:“那我送你一张。”她当然不肯要,而我真心实意要送给她,于是拍着胸脯大声说:“我妈妈是开银行的!”幸亏杨老师及时发现,打电话告诉我妈,挨了一顿臭骂后,我终于知道了“在银行上班与开银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囧事二“血撒贸易节”
三年级时,或许因为营养过剩,我经常会流鼻血。那天正好是贸易节,太阳好大,我又找不到摊位了,在教学楼里转了好几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空位,一开心,鼻血就流了出来,一滴、两滴……。时间宝贵,我在鼻孔塞了两个纸团,就开始吆喝起来,但是好像没什么用。于是,我使出流动推销的绝招,终于成功卖出了两个本子。可是,当我心满意足回到摊位后,才发现卖货的十元钱不见,我脑子一短路,急火攻心,鼻血又开始喷出来了……。短短一个贸易节,居然足足流了六次鼻血!更让我伤心的是体重居然一点也没减。
囧事三“看书拖死猪”
我是一个超级书虫,看起书来可以忘掉全世界,所以来老师就让同桌王思语监督我。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同桌的黄思语要收掉我的书,我没有理睬她。她生气了,抓着书就要抢过去,我不肯松手。王思语的力气比我大,一下子就我拉倒了。我半趴在地上,紧紧抓着书,眼睛还盯着书上的故事,王思语一步一步硬生生的把我拖到了书架前。一边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同学狂喊“加油”……
这六年里,其实还有更多美好的记忆:我参加“诗词战神之战”比赛拿了亚军、发表了第一篇作文《弹笔博士》、期中竞赛拿了好名次……。可是最难忘却是这一件件的囧事,或许这才是成长中最深刻的印记吧!
相似题目
-
清明节的思念清明节的到来带有一点伤感、沉思。那老天爷好像懂得人们的心,也哭起来了,柳条也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小鸟也带着一丝悲哀唱起歌儿……我们全家人带着悲伤的心情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来到了爷爷的坟墓前,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就知道我的爷爷在这里一定会开心。清明来到,有谁不思念自己已故的亲人?每当这时,爷爷那亲切和蔼的笑容便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的双眼一片模糊。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就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我的爷爷生前曾是一位农民,十分吃苦耐劳。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忙碌的,不仅给儿女们无私奉献,而且时常热心地帮助左右邻居。每当双休日,我和姐姐他们都要到爷爷家吃饭。爷爷总是笑呵呵地迎接我们,慈爱地抚摸着我和妹妹的头,说我们又长高了。吃饭时一家人其乐融融,谈笑风生,我和妹妹抢着为爷爷斟酒……可当我听到爷爷病倒时,一下怔住了。病床上,我紧紧拉住爷爷的手,心中如刀绞一般又有无数虫子在撕咬着。那还是爷爷吗?爷爷的头发中多了几根白丝,脸上血色全无,指骨分明,苍白的好似一阵风随时都能吹走,很难与平时健朗,活力十足的那个人相比,心又被再度揪了起来。 爷爷很坚强乐观地接受每一次治疗,尽管已竭力治疗抢救,可爷爷还是安然地离我们而去。下葬的那一天,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的心就好比这天气,没有一丝阳光,一种欲绝的悲痛痛彻肺腑,令人窒息。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泪水如泉涌一般,我用力咬紧嘴唇,拼命把呜咽声压下去,可无声的泪仍然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滴落,眼前一片迷茫,寒风如利剑般扎入人心,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种下一棵思念树,只为心中的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寄托哀思何处去,种下新报思念林。又到清明时,爷爷,您是否能在天堂听到我内心深处的呼唤?是否能感应到我对您的思念?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您定会为有这样的孙女而自豪,我会努力地朝自己的奋斗目标拼搏,一定! 爷爷走了,在无限的思念中,我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以后陪我度过的将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远处春的景色渐入我的视线,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挑红,遍地金灿灿的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又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开始。这是一个春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的季节。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1000字 四年级 叙事
-
清明节的思念此时的我盯着墙上的日历已经看了好久,唉!今天又是一个4月4号,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让人思念的日子。此时,我又想起了他——舅舅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我仍记得清楚。沉思中,舅舅又穿着那件被我戏称为“斑马”的上衣和一条牛仔裤来到了我的身边。他拉起我的手亲切地说:“笑笑,七点了,快去上学,否则就晚了,来!我送你去。"他仍像以前那样子,开着他的摩托车,把我送到了学校。放学时,下起了大雨,可舅舅已经在学校门口等了好大会,他没有带雨具,但又怕把我淋病了,就把外套脱下来,给我披上,而他却淋了一路,幸好没病,要不我会恨死我自己的。而我却因着凉,发起了高烧,他赶紧把我背到医院,一会给我挂号,一会给我拿药,楼上楼下跑。累得快要趴下了。事后他一个劲的自责,是他没照顾好我,才让我生病的,不管我怎么说,他仍不能原谅自己。晚上,我想借“头疼”的借口不写作业了,本以为平时有着菩萨心肠的舅舅会心疼我,但是了解真实情况的他,把我从沙发上押到书桌前。他在旁边坐着,直到我做完功课。感动的我眼泪汪汪。“笑!发什么呆呢?”,妈妈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念,我的心又回到了现实中,会想起刚才的一切,我不禁落泪。舅舅虽然已辞世,但他生前与我相处的一件件小事,使我更加思念他。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明节的思念天空灰蒙蒙的,整个城市仿佛都罩着一层灰纱。空气湿漉漉的,没有雨的世界,却也是潮湿的环境。在罩着水雾的湖边,伫立着一座石碑,在灰色调的衬托下,它显得更加肃穆。石碑上有很多的文字,但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全面描述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和那些无法忘却的人。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在中华民族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的时候,有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垒砌新时期的长城,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擎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牺牲重新树起中华的丰碑。从雪山到草地,他们的魄力显示自己的乐观;从大渡河到泸定桥,他们的勇敢显示自己的坚强;终于,在陕北的那片高原上,他们用自己的胜利,向世人预言了未来的最终胜利。一次次的“围剿”,一次次的反攻,大别山上凯歌高奏,三大战役锣鼓喧天,万里河山再次闪烁光辉!终于,在那个神圣的日子,一位伟人升起了一面旗,从此在世界东方的天空上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红色,那是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胜利,那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一条巨龙正在崛起!东方的睡狮终于觉醒,它的存在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十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混淆是非的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春天。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那个美丽的春天,指给中华民族一条崭新的道路。虽然路途曲折,但景色却很优美,道路的延伸带来更美的未来。啊,那些可爱的人儿,那些为这片圣土奉献一切的人们,我们敬仰你们,中国人敬仰你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敬仰你们!在烈士墓前,我用一束菊花寄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哀思。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6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清明节的思念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妈妈带着我去乡下扫墓。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也不例外,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几丝细雨,好像是云姐姐悲伤的眼泪。一路上,我坐在车子里,心情有点复杂,既怀着踏青的喜悦,又怀着祭奠的沉重。只见窗外的麦苗像是给田野铺上了一张绿色的地毯,郁郁葱葱。经过了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在我眼前闪现。不知不觉,车子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阁老山。现在,该登山了。由于下雨的关系,山路十分泥泞,我们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前走去,耳边不时传来小鸟演奏的哀曲。不一会儿,来到了一片竹林前。只见一棵棵青竹长得青翠挺拔。穿过竹林终于来到了太太的坟墓前。我们首先清理坟墓旁边的杂草和藤条,还给坟前的两棵松柏施了肥。接着我们把事先准备的清明团子、水果等放在墓前。然后爷爷开始在坟前烧纸钱。大家轮流在太太的墓前祭拜。这时我发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睛都红了,我想起了太太生前对我的疼爱,也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一阵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哭泣声。祭拜结束后,大家正准备往回走,爷爷忽然说:“还不能走,大家检查一下火烛。”说完,只见爷爷拿起铁铲把刚才的纸灰一点点埋在了坟前的黄土下,我看到后也连忙去帮忙。在往山下走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了去年地震中遇难的人们,于是问妈妈:“那些地震中遇难的人们会有人在清明节纪念他们吗?”妈妈说:“有,当然有,你能在今天这个日子想起他们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思念。”5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清明节的思念清明节又到了,不知今年老家的清明节会是什么样的天气,是雨纷纷?还是艳阳高照?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清明一定比往年蕴藏着更多的忧伤,因为今年是第一个没有爷爷的清明!小时候,清明节都是爷爷、爸爸和我们兄妹几个一块儿去上坟,那时的爷爷七十多岁,身体比较好,每次爬山时都如履平地,出于好奇的我们会跟在爷爷和父亲的后面像一只小跟屁虫,嘴上说跟爷爷去扫墓,实际上心里惦念着对坟墓的好奇。在坟墓面前,爸爸烧着纸钱,而爷爷却表情严肃、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我问爷爷“坟里是谁?您在说些什么?”时,爷爷会轻轻摸着我的头说,“我在问你的太爷、太太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请他们保佑你爸身体健康,保佑全家健康快乐”。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年纪大了的爷爷会被那一堆黄土所掩埋,更没有想过一直都健康的爷爷会被病魔所缠住;也会有一天,我们要来给爷爷上坟,就像以前爷爷、爸爸上太爷、太太的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们都有了明确的想念对象。无数次想起哥哥说爷爷去世噩耗的那一刻,想一次,心痛一次,想一次,枕巾湿一次,爷爷去世那天凌晨,梦见爷爷的身体突然好了,并直直地坐在老家的炕上抽着旱烟,也就在这时哥哥的电话打过来了,并用沉重的语气给我说爷爷已经不行了,当时已经猜到结果的我可还是想听到明确的答案,当爸爸说“你爷爷已经走了”时,脑子霎那间空了,没有任何的前奏,也没有任何情绪的酝酿,泪水像开了闸的洪水,滚滚而下。回家奔丧时,一直有一个错觉,这个错觉让我忽略全家悲伤的脸,忽略爷爷大红的寿棺,貌似看见爷爷还是在院子里的摇椅上躺着晒太阳,并抽着他那情有独钟的旱烟。在家时,我会不由自主地看看大门口,因为爷爷平时最喜欢坐在大门口看我们嬉戏,也经常在大门口盼着自己的儿孙们早点回家。直到现在还无数次问自己,爷爷真的走了吗?他的遗像以及走时所拍的录像一遍遍地告诉我,爷爷真的走了!从此再也无法看到他亲切的笑脸,听不到讲他们年轻时所经历过的那些让人心动、向往的故事,体验不到爷孙一块儿吃饭嬉戏时的天伦之乐,享受不到他叫我小名时的亲切,感受不到他如林间小溪涓涓细流地流向儿孙们的爱!脑海里只有小时候爷爷背着我唱着小歌,以及和爷爷一块儿拉着小毛驴、唱着“阿里山的姑娘”去田地里干活的场景……今年的清明,我泪流满面地看着爷爷走时所拍的录像,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候看候果园的夜晚,那无数个的夏日夜晚里,我伸手摘着头顶枝头的果子,放在嘴里嚼的香甜,耳边回想的是爷爷给我讲的《王宝钏苦守寒窑》《薛仁贵征西》的故事。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清明节“今天是周五,又赶上明天的清明节,我和妈妈都要放三天假,下午放学以后,妈妈接上我说:”准备放松一下。“放松的最好方法,我们选择的是散步回家——这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到家,但我们都愿意!我们走在人行道上,说(聊)起了”清明节“的话题。我先给妈妈背诵一首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妈妈告诉我,这首诗是中国诗歌历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诗歌……比如以前有人这样读:其一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二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过去的人原来都不用标点符号。我们两个又不断变换读法,笑的路上的人好像都听见了。”你知道为什么叫清明节吗?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呢?“妈妈问我。这个难不倒我,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了——”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让人祭祀祖先,还有英雄。让我们记住先辈们的事迹,去怀念,去学习!“妈妈还告诉我:”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始于周代)。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妈妈说今年的清明节,天气预报说,我们这不下雨。那我们再重新写一首诗歌吧!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时的场景。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吗?清明节有一个很奇特的由来呢!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清明节气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我跟清明节还有一段故事呢!今年,我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爷爷、奶奶在路上买了很多的纸钱、清香、假花等等,还带了一把扫帚,我不理解,问他们,他们也是一笑,并没有回答我。我再想问时,妈妈把我拉住,说:“你等会儿看看就知道这些有什么用了。”妈妈说了这些,就不大和我说话了,我也没有再问了。这些大人们也真是的,老说要我不懂就问,可是,我一问,又都不理我。又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墓园。奶奶把东西拿下了车,再带着我们来到三个墓碑前。奶奶一边把纸钱分成了四份,又掏出打火机,点着一堆纸钱,火“呼呼”地燃烧起来,火中的纸钱一点点地在破碎,一点点地变成了灰烬。在火中,纸灰不停地在空中飞舞,一片片的碎纸从空中飘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我们头上,有的越飞越高,如同要飞到天上去呢!纸钱烧完后,奶奶向墓碑作揖,又用扫帚把灰烬扫在一起,扫成一堆,我这时才明白扫帚的作用了。扫墓扫墓,这就是扫墓啊!我问妈妈:“奶奶还迷信啊?”妈妈说:“那不是迷信,是对祖先的崇拜和恭敬呢!”是啊,没有祖先,哪有我们。祖先们虽然离去了,但我们之间的亲情联系永远不会消失!永远永远!回家的路上,天空还飘着细雨,正如千年之前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样。这雨中,有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有美好的回忆!650字 五年级
-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下了一场大雨,估计是苍天对死去的亲人思念而伤心流泪吧。这时候你们应该在扫墓了吧。我也不例外,已经坐上爸爸的车子去扫墓了。等我们下车到达了大枫的双山前,还在下面,我们开始上山了,撑着雨伞,踩着稀泥向上爬,“为什么要在这种天气上山呢?”我想,前面突然有一个小山坡,这个小坡别看它小,但路挺滑的,你如果踩一脚,另一只脚一松,一定会摔上一跤,我是怎么上去的呢?我是这么上去的。我脚一抬,左手一把扶着旁边的树木,再抬另一只脚,把右手伸给爸爸,上了这个小坡。但手有一些脏了,山上的风景可真美啊,远处是茂密的野草,漂亮的野花。你瞧,映山红,一眼望去,嗯,不错,像一块红色的地毯。蒲公英,一眼看去,嗯,也不错,像一块白色的地毯。远处有叶子像针一样的针叶松,松树上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啊……再加上雨水,真是天衣无缝哇。哎呀,正在欣赏山上美丽景象的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背后满满的泥巴。妈妈笑了起来,看来我得小心呀。真是奇怪呀,路上有很多的枯死的树木但都被踩成渣滓了。路上还有一些石头,总会让你摔上一跤,但还是阻止不了我们坚定的步伐,最后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拜祭,磕完了头,烧完了香,就下去了。我突然觉得有点想哭,但憋住了……奶奶,我想你,愿你在天堂过的很好。550字 五年级
-
清明节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五年级:骆艺颖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700字 五年级
-
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我最喜欢的。光“清明”这个名字就让人喜欢。你看又“清”又“明”的,清亮纯净,说出来,听上去,就有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爽的感觉。是啊,在这样的日子里,放眼望去,翠绿似海,繁花如潮,到处是莺歌燕舞,行走的人也都是充满着活力的,怎么能不叫人精神爽朗、心旷神怡呢?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祭祖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思念。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来到先人的坟前,化点纸钱,摆上一束鲜花,陈列些祭品,然后在那里坐上一阵子,与先人进行一番着久别之后的无声交流。这是一种充满了人性的行为,是先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当然,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是会有一点淡淡的伤感的,但是这种伤感一点也不让人颓丧,相反,它让人们更加珍惜着生,并且还赋于了清明这个明亮的日子一份沉重,使它变得沉甸甸的,有了丰富的内涵了。祭祖为什么选择清明我无法考证,可是在这初春的时节里,因为要上坟人们就必得纷纷走出户外。你看,在清明的日子里,乡村或山野的路上,随时都可以看到抱着柳枝,捧着鲜花,提着祭品的人们,他们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散发着野花野草香气的路上,呼吸着早春里芳香的空气,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显得是那样地和谐。这样,走着的人和看见的人都禁不住会这样想:清明上坟,有没有让人走出户外,去感受感受春天的用意呢?我感觉到了我们的祖先那份热爱大自然的浓烈情感。我们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民族,把时间、空间和人的活动结合得这样密切,是我们民族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有人称清明为“鬼节”。人死为鬼。鬼是大人们用来下虎小孩的拿手武器,成人也有谈鬼色变的时候。可是,在清明这样一个亮光光的日子里,我们感到连鬼也变得有些可爱了。那坟上剪成古铜钱串的迎风飘动着的或白或红的纸钱,与死人灵堂前的招魂幡是那样地不同,让人一点怕的感觉也没有,小孩子们也会去拔来一串当成玩物。它们仿佛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在绿树丛中,在青草之上,有姿有态地飘动着,在自然里点缀上了人文的气息。、早晨,一些人家农村的亲友们送来了粑粑,说这是“芽稻粑粑”。这粑粑前还要加上“芽稻”两个字,是在告诉人们说水稻已经泡种并发芽了。这个时候做些粑粑这种传统的食品,表达的是一种纪念,是一种对丰收年景的祈盼和祝福,也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农耕文明给人留下的情感就是这样地真诚和纯朴!稻种已经发芽,春耕的忙碌也已经临近了。清明正是一个美丽希望的开始。五年级:2478144593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五年级
-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月5日是国家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快要到了,我跟妈妈说好了:先去扫墓,再去踏春。我们从门口出来还很高兴,可是我听到别人说扫地,我就想起沉睡在冰冷的山间的老老爷,我就很难过!我们带上水果、点心和酒,又带了些纸币,我却很奇怪,带纸币干什么?妈妈告诉我那是给老老爷花的钱,难道地下的钱是这样的吗?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墓地。墓地两旁站立了两排树,在山下,两排树好像再看护着墓碑。我一走进去就感觉很悲凉,我看到了老老爷的墓,原来他就躺在了这冰冷的地下,坟上长满了青绿的小草,我们把带来的水果点心和酒摆放好,妈妈就叫我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我抬头时看见了姥爷一直低头不语,但是他的眼睛却充满了泪花,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他掉泪,我一直以为男子汉大丈夫不会轻易落泪,于是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大家看起来都很难过,这时一直低头不语的姥爷说:“好了,我们走吧!”大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农民伯伯都在忙着种地,也看到了书上所说的老牛耕地拉车,农民伯伯们脸上流着汗水却充满了笑容,大家忙得不可开交,这正是应了那一句:清明时节种瓜点豆的谚语,清明时节还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花儿已经露出了笑脸;杨树长满了巴掌大的叶子;柳树叶在风中起舞就像女孩子的长发在风中飞舞;小草倔强的从土里伸出了头;小鸟在林间欢快地歌唱,这些景象似乎让我们忘记了悲伤。春天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四季中只有春季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活力,无限的生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时节既充满了悲伤又充满了无限生机。原来人的一生这么短暂,最终还是要躺在地下,所以我们要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做些有用的事,让我们的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精彩!河北省迁安市第二实验小学034张仲博指导教师:吴立东类别:甲组1—3年级联系方式:7639364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清明节微微清风,吹来清明的悠悠寂寥,今年,要怀着怎样的心,去祭扫。幼时,爷爷对我:“烈士的心是炙热的,感动这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我问爷爷:“烈士是什么。”爷爷说:“烈士是为我们开辟光明大道的人,是无畏的英雄。”哦,烈士是英雄……我默念着。直到我上了小学,去祭扫烈士墓时,是夏天,烈日炎炎么,可烈士会怎么面对呢?无畏么。可我明明是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也不想再走了。耳边又回荡起爷爷的话语:“当烈士倒下时,不会再站起来,因为不可能站起来,只要有能力站着,就不会倒下。这是烈士的信念!”我想,这是怎样沉重,背负着信念的压力。我硬挺着来到烈士碑前,耀眼的太阳照在烈士碑上,很庄严,很庄严的……“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耳边传来的是教师铿锵有力的致辞,我的心也忽然间沉重了,是烈士的威慑力么?不是的。是他们的那炽热的心感染着我,多少年长眠在地下,他的信念感染着我,不屈的信念,宁死不屈的信念啊!于是我的心,在惆怅之中荡漾了……又是清明,我们循着历代鸿山人的足迹走到了现在。今年,我已升入了初中,再次去扫墓时,又是怀着别样的心啊,带来的是别样的苍茫,也少了些沉重。我想起了我的小舅,那朴实善良的小舅,他一生没做过坏事,我舍不得他,也离不开他。可他偏偏就走了,走得那么干脆,走得那么坦然,我还有那么多的话没对他讲。母亲告诉我,不能在外婆面前哭,怕她伤心。我在角落里哭,但哭得越伤心,就越难忘记,或许我永远都不能忘记。今年,我打算追逐春天,抛开一切沉重的往事。我要追逐烈士的脚步,学会无畏,学会坚强。既然我忘不了它,就面对它,不怕伤心,不怕沉沦,因为去面对,就不会退缩,就要学会勇敢,像烈士那样无畏,今年,我要开开心心过清明,就去迎接耀眼的光,接受属于我的光明大道,活出不一样的我。今年的清明,我要活出生命,活出精彩,活出属于我的人生!江苏南京第三中学初一:刘德阳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清明节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清明节,每逢这个节日,都让我想起我们学过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节日大家都会对逝去的家人和烈士们送上一份哀思。我和家人迎着绵绵细雨,带着一份思念给爷爷奶奶去扫墓。回来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许多的英雄事迹,有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张华、杨虎城、刘志丹……,让我更深刻的是我们陕西英雄烈士——刘志丹。接下来就让我说一说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吧!刘志丹1924年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党派遣他进人黄埔军校学习。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奔走于湖北、安徽、陕西等省,从事组织武装起义的工作。1928年5月,和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返回陕北,在陕甘边界建立了一支革命武装,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1935年9月刘志丹任红十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但“左”倾路线又给刘志丹及广大干部扣上“反党”、“反革命”、“叛党”等大帽子,对他进行残酷斗争,肆意囚禁。直到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纠正了这里的错误路线。他恢复工作后,担任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红军北路总指挥兼28军军长等职务。1936年刘志丹率军东征,4月在猛攻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时,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4岁。毛主席的题词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刘志丹烈士深受人民的爱戴,陕北人民至今还有歌颂着他的小调。听了他的这些英雄事迹,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向刘志丹烈士学习,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刘志丹虽然英勇牺牲了,但我觉得他还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这些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我想这才是对已逝去的英雄们最好的怀念!7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清明节空飘起雨点。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织着,朦胧了视野,也朦胧了人心。清明节也是个朦胧的时节吧?扫墓、踏青,落泪或欣喜,其实我们缅怀失去的,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冒着雨,坐上车出发去扫墓。车窗也成了一片朦胧,透过它向外望去,一片绿的,一片红的,一片黄的,模糊的颜色上加了一层灰。看到形状却看不到轮廓,景物正如心情一样淡雅。随着一点点事物地逝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堵车了,是的,这一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奔向一个目标,一种思念.下车步行,道路是泥泞的,鞋子被迎面而来的雨滴弄得潮湿,望着远方的小土堆,土黄色的泥土,高低不平,有一个巨大的洼地,蓄积了一大潭清水,呈现着淡青色.人头攒动,各种雨伞像是花朵,是这个朦胧的梦中唯一的鲜艳.也有没打伞的人,顶着雨,潮湿得溶进了景物之中.走进墓园,一块块墓碑林立,大理石庄严肃穆,鸭子在清水中雨中成群地游动,拔动人们的心弦,是不是一种前奏?打着伞,鞠躬三次,心中却是一片空白,并不是对离去的人不想念,只是想更加坚强,老人落泪了,抽泣或默默地哭着,他们的追逐即将停止.我望着他们的皱纹,苍白的脸上红肿的双眼,苍老的背影,那些还没有刻完的墓碑,等待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死后再去长相厮守,也许恍惚之间明白了清明节的谛.清明一如既往不变的追寻.离去的人找到了最安静的归宿,缅怀他们就是回忆过去,寻找自己原来的方向与目标,也许是一种停歇整理心情后再决绝地走下去.那么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还是为了追寻未来.在眼泪凝聚的那一瞬间忍住并停止伤痛,过去和怀念并不是为了沉溺,还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让这场雨抚慰你并清洗你,因为明天还有更加漫长的路要走下去.我们的目标仍旧在心中从未丢失.清明,是休息而不是停止.总有一天要比现在更加努力地走下去.五年级:小汤圆7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所以我们每年在这一天都要回老家扫墓。为了迎接这天的到来,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鸡蛋,杀好了鸡,准备好了行李。为什么要吃鸡蛋呢?我问了奶奶,奶奶说:“在扫墓时,我们要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鸡蛋就成了习俗。在去扫墓的路上总有热闹的集市,大人们就会下车买鞭炮、冥钱、蜡烛、白酒、茶水。而我也会趁这时下车透透气,路边总会有各种美艳的鲜花,我也总会忍不住要摘花,我会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呆在车上的时间是那么漫长,空气闷闷的。终于来到了老家的房子。我们会在这里休息30分钟,爷爷会上二楼看去年养的蜜蜂有没有乖乖听话,我和弟弟们总喜欢跟在爷爷后面凑热闹,弟弟被调皮的蜜蜂蜇了几个像玉米粒大的包。30分钟过去了,我们再次回到那个灼热的车里,开始了我们这次扫墓之旅。在这车里颠簸了半天,我们来到了老祖宗的坟前。一下车,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整个世界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就算天气再怎么恶劣我仍然不会放弃祭祖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对我们的贡献有多大,没有他们以前的努力奋斗,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到山上,到处上满了杂草,爸爸和叔叔们负责除草,婶婶和奶奶负责搞好贡品,爷爷负责摆放好鞭炮,而我们小孩子就负责烧香。一切都搞好了就开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给每个人,每人6根。每个人都对这祖宗喃喃自语,而我则要祖宗保佑我考试顺利。拜完后点炮了,爸爸叫我先带弟弟们回到车上,怕鞭炮打到我们。而他们则离得远远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声全没,我们还要等火都灭完了才走。扫完墓时,天已经黑了。摘了几串香蕉我们就回家了。我们的扫墓之旅也完结了。回家的途中,因为一天的祭祖,我们都累了,在车上合上眼睛进入了梦乡。700字 初一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