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的假期》读后感1200字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

1200字 初二 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的书是《莫莉的假期》,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我是一个要强的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就想改正,不被别人发觉。可是,看了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

故事中有一个女孩叫颜颜,她的右脸上长了一块褐色的、铜钱大小的胎记,正因为这个缺点令她很烦恼,连家门都不肯出。但是有一天她认识了莫莉,参加了聚会,看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她开始乐观起来。

有一天,我看见镜子中那个脸上长痣的女生时,非常嫌弃她,可是再看看,这是我。我有很多缺点,这只是其中的一面。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但是,这一定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有很多不想让别人看到,但是不完美这三个字总是跟随着我们。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就应该坦坦荡荡面对。如果能正确评价自己,那也一定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曾为自己的缺点伤心过,但是如果乐观地面对,一切都会美好起来的。每一天,或晴,或雨,或阴,或雪,我们都可以没有负担的承受,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快乐。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中品味出人生的哲理。既然有缺点,就应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行驶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在阳光中要学会欢笑,在阴云中要学会坚强;在狂风中要抓紧希望,在暴雨中要抓紧理想。

这样做,你的缺点一定不会再跟随你。生活越是面对现实微笑,就越是能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在生活中,有很多坎坷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使自己更自信,才能生活得更美好,才能远离那些烦恼。生活人人都在过着,与其整天愁眉苦脸,倒不如天天开心。到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没有人能保证生活可以很平坦、顺利,但是在我们内心中不要被坎坷困难压制住,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烦恼离我们远去,这样就会发现一个新的空间。也许会在生活的路上跌倒,会有疼痛,但这也是一种快乐,一种即将通向成功的快乐。

正如苏轼说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对待自身缺陷的时候,为何总要伴随着自卑与逃避?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会带着欣赏的目光去感受缺陷。正如人们欣赏“断臂维纳斯”一般。既便她双臂致残,但人们仍把她视为美的化身。从她的姿态上,我们所能见到的是美。

而作为我们,何不以乐观的精神面貌去对待那些我们所带来的缺陷呢?纵观中外名着,又有多少,在其故事的结尾真正画上美满的句号?往往是留下那么一些遗憾,那么一些缺陷,来引发读者的感悟与深思。所以,当我们失败时,并不可以说它是坏事。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人可以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追求至善至美,那是幻想主义者的想法。

《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

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别样的思维,别样的解读。

读完八辑《蒋勋说〈红楼梦〉》,脑海里蹦出“佛眼”“人性”两个词,以前也曾读过许多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但从来没有读出像蒋勋先生给我的感觉。

蒋勋先生曾说过:“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是慈悲,也处处是觉悟。”也许这就是别样感觉的缘由。

蒋勋先生是用佛眼来看人性,多了理性,多了平和,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对《红楼梦》里的每一个人物更多了一份包容和担待,所以不会简单地以好人或坏人来界定。而我们读《红楼梦》,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总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来为里面的人物做标签,自然失之偏颇。比如薛蟠,没有几个读者会喜欢这样一个惹是生非、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但蒋勋先生却从人性的角度,直指心灵深处,对他进行了客观的解读。

“佛眼”、“人性”,这是不是我们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缺少的?

记得2011年度中国十大正义人物——检察官杨斌,在获奖现场说过:“在我办案的后期,我经常会审视被告人的内心,来达到审视我自己的内心,其实我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觉得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本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只是错误的大小程度不同,或者我们比他们更幸运一点,我们还没有被发现。”

我们面对的群体大多是犯错误的,怎样去对待这个群体?杨斌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提升心理觉察能力,抛弃指责心理,用“佛眼”来看悟每一个犯错误的人。

正如一位英国心理学家所说: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主观臆断往往会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系统认知。其实我们在办案过程中也往往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从事办案时间长了,见过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的固定思维模式,面对犯罪嫌疑人,我们容易固守成见,少了感性,少了对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应有的敬畏和尊重,不再去过多的去关注和思考人性,不再用心地探询他们犯罪的心理路径,而是简单地标定他(她)是坏人。

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你用什么态度去看待世界,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世界!苏东坡看到佛印,眼里是一堆牛粪;佛印看到苏东坡,眼里是一尊佛。一尊佛和一堆牛粪的差异仅在于:一个人心中有佛,用佛眼看,一个人心中无佛,用俗眼看。

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生命都是完美的,当我们在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之时,绝不能漠视每一个生命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冰冷的法律,正因为有了执法者的爱和仁慈,才有其温情的一面。

法律尊严,不仅需要我们严格依法办理案件来维护,更需要我们在公正办案的过程中,用“佛眼”来看悟“人性”,怀着宽容之心,扩展人性的空间,用敬畏理解生命之心,面对每一个鲜活生命个体,在守护法律底线的同时,完成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救赎,这也许是每一个执法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法律不仅仅要惩罚犯罪行为,更重要是挽救个体的心灵,尊重每一个生命存在的价值。

每一个执法者都应该铭记:法律的最高境界是爱和仁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