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观后感650字

《爸爸去哪儿》观后感

650字 六年级 观后感

“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听到这首歌心里便会有一丝触动,是啊,当我们慢慢长大,一直陪伴我们的爸爸却在不知不觉间白了头发。爸爸去哪儿这部纪录片,更让我对父亲产生感激和敬佩。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五位年轻的爸爸单独和他们孩子在一起的户外生活,林志颖和他的小黑米“kimi”、王岳伦和他的贪吃鬼“angela、”田亮和他的风一样的女子“森蝶”、郭涛和他的疯狂的“石头”、张亮和他的暖男“天天”。他们在一起过的这段日子里,给我的更多是感触,在没有妈妈陪的情况下,村长给他们的任务大多显得困难,像自己找食材,自己做饭等等,可是,尽管爸爸们做出来的饭菜难吃,孩子们却依然边吃边大声说“爸爸做的饭最好吃!”顿时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孩子们的话让我感动,他们对父亲的感情,真挚纯洁而美好。

爸爸去哪儿这部纪录片相信一定会让更多不能经常陪在孩子身边的父亲感到愧疚,因为孩子们的愿望是那么的简单,只是希望爸爸可以陪陪自己和妈妈,是啊,为了工作爸爸们很少有陪在家人的身边,这档节目,让世界上的父母都会多和孩子在一起,陪陪他们。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一直以来,父亲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温柔的是妈妈,严厉的是爸爸,父亲在我们的成长中更多的扮演着守护的角色,默默无闻,不求回报 。

“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这不正是千千万万的父母的真实写照吗,当我们一点点地长大,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可父母却在一点点地老去,倒数着他们能在世间陪伴儿女的时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连四岁孩童都懂得父母在身边的温暖,更何况是我们呢?所以,请珍惜当下与父母相处的分分秒秒,竭尽所能地去报答他们吧。

《牡丹亭》读后感

900字 初三 读后感

翻开这书前,我还一直没有分清主角是杜丽娘还是杜十娘,就像幼时把《长门赋》当成《长恨歌》一样。但待我读后感叹同为佳人,杜丽娘的命诚然比陈阿娇和杨玉环好些,柳梦梅没像汉武帝那样因鬼神之事冷落丽娘;杜丽娘纵然因感伤柳生离魂,总好过马嵬坡赐死。纵观丽娘游园、离魂、惊梦、还魂……这系列多舛的经历,才子和佳人到底求成正果,至最后柳生高中,杜宝阖家团聚,也算个完满的结局。戏曲的编者在安排人物角色时就隐隐决定了最后结局。柳生才华横溢,风流随意,以致张榜报喜的人们找状元郎左右不得,却发现他正被杜相吊起痛打,令人忍俊不禁。陈夫子腐朽村儒,降于敌寇又以宋使身份招降敌寇,彻头彻尾尴尬好笑;杜老相顽固倔强,痛打状元女婿,抵死不信女儿死后还魂;杜老妇人仁慈爱女,早早与女儿团聚,共享天伦。万事皆因丽娘游园因春感思,花神引柳生入她梦境开始,以二人佳偶天成做尾,环环相扣。

死后复生这种事在古代戏曲小说中并不少见,《长生殿》中就可见一二,它看上去就像网络小说里的穿越。两种创造出这类奇特情节的作者都有他的无奈,试想杜丽娘作为一位侯门绣户,连后花园都不让逛的千金小姐;柳生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岭南秀才,纵使他们缘定三生,二人相识、相会,以及后来喜结良缘都是不可能的事。在封建礼教的层层束缚下,除了这种特殊情况,发展出来的极端产物(死后还魂),一个作者无论再怎么妙笔生花,也无法让柳生和丽娘的爱情深得人心。如红楼梦里史老太君看戏时曾批道:那些故事原本滥俗,满纸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小姐,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如何见了人家男子便不顾父母,私奔而去。况何曾大户小姐,身边只一个丫头,便是我们这样人家也不至如此。

不过,王实甫写的就比网络小说一干人等想过百倍,游园感伤,斯园,斯柳,无可奈何之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逝水流年,是答儿闲巡遍,在闺阁中自怜”,比之“一道闪电,当XX再度睁开眼睛,她的世界已完全颠覆”何其太韵,同为男女主角相逢做引(一离魂,一穿越),但前人丝毫不应付读者,寥寥数笔,带出千古绝句。今人却只想草草交割,赶紧进入正文。细节决定成败,在开头,已大势已去。 词句纵妙,但原本认为元戏曲杂剧,明清小说已过了它的朝代鲜有人问津,不过,看众篇穿越文,都少不了都套用《牡丹亭》、《红楼梦》原句,为人物润色,他们文章好坏还在其次,看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喜爱,甚是开心。

经典不管过了多久,仍是风华正茂,如秋霜中一枝傲菊,独立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观后感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