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根的自述550字

《竹石》根的自述

550字 六年级 书信

《竹石》根的自述

甘肃省兰州 兰州铁路第一小学六五班 田珊官雪薇

大家好,我是根,是扎根在岩石缝中的根。我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里,不知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在我年轻的时候,为了找到扎根之地,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块坚硬的岩石,当我要扎进石缝中时,石头非常自负,他瞥了我一眼,傲慢地说:“我如此坚硬,你那么弱小无能,肯定扎不进去。”而我毫不气馁,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努力地寻找缝隙,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足豆大的缝隙。于是,我便长期的生活在这里。我拼命的汲取岩石中的水分和营养,把根扎得很牢很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在逐渐的成长,渐渐地,那个豆大的缝隙已经承受不了我了。我的身体变粗,变粗,而石头又是那么坚硬,我被撑得快要窒息了!但是,我一定要顽强生长,不为恶劣的环境所屈服!我被磨破了皮和肉,体无完肤,我痛得差点晕过去。经过千种磨难,在那一霎那,“咔”的一声,我感到无比轻松,原来这细小的岩石缝居然被我撑大了!从那以后,我变得刚烈、坚韧了许多。

一天晚上,突然飞沙走石,雷鸣电闪,接着,狂风呼啸,天上落起了倾盆大雨。那拳头大的雨珠打在我的身上,职业被打断了,散落一地。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一道闪电向我扑来……

就这样,我还是顽强的生存着,终于长成了参天大竹。工人们砍伐了我的枝叶,伐木取材,我仍坚韧地生长着,再砍,再长,再砍,再长,而我毫不吝啬,我愿把整个身躯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母亲》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初二 读后感

读完高尔基的《母亲》,按理说写出的读后感应该是关于赞美母亲的,可我却不想写那些,当然,母爱是值得永久歌颂的,知识在没有领会其真谛,没有触机灵魂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肤浅的,和那些无病呻吟的文章一样令人提不起兴趣。

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在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更加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

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

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问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

再者,书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不顾身。

其突出代表就是母亲的儿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们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知识,剖析他们受苦受累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他们不惧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走狗们,把坐牢当作工作之余的休息,出狱后依旧投身革命事业。这是多么让人敬重!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样的故事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些革命的烈士,将长眠在共和国的怀抱之中。

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时期,信仰高于一切,有着执着信仰的人会为它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穿唱,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又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在那时,信仰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为了信仰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时候想当五星女上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没有军事胆识,三没有军事机遇,谈何成为女将军?小时候想当女将军想必那是战争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将军罢了。

说实话,从那时起就有点迷茫,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努力学习,却终究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理想,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完成当前的任务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总是安慰自己,总之以后能报效祖国,名垂青史就是了,这就算我笼统的人生理想吧!

在前面我提到,由于害怕写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写母爱的内容,可是当我写到这儿才发现,这本书中未提一个“爱”字,却无处不洋溢着母亲对帕沙卡的爱。从母亲对帕沙卡反常举动的担心,到得知他从事失业后的提心吊胆;对儿子的支持,到以儿子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业,一个母亲年迈而执着的爱心,又对儿子的爱上升到了对全世界为真理而奋斗的无产革命者的爱,这是历史的跨越。

初二:筱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书信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