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时过境迁——《团扇歌》1200字以上

当爱时过境迁——《团扇歌》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案:这就是爱情中的患得患失吧?明明此刻两个人好得不得了,明明这会儿一起吃饭,下一刻一起看电影,出门一起逛超市购物,或者在家中琴瑟和鸣,但,总在最惬意的时候,你就会忽然冒出一个悲伤的念头——这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戛然而止吧?现今所拥有的一切,不会有一天都从自己身上溜走吧?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在回忆中曾经这样说过:“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秋天的扇子,听起来就十分伤感,到了秋天,人们都进入了防寒的季节,那么,扇子的作用也就不大了。作用不大,季节过去的物品,当然只能弃置在不为人看重的角落了。这是张幼仪内心自认为她自己对徐志摩的作用,为什么将自己比喻为扇子,她自己也有解释:“(秋天的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张幼仪有此感慨,并不能说夸张,当年,她和徐志摩的结合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嫁到徐家,虽然将旧社会女人的道德做得非常好——深得公婆的欢心,但对于多情的诗人徐志摩来说,她却变成了一个累赘。

1918年,张幼仪为徐家生下长子徐积锴,徐志摩独身一人去到国外留学,在这里,他邂逅了这个跟他一辈子剪不断理还乱的女人林徽因。

1920年,应家里的要求,将张幼仪也一起送去了国外,徐志摩相当不情愿,因为此时他已经一心一意投入“林下美人”的裙下了。虽然不情愿,但徐志摩作为男人,张幼仪作为他的妻子,他们在一起,还是要尽夫妻义务,行周公之礼的,没多久,张幼仪又一次中标怀孕了。徐志摩得知消息有过片刻的犹豫,但最终还是很快作出了决定——这个孩子,我不要!

徐志摩要求张幼仪将孩子打掉,张幼仪心里害怕,怯懦地问他:“听说打掉孩子会有生命危险。”

大诗人当时被爱情迷昏了头,一心想着自己要变成一个“单独而完整”的人,方便求取林徽因。假如他一方面爱着林徽因,一方面又扮演着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这样的他,他认为实在是太不完整了。所以,为了获得他心里所追求的“灵魂伴侣”,他毅然说了一句非常绝情的话:“坐火车还死人呢,没听谁说为此就要不坐了!”

好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但当年那个技术,打孩子失掉性命的概率比坐火车出轨的概率,简直是大屋跟小屋。这句话也成为了徐志摩被后人诟病的一大黑点,人们争先地骂着他是人渣。

这次事件,张幼仪作为“扇子”一样的物品已经初露端倪,大诗人需要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他就需要张幼仪了,等生理问题产生的“后遗症”出现时,张幼仪就变成秋天的扇子了,不仅没了作用,还让人想丢得远远的,看见就觉得身上凉飕飕。

再后来,徐志摩 “弃暗投明”,追林徽因无果后,经胡适介绍,认识了又一位民国名媛陆小曼。徐志摩跟陆小曼双双坠入爱河,但当时所有他们那个圈子里的或朋友或老师,都不赞同他们在一起,包括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又经过了许久的折腾,徐申如提出一个条件,要想娶另外的女人,必须得到张幼仪的同意。在徐申如眼里,外国的离婚协议他不承认,他始终认为张幼仪仍是自己的儿媳妇,因此,要叫上张幼仪回来问个明白。

无奈,徐志摩只有去求助张幼仪了,因为只有她才能成全自己与“灵魂伴侣”的结合了,如果她不来,就不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问题了,而是“失之都怪你的不成全”。张幼仪当时仍在国外,接到徐志摩的恳求,也没犹豫,马上答应了回国。1926年的春季张幼仪从西伯利亚回国,由于当时时局动荡,从春天出发,等到了夏天张幼仪才回到上海,然后立马又赶到了徐家。

这是张幼仪的又一次出场,拯救前夫“灵魂伴侣”之结合。

经过重重困难和阻碍,徐志摩与陆小曼终于结为夫妻了。但是,婚后的窘境马上随之而出——陆小曼做惯了军官家的太太,过惯了大手笔花钱的日子,在和徐志摩结婚后,经常弄得徐志摩入不敷出,这个时候,被弃置已久的扇子张幼仪又出现在他生命里了——张幼仪多次出手帮徐志摩解决负债问题。离婚后的张幼仪十分努力,最终终于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女性,后来担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银行女总裁,因此,她有这份财务能力。

包括徐志摩在和陆小曼相处中屡屡发生矛盾,无法兼顾父母的时候,都是张幼仪亲自跑去照顾二老,可以说,张幼仪这位前妻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而徐志摩对这一切的回报是什么呢?朋友。他把自己定义为是张幼仪的朋友,因为是朋友,所以互助变成了道义问题。

好吧,也许当时跟大诗人徐志摩做上朋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此,张幼仪无比幸运,做了他的妻子,又跟他变成了朋友?

现在再来看看,张幼仪将自己比喻为扇子,有多贴切?天气炎热,热火蔓延他四周的时候,张幼仪则作为扇子出现了。但是张幼仪发现,就算是作为扇子,她都是不称职的,因为,别人的扇子都是夏天的,而她却是秋天的,她的作用不是给人清凉,而是驱逐蚊虫。

将自己比作扇子,张幼仪不是第一人,鼎鼎大名的班婕妤在自己得宠之际也曾作诗自喻为扇,炎炎夏日的时候,为君王带来凉意。但,夏天也不过三个月之长,夏天迟早要过去的,当夏天过去了,秋天也就随之而来了,秋天的时候,谁还用得上扇子呢?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少年有才,被选入宫中,十分得宠,被封为婕妤。婕妤在西汉时期地位很高,等同于朝廷里的上卿,爵位俸禄等同于列侯,在后宫里也就仅次于皇后以及后来增加的封号昭仪,可以这么说,后宫的一二把手吧!

从诗里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班婕妤还处在非常得宠的状态,“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瞧,她还有机会裁制东西送给皇帝,不得宠的人哪里能随意见得到面啊?做扇子也就扇子吧,偏偏上面既是合欢,又有团圆,这满满的都是两情相悦情不疑的节奏哇。但是,班婕妤头脑清醒冷静,她知道,得宠归得宠,君王的爱是不能长久,因为后宫代有莺燕出,当新宠出现的时候,她就变成进入秋天的扇子了,于是,扇子能带来清凉的日子也将告一段落。

班婕妤提前透支了伤感。

既然如此,何必做他人的扇子?好吧,也许人生有着许多的无可奈何和种种的无能为力,做不做扇子,非自己一己之力所能左右的。那么,既然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季节的必需品,知道他对你是需要则用,不需则弃,这样浅薄的“为我所用”,根本就不是爱,还伤感什么呢?也许,班婕妤所伤感的是自己错付出去的情意罢?当然,作为后妃,她要伤感的也许还不仅仅只是爱情上的付出,还有被弃置后的立身考虑。

历史告诉她,一个女人不可能永远占有君王,罗大佑在《恋曲1980》中这样唱着:“你曾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是啊,永远是什么?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东西。如果它生长,它就会枯萎;如果它流淌,它就会干涸;如果它存在,它就会消失。更何况爱情呢?得宠的时候固然三千宠爱在一身,一旦失宠,后果凄惨得让人后怕,她不得不提前为自己担忧,俗话说,未雨绸缪。总不能等到渴而凿井、斗而铸锥吧?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这个时候是合欢又月圆,但作为扇子,作为后宫里的其中一名女人,想独占君宠,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总有一天,凉意会夺走炎热,那么,适合扇子存在的季节也就会过去了。想到这里,不得不教人惊慌失措啊。

这就是爱情中的患得患失吧?明明此刻两个人好得不得了,明明这会儿一起吃饭,下一刻一起看电影,出门一起逛超市购物,或者在家中琴瑟和鸣,但,总在最惬意的时候,你就会忽然冒出一个悲伤的念头——这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戛然而止吧?现今所拥有的一切,不会有一天都从自己身上溜走吧?

许多人在春风得意的适时候总是难以“居安思危”的,我现在生活得这么好,我得到了一切能得到的,谁去想会有一天失去呀?这不是自寻烦恼么?这不是脑子犯抽么?可是,假如你不去设想失去的一天,等那一天真正到来,没有任何征兆,你没有任何准备,也就会被决绝击得错愕不已,如中麻药,瘫软无力。

班婕妤知道居安思危,因此,她这样设想了。可,像谁说的,悲剧这东西,你念着念着,它就来了?

终于有一天,班婕妤的“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灵验了。

班婕妤熟读诗书,非常遵守皇宫里的礼仪,每当要跟皇帝奉劝什么事儿,她都要行大礼,搞得非常隆重,表达事情的庄重性。这一点,后代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代贤后长孙氏也经常这样,然而不同是,唐太宗立誓要做明君,有这样的贤惠内助,他的反应是开心,而汉成帝什么反应呢?

汉成帝是地道的昏君,一两次对着他说不,一两次说他不好,他也许会觉得有点味道,觉得班婕妤有个性,想征服。时间一久,每次都说他不行,动辄就搞一些繁文缛节,他渐渐就腻了、烦了,到慢慢地都不想再见到班婕妤了。想想也是,本来到后宫找女人不就是图个乐子,结果见到的女人比上朝还累,不仅得不到乐子,还跟你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你躺着了,她说现在是白天,不能白日宣淫;你站起来,她说你垂头丧气,腰杆子挺不直;你坐下吧,她说你上朝半天也是坐,应该多起来活动活动。这不是上纲上线吗?这哪里还是妃子啊?简直比老妈教孩子规矩都多,哪里还有什么情趣?

到了鸿嘉年间(公元前20年),汉成帝终于宣布自己移情别恋了,他对班婕妤的兴趣已经结束。从公元前33年,汉成帝即位的时候班婕妤入宫,一直得宠到鸿嘉元年,十几年的专宠,到这一刻,属于扇子的时代终于过去了。

班婕妤当然有发觉汉成帝对自己的宠爱逐渐减少,为了不让其他后妃蛊惑了皇帝,她将自己身边长得最好看的一个侍婢李平打扮好敬献给了汉成帝,汉成帝看见李平,长得很不错,所有的宠爱都转向了她,直接也封做了婕妤。

汉成帝对李平很宠爱,并且说:“当初太太祖父汉武帝宠幸的卫皇后卫子夫也是个卑贱出身的舞女,我宠爱宫女有什么?”说完以后还给李平改了姓,就姓卫。

这一切,都被班婕妤看在眼里,如果说她是一把夏天给人凉意的扇子,那么此刻的李平,就是秋天御寒的外衣了。需要外衣的季节,扇子就要被封进箱底。属于你的时代,总要时过境迁的。

当爱相交的那一刻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平行线会相交吗,几何知识告诉我,它不会。但爱的平行线相交了,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今天那个巨大的爱的交点正蔓延在四川这块土地上,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四川汶川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降临,天摇地动打破了夏日的宁静,湛蓝的天空被污染,明媚的阳光被乌云遮挡。年前的那场雪灾酿成的伤痛逐渐被春风吹散,暖阳蒸融的今日,不过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汶川这场惊天动地的地震又一次排山倒海般地刺激摧毁着人脆弱的生命和神经。地震震垮了那里的家园、校园,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灾难的噩耗如晴天霹雳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四川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短暂的瞬间,却成了历史性的时刻。无数人在关注灾区,心系灾区。

手拿遥控器,坐在电视屏幕前,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透过电视画面,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瓦砾废墟,看到了号哭抽搐的人群,灾难已经发生,时光不再逆,一切再不能挽回。抗震救灾在总指挥张温家宝总书记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一次次拯救出来,一个个灿烂的笑脸一次次绽放,微笑在哪一刻显得是那样弥足珍贵。

生命是脆弱的,但同时生命又是顽强的,记不清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之后,郎真终于在官兵战士的努力下救出。在与死神搏斗后获得新生的、躺在担架上的郎真,用感激的心撑起那只布满伤痕的手,向那些救助他的官兵战士们敬了一个很不正规军礼。这军礼是用爱与感激撑起来的,代表了平行线上的爱的结晶。

清清是汶川蓥华镇中学一名美丽好学的初一女孩,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她被埋在了教学楼的废墟下,幸运的是她被救了出来,令人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

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在北川县城的一处废墟里,倒塌的墙壁实实地压在两个死去的大人身上,身下则是他们3岁的女儿宋欣宜。小欣宜得救了,断墙下整整40多个小时与死神的抗争,是父母用他们的全部生命,紧紧护卫着孩子的生命之弦……

风吹,雨淋,13号的都江堰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中。离地震发生时间已过去20多小时,旅馆老板刘光强苦守在垮塌的楼房前,一次又一次呼唤被埋旅客的姓名,竟然找到了旅客,在相互的安慰声中他们等到了救援

当这些画面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现的时候,泪水已经挂满了我的脸颊,因为四川地震的感人事迹太多了.我深深的被震撼了。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痛苦也不哭泣,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爱不需要任何语言,爱足以融化灾难带来的的痛苦,也足以试净满脸的泪痕。

地震无情人有情,一股股强烈的爱与感动涌入心间,平行线上的人们也把他们的爱聚在一起献给了灾区。从中央到地方;从领袖到人民;从八旬老人到怀中的孩童;从内地港、澳、台;从中国大陆到世界各地。红色的募捐箱、传递13亿人民爱与希望的绿丝带,最终聚起13亿人民的信念——坚强汶川!加油四川!团结中国!希望中华!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那一刻,平行线上的爱相交了。汶川地震让我感受到了,即使距离遥远,即使平行,但只要心中有爱也能相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