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的麻辣脆
我的家乡在黔西,那里的小吃非常多,有粽子、黄粑、汤圆……家乡的小吃都十分美味,其中我对家乡的麻辣脆更是情有独钟。
麻辣脆又名大头菜,黔西麻辣大头菜,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县内各族人民就喜欢用大头菜制成咸菜与肉片拌炒,或作蒸腊肉垫底。随着时代的进步,后来发展成为麻辣大头菜,又称“麻辣脆”。
麻辣脆,是将鲜大头菜切成薄片或条,放进滚水片刻,捞出滤干,放在火上烘烤,减少水分,用食盐和糖揉搓后拌上辣椒面、花椒粉,便做成了成“麻辣脆”。
麻辣脆味道好,看相也好。在我们家乡,如果你想要吃到它,就必须到火车站去买。所以麻辣脆对于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
麻辣脆的形状各异。你可以按照你的喜好,买不同形状的麻辣脆。有圆形、片形、鸡爪形……每种形状的麻辣脆都有不同的味道。圆形的是甜味;片形的是麻辣味;鸡爪形的是咸味的。我喜欢吃辣的,所以每次我都会买片行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来家乡玩了一阵,要回去的时候,我买了一大袋麻辣脆上车吃。在车上,妈妈对我说:“丽丽,别吃了,你晕车,待会儿吐的满车都是。”我不但不听,反而加大了口量。吃完后,一直到下车,我都没有晕车。从那以后,我便给麻辣脆取了一个别致的外号——“晕车药”。
朋友,欢迎你到我的家乡品尝那酸酸辣辣的“晕车药”哦!
我的变化
爸爸说我变了,妈妈也说我变了,的确,我真的变了。
踏入初中校门的那一天起,我就变了,不再是小学的那个贪玩,调皮,做事不怎么经大脑思考的乳臭未干的小子。如今的我,变得更加成熟、实在、有责任心。当然啦!“十八变”不仅仅是女孩子的专利,男孩也可“十八变”啊!无论如何,今日的我胜昨日的我是硬道理。下面,就看我怎样变吧。
开学不久,班里的体育委就拿来了校运会的报名表,是参加体育项目的。热爱阳光热爱运动的我就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啦!我执起笔,毅然在个人200米田径赛与4*400米接力赛的栏目上打了钩。参加校运会,当然不是说说就算,纸上谈兵就行了的,如果不作些准备,在比赛场上不跑最后一名恐怕很难呢!因此,我给自已订下了一个训练计划;每天下午放学后训练跑步,直到把力气挥发得所剩无几为止!孤军作战,未免有点孤独感,因此,我拉上了我们的体育委员与几个同学一起练。第一天,我们来到田径场,先来了个众人比试,然后针对个人情况分开训练。跑啊跑,把力量发挥干净!我们训练到六点多才回家。回到家,妈妈就凑上来问:“怎么这样夜,功课又多,不知今夜几点才做完呢!”“我训练跑步,为校运会作准备!报了名,当然就不能愧对这个名额啦!”“你变了!变得更加有责任心!今非昔比啊,上了初中就变了,我的儿子。”
这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我,敢作敢为,更有责任感。我喜欢在变化的我。
相关推荐
-
黔西风味“麻辣脆”黔西大地一枝花,麻辣脆味香玩家。到过黔西的人都知道,这儿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麻辣脆”。“麻辣脆”跟四川的“担担面”一样,都是由小贩挑着走街串巷叫卖的。如果你来到黔西,看到一种用竹编的筐子装着,呈鲜红色的片状或丝状小吃,那就是麻辣脆。外地人不知道什么是麻辣脆,精明的小贩就会吆喝着兜揽:“麻辣脆性又回甜,不香不脆不要钱!拈麻辣脆咯!”真是名副其实!走上前,看一看,红中透白,嫩闪闪;嗅一嗅,香喷喷,馋涎欲滴;尝一尝,脆生生,麻麻的,辣辣的,麻辣中又有淡淡的甜味。虽然又麻又辣,边吃边“呼哧呼哧”地吸冷气,却越吃越想吃,欲罢不能。吃上二两,头上慢慢渗出汗珠;吃上半斤,包你周身大汗淋漓。一位老师还以麻辣脆为题出了“黔西风味麻辣脆”的下联征对,至今还没有工整的上联。“麻辣脆”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原来中医治感冒讲究“发汗”,麻辣脆就有这样的功能。吃上半斤,出一身汗,感冒就不治而愈了。另外它还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麻辣脆如此受人喜爱,想必一定有很复杂的制作过程,其实不然,简单得很。麻辣脆,顾名思义,既麻又辣还要脆。要有麻辣之味,辣椒和花椒自然必不可少。要有脆性,就得靠制作人掌握好火候。“脆”极为重要,否则就成“麻辣软”了。“麻辣脆”的制作主要有两步。主料的加工:主料是一宗名叫大头菜的蔬菜。先将其洗净剔叶,只留下肉质根,切成片状或丝状。然后在火上放一口砂锅,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将切好的放在水中,大约二三成熟就捞起,摊在竹筛晾晒至半干,用适量的盐揉过一道,放进干坛子里。这就是麻辣脆的雏形的。作料的配置:原来主要有三种,即辣椒、花椒、味精。这些都要选择上等的材料,比例大概是10:2:1 使用时将三种作料调匀,加入少许的糖,然后取出腌好的主料,用热水冲洗(目的是为了冲掉过浓的盐味),在与之混合搅拌,风味独特的麻辣脆就做成了。麻辣脆历史悠久,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本地人正想办法让它冲出黔西,冲出贵州,就像四川的榨菜一样,跻身快餐食品行列。800字 初一
-
家乡的麻辣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黔西那里就有许多出名的风味美食,如粽子、黄粑、汤圆……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莫过于黔西麻辣脆。黔西麻辣脆色香味美,味道可口,好吃至极。它是用大头菜做成的。将洗净的大头菜切成片,然后放入开水里烫。烫的时候必须掌握火候。时间长了,大头片就会被烫软,吃起来就不脆。时间短了,就没有烫熟到一定的程度,吃起来不仅刺鼻,而且带有苦涩味。将烫好的大头片晾干,配上香料,再放上花椒粉、辣椒面、味精拌在一起。这样麻辣脆就制用而成了。麻辣脆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形状各异。你可以按各人爱好,制作不同形状的麻辣脆。有圆形、片形、鸡爪形……每种形状的麻辣脆都有不同的味道。圆形的是甜味;片形的是麻辣味;鸡爪形的是咸味的。每到深秋,人们就挑上麻辣脆,到集市、乡村、城市上去卖。当你疲劳的时候,只要吃上一包麻辣脆,你就会将一天的烦心事全部忘掉。朋友,假如你有机会来到我的家乡,一定要品尝美味可口的麻辣脆哦。350字 初一 叙事
-
家乡的麻辣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黔西那里就有许多出名的风味美食,如粽子、黄粑、汤圆……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莫过于黔西麻辣脆。黔西麻辣脆色香味美,味道可口,好吃至极。它是用大头菜做成的。将洗净的大头菜切成片,然后放入开水里烫。烫的时候必须掌握火候。时间长了,大头片就会被烫软,吃起来就不脆。时间短了,就没有烫熟到一定的程度,吃起来不仅刺鼻,而且带有苦涩味。将烫好的大头片晾干,配上香料,再放上花椒粉、辣椒面、味精拌在一起。这样麻辣脆就制用而成了。麻辣脆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形状各异。你可以按各人爱好,制作不同形状的麻辣脆。有圆形、片形、鸡爪形……每种形状的麻辣脆都有不同的味道。圆形的是甜味;片形的是麻辣味;鸡爪形的是咸味的。每到深秋,人们就挑上麻辣脆,到集市、乡村、城市上去卖。当你疲劳的时候,只要吃上一包麻辣脆,你就会将一天的烦心事全部忘掉。朋友,假如你有机会来到我的家乡,一定要品尝美味可口的麻辣脆哦。贵州贵阳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初一:雷昆鹏400字 初一 记叙文
-
风味小吃“麻辣脆”黔西大地一枝花,麻辣脆味香万家。来过黔西的人都知道,这儿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麻辣脆”。“麻辣脆”跟四川的担担面一样,是由小贩们挑着走街串巷叫卖的。如果你来黔西,看到一种用竹编的筐子装着,呈鲜红色的片状或丝状小吃,那就是麻辣脆。外地人不知道什么是麻辣脆,精明的小贩会吆喝着兜揽:“麻辣脆性又回甜,不香不脆不要钱!拈麻辣脆咯!”真是名副其实!走上前,看一看,红中透白,嫩闪闪:嗅一嗅,香喷喷,馋涎欲滴:尝一尝,脆生生,麻麻的,辣辣的,麻辣中又有淡淡的甜味。虽然又麻又辣,边吃边“呼哧呼哧”地吸冷气,却越吃越想吃,欲罢不能。吃上二两,头上慢慢的渗出汗珠:吃上半斤,包你周身大汗淋漓。一位老师还以麻辣脆为题出了“黔西风味麻辣脆”的联征对,至今还没有工整的下联。“麻辣脆”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治疗感冒的良药。原来中医治疗感冒讲究“发汗”,麻辣脆就有这样的功能。吃上半斤,出一身汗,感冒就不治而愈了。另外它还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麻辣脆如此深受喜爱,想必一定有很复杂的制作过程,其实不然,简单得很。“麻辣脆”顾名思义,就是既麻又辣还要脆。要想有麻辣之味,花椒和辣椒当然必不可少。要有脆性就得靠制作人掌握火候。“脆”极为重要,否则就成“麻辣软”了。麻辣脆的制作主要有两步。主料的加工:主料是一种名叫大头菜的蔬菜,先将其洗净剔叶,只留肉质丝,切成片或丝。然后在火上放口砂锅,倒点水烧开,将切好的放进锅里,估计两成熟就捞起,摊在竹筛晾至半干,用适量的盐揉一道,放进干坛子里。这就是“麻辣脆”的雏形了。佐料的配置:原料主要有三种,花椒、辣椒、味精。其比例一般是10:2:1 还得加入少许糖,然后取腌制好的主料,用热水冲洗,在与调好的作料混合、搅拌,风味独特的“麻辣脆”也就做成了。麻辣脆历史悠久,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本地人正想办法让它冲出黔西、冲出贵州,就像四川的榨菜一样,跻身于快餐食品行列。我坚信:黔西的麻辣脆一定前景辉煌!800字 初一 叙事
-
家乡的麻辣脆_45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黔西那里就有许多出名的风味美食,如粽子、黄粑、汤圆……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莫过于黔西麻辣脆。黔西麻辣脆色香味美,味道可口,好吃至极。它是用大头菜做成的。将洗净的大头菜切成片,然后放入开水里烫。烫的时候必须掌握火候。时间长了,大头片就会被烫软,吃起来就不脆。时间短了,就没有烫熟到一定的程度,吃起来不仅刺鼻,而且带有苦涩味。将烫好的大头片晾干,配上香料,再放上花椒粉、辣椒面、味精拌在一起。这样麻辣脆就制用而成了。麻辣脆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形状各异。你可以按各人爱好,制作不同形状的麻辣脆。有圆形、片形、鸡爪形……每种形状的麻辣脆都有不同的味道。圆形的是甜味;片形的是麻辣味;鸡爪形的是咸味的。每到深秋,人们就挑上麻辣脆,到集市、乡村、城市上去卖。当你疲劳的时候,只要吃上一包麻辣脆,你就会将一天的烦心事全部忘掉。朋友,假如你有机会来到我的家乡,一定要品尝美味可口的麻辣脆哦。贵州贵阳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初一:雷昆鹏450字 初一 状物
-
美味的麻辣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黔西那里就有许多出名的风味美食,如粽子、黄粑、汤圆……其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莫过于黔西麻辣脆。黔西麻辣脆色香味美,味道可口,好吃至极。它是用大头菜做成的。将洗净的大头菜切成片,然后放入开水里烫。烫的时候必须掌握火候。时间长了,大头片就会被烫软,吃起来就不脆。时间短了,就没有烫熟到一定的程度,吃起来不仅刺鼻,而且带有苦涩味。将烫好的大头片晾干,配上香料,再放上花椒粉、辣椒面、味精拌在一起。这样麻辣脆就制用而成了。麻辣脆不仅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形状各异。你可以按各人爱好,制作不同形状的麻辣脆。有圆形、片形、鸡爪形……每种形状的麻辣脆都有不同的味道。圆形的是甜味;片形的是麻辣味;鸡爪形的是咸味的。每到深秋,人们就挑上麻辣脆,到集市、乡村、城市上去卖。当你疲劳的时候,只要吃上一包麻辣脆,你就会将一天的烦心事全部忘掉。朋友,假如你有机会来到,一定要品尝美味可口的麻辣脆哦。400字 初三 状物
-
西亭脆饼我的家乡南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风景不少,美食更多,西亭脆饼就是一个。西亭脆饼始于清朝光绪在位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西亭脆饼原名西亭复隆茂白脆,说起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从前,在西亭镇上,有对夫妇开了一爿茶食店,老板是个做茶食的好手,能做各式各样的茶点,妻子照管店务,勉强养家活口。西亭乃是乡间小镇,顾客大多是种田人,买不起细货茶食,夫妻俩商议,要想把生意做活,只有在粗货茶食上做文章,粗货细做,使产品物美价廉。乡下人喜欢吃脆饼,他们就在脆饼上动脑筋,加油加糖,外加桂花、桔皮,并将方形改成长条,上面洒上芝麻。此外,还改革了筒炉,把握住火功,终于制作成别具一格松脆香酥的脆饼。上市后,全镇轰动,倍受顾客欢迎。曾任清政商务大臣的张謇,因祖居西亭,每年要回西亭祭祖,每次都要品尝脆饼。他除了自己爱吃外,还用脆饼作为礼品赠送华商、外商及达官贵人。西亭脆饼不但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而且在皇室中也享有盛誉。张謇还亲自为该店题名“复隆茂号”。老板对此店号非常满意,觉得它能激励后辈们苦心经营,不忘昔日冷落破产之苦。西亭脆饼选用上等精白面粉为主料,经二十八道工序,用手工制成。脆饼用微火烘烤,表面黄而不焦;脆饼的工艺考究,每只饼有十八层次,君若不信,用开水泡饼,则层次清晰可见。西亭脆饼有两种吃法:干吃和用开水泡了吃。干吃则松脆香酥,因面上沾有芝麻,所以越嚼越香;用开水泡了吃,则鲜甜适口,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胃口。如今的南通脆饼,就是按当年“复隆茂”的规格制作而成的。店里特聘请原“复隆茂”脆饼店冷氏的嫡传老师傅,采用了冷氏的独特配方,保持了传统特色,1980年获地区优质产品证书,1984年荣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至1988年两次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全国实施名牌战略成果展荣誉证书,1995年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1997年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驰名产品称号,1988年被江苏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至2007年三次荣获江苏省着名商标。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这大概是对这个传统食品最简炼概括的写照和褒奖吧!900字 一年级 写人
-
西亭脆饼西亭脆饼是我老家南通的著名特产,它始产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西亭脆饼是长方形的,只有4寸多长。表面金灿灿的,镶着闪着光的白芝麻,如同一块漂亮的小金条,十分讨人喜爱。仔细闻闻,既有奶油味,又有芝麻的香气,淡淡的糖香更是令人垂涎三尺。如果轻轻一咬,它就会立刻“咔嚓”一声裂开,饼屑纷纷落下。剩下的半截既不空心,也不算实心,而是由许多薄片粘连而成。西亭脆饼有多种吃法,每种吃法都能尝出不同的味道。干着吃,香甜酥脆,甜而不腻,爽口极了。还可以用开水泡着吃,只要一二分钟就可以了。泡着吃的脆饼软而不烂,层次分明,汤水不浑,老幼皆爱。每次品尝西亭脆饼,我都会想起这首歌谣: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3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西亭脆饼作文“脆饼味!妈妈,我要吃西亭脆饼!”走在大街上突然闻到一阵脆饼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南通的西亭脆饼。说到脆饼,当然要说具有百年历史的西亭脆饼了。西亭脆饼酥甜香脆,美味可口。每个不足2厘米厚,却有18层!你若不信,用开水泡一下,层次便清晰可见。西亭脆饼有两种吃法:干吃和用开水泡着吃。干吃,则松脆香酥,因面上沾有芝麻,所以越嚼越香;泡食,层次不乱,汤水不浑,香味扑鼻,特别适合老年人的口味。难怪人们常说:“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我在南通生活了几年,三两天就要吃一次西亭脆饼,如果不吃,我肚子里的馋虫就要闹革命了。十八层的脆饼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原来,西亭脆饼要选用上等精制面粉、优质砂糖、纯白芝麻、精炼植物油为主料。从和面到出炉,一共有28道工序,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饼坯贴到黄泥炉壁上后,经优质无烟煤炭微火烘烤一个半小时才出炉。这样制作成的脆饼个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真是撩人食欲。老外们吃了都竖起大拇哥赞叹:“Verygood!”西亭脆饼原名“西亭复隆茂白脆”,它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从前,在西亭镇上,有对夫妇开了一间茶食店。老板是个做茶食的好手,能做各式各样的茶点。西亭是乡间小镇,顾客大多是种田人,买不起细货茶食。于是,夫妻俩商议,要想把生意做大,只有在粗货茶食上做文章。粗货细做,这样产品才能物美价廉。乡下人喜欢吃脆饼,他们就在脆饼上动脑筋,加油加糖,外加桂花、橘皮,并将方形改成长条,上面撒上芝麻。此外,还改进了筒炉,把握住火候,终于制作成别具一格松脆香酥的脆饼。上市后,全镇轰动,备受顾客欢迎。祖居西亭、曾任清政府商务大臣的张謇也很喜欢吃,还亲自为该店题名“复隆茂号”。他还用脆饼作为礼品赠送华商、外商及达官贵人。从此,西亭脆饼不但受到普通老百姓的欢迎,而且在皇室中也享有盛誉,在海内外名声大振。1989年,西亭脆饼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西亭脆饼”品牌进入了江苏省著名商标行列。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尝尝西亭脆饼呢?点评:不愧是有百年历史的西亭脆饼,确实有着与众饼的不同之处,经小作者妙笔写出,更是人间美味,令人馋涎欲滴。小作者不仅将西亭脆饼的吃法烂记于心,还对脆饼的制作以及文化掌故了如指掌,可见对传统美食的情有独钟。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明了,寓西亭脆饼于浓郁的文化中,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1000字 叙事
-
我喜欢西亭脆饼我们南通有许多特产,我最喜欢吃又香又脆的西亭脆饼。金黄色的西亭脆饼上长着许多芝麻。我用双手轻轻一掰,脆饼立即分成了两半,屑子纷纷飘落下来。往里一瞧,里面既不是空心的,也不是实心的,而是由十八层皮粘起来的,西亭脆饼用料讲究,做工精致。原料是上等的白糖、芝麻和面粉。需要十八道工艺才能做成一个西亭脆饼,吃一口脆脆的真好吃。下次有客人到你家,可不要忘了送他一袋西亭脆饼。150字 二年级 状物
-
“麻辣”嘴唇时间退到2015年6月的一个周日,天空明朗、空气清新,"走咱们去豆豆家玩吧!”妈妈大声说道,而我顿时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个小时的奔波后,终于到了豆豆家。"姐姐,你怎么来啦,”豆豆看到我的到来,满脸惊喜。“因为姐姐太想豆豆了,所以就来看豆豆了啊!”下午,豆豆的妈妈提议:“我们这里有一个水库,旁边有一条河,听说那里还可以游泳呢!”“好呀、好呀!”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经过二十分钟的准备,我们便出了家门。来到了水库边,似乎隐隐看见了什么,我慌忙上前去查看,咦!这是什么,黄黄的,圆圆的,哎!不如去问问妈妈吧!“妈,你看这是啥?”“哎呀!这你都不知道?是柚子。但是,这可是生的哦!”"柚子?”我心里十分疑惑。啊!不管那么多了,先尝尝再说吧!可当我咬下第一口后,牙都快被酸掉了,忍不住皱着眉头大喊:“啊!怎么这么酸呀!”几分钟后,妈妈瞪大双眼十分惊奇地看着我问:"哎!我说,你的嘴唇怎么这么厚呀!是肿了吗?怎么回事啊?”我听了妈妈的话,不由心里一惊,赶紧伸手摸了一下,嘴唇怎么麻麻的,几乎没有知觉了呀!我慌忙从包里掏出小镜子,看着自己那滑稽的嘴唇,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我这可真是:不听老妈言,吃亏在眼前啊!450字 初二 叙事
-
麻辣老师语文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总喜欢穿一套黑色的运动服,矮矮的个子,胖胖的身材,远远看起来就像一个黑色不倒翁。戴着一副黑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他可是我们班的麻辣老师呢?就是因为他的脾气很火爆,我们都叫他“火爆椒!”记得有一次我们考得不好,我们起初并不知道,还在班里疯玩,谁知暴风雨即将来临。不一会儿上课了,老师拿上试卷大踏步地走进教室,刚一到教室“啪”地把卷子摔在桌子上,然后说:“这次咱班挺厉害呀,考了全年级第一!”有个别同学正想欢呼,“不过是倒数的。下次准备考倒数第几呀?小组长上来发试卷!”老师撂下这句话,瞬间班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说着,他又拿起他那让我们都闻风丧胆的“金箍拍”。然后耐心地等待到小组长发完试卷,老师厉声吼道:“80分以下的过来领赏!”“咣当”“咣当”的声音在班上荡漾开来,不一会儿讲台上站满了同学,一个个有序地去“领赏。”你就这样就结束啦,不,麻辣老师的绝招还在后面呢!“刚领完赏的同学回家把试卷抄五遍!”同学们一个个眉头紧皱,愁眉苦脸,敢怒不敢言呀!这就是我们班的麻辣老师。辅导老师:程馨450字 五年级
-
麻辣小妹放学了,小妹们来到落落饼干店,各点了一盒草莓夹心饼干,这可是小妹们最爱吃的饼干了,刚打开盒子,就见胖胖一手拿着冰激凌,一手拿着薯片,一个劲的往嘴里塞,嘴里的还没吃完,就开始吃冰激凌了,看见小妹们,说:“你们在吃什么,给我点呗。”说着,过去拿起茉莉的饼干,看了看“哇塞,草莓夹心饼干?好久没吃了,都是老妈,说要我减什么肥,什么都不给我吃。”说罢,又把饼干塞进嘴里。小妹们吓了一跳说:“小胖,你都那么多赘肉了,还吃?看看你的肚子啊。”逸若上前去拍了拍胖胖的肚子。胖胖嘿嘿一笑,说:“嘿嘿,没什么,这叫大力士!你们女孩子不懂,倒是你们女孩子啊,应该少吃点,尤其是雅丽班花哦!”说完拿起逸若和雅丽的饼干转身就走了。雅丽笑了笑,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笑容立刻凝固了。这时“假小子”恰唯和一直想加入“麻辣小妹”的融融来了,融融一见小妹们,就气喘吁吁的说:“可找到你们了!”茉莉见她们来了,说:“怎么了?有事吗?”融融说:“是啊,是啊,是大事!”“什么大事啊?至于你们满处找我们吗?”逸若实在等不住了。融融累坏了,准备喘一口气后说,急性子的恰唯就先说:“班花...”还没等恰唯说完,雅丽就知道是关于自己的,“等等,别在这里说,这里是公共场所,别吵到大家,去我家说吧!”逸若、茉莉、融融和恰唯会意了。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巫山脆李脆李——巫山的一张名片,它已销往全国各地,为果农创收,它美化了山村环境,引来了游客,商人。春天,李树开来了,漫上遍野一片雪白。再看看田间,地头,果树一棵紧挨着一棵,树枝上的花儿密密麻麻,一团团的,只有花,叶子还没长出来,枝条向四面八方伸展。它婷婷玉立,阿娜多姿,像一位披着白纱的少女,一阵风吹过,仙女散花了,雪白的花瓣纷纷飘舞,似雪花,似鹅毛,落在地上,落在爱花人的头上。两个老外在花瓣雨中追逐,本地的、外地的游客都举起照像机,留下这倩影。花谢了,叶子长出来了,果子挂上枝头,到了夏天,脆李成熟了,一个个核桃大小的李子挂满枝头,树枝被压弯了,坐在地上都能摘到,细看李了,青中带黄,上面布满一些白色的粉末,咬一口,脆、甜、多汁,那叫一个爽。这时,果农们可忙坏了。挑着箩筐,扛着木梯,摘了这树摘那树。一筐筐李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网上销售也在火热进行中,全国各地48小时可以送达。本地的商贩们也忙着抓住这大好的机会。乡村、集镇、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李子的一担担、一车车、一船船,搞活了经济,增加了收入。脆李上市了,欢迎全国各地的客人到巫山品尝。巫山脆李450字 四年级
-
微风脆铃每当一阵微风吹过,我房门前这一串风铃总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这风铃声也总能勾起我的一段回忆。那天,春光明媚,我骑车走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人正从对面走来,手里还拿着一串串刚编好的风铃准备拿到某一个地方。我刹不住车而和他撞了个满怀,风铃都散落了一地,一个个都遍体鳞伤。他哭了,他扔下手中的一个铃铛哭着跑了。后来,我了解到他叫李伟杰。他妈妈生病了,家里又没钱,所以连夜编织一串串风铃到城市里卖,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我给撞破了。我听后立即拿出我当时仅存的30元钱,飞快地拿到他家。当我把钱交给李伟杰时,他感动得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谢谢!谢谢!”我送完钱后刚走出门口,只听李伟杰说:“等等,我们能交个朋友吗?”“当然可以。”我爽朗地答应了。说着,他从屋里拿出一串风铃,说:“如果它能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我愿意把我爸爸生前编织的风铃送给你。”我连忙推辞,经过几番礼让我最终收下了这串风铃。今年春天,田野还是那么绿,小草还是那么生机勃勃,花儿还是那么怒放,我又遇见了他。我们以一个响亮的拍掌声来表示我们相见时的兴奋,在这个春光烂漫的季节里又开出了一朵友谊之花。4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