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印象
暑假里带着女儿去了乌镇,去之前,攻略了一下,但真的到了那里,才发现很多东西是要你亲自去看去感受的,只有亲临其地,才会让你的身心融入其中,此中滋味不可与外人道也。
到乌镇已是下午了,决定先不去景区了,就沿着小镇的主路随便走走,这是一个不大的小镇,道路两边有民宅、商铺,而商铺也许是不在景区的原因,看起来有些冷清。小镇没有高楼大厦,大部分是古色古香的低矮民房,偶尔看到一两个居民楼,竟有种突兀的感觉。
一路走着,随便找到一间房子,靠着灰暗的墙边一站,便是最好的摄影背景,小镇自有小镇的味道。
第二天早上,买了票先去名气略逊于西栅的东栅。走进东栅,这里尽显出江南小镇的风情来。只见这里黑瓦白墙,桥街相连,临河水阁,古色古香,不愧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看到河边停泊的小船,我惊喜地喊道:“哇,乌篷船!”船工呵呵笑着纠正道:“这不是乌篷船,这是摇橹船。”我只好自我解嘲地说:“看到船篷是黑的,我以为这就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呢。”后来我才知道,乌篷船是绍兴独有的船。
船工摇着船,我和女儿相对而坐,我们不时地用手机拍着两岸的风景。只见一座座房子邻水而建,前临街巷,后枕河水,是名副其实的“枕水人家”。每个木制的窗子都是开着的,不时地有人探出头来,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苏轼的“小轩窗,正梳妆”来。小船慢慢地行进着,看着悠悠的河水,岸边的古宅,竟让我有种一梦千年的感觉,也真切体会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绝妙滋味。
下午去了热闹的西栅,在我眼里,它就是东栅的扩大版,这里要比东栅热闹多了,像极了我们去过的每一个景点。沿河走在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古朴的民居和偶尔迎面过来的身着汉服的女孩,突然想到了柳如是,想到了秦淮八艳,也许她们从未来过乌镇,但是却感觉这里的风雅气息与她们竟是如此的契合。
夜晚的乌镇还是给了我惊喜。两岸的灯依次亮了,在灯光的映照下,夜色下的小镇显得古朴、安详。我站在桥上,看着粼粼的河水,不疾不徐行驶着的小船,一座座充满江南气息的千年古宅,这一切就像一幅朦胧的画卷,把江南水乡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洗尽铅华后婉约的静谧,真的是让我如痴如醉了。不远处传来的清丽婉转的江南小调,摄心悦耳,它赶走了身边的喧嚣繁杂,妩媚了盛夏里的水乡古镇,让我心生缱绻,不忍离去。
站在拱桥上,一轮明月亘古相望,我踩碎了倾泻而下的月光,也踩进了江南水乡的梦里……
记一次难忘的挨打经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难忘的事情,而令我最难忘的,却是一次挨打的经历。
那天,我在姑姑家写作业到很晚才回家,到了家,我就感到气氛有一点点不对劲,妈妈板着脸对我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呢?”
“我在姑姑家写练习呢!”我不耐烦地对妈妈大声喊道。
“你喊什么喊,我是不是得揍你呀?”妈妈生气地说。可我并没有察觉到妈妈已经变得越发难看的脸色,张口就说:“我们作业多,用不着你管!”这一下我可捅了马蜂窝,妈妈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这时,我才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来临了。
妈妈像发怒的狮子,弯下腰拿起一只拖鞋向我打来,幸亏我反应灵敏躲过了这一“炮弹”。妈妈见没打着我,更加生气了,直接向我奔来。我见情况不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小屋。我刚要把门关上,妈妈就冲了进来,我从地上跑到了床上,又从床上跳到了地上,妈妈也一直跟着我,我和妈妈绕了好几圈,后来妈妈坐到了床上,我以为妈妈累了,便也停了下来,可是没想到这是妈妈的缓兵之计,她一下子就抓到了我,我顿时觉得世界都变成黑暗的了。
我的手心开始冒汗,身体也感觉一阵阵发冷,我知道我完了,妈妈没有给我任何希望,她狠狠地打了我,并余怒未消地指着我说:“还敢不敢和我顶嘴了?”我哭着摇了摇头。“以后再和我顶嘴,看我怎么收拾你!”妈妈恶狠狠地说。我抽泣着回到了屋里,这次战争以我完败收场。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挨打经历,事后我反思了自己,感觉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对,对妈妈太没有礼貌了。我吸取了这次经验教训,因为我想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想再受皮肉之苦。
相似题目
-
乌镇印象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江南古镇——乌镇。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是那些蓝印花布、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无语的古桥、轻灵的小巷,一直浮现在我面前,挥之不去。乌镇像许多古镇一样,有纵横交错的河道,有逐水而建的民居,有高低错落的石桥,有古香古色的茶楼、染坊。我们到的时候正好下着一场小雨,整个乌镇被烟雾笼罩着。清一色的白墙黑瓦上,留下了岁月的斑驳痕迹,古朴而雅致。民居的木质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窗台上摆放着争奇斗艳的花儿,窗户常开,蓝印花布做的窗帘在风中轻拂。后门有几级石阶直通水边,可以看见一群活泼的鱼儿正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嬉戏玩耍。这样的风景是我在家乡没有见过的,真正理解了“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这句诗的含义。雨夜的乌镇安详静谧,和繁华热闹的大都市风格迥异。行走在乌镇素淡而又含蓄的风景里,踏上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倚靠着桥栏,水面波光明灭,过往的船支缓缓驶过,水天一色,浓淡不一,就像画家笔下的水墨画。“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杏花酒的香气,让人迷醉。在彩灯或灯笼照耀的地方,游人们还穿梭在热闹的商业街里,我们看见了很多只有江南才有的特产:手工制作的糕饼、乌镇的微缩模型、独具江南风韵的服装、华丽柔软的丝绸、古意盎然的绢扇……应有尽有。古色古香的建筑,闲适自在的人们,江南独有的诗意,让这个夜里,更加美丽。我希望下次去这个古朴优雅的小镇多住些日子,重温江南的旖旎风景。550字 五年级
-
乌镇印象沐着潇潇秋雨,载着深深的好奇,终于来到了这美丽的江南古镇——乌镇。在那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补给;在那儿,我领略了江南之美,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乌镇的印象深深地烙在脑海中——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走进乌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之香。远远望去,那些江南独有的建筑整齐地排列在那儿,沐在秋雨中。墙上的青苔,窗上的木雕,无不透出一丝沧桑感……我们来到了一条巷子,似乎是条文化街,里面的店铺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乌镇的特产和独有的文化艺术。那些漂亮朴素的蓝印花布,细致玲珑的木雕,清香甘醇的白酒……还有那幽静的立志书院,清雅的茅盾故居,幽邃古老的当铺……走在这一条条小巷里,望着两边和远处一座座古老的木屋,仿佛真的是回到了从前……小 桥 流 水 人 家到了江南,不乘船是极可惜的。乘着那天秋雨绵绵,便租了艘船,慢慢地领略乌镇之美。乌镇充满着诗情。河的一岸是江南人家的房子,朝河的一面大多是阳台。到底是古镇的人!他们在阳台上放了一盆盆花花草草,与河水映衬的十分协调。那些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这却是无瑕的古典美!简直可以和威尼斯媲美了!船摇不到几米,便就要过桥。乌镇的桥有许多样子,它们在清清的河水上投下倩影,令人遐想连篇。乌镇又是溢着画意。看那河边,杨柳依依,在秋风中轻轻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在水中划过。远处那一片青青的杨柳和河水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一抹绿为古老的乌镇添了一份新的生命力。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在这古老的乌镇,没走上三五步便能看见蓝印花布、茶庄、木雕艺术品这些传统文化。而那天,却在这古镇上发现了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也是在船上,望见岸上有二对新人在拍结婚照。新娘穿着旗袍,掺着一些时尚的元素,那晶莹的钻戒和淡淡的红妆,在雨中撑着竹伞,静静地站在河边。在这传统的古镇上,用这样一种现代美来与之结合,可谓锦上添花。这是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对话,乌镇的时尚,使她成了一个更富有活力的江南小镇!能 不 忆 江 南?白居易下江南,道出《忆江南》这首千古名诗。此番来乌镇,虽没目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丽景象,但我绝不遗憾,因为我欣赏到了如此美丽的乌镇!她,飘溢着浓浓的历史芳香;蕴含着梦一般的诗情画意;点缀着一丝淡淡的时尚气息。她那独具灵气的美使她有了非凡的气质,这种非凡的气质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印象当中,她使我不得不感叹:“能不忆江南?!”900字 初一 记叙文
-
乌镇印象想去乌镇似乎已经很久了,这个念头大概萌发于茅盾笔下的那个林家铺子吧。第一次接触乌镇是从爸爸的口中,看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乌镇的风情,我很不以为然,不就小小的一个镇嘛,即使乌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总不至于说得如此天花乱坠吧,我就不信它比河姆渡还古老。第二次接触乌镇是从自己的眼中,隔着一条街的熙熙攘攘,我注视了那幅画很久,开始对自己先前的不以为然感到怀疑。按捺不住的好奇心让我猛做乌镇梦,还曾经雄心勃勃地策划着与朋友一同前往。策划归策划,我们的策划终究没有结果。原因很多,也许是我们天生有惰性,也许是父母有许多理由来阻止我们,不管怎样,我第三次失去了接触乌镇的机会。机会总会来的,只不过迟了些,趁着长假,我总算踏上了乌镇的土地。走在青石铺就的乌镇小巷里,把脚步轻轻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叩响了历史,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时光也仿佛在我探寻的目光中停滞下来,然后悄然地回溯。我不清楚眼前那条小巷究竟有多深,似乎只要沿着那幽深的小巷一直走下去,便能够走进乌镇悠远而古老的故事里。临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静静地流淌;跨上拱桥,古老化作青苔生长在石砖上;来到药房,古老化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走进染坊,古老化作蓝色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拐入胡同,古老化作泛黄的春联残留在木门两侧;经过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两行丝线之间;踏入雕花大楼,古老化作韵味十足的雕刻细细品味……听当地的导游说,这里的每扇门、每根梁、每垛墙都隐藏着些许故事,或喜剧或悲剧,或喜悲交集,但每一座房子都凝聚着一种文化,寄寓着一片祝福,记载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所到之处,除了古老,还有安逸,河水是静静的,药味是缓缓的,布帛是轻轻的。这个小镇闲适地接受着午后阳光的洗礼,敞开着的门,正中挂着的中国结上垂着一串银铃,轻轻地随风摇,随风响;阳光被水面反射到木墙上,斑斑驳驳,水波在蠕动,光斑也在舞动:光波映射到临河的人家里,柔和在一位正在纳着鞋底的老奶奶身上,随着波光的揉动,左手捏着鞋帮,右手引出麻线,从这个针眼走进去,一推一拉,不紧不慢,一针一针穿梭着,门外熙熙攘攘涌动的人流,夹杂着各地方言的谈话,似乎与她毫不相干,只是静静地在那里低着头,娴熟地编制着她的工艺作品。此时此刻的她,似乎就是安逸的代名词。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或许若干年后会忘了这一天,忘了这个假日,但不会忘记我曾经去过一个地方叫乌镇,那里有属于它的古老和安逸。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乌镇印象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古装戏,常常趴在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看一集又一集。可是,真正吸引我的,既不是剧情,也不是演员,而是其中那些古色古香的环境。我总是盼望着,盼望着,总是希望回到古代,去品味那种独特的韵味,感受那种浓厚的气息。终于在我十岁那年,妈妈给了我一个惊喜——一张前往上海的机票。旅游团的导游小姐介绍了我们的行程,其中从上海到乌镇的一日游更让我心驰神往。导游小姐对乌镇的描述让我兴奋了一夜!我终于能够圆我儿时的梦想了。我是北方的孩子,习惯了那种粗广豪壮与热情奔放;见惯了那种气势雄伟与高大壮观的景象。或许从骨子里,我就缺少了那种温柔细腻,也更对南方拥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与渴望。打懂事起,在我印象中的南方应该是小桥流水,可当我真正到了南方,真正步入乌镇时,我简直惊呆了。年幼的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景象,比想象中更柔更美更静,让我有种飘飘然的感觉,简直像在天宫中漫步。静下心,可以听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可以听见小鸟儿欢快的鸣叫声;还可以听见卖“姑嫂饼”的当地大妈清脆的叫卖声。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而又宁静的美。“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凉润的空气直达心脾。空气中弥漫着湿湿的水气,混合了淡淡的泥土的芳香;又掺杂着一股股红焖羊肉和麦芽糖的味道。那种香味儿,让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想再次回到故地,闻个痛快。坐在小舟中,悠闲、自在、快乐、美好,不论是谁,都会被陶醉。 望着两岸低垂的柳树枝轻抚着溪边小憩的游客,望着远处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溪边洗着衣服,才发现了世间真正的和谐、美好与淳朴。水从身边缓缓流过,一波又一波,我不觉渐渐地闭上了眼睛,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呼唤。真不愧是江南水乡,一切都那样那样的细腻,那样那样的柔和。相信,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不觉放慢脚步。初到茅盾故居,就感到学习的气息扑面而来。“晴耕雨读”四个字挂在了门的正上方,一侧的房间时茅盾七岁时与私塾先生学习的地方。四百多平的宅子里,无处不感到墨香味儿,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茅盾的刻苦与勤奋。离开了茅盾故居,心中仍涌动着一种学习的欲望,这难道就是榜样的力量吗?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一直以来,那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呵,美丽的江南,美丽的乌镇。它用那灵巧的双手编织出了一件五彩的衣裳,让我们感到了它的温暖,看见了它的光芒。难忘乌镇,不舍乌镇。我爱乌镇,更爱美丽的江南!“淡淡的相思都写在脸上、沉沉的离别都在肩上、泪水流过脸庞、所有的话、现在还是没有讲”。哦,我一定会再次回来的,再次投入乌镇的怀抱……1000字 初三 散文
-
乌镇印象写景作文:乌镇印象乌镇给我的印象是幽静淡雅,古风悠然。这个经典的江南水乡古镇位于浙江桐乡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天意注定了她与生具来的淳朴秀丽,古镇从未经受过战火的蹂躏。任风云变幻,时光荏苒,至今依然展示着小桥流水,茶香琴韵,竹露蕉雨,美仑美奂的绝代风华。粉墙黛瓦的民居极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简易木屋,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看似随心所欲的布局却极具精巧而和谐的美感,似一位胸有成竹的水墨画家将线条的粗细刚柔,墨色的浓淡干湿,点.线.面的结合信手泼洒,把中国画中的远.中.近景表现的恰到好处。斑驳的墙皮和稍显破旧的屋檐诉说着岁月的风雨,狭窄的石板路被多少来去匆匆的红尘客踏得光滑而低凹,唐朝的银杏古树和百年的南天竹记载着年代的遥远。在曲折蜿蜒的小巷中行走,会发现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特别厚重的地方:修真观.立志书院,百床馆.钱币馆及多处大官大商大家的故居,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展示着曾经的辉煌。偶进一处宅邸,气派的门楼和上面的砖雕匾额及花饰,纹理依然清晰秀美,院内的结构精巧别致,仍能显示出主人当年的显赫和儒雅。不必说正堂的大气和雕梁画栋,单就一处连接后院的过道,也处理的非常讲究,自成一景:白色的墙上前后两个月亮门,过道从门中穿过,门的两侧用青砖砌成扇形的小窗,透过小窗,前后院的风景尽收眼底,青砖铺就的地面平整而洁净,角落里一棵棕色的树,树干弧线一样划向天空,抬头望去,硕大而茂密的树冠像一把巨型绿伞遮住了宅院多半的风雨。乌镇养育的名人众多,导游指着一处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介绍说,文学巨匠茅盾当年就出生在楼上的第四间房里。我想:在这样一个物华天宝的“灵地”,走出来茅盾这样的“人杰”也不足为怪了。在曲径通幽的小巷里偶能遇到几家制作蜡染.木雕.“姑嫂饼”的作坊。古老的蜡染工艺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蓝色和白色巧妙组合的图案,显示出民间手工艺特有的魅力,尤其是那种渲染的效果,朦胧虚幻中像幽蓝的湖面上漂浮的缕缕晨雾---据说镇上的年轻人都去镇外新的地方居住了,不知是有意的安排还是故土难离,古镇上多半是老人在悠闲的重复着轮回的日子,固守着祖辈留下来的老屋,坐拥这道浑然天成的风景。苍苍的白发和佝偻的身影,伴着古色古香的小镇,犹如一首典雅的谣琴,弹奏着和谐的韵律。最能体现水乡风情的要数穿过乌镇的那条小河。这个风姿绰约的地方,是古镇的点睛之笔。水与镇相融,桥与街相通。这是一条不宽的河,清澈的河水不知从哪里来流向哪里去,河面上弥漫着淡淡的水雾,乌蓬船在河面上漂泊,头戴毡帽的船工轻松的摇着浆,乌蓬下的船舱里偶而飘出乡间女子别具韵味的江南小调,船头几只懒散的水鸭在惬意的迷着眼睛,在做别人猜不懂的梦。半圆的石拱桥架在小河上,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轮波动的圆月,乌蓬船在圆月中划过,船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成了画中的风景。在这里,以河成街,两岸星罗棋布的商铺当铺,酒肆茶楼仍能显示出当年的繁华与歌舞升平。房屋沿河势而建,有几处房屋从岸边建到了河面上,伸手便可汲到清澈河水,青石板砌成的台阶一步步伸向水中。随着这条水街的弯曲,房屋也若隐若现,在圆圆的石桥下向远处蜿蜒的延伸,想不出幽静的古镇深处还有多少水上人家--。几株生长在岸边的垂柳也不甘寂寞,从房屋的间隙中弯下腰来,伸出长长的柳丝垂饮河畔的清露,远远望去,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添加了几抹翠绿。细心的导游告诉我们:乌镇的街巷仿佛像扑朔迷离的棋盘,陌生人容易走失,但只有找到这条风情万种的小河,搭上乌蓬船,便可穿过石桥顺流而下来到进镇的地方--转船湾。想远古雅士:邀风流骚客,聚临河水阁,凭栏对酌,诗酒风月。低吟浅唱,共鸣琴瑟。远观落日,畅舒豪情。近望炊烟,笑谈古今--。乌镇是一部书,一部文化厚重内涵丰富而文笔细腻的史书。乌镇是一首诗,一首灵感涌动柔情似水而清新隽永的情诗。乌镇是一只歌,一只历经沧桑唱响千年而久经不衰的老歌。乌镇是一幅画,一幅浓淡相宜雅俗共赏而意境深远的水墨风景画。走进乌镇,剥掉虚伪抛弃世俗,坦荡展露着人性的真诚和残缺的心灵。走出乌镇,宠辱皆忘雄英姿发,恣意澎湃着精神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乌镇,我魂牵梦绕的一方圣地。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相关推荐
-
印象乌镇我一直以为乌镇是一个破旧的古镇。但是,我想错了。一次机缘,我初到乌镇。这是一个发展并不落后的小镇,里面保存着历史文化浓厚的民房和古城。平静优美,悠闲宁静的气质把乌镇渲染的淋漓尽致。投入她的怀中,便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古老小城逍遥的慢生活及古朴的风韵。夜深,人静。夜,乏了;灯,倦了,人,散了。黑漆漆的夜空中,几颗夜空中最亮的星擦亮了眼,尽情燃烧自我。那明亮的月亮犹如一个银盘一样挂在天边。一切都是那样和谐、安宁、令人畅心安睡。傍晚,雨落。置身雨中,难掩欣喜,体验到的是超乎寻常的舒服和惬意,看到的是青山绿水与在濛濛细雨中依然流淌的小河,闻到的是极新鲜的空气,吸一小口便令人舒心畅心。在这时,乌镇的时间仿佛放慢一会儿,雨下的不紧不慢,优雅自若。雨中的乌镇,依旧没有一点张扬,只有风烟俱净的安然。雨像新娘子的头纱,蒙蒙遮掩眼前的一花一草。在如此洁净的时光里,最适合与往事对坐。呼吸城里的湿润空气,独自慢跑街头,自己完全浸沉于自己,无法自拔,也让那烦恼的思绪在夜色中任意随风蔓延,随心所想,寻得一份浅浅、淡淡的清欢。身在乌镇,迈着古老的石子路,望着一只只开向那方的乌蓬船……真的,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更让人有不舍离开的感觉,这没有上海繁华,没有北京知名,也没有大理浪漫的风光雪月,但我爱这,这有那些地方没有的青山绿水,古色古香。我爱一个地方——乌镇。550字 四年级
-
乌镇乌镇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江南小镇。来到乌镇,买完门票,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就来到了草木本色染坊。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木架和花布。木架都是清一色的原木色,而花布呢,却有蓝的,有红的。我一时很奇怪,不说是个染坊吗?怎么有那么多木架和花布呢?后来,我看了简介才得知,这里不仅是一个染坊,还是一个晒场呢!那些木架是用来晾晒染好的布料的。那些花布都是采用植物染料手工印染的,我想:人们可真是多才多艺啊!参观完草木本色染坊,就来到了三寸金莲馆。这是一座罕见的裹足历史陈列馆,里面陈列着古代妇女穿的长三寸或三寸不到的各式各种的鞋子。原来古代的鞋子也分很多种类,有睡鞋、雨鞋、喜鞋、套鞋和订婚鞋等。最短的三寸金莲鞋说说三寸,其实才两寸多点,也就是7厘米不到,那该是怎样一个概念!还有,我听说古代人看那些妇女不看脸有多漂亮,而是看脚有多小,脚越小,就代表着家里条件越好。三寸金莲馆对面不远处,就是徐昌酩画苑。徐昌酩是乌镇人,他的画作十分有名,我参观了画苑,发现徐昌酩十分擅长画动物。其中有一张画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画名为《认亲》,画中描绘着一群蝌蚪围着几只青蛙转着圈,画面十分深动。我觉得徐昌酩的画技可真是高超啊!乌镇的美景太多太多,我无法一一描述,希望你们有空自己来细细玩赏吧!500字 四年级
-
乌镇乌镇,烟柳画桥,小桥流水。乌镇之美,使我想起苏轼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又想起白居易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乌镇,茅盾的故乡,人间的天堂。漫步在乌镇间,穿行在小道中,我嗅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春天的乌镇,给人一种非常清新自然的感觉。她没有西湖那般妖娆;也没有西溪那般妩媚;更没有北高峰那般豪迈。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灰墙白瓦间,淡淡的柳芽装点着乌镇,潺潺的水声像悦耳的琴声,使我亦沉醉在这美丽的江南水乡中了。天还下着小雨,我突然想起了“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这句诗来了。一呼一吸间都有江南水乡的如水韵味。小桥流水,过往木舟,处处体现出乌镇那古朴浓郁的文化气息。在那些古老的小房子里,摆着各种乌镇的特产:精致的木雕,玲珑的手链,美味的姑嫂饼,轻巧的油纸伞,都令我赏心悦目。乌镇的房子,灰色的墙,棕色的门。成为乌镇的一大特色,她远离城市的繁华,远离高楼大厦,给我一种朴实的感觉。低矮的房子,错落有致,一点也不夸张,一点也不鲜艳。只有黑、白、棕这几种颜色。普普通通,让我深深的迷上了这朴素的江南小镇。我站在小房子边,看着这潺潺的流水。水是绿的,不像翡翠,也不像宝石,它是那种春天的绿,很清新,缓缓流向远方,有一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味道。这就是乌镇,古朴,却又清新的乌镇。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60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
乌镇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乌镇,像许多古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小船在河上荡漾……乌镇是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我很喜欢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文化……刚走进西栅景区,远远望去就是一座座石桥立在河上,如果没有那些桥,河水、景色也就少了一丝生气。大的桥让人感到舒快,小的桥让人感到舒心。可我就体会不到,我走在上面就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总以为自己会掉下水去。石桥是由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无论怎样去看,都很精致,可以说为是巧夺天工。在那里,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乘小船。我央求父母带我去,他们就不肯,说是太贵,180一人呢,切,过去一看,180一条船,,最后,还是带我去乘了,那时是晚上,夜景可美了,不过,有点冷……我还去了“龙形田”,大得真像一条“龙”,其实是许多小麦组成的,在田里还有几条小道呢,我跑在小道,东玩玩西跑跑,可开心了。我还去了……太多太多了,说也说不过来了,可那里真的太好玩了,我真想是那里的人啊,在那悠静的乡村里享受生活……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乌镇留下的美好回忆……四年级:陈祖倩450字 四年级 日记
-
乌镇5月2日,天气格外晴朗,早上,一丝丝柔嫩的春风吹在我们一家人的脸上,觉得心情分外舒畅。我们带着外公、外婆与叔叔、阿姨趁着这美好的时光一起来到了江南六大水乡之一“乌镇”游玩。乌镇的历史渊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的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木房风格,每排房子下都有几十根粗硬的石柱,是用来支撑木房的。还有石拱桥,桥下的流水,蓝花布......乌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来文人荟萃,人才辈出。梁昭明太子及其老师沈约、一代丞相裴休、陈与义,更有藏书家鲍延博、光绪帝老师夏同善、严辰、严独鹤、孔另境,还有近代文学巨匠——茅盾等都寓居于乌镇。这真不愧是千古年来著名的古镇呀!我漫步走在乌镇的石板路上,巷子真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伟大的文学家矛盾的故居,在这里,老人度过了童年、少年......矛盾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之一,他老人家写的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都是很有名气的。我信步走在石拱桥上,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方是印染坊,蓝花布是从这里印出来的,我和妹妹看着这东西稀奇,就在这花布丛里玩起了捉迷藏,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印染花布的全过程......乌蓬船可是乌镇的又一大特色呀!这里的乌蓬船与绍兴不同,绍兴的乌蓬船是用脚划的,而这里的乌蓬船则是用手摇撸的。我坐在乌蓬船上,伴着船夫悠闲的小调,船缓缓地趟过石拱桥,再加上两岸老街上游人如织的景象,这真是一幅小桥流水的风景画......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不得不要离开这景色宜人的江南小镇,真舍不得呀!再见了,乌镇!我以后一定还会再来!5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乌镇一直想去乌镇,想去领略它的古老,想去享受它的安逸,也想去探访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第一次接触乌镇是从爸爸的口中,看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乌镇的古老,我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镇嘛,用得着说的如此天花乱坠?真的到达了乌镇,我才知道这乌镇真是够古老的。这就是爸爸口中的那个古老、安逸的小镇吗?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茶楼酒店、画廊作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流过家家户户堂前屋下的河水中,还长着那种古老的水草。双脚踏在石板路上,心头泛起一丝久违的感觉。就好像踏上乌镇便能闻到古老的气息:临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静静地流淌;跨上拱桥,古老化作青苔,生长在石砖上;来到药房;古老化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走进染坊,古老化作蓝花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拐进胡同,古老化作泛黄的春联,残留在木门两侧;经过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两行丝线之间;观看皮影戏,古老化作那一根根线,牵动着皮影的一举一动……打着传统的油纸伞,悠悠地穿过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和那被唐诗宋词熏陶过的小桥。小巷光滑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这往日的繁华,带着一个又一个过客的眷恋,延伸到时间的尽头。而巷里酒家白底黑边的酒幡,还在湿润的空气里飘摇,和着酒香,抚慰着人们心底软绵绵的情怀。薄薄的烟雾中,一座座与小巷一般年岁的小桥,默默地连接着两岸,想一个无语的老者,安逸地守护着这个小镇。小桥就是心中所想的那种,大都是木雕的,偶尔会遇上一座石桥。小木桥的花纹刻的十分精致,而整体上又透着古朴的美。累了,在茶馆停下,触摸着那早已被岁月侵蚀了的、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瓦,品读着那早已挂着蜘蛛网,却依旧娓娓叙事的木雕。执一卷夹着往日气息的书,品一杯带着薄薄香味的茶,和暖暖的阳光打趣儿……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也许乌镇是一首诗,不知是哪位诗人咏下的,虽然没有抢眼的文字,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残阳缓缓地向西山迈去,当它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夜就拉开了帷幕,小镇被笼罩在无边的纱幕里。短暂的一天,望向乌镇的最后一眼落在了那条河上,它还在静静地流淌,这是一个注定属于梦的地方。或许若干年后我会忘了这一天,但不会忘记的是,我曾去过一个地方叫乌镇,那里有属于它的古老和安逸。900字 初二
-
乌镇我的外公家住乌镇,几乎每次假期我都会过去探望他老人家,所以说,那地方我便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的家在乌镇十分普遍,白墙黑瓦,窗纸雕花。屋外有个大院子,院中央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棵老桂树,便是再普通不过的江南景致了。夏日的傍晚,我们总会在那棵桂树下乘凉。大人们在谈笑品茶,聊着家常,而我从不安分,总是会顺着梯子爬到那棵虽歪扭粗糙却又结实的枝丫上坐着,目光越过院墙,看着那河流上满载游人的乌篷船,望着远处那灯火已点上的酒楼,似又回到了旧时,文人骚客们品茗吟诗的时候。滑下树,却照样是那个院子,那些人。一道院墙,似乎隔开了时空,隔去了浮华。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那小紫砂壶里都不知道加了多少次水了,他们却依旧聊的不可开交。我逗弄着外公家那只断了尾巴的大黄狗,眺望着远处,看着最后一缕阳光被黑夜吞下,闪烁的星星也爬上了夜幕,耳畔中是知了有一声没一声的吵闹,是屋内画眉鸟轻柔的呢喃,更是那撩人的吴侬软语。夏夜里,尽是我所熟悉的平和与宁静。每至秋季,老桂树就会按时的开花,开出一朵朵与它老旧枝干截然不同的娇嫩花朵,满树金黄。桂花开,十里香。这时的天气已不再炎热,阳光正如点点墨色,透过墙上的雕花,斑驳的照射在院内。院外,依旧游人如织,那黑白色块仿佛就要和着阳光流淌出来。我有时会在屋外那狭窄的弄堂里游荡,回家时来到院门前,看着那沉重的木门咬着光亮的黄铜门环,透过半掩的大门,只见外婆端着架子在桂树下“依依呀呀”的吊着嗓子,熟悉的戏腔,不变的调子,风韵依旧,仿佛回到了她打着油纸伞在江南烟雨中翘首的那段年轻时光。外公也坐在老旧太师椅上认真的听,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执着破蒲扇,眯着双眼,陶醉其中。一曲了了,外公的呼吸也渐渐沉缓,渐入梦乡。仅剩一院余音,一院茶香。绕着桂树漫步,双手手轻抚桂树,侧耳倾听,那棵桂树仿佛在诉说着留念,轻吟着往事,既熟悉,却又感陌生。忆江南,言乌镇,对他人而言,它们是乌篷船,是画舫,是油纸伞,是绣花鞋,是水调歌头,是戏子悲叹,是依依杨柳,是涓涓细流,是桃花面,是丹凤眼,是浮生三叹,是一帘幽梦。而于我,仅是一棵老桂树,它那饱经风霜的背影,就像外公外婆那苍老坚定的面孔,铭于我心。即使再过多年,乌镇依旧,人依旧,就如那百年仍在的桂树,仍会是我心中最美、最温暖的一道彩虹。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乌镇游记对不起,是我的错,都怪我脑洞太大把一切想的太美好了,唉!天真的我天真的以为这种集体活动是非常美好的,丰满的想象:拉着亲亲同桌的小手,悠闲地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在不平坦的青石板小路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走上覆着墨绿色青苔的石桥,与泛着涟漪的河面和我们朦胧的倒影来一张美美的合照,最后坐在河边散发着历史陈香的美人靠上看着河里悠悠飘过的船,啊,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现实是,走进东栅,热浪与人潮扑面而来,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焦急地寻找着木雕馆,在挤满了人的狭小街道中穿行着,时不时还要关注一下同伴们在不在,还要负责问路,任务完成了,交际能力也get了,也是蛮心酸的了,然后走得脚跟发疼的我们急匆匆地走过了桥,我的亲亲同桌还死拽着我的袖子喊着“啊啊啊,这个桥好可怕啊,我不敢走……”然后暖心的本宝宝只好——把她拽了过去。然后一行七人就“瘫”在美人靠上分享着零食,然后我们就分开行动了。我、同桌桌、队长大人与移动WiFi继续游览,其他人则被面条吸引走了,我又继续了我艰巨的任务——带路!那狭小的街道被一队队的游客塞满了,担心被人群冲散的我急中生智“快快快,后面的人拉着前面人的书包带排成一列,姐带你们脱离险境”。至于具体的形象你们可以参考下图。看,这是多么的团结友爱,这就叫团体精神,有木有!走了一会儿我们突然停了,步调极为一致,知道为啥吗?因为我们看见了冰!淇!淋!但当我听见价格时我懵了,等等等,你说啥,十块钱一个,十五两个?!同志,不带这样的,这比KFC还贵,要死了要死了,我巴巴地看向同桌桌,眼神里只有一句话,我们平摊买两个好不好,可等待我的是竟然是不!扎心了,我又巴巴地看向队长大人,哎呦,同意了同意了,可把我开心坏了,我抓着冰淇淋啃着,一只魔爪伸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掰掉了蛋筒脆皮的底部,同桌桌,你不是不吃嘛?!我看了看从底部流出白色奶油的蛋筒,幽怨地看着吃得开心的同桌。哎呀是不是说的太多了,那就这样吧,虽然我还有很多事没讲,等下次作文课了再讲给你们听啊。总的来说就是这次的乌镇之旅吧,和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但可以说真的蛮开心的,因为朋友们都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感觉友谊的小船进化成了巨轮(自我感觉超良好),虽然挺累的。900字 初二
-
印象如果可以,我只想保留记忆中最美好的那些印象。——题记我还记得小时候随父母回老家时认识的那个女孩。她有着清澈的眼睛,那是我此生见过的最美丽的眼睛,就像一潭清水,一眼就能望到水底。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心也一定像她的眼睛一样,干净得透明吧?我看着那个站在我面前冲着我腼腆微笑的女孩,心里头一次对一个陌生人生出好感来。“你的眼睛真漂亮,你叫什么名字?”我拉住她的手问道。“我叫王落,大家叫我落儿。”她的眼睛里有了笑意。“真好听,你能带我去玩儿吗?爸爸妈妈都有事,一个人可没意思了!”我期待的看着她。“当然可以,不过我今天要去县城,明天吧!”她点了点头,答应了我的请求。第二天,我正在吃早饭,听到门外有人叫我:“雪儿!”我放下碗,就冲出去找她了。那天,她带我去了很多地方,那些大人们口中的“危险地方”留下了我们银铃般的笑声。“城市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坐在小溪边,谈起了各自的生活。“城市就是大家都过得很舒服,出门可以坐车,在家可以看电视啊!”我漫不经心地说道。“那真好!”她只感叹了一句,就陷入了沉思。我在老家待了五天,也和她玩了五天。回家的时候她站在车窗外,哭着对我说:“我以后一定会去找你的!”我重重地点头,然后看着她越来越远的身影变小,直至消失……去年,我又见到了那个让我无数次午夜梦回时想起的女孩。我看着面前打扮入时的女孩疑惑的问道:“你找谁?”她的眼里满是欣喜:“我说过我一定会找你的!”我有些不敢相信的说:“你是落儿?”她一把抱住了我:“真好!你还记得我!”我们童年的友情愈加紧密,就像找回了失去的宝贝一样,我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却被她的改变一点点的拉回现实。我告诉自己:她和别人打架只是一时冲动;她总说要教训某个人是因为那个人实在太可恶;他不愿回家却整夜呆在网吧是因为家中没有人……终于,我无法再为她开脱,找借口。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她却冷冷的看着我:“你永远不会明白那种感觉,那种没有人理你,所有人都欺负你,说你是乡下人的感觉!”她再也没有找过我,也不愿见我,只是一如既往的逃学,上网和打架。后来,她被学校勒令退学,又回到了那个让她自卑的村子。临走那天,我接到了她的电话:“对不起。其实,从你告诉我城里有多么好的那天起,我就讨厌这个村子了其实你的眼睛一直都很漂亮,却没有了一开始的清澈。”……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小时候,告诉她,城市再好,也早已失了乡村的那份纯朴;如果可以,我真想让小时候的一切继续下去;如果可以……如果可以,我只想保留记忆中最美好的那些印象,哪怕那份美好早已在岁月的流逝中消失殆尽了……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拾梦乌镇择一个微雨的日子,擎一把古朴的油布伞,绾一头清新爽利的圆髻,着一身白雪红梅的旗袍,将灯红酒绿都甩在身后,去寻我梦中的江南小镇——乌镇。早春的乌镇,别有一番风韵。淅沥的雨帘中,烟柳画桥,青石铺路,淌着一地的流光。不见了钢筋混凝土的层层高楼,不见了汽笛声声的拥堵车道,不见了行色匆匆的劳碌之客,满目都是这小桥流水的人家,令人浑身清爽。清塘边,捶杵捣衣的妇女用她们清丽的嗓音唱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水声、捣衣声、歌声,比都市里那哗众取宠的陈腔滥调不知美上多少倍。走下石桥,沿着青石板走在巷陌,粉墙黛瓦,在青灰色的天空的映衬下,细雨中的乌镇犹如一幅洇染开来的水墨画。耳听着踏在青石板上的“哒哒”声,心想着:不知能否看见那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子呢?迈步进入幽静角楼,室内有些昏暗,许是雨天的缘故吧。正厅设着古式的檀椅,茶几上摆着茶盅,布置很是端庄肃穆。移步至阶前,踩着陈木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在这静谧中显得尤为突兀,颇有意思。这样可戏称上尽层楼了吧?抿唇一笑,上面较之厅堂又是另一种景象,更其精致狭小了。指尖抚着木屑脱落的窗棂,轻轻一推,满窗清风夹着雨丝迎面拂来,好不怡人!透过濛濛烟雨,我看到近岸边欹着一只乌篷船,晃晃悠悠的,似也陶醉在这美景中了,自然而然地想起一首诗:“烟帘低垂的拱桥中,筑不时钻出乌蓬的小船,筑唉乃的橹声筑轻轻叩着枕河而栖的狭长弄堂。”岸两边是两排黛瓦小院,其中一间屋子的窗边正摆着青瓷茶杯,一缕袅袅的热气升腾,弥散,消融。若是在此时此地品一杯香茗,临窗赏景,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在这样的角楼上,杜丽娘惆怅自怜,手把折柳,日益憔悴。牡丹亭中的一梦,令她为柳梦梅倾倒,哀叹那折柳书生之不再。丽娘不愿自己的美貌空逝,便对镜自描,题下痴情诗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不几日,便香消玉殒了。其实,这样的世界何止丽娘一人痴情呢?这角楼,不知埋进了多少闺阁女子的希冀与愁思。如此的江南,如此的乌镇怎能不令人心醉乃至心碎呢?我爱她,不仅因为她如诗如画的美景,更因为她那别处无法比拟的灵秀之气。她没有北国那豪壮的烈烈狂风,她没有都市那繁盛的高厦林立,但她的柔美直接击中了我心的最深处。这一片清幽,足够我孤雁一栖。她虽没有柳耆卿笔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钱塘繁华,但她的婉约足以动人心魄。她是我的灵魂所依,我的梦。江南微雨中,我独步于乌镇,捡拾起遗落一世的幽梦。900字 初三 抒情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