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禅
一帘秋雨,一夜秋凉,秋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晚秋,夏日的燥热,夏花的绚烂,夏日沅水的张狂,随着蓝天上的云卷云舒,在萧瑟的秋风吹佛下,秋凉充溢了旷野,沉寂静俏,绚烂的夏花换装成秋黄满地,满田的稻穗沉淀着秋的实华,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着秋收的人们,禾堂里的晒垫上晒满了颗粒饱满的谷子,漫溢着丰收的稻香,沅水就象一条蓝色彩带,静如处子,平如镜面,江鸥长鸣,声声漫漫,悠悠婉转惊了远山近水;古城街巷,安静恬淡,悠悠岁月,静守秋之安然。
秋天是黄色的,也是红色的,更是色彩斑斓的;寂寞梧桐锁寒秋,几场秋风,几番秋雨,那夏日翠绿的梧桐叶,就渐渐金黄,蕴染出秋日的斑斓色彩,那深秋的梧桐叶不经意之间,一个晚上就飘落一地,萧瑟秋风,霖霖秋雨,摇曳的是对夏之翠绿的依依不舍,飘落的是来自尘土仍将归于尘土的佛缘,拾一枚梧桐秋叶,捧在掌心,与之呢喃,秋之韵味,秋之静美,盈满双手,漫溢古村,萦绕在唯美的山野之中。
潺潺溪水,枫叶瑟瑟,古城龙井寺旁边,晨钟暮鼓,一池秋荷,满池秋韵;秋天的荷池,没有夏荷的粉红,也没有夏荷的丰韵,有的是荷莲的孤傲与莲香,漂浮的残荷,曾经的浮华,消融在秋水之中。四季的轮回,生命的乐章,在经年中更加华彩;静下尘心,佛堂之下,弥勒佛前,双手合心,参禅佛缘,洗去凡尘,为的是心静,心安,了却那红尘里的熙熙攘攘,尔虞我诈;古井泉水,清澈透明,冬暖夏凉,静静的守侯着烟火缭绕的古井寺,望纭纭香客,捧一鞠清泉,袅一缕轻烟,了一身尘缘。
世上所有的相遇 ,都是一次久别的重逢,枫叶染红了迎风亭,更染红了守望在迎风亭下的一潭秋水;你每次的匆忙,都叠加在守望着你的那一汪泪痕涟涟眼眸,相逢是首歌,更是一首悲戚的离歌;一枚枚红透了的秋叶,细诉着秋的呢喃,秋的壮丽,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着那生命的跌宕起伏,一个生命的晚霞不正是酝酿着另外一个生命的朝霞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清秋之冷落,你我的擦肩相遇,都是因前生五百次回眸的缘而来,珍惜流年的偶遇,也许下次的相逢将是来世经年的晚秋,甚至浩浩烟波,再也没有你我相逢的港湾。
枫叶飘落,飘洒着一丝丝的伤痛,厮守一个春夏,谴倦了两个季节的缠绵,在深秋如血的晚霞里,摇曳着凄美的舞姿,凄戚绝然,一摇曳一徘徊,再多的不舍,缘尽情散,缘走念断,悲乎?戚乎?然情感似乎就是这样,处久了,就淡然了,淡然了,就散了;“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乐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也只是古人神话般的传说而已,是古人希翼看到更美更纯而又超脱现实的情感故事而已,就正如民间传说了上千年的梁祝化蝶的爱情故事,凄美,超然,更是被我们一代一代的演义得美仑美奂。
秋风来,秋霜白, 万物沉于寂静;秋花凋零,小溪枯瘦,水流潺潺,溪边柳丝,细如发,风起摇曳舞翩翩;秋雨霖霖,寒蝉凄切;霜寒起,千陌黄,薄蔼萦绕,满地秋黄的田野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朝霞熠熠,暖暖的秋阳霎时消融了涂抹在满山遍野的秋霜,收割后的稻田凌乱的堆着些许稻草,几只野生的禾鸡在稻草里啄着谷子,几十只山黄蟆此起彼伏的跳跃着,就象一波波的黄浪,涌动在小溪旁边的田野里,在这凄黄满地的旷野中,驿动着生命的华丽。
暮蔼沉沉笼寨落,满山秋色渐朦胧,秋鸿一声长啸鸣,徘徊之意情绵长,离愁声声催泪下,肠断处凄冷彻骨,霞云几重飘云涯,秋风几缕捎愁思;一弯弦月挂枝梢,月色凝寒,倚着轩窗,一杯清茶,一笺素纸,笔花溅落处,风月惹情思,秋寒满地流,庭院兰草处,蟋蟀拨弦,琴声悠悠,一弯残月,几束星光,些许禅意,几缕暗香,幽梦满帘。
一枚秋叶,红如残阳,演绎着 生命的静谧,一枚秋叶,孕育着来年春天的翠绿;生命的轮回,总是那么壮美,丰腴,诠释着几许禅意。
秋种同步行
麦姑娘才脱离母亲的呵护
玉米赶紧往大地怀抱里投入
黄豆在摇篮里精神恍惚
粉碎机与麦秸秆吵成浆糊
泥土准备充足
接纳新生物
一个生命刚刚成熟
另一个生命即将复出
生命的延续
此刻正遍地开花
午收唱着归家的歌曲
秋种拉开序幕
机械轰鸣中
农民匆匆
左手午收
右手播种
政府的双手为农民送春风
温馨在千家万户中传送
相关推荐
-
禅用一种解脱叠压一种痛苦心与菩提之间看树叶漫舞望不见路何其漫长暮鼓晨钟,高山幽谷谁会得到超然喧嚣之后的一个乐途空灵与寂静间的交融情亦菲情,物亦非物一个另外的世界在另外一种感受之后年轮的堆积让人生沉重豁然的开悟是一种逃脱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纠缠是一种魔力让生活发憷不如步入虚无四大皆空却总觉得还有一种未了似云海沉浮禅从何起,何为禅落听高山流水,看山势巍峨在心中搭乘一条心路漠然、忘却,乃至入定而坐从那片尘土而来想象着梵音释然过往从清静无为中而去在“禅”中荡涤自我200字 初二 诗歌
-
禅意流石化雨 风中垂下余温波涛摇摇欲碎 南方的乔木落下惆怅的蝶 如梦如花雪下的屋檐 有南归燕时的醉山川银河 褪现沉默的苍白流水 劈开历史的沉沦做月亮的信徒和街道相拥满手的回忆 有红而青一层层倦意装饰着街道的灯柏万物的气息滑落入溪水的歌声 炸裂迸发出四月的明媚门尖里沁香隽永着背影的芬芳松塔是这里的神灵 庇护每一朵花瓣自由 蹑手蹑脚奔向黎明梳理光阴的流线150字 初二 诗歌
-
青禅-散文一茶一青禅,一叶一菩提。——题记三百多年前,清泉淙淙,花香满径。一位虔诚的信佛老农终得观音托梦,寻得世间铁观音;三百多年后,茶香依旧,绿韵胜昔。我于戴云山下,赞美这抹人间青禅书香之禅观音茗中陶醉,万卷书里遨游。青灯下,左手执黄卷,右手持茶盏。嗅着铁观音在舒展叶片的过程中散发出的缕缕清香,吟咏着书中文采斐然的词句,我深深地沉醉于这书香茶韵之中。这时候,我总会忘怀自我,感慨于屈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叹惋于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凄情;或是沉醉于王维的“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优美意境中……唐诗是甘甜的清泉,宋词是余香萦绕的落花,元曲是萧瑟的秋风。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于秋风中沏一壶芳香四溢的铁观音,让铁观音之韵味萦绕心间,久久不散……观书之时有好茶相伴,其乐无穷!乡韵之禅观音茶韵飘四海,游子乡情系心中。在他乡月明之时,愁苦的诗人会“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一壶酒共享形影相吊的离愁,而我则会放下沉重的行囊,沏一壶弥漫着乡土气息的铁观音,含着泪慢慢品尝,任由亦浓亦淡的茶香萦绕心怀,然后在内心最柔软之处,勾勒出故乡每一个动人心弦的清晨,勾勒出每一个温馨的黄昏,勾勒出质朴憨厚的茶乡人的背影,勾勒出香满人间的茶园的轮廓……那些独在异乡的不眠之夜啊,是靠着故乡的茶香伴随我滴滴思乡的泪水度过的。而在我的梦中,似乎也飘散着阵阵茶香。“清风吹醉归来客,茶乡温暖故人心。”而这香馥味醇、沁人心脾的铁观音,是否也会飘过海峡,飘入海外游子梦中,氤氲一场带有浓郁茶香的思乡梦?心灵之禅清操还须观音怀,玉堂一片见丹心。自古世事多烦扰,更何况今朝?人难免有拣尽寒枝终不可栖之时,难免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哀叹。而当我的心灵疲惫之时,那“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的青禅总能缓解我的压力,帮我卸掉心灵上的重荷。先取一点儿铁观音放入茶具,再冲入滚开的水,使茶叶转动,然后用盖子轻轻刮去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慢慢呷一口,便若展清姿于幽林,洒清香于空谷,闲适如云中鹤舞,恬淡若明月清风……清茶入胸,七分酿成淡然,剩下三分,便是整个心灵的彻悟。一口清茶,或许只是玉壶之中的冰心一片,却总能让我忘却风雨蹇阻,在淡泊中享受宁静。在掩不住的茶香中,感受心灵世界的春雨潇潇,夏荷芬芳,秋菊恬淡,冬雪冰洁。900字 初二 散文
-
禅意人生曾经一位友人告诉我,“我的梦想是隐身修行”。“潜心修佛"。不要以为这就是有什麽想不开的,很多人如唐代的诗人王维,现代的台湾作家林清玄都是信佛之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固然有其缺憾的地方,但它传达出来的“静”是永不过时的,是一直鲜活的存在着的。静生慧,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梦想也是祈求一些智慧。只是我们寄托于将来,忽视了现在。把未来与现实混为一谈,这便是最大的失误。其实,把握不住现在的人也把握不了未来,现在是将来的基础。《炼金术士》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刻。因此心中有梦想并不是一种错,但是我们太过注意一些浮面的东西,就忘记了走好此时此刻的每一步路。修行本身是一种形式,而静需要的是形式以外的,内在的东西,这些需要感悟与思考。心怀梦想,默默努力,学会等待与隐忍,这些便是佛经中所告诉我们的一大智慧。活在当下,戒骄戒躁,看懂自己的内心,看明前方的道路,看清外界的变化。世间皆变化,心静自然凉。冷静头脑,淡薄名利,享受内心的修行。昔日的青灯古佛已不再是悲苦寂寥的化身,它教会我们在浮华的现世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我心向佛,一切为安。不在祈求隐身修行,只要心中有佛,就是在修行。450字 初二 抒情散文
-
貂禅赞给了我孔雀般的灵魂吧!看看你那玫瑰般的秀发,拖走了世上多少浓雾的黑渣。你,洗净世人的衣裳,你有美丽的眼睛,你有紫罗兰色的声音,你有纤纤玉手……我愿做一只黄莺,整日在你肩头上放声歌唱;我愿做一朵最美丽的百合花,让你轻轻摘下,闻着我的芳香;当,我看到了你的形象,仿佛观看着一场美丽的梦幻电影,仿佛欣赏着一墙奇妙的壁画,在那纷纷乱乱的世界中,你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第打败了魑魅魍魉;那举世无双的美人计,让董卓分不清昼夜;你把吕布弄得像没有生命的石头似的炸裂。之后呵,你就像鸟儿一般,飞得远远的,只留下无边无际的寂静。你就如同那春天娇艳,波澜壮阔海洋中的,飞起的巨浪!清晨在你脸上映照,显得流光溢彩;微风在你脸上拂过,显得格外轻盈……我敢说鸟儿飞进山林,是为了——翻看每片树叶;我敢说,鱼儿潜游海底,是为了——数清那海底的沙粒。树叶的背面有鸟儿为你创作的乐谱,沙粒的后面有鱼儿为你创作的诗篇!美丽的貂婵,幸福貂婵,世人赞扬你,神仙喜欢你,魔鬼怕了你!呵,貂婵!指导老师:窦锐、焦金妹400字 初二 议论文
-
禅一放暑假,我就来到乡下外婆家。外婆家屋旁有一个不大的水塘,池塘边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两棵大柳树,上面有许多禅。 中午前后,禅就在树上高声叫着:“知了——知了”“热死了——热死了”叫声此起彼伏。这时2你如果遮住阳关,顺着树枝仔细瞧,就能看见禅使劲的将尾部时不会叫的。 禅不叫的时候,喜欢在树丛中飞来飞去,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禅有寸把头,身体扁扁的,背上有深褐色的硬壳和透明的双翅,头上有两只大眼睛,听在树上的时候,有的静止不懂,有的爬来爬去。 禅的幼虫长着金黄色的外壳,每到晚上,树下就有许多这样的幼虫从土里钻出来,据说幼虫出土后,要蜕了皮才能变成禅。 禅是我夏天喜欢的小昆虫,在大树下倾听禅鸣,是我的一大乐趣。3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禅1禅云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轻啜香茗一颗心忽明忽暗有风的夜晚你的身影若有若无梧桐树的叶子弹着一曲歌子透过风影我只找寻月的眸子2.与你有关的诗露珠点点织着秋夜凉凉的大玻璃窗一如我空旷的心杂乱无序此时好想写一首与你有关的诗把深深浅浅的寂寞植入月亮然后在你的梦里开一袭清辉等你醒来甜蜜前行3.寒箫箫声忽起蘸着早秋微凉的夜色从遥远的时空里缱绻而来你单薄的羽翼可挥得动那款款深情箫声在左我心向右拈一个音符放在唇边掩饰坠落一地的思绪一曲寒箫待黎明拥抱着黯然的夜我心彳亍4.想你摘一枚紫色的月影种在屋顶结一颗忧郁的果子慢慢咀嚼静等风儿扣窗枕着平平仄仄的心事想你想你心湖泛滥成灾5.叶落已经是秋了吗西风来了黄叶簌簌落了落到我潮湿的眸子里你的叶脉上还有春的温度吗我们的誓言呢也丢在风里了吗泠泠的街头我和我的影子踯躅若能重新来过我愿阻挡西风的脚步还你以浓浓碧色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忍.禅悲伤并不可怕,雪上加霜则更无趣,真正可怕的是那徐徐笑意中快乐之余的思悲。??题记魔幻的意境似乎只为了淡淡的回忆,犹新似乎只爱配合忧伤的情调。淡蓝的小笛,铭着一颗细碎的心,静静地平躺。路途的漫长,碾机声若有似无。反思,反思,思来思去,一切的,都像信誓旦旦的美梦,寺庙的重现,海市蜃楼般迷住我的双眼。“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念着心经,仿佛一切皆空,欲死无生,欲废无食,心若冷清,旁人难询。但我却可笑地发现,和尚在朝南坐禅。忍一时风平,抢一时就不浪静?错错错!抓狂的空洞,似乎不停地预示着一切:忍,禅,忍既是禅,禅绝非忍……想,我……“南无阿弥陀佛”……我茫……“南无阿弥陀佛”手风琴开始缓缓拉动,悦耳的音乐传了出来。我轻轻握住笛,放在嘴边轻轻吹奏。和尚的位置上,悍然一个身披黑蓬的蒙面忍者。他微微一咧嘴,吐出“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后,闪身消失在虚无中。留下一口令人羡慕的假牙。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心禅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对于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是一个对事物感触模糊不清的人,总觉得这个也有,那个也有,当遇到要对生活做出判断时,我就发窘了,不知如何是好。曾经也有人告诉我,对待生活只要由心而定就行了,人生在世,如此短暂,如果不活在性情中,那不是对不起自己了。我一想,也是,做一个性情中人总比一生模糊要好。于是,我便做了一回。大喜大悲,由心而起,凭心而定。我忽然觉得这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攸哉,攸哉,潇洒其中。生活对于我是那么的充实可谈笑风声久了,便会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事。比如,你要做得好,这样才能让人感叹,羡慕,于是,你便拥有成功的喜悦。这种高兴会缠着你,久久不会散去,你会感觉这是那么的爽。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压力。因为要比别人好,所以要激励自己,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下,这样你便会有动力。可有时,真的受不了,便无法继续。到头来,所有人都会对你冷淡,眼神中透出的不屑犹如一把尖刀刺入胸膛,那么深,那么深。我便从云端落入谷底。夜深人静,独椅窗前,心中无限惆怅。寒风无情地从我身边掠过,我忽然有一种随风而去的感觉,不再回来。可我做不到。夕阳西下,只留一缕彩云布满天穹。远处传来清钟低音,悠扬婉转。我顿时觉得十分惊奇,在这喧嚣尘世之中,怎会有如此清幽的钟声。可再一想,便明白了,原来是后山寺庙的晚钟。听着声声清音,心中不知怎的畅快了许多,于是,边散步着向后山公园走去。这里的人很多,有的在运动,有的在闲谈,甚是悠闲。可我无心参与,便向后山走去。途中景色优美,鹅卵石铺设成的小路光滑柔润,让人心之所向。无意侧头,我看见一味身着灰袍的曾人坐在小路旁的石椅上,手捧佛经,细细读着。他的神情安详平淡,睿智的眼神中似乎蕴涵着洞悉万物的能力,但又好象有一点沧桑,幽雅的气质,不知怎么形容。他看着佛经,读到精妙之处便颇有感悟地品味一番。安详的面容带者几丝喜悦,不掺任何杂质,让人好宁静好舒心,所有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我不再向前,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生活不在乎享受,而在乎体会。所谓的大喜大悲都缘于心,心燥,则沦落其间,不可自拔;心静,则笑看其中,点滴感悟,与心共享。800字 高一 叙事
-
壁画禅一群和尚在寺院的石壁上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龙腾虎跃,好不威风。独看那龙和虎,近乎完美,而整幅图组合起来,却不显得生动,形似而神散,和尚们为此异常苦恼。老方丈一语道破天机:“飞龙在天,下击之前身躯必然向后曲缩;猛虎踞地,上扑之时虎头定要尽量压低。龙曲得越弯,向前飞腾得越快;虎伏得越低,往上跳跃得越高。”最后,和尚们经过修改,整幅画面立即鲜活起来。为人做事,参禅悟道,也是一样。经过后退几步的准备,才能跳得更高远;历经谦卑的反省,才能弹射得更高。切记,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200字 初三 记叙文
-
论禅道青莲陌,禅意如云。“禅”为境,“禅”为意,“禅”为心。一个“禅”字可错综复杂,贯穿红尘烟火繁华;又可缥缈不及,逍遥空灵超脱物外。禅道可谓是异彩纷呈,可又简素如一。,则论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初识这四句真言却在华美的文章,只觉得这话清澈舒朗,但却不解其意,后知这原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这样的臻境,又有几人能参透?人间空茫虚无,只有真正放下,看淡得失,才可云水随心,自在悠然。从这话起,我便对禅有了份执著,可禅却是讲究自在,不讲究执著苦求的。我有时为一缕禅意,不思茶饭,忧虑万千,禅也讲究不急于求成的。我却是没有那般道骨,做到云淡风轻,而在人间百般欲求中自苦。这样,怎可做到万境随心。自此之后,我便对慧能禅师充满无限的崇敬,觉其是人间大智大圣者。帘子为何而动,因风,诚然,这似乎在大家看来是不必回答的答案。其实不然,慧能禅师有云,“帘动因心动”,悄然昭示“万境随心”。好比我们考砸了或者是跑步摔一跤,会觉得颜面失尽,心想这下大家对自己必是心怀嘲讽,看自己的眼神也会冷漠而又幸灾乐祸,自己便觉得人人阴毒,世道凉薄。可能同学们并不在意,甚至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可能将同学表现出来的种种,让自身情绪扭曲了。世道虽不乏险恶,但若我们看得明媚,那便明媚许多。他人之恶也因自身之恶而生,若我们能够领悟大容与大德,那我们的面貌便慈善柔和,就算是烟火味浓的俗世凡夫见了心中的一隅静好也会被触动,毒辣阴险的人见了也不忍凶神恶煞,气焰嚣张。人道勇者不惧,智者亦不惧。此不惧并非实力高低抑或武功高强,智者有一颗大到漫过天涯的心,包容,看得幽长深远,所以不惧。说起禅语,不得不提一人——仓央嘉措。说起他,不仅文艺青年对他的诗情幻意无限感慨,连普通青年们也都说这人是六世达赖,一代情僧。他曾写过“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相见。”写得极柔情,大家或把这“你”理解为一个倾世佳人,我倒认为此“你”为真知,为圣境,为至禅,是仓央嘉措苦苦追求的温暖,净化众生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也只是一句梵音禅语,便可化人间为极乐禅境。 ,论及禅境。“禅境”是个唯美曼妙的词,自然也是唯美曼妙之境,像清幽古寺,诗意小巷,一隅芳草。禅境是个悟禅的环境,禅境并非一个实在的美好,而是一个无形的思考。一滴晨露,也能包容我们的影,我们的身与心便在晨露依偎中变得透彻起来;一方画巷,也是另一个属于禅的世界,落木萧萧,天地茫茫。写到这里,观者会觉得禅境是特殊且高深难以领悟的,禅境是那么飘渺而不可捉摸。一瓣花,一梭云,一缕柳,寻常人难能与它们心神合一,共建臻境。在生活中,却是处处有禅的,此禅亦是高洁,更是难寻。所谓常义禅境,只是那样的清静不被俗世所扰,使我心长宁,远离纠纷烦恼的圣地。但如能在俗世浮华中寻禅,悟禅,并以禅道在红尘紫陌上自如穿梭,那就更是高明。离心即身,虽在世间,然已超脱。禅境无形,处处可为禅境;禅境无意,污泥亦至禅。但此却非人人可心领神会,与禅修之关联也是密不可分的。 ,后论禅修。禅修是清苦,但却又自得其乐,自享其趣。大多正规禅修,除了斋戒,就每日聆听高僧大德讲经,后自己诵经礼拜。光就这条,许多人提出异议,少林和尚为武僧,便可食肉,且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写这话的大抵是个官场文人,曲尽其妙地洗刷了武僧食肉之过,看似又将食肉之举提升到高深莫测的境界,非寻常修行能比得了。从公心来看,食素保护环境以及生灵。从私心来讲,食素可以静心,亦能净化心灵,亲近本真。我深信肉俎之油污蒙蔽人心,使人心混沌且世俗,早将赤子无邪之影远远掷去。吃素自然吃得清素,这样的清素也是干净纯澈的,能使人铁骨虽瘦仍傲然出尘,心无杂念,方可智慧清明。正是因此,佛道相通,都是野鹤闲云,行云流水,且心烂漫不染杂尘,做事喜巧妙化之或去除心念。只有墨家才积极抗争,使人民群起激昂来免除人间疾苦,但这样的激昂是没有沉淀的,对疾苦的认识也停留在低级阶级,没有意识到世间疾苦,是人性给人带来的疾苦。所以信念不坚定,极易被统治者收买,被世俗疾苦所害,也不达自己苦苦追寻的“天下民主”的境界,又成了政权的奴隶或祭品。而统治者给少林武僧吃肉的权利,实则是剥夺了他们禅修的权利,让他们成了百分之百的纯种莽夫而没了佛性,沦为巩固统治的工具,这种看似激昂的墨家似的抗争,其实也是愚痴的。有人也会认为念经是个枯燥无意义的苦差事,还有人用和尚念经来比喻做重复而无意义的事,身在心不在,那只是一些未悟念经真谛的人所为罢了。念经的经文虽是晦涩难懂,但我们将心沉下来,自会在声声梵语,阵阵檀香中有所参悟,若没有一颗禅心,想与佛性相通,实不为一件易事。 ,必论禅心,禅心是一切的根基,而禅心又是与生俱来的。若我说禅学禅,有人道:“这人可真傻!学那些虚东西,真是无聊愚蠢透顶!”或是自以为是地哈哈笑几声,皱着大而油亮的脸,磕着瓜子,又说打折的商品和可钻的空子,然后继续诽谤圣贤,那这样的人,便永无与禅结缘的可能了,一生庸庸碌碌,不得真正的快乐与清宁。禅心同慧根,是婴儿之时便带到世间的,慢慢便会显露出来,有禅心的人需得有信心,不可因道不同他人,怕性格孤僻便与俗世混为一谈,就像白玉陷进污泥,是莫大的可惜。有禅心之人,需将禅缘看做一种神圣的责任,不改初心,林黛玉便是有禅心之人,她写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话解意不难,意解殊妙,人间的浮华却无绛珠仙草立足之境,她便绝尘遁去,去寻那方干净了。禅心难得亦难守,不知我自己是否有禅心,但总不至于太世俗,两相迷茫,可却只余坚定,对那瓣禅心的追寻。 ,末论禅学。自认为与禅学相通之术有二:哲学与心理学。其中似乎哲学更与禅学贴切。对于哲学,曾有个精妙的比喻,关于小白兔,最好把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从这句话中,找禅学与哲学相似之处,同认为人之微茫,以及实际宇宙之外更大的无极。但禅学中的“无极”是浩繁空漫的,无形亦无涯无边,而哲学认为它至少是有形的,有个真切的答案,所以哲学之句似山路绵长,曲曲折折才能道尽其意,而禅学之句似清潭幽深,朦胧模糊的本真在其中徐徐摇曳。哲学家的姿势是爬,无疑是极艰涩困苦的学术研究,而大禅师则为行,得失随心,去留无意,没有那样谨慎地成为学术之仆。再说心理学,多用于心态调整,人际交往和研究人性,然而禅学则简单地化解了这些问题。心理学以小见大,而禅学以大容小。与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心理学可以通过对心理的判定附带战略、勘察、牟利等功能;然而禅学认为,这些事情是无需解决的,是要从人的灵魂上根除。很多人问,那不是空泛的大道理吗?不够实用,岂是所有人都能拜服于禅学?正是因为禅学此点,才代表一种随性与逍遥,这并不是对学术的不严谨或散漫,但这种态度会使禅更灵动,使人更自在,即容即空,大抵为禅在对人对事时的态度。 ,莫以为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佛家思想,更莫以为是个自衬会写文章的人在卖弄才情,讲些无畏的大道理。禅学,从古代历史文化沉淀中来,向生活的细微角落而去。禅学,疏亮而精深,在禅学中释放本我,可获得在匆忙中看淡风云虚怀若谷的洒脱,在人流中教清风识字,邀芭蕉赏雨的悠闲,此为禅之美,禅之益。 但愿十年后,得览此文,仍是心怀清宁,一纸莲香梵语,禅道悠扬。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1200字以上 抒情
-
禅语语录禅语语录 1、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2、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3、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4、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5、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6、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7、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8、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9、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10、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11、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12、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13、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4、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15、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16、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17、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18、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19、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20、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21、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22、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23、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24、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25、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6、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2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8、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29、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30、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31、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32、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33、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34、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3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36、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37、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38、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39、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m.kt250.com)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40、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41、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42、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43、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44、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45、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 46、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47、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48、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49、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50、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51、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52、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53、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54、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55、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56、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57、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58、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59、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60、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61、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62、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1200字以上
-
禅意教育教书到现在,似乎越来越明白教育的意义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孩子走得更好。前些时,看到杂坛里的一篇东西,是一个曾被老师骂过的学生发表的内心独白,其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批评的严重不满,看看那些话,也都是一线老师经常会说的话,都是他们恨钱不成钢的常用批评语,可这些话恰恰都在这个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他说,他记得那位老师批评的每一句话,对她的“好意”他一点都不领情,他觉得很多话都深深地刺伤了自己的心,他要让她看看自己一个在她眼里的“差生”并不比那些“优秀生”差,他在社会上活得比他们都好,现在,他已经走上了社会,而且生活得很不错,他不满老师当初对他的种种批评,这种刻骨铭心的恨,显示出一种真实的内心表白,告诉她自己比别人好,告诉她作为教师的粗鄙和失败。我知道,一个老师能让一个学生如此耿耿于怀,定是出言太不逊了,或者伤痕太深了,亦或是这个学生有着不同一般的性格特征。一般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批评,都会随之淡去,好也好,差也差,都不会有太深刻的记忆了,而且对老师当时的做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好处也可以体会,对不当处也能谅解了。但学生总会对老师的各种做法留下一定痕迹的,对老师的印象也会定格在与老师的个别交往中,或许老师那么多精彩的讲课都不会有什么记忆,而偶尔一次批评却可能让他永生难忘,虽然不是触动得很深,但也会是他对这位老师的定格。而作为老师,当然也会在学生毕业后回顾自己的不足,总难免遗憾于对他们的批评,歉疚于自己的过于粗陋的处理、教育,也希望自己过往的教育带给学生的都是微笑。其实,师生都是希望这样相处的。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有那么多的情况下处在一种师生对立的状态呢?学生个体的复杂性,班级管理的种种因素,课堂教学的调节,课外繁杂的工作,都让师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就集中在少数的学习困难生或行为习惯困难生上,他们因为从小家庭或社会教育的缘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并不能在教育中配合老师,因而导致教师的气愤,产生不少的批评。总有老师说心痛、胃痛、头痛、胸痛,等等,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承认这些病都是让学生给气的,说实在的,有些学生的木讷迟钝,有些学生的反复违纪,有些学生的使坏做恶,总让教师伤透了脑筋,他们总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却又总被痛苦围困着,不能打骂,不能体罚,还有很多的师德要求,作为教师可以做的就是批评教育,而这些批评,轻了,不能起到惩戒的作用,重了又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很难把握的,而最后又常常伤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教师“内伤”都很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常有的事。老师,身为人师,当然应身正为范,礼仪待人,批评也是不可以随便侮辱或伤害孩子的内心的,那么最终难受的、感到过不去只能是教师自己。那么,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我想应当学会禅意教育。我不知道真正的禅意,我只根据我知道的那种意思去理解,因为我想禅应该是一种非常深奥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我只模糊地认为我们跳出来看这个世界,或许就能明白更多,洒脱更多。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高僧站立山头,有几位哲人便一起探究他在干什么,有的说他在欣赏风景,饱览祖国河山,有的说他在感慨世事,思索生命起伏,有的说他在领悟道义,明辨真理,但当他们上去问他时,他只淡然一笑,说:“我就在这里站一下,什么也不干。”我想,真正的禅意或许就在于此,我们不必去太深地领悟太多的东西,有时候简单的也是最真的。当教师就是教师,别把自己神化了,“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还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千万别把自己当作拯救世界的佛祖或上帝了,如果教师的教育可以达到这种地步的话,世界上还哪来那么多罪恶和坏人呢?学生行为不端,我们需要教育,需要指出,并尽量让他转变,但千万不要非让他转变不可,有些人是无法转变的,人是有各种发展的,他们并不会像你想像的无可救药或一无是处,到时候你也只能换来几句“别以为自己了不起,读了这么多书,还不是一个教书的?拼死地干活,到头来一年还不是那么点钱?比起我来,差远了。你是有社会地位了?还是有名利了?啥都没有。凭什么把你自己失败的思想用来教育我呢?我比你聪明多了,有用多了。”相信你的学生,他们都是人才,他们自会有他们的成功之路,别指望每个人都像你那么活,都像你那么有好习惯、好思想。看到差生,你生气吗?没必要。你生气他也这么过,你不生气,他也这么过;你批评,他也这样,你不批评,他也这样。唯一不同的是,你批评得不当,很可能就会有现实的麻烦、将来的积怨。跳出来看问题,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我们是教师,教化他们;他们是学生,学习生活。生活是什么?是变化。禅意教育不是拿教育当生命,不是用主观扭转客观,不是用伤害去医治,更不是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不拿率真当情谊,不用无知当好意。活得飘一点,像风一般吹过,像风一般自由与无形,也是禅吧。(时2007/03/27)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议论文
-
猫之禅从前我的老师对我说过,边城那地方真不像沈从文笔下所写的那样,去了就会把人所有的梦幻都击得粉碎。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没有再打算去凤凰走走,从前还幻想着去看看临河而建的吊脚楼,听听苗人赛歌,领略一下那里的人是不是真的就那么淳朴。后来他又说,沈从文之所以要把边城写的那么美,是因为现实中的那里实在太丑了,而作者的心中有一片净土,有一个希腊小庙。前面他的话有点耸人听闻的意味,我们只是听了一个皮毛,而后面的话则道出了本质,让我们真切的明白了。我家的这只黑猫就这样一种性子,它让我想到了从前老师给我讲过的这堂课——它做什么都很直截了当,痛痛快快绝不拖泥带水,它就是这副猫脾气,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它是一个人,那还不知道会闹出些什么乱子来。也许它的这种性格很多人都觉得好,不给你玩什么花样,不阴你,甚至有点豪爽的劲儿在里面。可是它的这种性格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样:它在睡觉的时候是绝不会搭理你一声的,就算你急得直跺脚,就算它就在你眼皮底下,它也不会吭一声的;它不吃食的时候,厌倦到连食物闻也不闻一下,就算你是费尽心思,千方百计的迎合它的口味它也不买账;家里一旦来了客人,你就再也找不到它的影子了,客人呆的时间有多久,它失踪的时间就有多久;它照常会在某些时候从窗户洞里钻进我的书房,在干净的书桌上留下它的爪印,有一次被我逮了个正着,被我狠狠的吓唬了一顿,可它还是死性不改,仿佛是硬着要跟我对着干一样,最后我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猫你会喜欢吗?我真的不是太喜欢,但是心里还真有点欣赏它的脾气。 而相比之下,我的朋友的那只猫就不一样了,我去朋友家,这只猫一见到人来了马上就蹭你的裤脚,围着你喵喵直叫,任你抓它挠它都行,我可喜欢极了,可我朋友说他很不喜欢这只猫,因为它很粘人,见到谁都这个样儿,一身软骨头。也是哈,玩来玩去人也觉得腻了,最后它也就廉价了。我还问了他很多关于他家猫的事情,他还说这只猫不管饿不饿,只要给它弄吃的,它都要上去碰碰,咬上一口,也不吃完;只要有人一唤它,它就会立马出现在人的面前;它常常偷偷钻进橱柜,一见到人就会马上跑掉,回来的时候就又蹭着人的裤脚。听他这样说,我又想到了自家的猫,猫真是很奇怪的动物,猫都有不同更何况人呢?回家以后我远远地注视着我家的黑猫,我想它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家伙,或者它敢爱敢恨,还是它真真切切坦坦荡荡……我想了很大一半天,有点古人“格物致知”的感觉,最后得出了让自己笑了好半天的结论: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如果我们过多注重表面上的细枝末节,那么我们就会很难找到事实的真相,最后晕头转向;而如果我们采用的是纯粹的理性的方式,这显然也不是为人处世的法则。我家的猫一直都被我这样养着,对我不亲近也不疏远,它随性地活着,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饿就绝不吃,不想理你就绝不吱一声。而我朋友的猫养了不长时间就死了。有时候我在想,傻人有傻福绝不是虚语,就像林黛玉那样的心有千千结的人儿,伤春悲秋,为这为那都要往心里去,难怪就成了一个泪人儿。可是转念又想到了晴雯,这个个性较为刚烈的女子最后不也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吗?而相比之下的宝钗则圆滑世故,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对她评价颇高,结局也相对好很多。当然,猫没有人那么复杂。这三个人都是性情中人,可是就要看看谁能够控制到位,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本山大叔煮羹的情节,讲究的是火候。我家的猫因为和我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总是让我又爱又恨的,而一旦越了界,变得粘人起来,那它也就不值一文了。猫可以我行我素,只是猫的世界比不上人的世界那样复杂,所以它也不会去想着总有一天会遭遇到晴雯那样的下场,所以做人比不得做猫,我们只有掌握好火候。“做羹要讲究火候,火候不到,难以下咽,火候过了事情就焦。”那么回到开头,我想起从前我的老师对我前后两次所讲的话。前者有点搪塞的味道,就像你问别人一个问题,他就胡乱那么一说。而后者,似乎也有理有据的了——先不说是不是歪理。我们很多人常常不能接受直白的东西,那样虽然会让你一下子明白,可大家都伤了和气。所以就有很多人玩着花招了,事情本不复杂,可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小鬼在搪你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够参透,参透了大家都有个台面和方便,参不透到头来留给你的只是一鼻子灰。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方法,就看你懂不懂。这件事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我们往往只是在事情的表面层次上求索,就不会把一件事弄透彻。就像晚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一样,有的只是依葫芦画瓢,最后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喜欢从表面上去追问,结果就被表面迷幻,被表面上的那些琐碎所折腾,最后只能拘囿于自己的小天地。猫告诉了我,可供选择的活着的方式多种多样,就看你要活得怎么样,活多精彩。直截了当、快意恩仇的当然可以有,但是那只限于猫,而事事求如人意的,非把你累得晕头转向不可。也就是说人活着不能过于理性也不能过于感性。人可不是猫。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
佛心禅语,佛家经典禅语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2、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3、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7、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8、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9、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10、一念离真,皆为妄想。11、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12、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13、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14、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1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16、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17、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18、诸行性相,悉皆无常。1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20、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21、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2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23、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24、真心应物,不生分别。25、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26、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27、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28、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29、是心作佛,是心是佛。30、才入信门,便登祖位。31、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3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3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3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3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3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3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3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39、释迦所以兴出世,惟说弥陀本愿海。40、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41、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42、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43、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44、观法如化,三昧常寂。45、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46、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47、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48、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4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50、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5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5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53、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54、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55、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56、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57、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58、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59、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60、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6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62、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63、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64、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65、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6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6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68、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69、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70、制心一处,无事不办。7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72、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73、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74、信愿念佛即是无上菩提心,大悲大智大愿即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菩提心。75、不欣世语,乐在正论。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76、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77、口称弥陀,即弥陀佛再来。78、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79、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80、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81、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82、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83、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84、自性弥陀,唯心净土。85、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86、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87、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88、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89、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90、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91、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92、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93、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94、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95、离一切诸相,即一切诸佛。96、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97、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98、若能转物,即同如来。99、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100、唯心所现,唯识所变。1200字以上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