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早恋”1200字

也谈“早恋”

1200字 初三 说明文

近日,兰州某高中男生出于感激拥抱了某女生一下,恰被班主任撞见。校方未经详查即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并欲开除学籍,一个少年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舆论哗然:一个“异性拥抱”就意味着早恋吗?早恋就该这样处理吗?经历了“女大学生怀孕被开除”、“男女分班”等事件的备受关注,早恋这个话题亟待再经审视。

中学生早恋现象,是一个老话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是谈“早恋”色变,绝不敢让孩子碰它一下。有的家长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短信,邮件等等来“确认信息”。大人们之所以如此担心,大概是因为把早恋与诸如“堕落“性行为”等词语画上了等号。没错,一部分早恋的中学生出现过此类问题,给自己的一生图了一个污点。有的人也许会说这里面有家长的责任也有学生自己的责任,但我认为纯属是家长和监护人的事,孩子是无辜受害者。中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法律上讲他们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还不能完全负责,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思想,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定型,而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就是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指导。这里面的“正确指导”家长们理解的也有甚大的偏差,好好学习是通常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方面的事情(譬如早恋)是绝对避讳的,他们认为那会污染孩子。其实,恰恰相反。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只要他们健康地活着就会不断地接触社会,不断碰到新的事物,这些事物有些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而有些,比如恋爱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而且时间的早晚几乎不能为人所控制,而家长们错就错在甚为主观地把这个时间定在成年之后,他们认为等到孩子即将恋爱的前一天,母女俩促膝长谈一整夜,交流一下经验就万事ok了。当孩子一步步融入社会,将有很多事物吸引他们,恋爱就是其中一块大磁铁,因为家长的“避讳”,又给它平添了几分神秘和朦胧,让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之后就是家长最头疼的事儿发生了,他们会喊冤:“这么小心,还是怕什么来什么。到底该怎么办啊!”该怎么办?中国毕竟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因此我觉得西方的观点值得借鉴。我认识一个美国人,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大女儿17岁小女儿10岁。聊起他的孩子们,我忍不住硬着头皮问了一句:“您的女儿们有男朋友吗?”然而他毫不避讳:“大女儿有。”“您不反对?”他有些茫然:“为什么反对?上个星期他还跟我们全家去野外郊游……”“您不怕女儿因此耽误自己的学业?”“什么?耽误学业?……哦你们中国似乎很避讳这些。事实上在她们很小时候我跟她们的妈妈就会有意无意提起感情的问题并且一起探讨。孩子们都很善良很懂事,有些事情讲明白是一劳永逸的……哦至于你说的学业,我不得不告诉你,我的大女儿凭自己的实力提前一年读完了高中,我很是为她自豪,况且那个小伙子真的很棒……”“您不担心其他方面比如……”“啊我明白你是说性行为。学校已经开设了这方面课程,而且是必修课程,如果他们执意要这么做,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况且学校会发给女同学安全套……”

也许因为美国比较开放,但开放是一回事,看清事物本质和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是另一回事。正像他说的“有些事讲明白是一劳永逸的。”如果真的正儿八经在中国各各学校开生理卫生课程,估计讲师在台上都要脸红,既然这样,家长必须把这堂课给孩子讲好,不光讲生理卫生,还有感情处理问题,如果自己的思想都受束缚那就去学习学习,毕竟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得与时俱进。

也谈人生的缺憾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生在贫寒之家,没有“我爸是李刚”的自豪,没有富二代们赖以成长的物质条件,一切全靠自己打拼,这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缺憾。然而,面对缺憾,留学生左扬民不怨天尤人,高唱“不拼爹,不炫富,人生路上靠自己,再苦再累心也甜!”的战歌,一路拼杀着前行,可歌可泣。 

是的,生命中不乏缺憾,唯有正确对待才可能有辉煌的人生。 

任何生命总有缺憾。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这或许是一种缺憾,但是生在官宦商贾之家就没有缺憾吗?崇祯皇帝在自杀之前,把剑伸向长公主,他说:“谁让你生在帝王之家!”看来,有个好爸爸也未必就没有遗憾。三国时的刘禅,先有父王百般呵护,后有丞相竭力辅佐,该没有缺憾了吧?可正是这没有缺憾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缺憾,他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丧失了运筹帷幄的能力,结果成了历史上扶不起的阿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完美是相对的,缺憾是绝对的,正确的态度只能是承认缺憾,接受缺憾,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缺憾,最终化缺憾为完美。 

缺憾和完美是相通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缺憾往往是通向完美的契机。在二十岁这个最狂妄的年龄突然瘫痪了,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缺憾。史铁生遭遇了这样的缺憾,这缺憾带给他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他坐在轮椅上,一遍遍地想生和死的问题,终于悟彻了生命的真谛,写出了一部部关于生死的著作,创造了当代作家难以企及的辉煌。生活在平民之家,缺少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但艰苦的环境未尝不是成长的另一种资源。 

只有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缺憾向完美的转化。事物是可以转化的,但转化是需要条件的,既要有客观条件,又要有主观条件。有了主观努力的愿望和实践,没有条件也可以创造条件,促成转化。瘫痪者成千上万,唯有史铁生在文学领域里创造了辉煌,这归功于他早期所受的教育,归功于北京的文化氛围,但是首先应当归功于他绝不自我放弃的努力。人们之所以热捧留学生左扬民在网上的帖子,其实就是肯定他为改变人生命运所做出的主观努力。 

生在显赫的家庭未必有辉煌的人生,生在贫寒之家也未必就没有成就。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也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成事在天也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说明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