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小鸭1000字

救小鸭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总评:这篇看图作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作者的想像很丰富很详细,尤其是不仅有对故事的描述,居然还能设身处地想像图中动物的个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对话,虽然是想象但显示了真实的场景。通篇看来,整个情境铺设得很完美。具体评析见文中标示。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星期天,聪明的小熊哥哥、稳重的大象妈妈、老实的猴子爷爷和顽皮的小鸭子妹妹一起去武夷山春游,小鸭子妹妹排在最后面。 (情境铺设引出故事,简洁自然!作者想像丰富,不仅写了图中动物的个性,就连春游的时间=地点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好!)

“救命!救命!……”小熊哥哥、大象妈妈和猴子爷爷顿时愣了一下,扭头一望:咦?小鸭子妹妹怎么不见啦?它们急了,跺着脚大声叫:“小鸭子!你在哪?小鸭子!你在哪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机灵的猴子爷爷竖起耳朵循声走去,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啊!小鸭子妹妹掉进深坑里啦!”大象妈妈和小熊哥哥吓了一跳,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小鸭子妹妹救上来!”于是,它们坐在山坡上皱着眉头苦思冥想起来。 (一连串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突出了小鸭子身处险境。)

“有了!”思维敏捷的猴子爷爷大声说。(,)大象妈妈和小熊哥哥立刻来了精神,满心欢喜地抬起头迫不及待地叫(问):“什么办法?猴子爷爷,您快给我们讲讲!”猴子爷爷不紧不慢地跑到山坡顶上,找来一根长长的木棍,跑下来,把木棍伸进深坑里,让小鸭子抓住。可是,这根木棍还差几寸才够的着。大象妈妈和小熊哥哥看了,有些失望地说:“够不着啊!而且小鸭子不会爬木棍!我们得再想一个办法!”说完,它们又愁眉苦脸地想起来了。 (虽没能救出伙伴,但行动已表明了真心。本段应该写写猴子是怎么把“把木棍伸进深坑里”,以及小鸭子抓不着木棍时的着急劲

突然,博学多才的小熊哥哥一拍脑门:“我又想到(有)一个办法了!”猴子爷爷和大象妈妈睁大眼睛急切地围了上去“什么办法?”“你们看。”小熊哥哥指着不远处的小河大声说,“我去那儿挑水,然后让大象妈妈用鼻子吸水,接着(最后再)把水都喷到小鸭子妹妹掉的那个深坑里,把深坑装满水。小鸭子妹妹会游泳,那它不就可以游上来(了)吗?”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意见。于是,猴子爷爷负责看护小鸭子妹妹,小熊哥哥负责去挑水,大象妈妈负责吸水、喷水,经过它们(在大家的)齐心协力的帮助(下),终于把小鸭子妹妹(终于被)救上来了。 (对话与分工情况的描写符合图意。本段是对前文的了结,也是下文情节想象的开始!)

被救上来的小鸭子妹妹(满)脸憋得通红,身上满是脏兮兮的泥水,小熊哥哥、大象妈妈和猴子爷爷连忙送它到小河里洗澡。小鸭子妹妹一边快乐地洗澡一边对伙伴们眉开眼笑着说:“谢谢你们!”小熊哥哥、大象妈妈和猴子爷爷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哪里?!哪里?!我们都是好朋友!” (略写小鸭子被救后的情景,突出了本文重点。)

傍晚,寂静的武夷山上,洋溢着四个好朋友的欢笑声…… (由情景铺设开篇,再由情景描写结束,结构完整。)

救急和救穷

1200字以上 初一 议论文

在老家,常听老人讲这样一句话:“救急不救穷。”简单地说,在人处于突如其来的困境中时,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要“搭把手”,这是救急。但如果这个人一直在困境中需要长期的帮助时,那就不是急,而是穷。此刻用于救急的小恩小惠已经无济于事,那就不用去救了,这就是不救穷。

看到别人身陷困境,到底是救急还是救穷呢?

尤肯达修女写信质问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在目前地球上还有一些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尤肯达修女的质问,悲天悯人,是同情弱者的人文关怀,当属救急;施图林格博士讲了一个关于伯爵救济镇上居民同时还资助一个年轻人研究显微镜的故事,意思是说,开拓创新,乃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应当资助,这就相当于救穷。在我看来,这一问一答,囊括了幸福生活的两条基本路径。生活的美好需要时时刻刻的人文关怀,而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却离不开科学的进步。所以说,无论我们从“急”还是从“穷”出发,最终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救急,救穷,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一代哲学大师庄周,生活很是贫穷,他曾垂钓于濮水,可能就是为了辘辘饥肠。因为有饿饭的时候,于是庄子留下“涸辙之鲋”的寓言。史书记载,庄子家里贫穷,向监河侯借粮米。监河侯说只要等到他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就可以借给庄子三百金。庄子变了脸色,说了一则寓言,说他昨天来的时候听到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鱼在呼喊求救,希望有一升半斗水让它活命。庄子说要等他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才可以来救鱼,这远水岂能解得了近渴!于是鱼忿然说:“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鱼儿失去它平常所需的水,失去了可生存的地方,最终只有到干鱼店里去!

救穷,首先要救急。

庄子最后是否借到粮食我不得而知,我知道庄子借粮是为了生活下去。如果一斗粮能填饱庄周的辘辘饥肠,何需监河侯借出三百金的巨款?如果一升半斗水可以救到涸辙之鱼,何必还要大动干戈修造水利工程来救它?显而易见,救急,在于救当下燃眉之急!给庄周一斗粮即可,给鱼一点水即可。

当然拥有三百金,庄周们的生活肯定会大加改善;如果修造水利工程,肯定会给更多的鱼带来活下去的福音。借三百金、引吴越之水都是在救穷,如果监河侯和庄周有能力去做,相信更多的庄周和鱼不是“忿然”而是“悦然”了,那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是监河侯对庄周、寓言中的庄周对鱼都是只想到了救穷,而没有救急,这显然是错误的。

施图林格博士故事中那位救人的伯爵恰恰相反。他对小镇上的居民说:“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这位伯爵在尽他可能救大家之急,也在不遗余力地救穷——赞助研究显微镜的年轻人。最终,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这项发明的诞生,是在救穷,但又何尝不是救急之举呢?

救急不要忘记救穷,救急更要延续到救穷。

救急时,我们需要的是人文关怀;救穷时,我们除了人文关怀,更需要科技的力量。正确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会让人类受益,体现出人文关怀,救急和救穷,人文关怀和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的幸福生活来说,一样也不能少。

尤肯达修女问的是科学进步有没有关注到人的幸福生活。的确,在现今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为科技进步欢呼雀跃,可又总是为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而揪心而愤怒。正如有国人发问:中国人能发射“神五”“神十”,为什么不能让娃娃喝上放心的奶粉?三聚氰胺奶、皮革奶,让我们无法接受。“神九”上天了,奶粉不能喝了,这两者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背后,我们是不是该想想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飞船发射成功代表的是中国的国力,中国的科技力量,它是为了给人类未来开拓更多的生存空间,但是如果我们连放心的奶粉都喝不上,生命都没有了,谁还能去探索太空,谁还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关注当下和关注未来,这是从救急和救穷中延伸出来的问题。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说:“……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饿着等待美好生活的到来,庄子等不到,涸辙之鲋等不到,我们也等不到。只有人文关怀与科学进步并蒂开花,这生活才是春色满园。

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关怀当下和追求目标之间徘徊时,我的看法和那句老话不同:救急与救穷,本身就无须PK。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