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忆粽香
记忆中,端午节是最令人愉悦的节日。它没有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喧嚣,没有清明“路上行人断魂”的悲凉;也没有中秋“月有阴晴圆缺”的怅然。
端午未至,但街角的粽子铺早已开张,粽香萦绕,我不禁忆起了曾经的端阳……
外婆家,一个木盆,盆中盛清水,水中是碧绿的粽叶,粽叶新鲜,颜色嫩绿诱人,嫩得能掐出水来。每当我看到木盆中碧绿的粽叶,心中便是一阵清凉和满足。
外婆麻利地取两片粽叶又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放入糯米、蜜枣、卷好,用绳子系好。很快,一个个青翠可爱的粽子便从外婆手中完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外婆包粽子时,我便坐在一旁,偷偷拿一颗蜜枣丢进嘴里,甜蜜在舌间绽开。外婆总会嗔怪我:“看你个馋虫,蜜枣都要给你吃光咯!”我依旧往嘴中送蜜枣,我挡不住这甜蜜的滋味。
我最爱的是煮粽子,虽然很慢,但煮好后就可以听吃粽子了,我看着粽子静静躺在水中,水在翻滚,氤氲的热气从灶台向上爬,粽香溢出,钻进我的鼻子中,和着糯米清香。粽叶悄悄变黄,粽香起来越浓。
好一会儿,粽子才煮熟,从水中捞出一颗粽子,刚刚剥开,粽香四溢,尝一口糯米,软而糯,还夹杂粽香。煮熟后蜜枣融糯米中,粽子清香甜蜜。浓浓的枣汁与清香的糯米再和着粽叶的香气,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总是忘不掉的。
我大块朵颐,外婆刚坐在一旁一脸满足地看着我。满屋粽香四溢,热气萦绕。我看着锅中热气腾腾的粽子,恨不得一口气全部吃进肚中。锅中的水已微微泛绿,充斥着端午的味道。向窗外望去,家家的艾叶迎风起舞。家家的烟囱热气氤氲,是否都已品尝到了可口的粽子?
多年已过,外婆身体欠佳,端午也不再包粽子了。我吃着买回来的粽子,仔细品味,却怎么也不如外婆亲手包的粽子好听懂。似乎粽叶没有那新鲜,蜜枣没有那么新鲜,蜜枣没有那么甜,糯米没有那么软,粽香也没有那么浓了。
端午将至,我看见粽子铺前排满了长队,他们看锅中的粽子,却没有了那种期待的目光。
粽香萦绕,热气氤氲,却少了家和亲情的味道。曾几何时,我还能在端阳吃上外婆亲手包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阳至,真正的粽香只悄悄地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的数学老师
古人云:人在江湖漂,哪能不带刀。此人不带刀,但一把教鞭也是咄咄逼人!此人正是我的数学老师。
武林绝技一天生神力
此人姓周,一眼望去,瘦瘦弱弱,但你若对他略知一二,便发现他道骨仙风,筋骨不凡。
上学期,我班兴起扳手腕这一活动。那日下课后,老周兴致勃勃地观望我等扳手腕,看了几回,不大过瘾,亲自走下来,与我等要大战一盘。
只见重量级选手杨生粉墨登场。杨生,江湖上久负盛名的大力士,体重两百朝上,虎背熊腰。甫一坐下,小小的座椅嘎吱吱作响,他似笑非笑斜视老周,一股戾气直逼而来。却见老周不慌不忙,面带微笑,淡定地卷了卷袖子,左手往桌子轻轻一架,摆好了迎战之式。杨生见老周毫不畏惧,两手用力一握,似是要给他个下马威。老周一抹笑意涌了上来,杨生用劲,却发觉周老师手似铁钳,心中一惊,又加力,可老周悠然自得,笑意不减,杨生面红耳赤,咬紧牙再加力,老周突然呵呵冷笑,手一紧,往下一压,杨生的手便如倒地之扫帚,颓然落在桌上。
周围一片哄笑,老周面不改色心不跳,像啥事也没发生,拍了拍杨生的肩头,绝尘而去,留下一群崇拜的徒子徒孙们兀自惊叹。
武林绝技二周式鞭法
老周手中之鞭本是便于讲课之用,可若有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三心二意,做点小动作啥的,老周定会在某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刻,突然拔出教鞭,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看,我班之“觉皇”小沈刚和周公约了个会,抬起头,揉揉惺忪的睡眼,又旁若无人画起漫画来。老周本来滔滔不绝,无暇顾及,但看他变本加厉,实在忍无可忍。只见老周执鞭在手,一个“拨云见日”之势,往觉皇的“七寸”刺去,长鞭宛如破长空之闪电,在觉皇的桌上发出一声脆响,还没等小沈反应过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周一个转身,使用“鬼影迷踪步”闪至“觉皇”眼前,在他耳朵上轻轻捏了一下,小沈认为自己有少林金刚罩,面无惧色,居然还敢犟头犟脑地继续顶撞。老周勃然大怒,使出周式鞭法第二式——破云之击,神鞭以光速往觉皇胳膊上袭去,看似点到为止,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击,瞬间破开了“觉皇”的金刚罩,小沈哎呦一声,龇牙咧嘴,哇哇大叫,大家看得清楚,这鞭子看似凌厉,落到身上其实只是蜻蜓点水,不过,这已经足以震慑了“觉皇”,接下来的时间,他确实老实了不少。
武林绝技三周式无影脚
要说老周的神功,这一技必须要说。这取绝于他的一句名言:再不好好干,我一脚把你踹到哑巴巷去。全体同学都坚信,凭老周的武林绝技,完成这一点绝对不难,但他只是说说而已,我等都还未见此神功。也许,这只是他这个江湖上独孤求败的武林高手又一传说中的秘籍吧。
谁都知道,老周爱我们。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他是想把我们这些徒弟们都带成武林高手,在江湖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懂他,更爱他。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像他希望的那样,成为武林高手,我们会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告诉所有人,老周,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师傅!
相关推荐
-
粽香离开故乡已经有七、八余年了,我唯一不能忘却的,是五月浓郁的粽香。四、五月正是清爽惬意的季节,万物都早已添上了绿,鸟儿快活地站在枝丫,花朵跳着舞,伴随它们清亮婉转的嗓音,共同迎接着我最期待的节日——端午。几日的小雨后,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的炫影折射些许还未干的水珠,晶莹剔透的有如亮丽的水晶。一切都十分美好。奶奶拿出筛好的糯米,光滑、洁白,手抓上去,稚嫩纤柔,摩擦着纤柔,摩擦着鲜嫩的肌肤,好似婴儿般柔软的触感。我兴奋地找到碧绿的粽叶,一脸埋进去,猛地一嗅,干净舒适的气味好似一股暖流即刻涌遍全身。令人神清气爽。奶奶娴熟地捻起一片粽叶放在手心,挑几勺糯米,放入腌好的肉沫,手指飞快地转着,抽出细线,捆好粽叶,行云流水般,看得人啧啧称赞。浸了水,便入眠。粽子蒸的慢,这让我好生等待。奶奶拉着我继续筛着糯米,我捧着粽叶,玩弄着,奶奶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笑,不时摸摸我绒绒的头发。忽地,一股浓郁的香味飘来,伴着粽叶点点地清香,我仿佛看见糯米洁白的柔软,让人想着吃的心痒痒。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大叫着:“粽子好了,粽子好了!”奶奶急忙拉住我,拍拍我的头,“小傻子!还早着呢,现在还没入味儿,想要吃得香,只能慢慢等!”她揉揉我的头,乐呵呵地笑着。我趴在锅前的小板凳上,眼巴巴看着锅顶满出的腾腾热气,心坎像是被猫抓了一般。我凑近嗅,跑远了嗅,转着圈儿嗅,那飘溢的粽香无时不刻叩打着我的全身。树上的花儿随着风随着风摇摆,受到点点粽香的滋润,好像更鲜艳了。我拉着奶奶,急得直跺脚。终于,开锅了。一股热气涌上了面庞,那浓郁的、干净的、令人抓狂的清香扑面而来,席卷了我全身,我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抓,反倒被烫的直呼呼。奶奶嗔了嗔怪,小心翼翼地拆开细线,露出光滑洁白的糯米,咬上一口,柔嫩的质感伴着独有的粽叶原有的香味,令人顿时忘却一切,满足到无法言喻。年复一年,奶奶都为我做粽子,那清香四溢的粽香承载奶奶对我无尽的爱与深情。只是,已经有太久太久没有再尝到奶奶亲手做的粽子,也太久太久没有品味到以前粽子的芳香了……又到了四五月的季节,我好像又闻到那始终萦绕在心间的,淳厚朴实的粽香。800字 初三
-
浓浓粽香粽子即使被包裹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但仍然会有香气弥漫。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肩还一颤一颤的――又跟老妈吵架了。吵着吵着,双方都说了一些偏激的话,于是陷入沉默,她起身,将门“砰”的一声关上,房中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与不平稳的呼吸声。不久,门“吱”的一声默默地打开一条缝,接着便是一股浓烈的香味――粽子!对啊,今天是端午节啊!我如是想着:端午节都跟我吵。我摸了一把脸上的眼泪,望了过去――是父亲。他打开门走了进来,手中拿了一个剥好了的粽子,透着一股浓烈的粽香。他轻轻走过来望了我一眼,将剥好的粽子放在我旁边的桌子上,就这样站着:“刚剥好的粽子。”“嗯”我默默地回应着。“今天是端午节。”父亲接着说,他的目的是很显而易见的,“你妈你也是知道的,她的嘴就是这么尖。”“嗯。”我依然是默默地回应。于是房间里有陷入了一片沉默,他将手中筷子轻轻放在碗的边上,又说道:“这是你妈煮的,嗯,也是你妈剥的。”我望着碗中那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粽子,只觉得刚刚才收回去的眼泪似乎又重新涌了出来。我看向父亲,他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环胸也不是,背着也不是,最后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将手放在裤子两边,似乎犯错的是他。是啊,我与老妈哪一次吵架,父亲不遭殃呢?“趁热吃吧。”他轻轻说道,将粽子留在这里,往里推了推,转身离开,并轻轻关上了门。我端详着这颗粽子,包的很好,4个角清晰可见,一粒粒棕色糯米饱满,一股浓烈的粽香也让人难以胡忽视,这个粽子也是老妈包的,因为我包的一定都是奇形怪状的,说不定还漏了馅。我拿起筷子,狠狠地戳穿粽子一口一口吃了起来。第一口咬下去,嘴里便弥漫着一股独属于粽子的香味。如此美味,真的是刚刚那双狠狠拍着桌子的手做出来的吗?粽子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吃着吃着,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我吸了吸鼻子。是啊,他们给过我机会,很多次机会,但我却没做好……我一口一口吃着,冷静了下来――我的任性,母亲的操之过急,与双方都不肯认输的态度,都成为了这次吵架的原因,我也承认,第一个是主要的,又想到其实吵得并不是很厉害,只不过很伤心罢了。粽子吃完了,嘴巴里还残留着一抹粽香,脸上的笑意也掩盖了泪痕――放下了。“吃饭了!母亲在楼下喊到。“哦,知道啦,马上!”我回应道,赶忙起身,打开门,穿上鞋,往楼下奔去,跑到一半,发现没拿碗和筷子,又急忙回去拿。我“噔噔噔”地下了一半楼,拐一个弯,便发现母亲带笑的脸庞――也放下了,为什么一定要争出个谁对谁错,彼此之间互相一笑,便心知肚明,愚昧无知的争吵便自然会结束。她招呼我们坐下,一进门,便是一股浓烈的粽香。她在锅里翻了翻,挑出几个奇形怪状的,还漏了馅的粽子扔进我的碗里,说:“谁抱的谁吃。”“啊?!”最后大家都笑了。也是,粽子即使被包裹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但仍然会有香气弥漫,只要你拆开它,便是美味可口的粽子啦!1000字 初三
-
香香的三角粽在学校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过节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习俗很多,而我记着的不多。奶奶每年都会把五色的丝线拧成细绳,很长很长。第二天早晨起来,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说,是奶奶第一个来到我的身边。每年,门框上都要贴符的。有的是用单色的黄纸折的,有的则是用五色纸编的。奶奶也曾经教我折过,到现在已经淡忘得一干二净了。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时,奶奶说,埋在地里的百索子会变成花蛇,保一年丰收。虽然我很顽皮,却从来没有挖过那些“蛇”,害怕它们出来咬人。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们瞎编的故事,用来哄小孩,怕破了“迷信”。再别的习俗我真是记不起来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来个粽子却不能忘记。粽子包起来不太容易,必须把粽叶折好,否则会“露馅”的。虽说难包,种类也不少:大米包的红枣粽子,小米包的蜜枣粽子,还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煮粽子要用大锅,时间也得很长。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还是不给我吃,太难熟了。刚刚出锅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饱了,才知道舌头上起了泡。马上,这些喷香的粽子会被放进盛满凉水的盆里降温,那时我早已吃饱了。后来的许多天,一日三餐总会有粽子的。街上卖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来没味。这叫什么粽子,简直就是水米糕。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绪,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550字 初三 状物
-
粽香情作文淡淡清香悠悠袭来遥遥相望悠然躺在水中的你褪下那一袭绿衫娇嫩莹润的肌肤迷了谁的双眼?那一点红艳甜而不腻忍不住吻你久久沉醉在你的幽香里诗人的伴侣端午的情人粽子!50字 初三 诗歌
-
童年的粽香我的童年呵,在清新的粽香中,在木梯的吱吱声中,在自行车的飞窜中,像风一样地流逝了……与别人不同的是,年幼的我没有因爸爸妈妈要离开我去工作的事哭闹,嘴里含着香香的粽子,被二姨夫的“举高高”游戏逗得咯咯笑。那是怎样的一条巷子啊!带着我朦胧的回忆和依稀的脚步,消失在尽头……我停驻在巷子的一头,正要走去……二姨的家在巷子的一头,另一头是我和“粽子哥哥”的幼儿园。每个早晨,都在粽子、豆浆和油条的香味中睡醒,当然还有梦中的大肉包和真实的肉包味道。穿好衣服,从二楼到一楼都故意重重地奔跑下来,“噔、噔、噔……”“咯吱、咯吱……”记忆中的木梯总是在呻吟。满意地冲下来,抱住正在分包子的奶奶,告诉她我早晨要吃什么,然后去寻找“粽子哥哥”。每当我寻找不到他胖嘟嘟的身影,我便骄傲又自豪地对二姨说:“二姨,你的儿子又睡懒觉了!”然而,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因为,我们会起晚,那个时候,便无心顾谁了。慌慌张张地跑下来,袖子还没套好,手便急急地从脑袋的地方出来了。那个时候,是买早餐的最高潮,忙里忙外,恨不得多长几只手的二姨和奶奶,还要顾着我们这些横冲直撞的“小祖宗”,更为店里添了几分忙碌。出了店门,该去幼儿园了。狼吞虎咽吃完早餐的我们,满口是糯米的香气,想起挤出人群的时候的样子,边笑边喷糯米。行动迅速地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二姨夫踏着脚踏板,稳稳地向幼儿园驶去。身后的“粽子哥哥”总是担心我会掉下来,牢牢地抓着我,我却觉得难受,这里动动,那里动动,身后总是传来万分紧张的声音:“不要动!不要动!”二姨夫对着巷子里晾衣的大妈、散步的姐姐、举着哑铃的爷爷一一打了招呼,还有四周的人、从窗户里探到天空中的脑袋,二姨夫总是不担心会在这窄小的巷子里发生事故,仰着头问好,爽朗的笑声消散入清风,传到巷子的深处去了……幼儿园门口,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涌入那显得有些小的幼儿园“大门”,我从那黑色的自行车上跳下来,不理会那“小心点”的叫喊和二姨夫临走前说:“要是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找哥哥保护你。”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睡觉前,我暗暗地决定明天的“食谱”,有许多的选择,但选的最多是粽子,似乎是一年四季都存在的,不曾失踪的粽子香在弥漫开来……现在的我早在六年前回到了父母身边,二姨的小店也没再开张过,虽然还是拥有着一切,依旧听爸爸话要保护我的“粽子哥哥”,依旧关心我的二姨,幽默如故的二姨夫,关怀备至的奶奶……为什么?我像是失去了一切?只要不在身边,心也会疏远的吧!从微波炉中拿出美味的粽子,我——还是那么喜欢吃粽子,但是,已经找不到那美丽的小巷,找不到清晨的欢声笑语,找不到那黑色的自行车……再也找不到,那沉醉在粽香的童年……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
粽香满满每天,隔壁家浓郁芳香的艾叶香和粽子香总会萦绕在我的心尖,总是催着外婆给我快一点折粽子让我尝尝鲜。外婆不急,急性子的妈妈却急了:“你干嘛不学着自己折粽子吃呢?”我想了想,也有道理。何不自己做呢?贪吃的我喜欢吃肉粽和金丝蜜枣粽,于是,外婆就教我肉粽和金丝蜜枣粽。首先,我要做的是肉粽。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犹豫许久挑了几片已经剪了两端的粽叶,笨拙地按照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可是我一直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不是松就是折不好,最后,还是得让外婆帮我做好开头这一步,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接着我往粽叶里倒入一小碗已经浸泡过的米,原本洁白的米粒在墨绿色的粽叶上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如同雪山巅峰的皑皑白雪,招摇着迷离的光泽,令人为之动容。我本来想着将那些腌好的肉塞到米粒中间,可是如果塞进去的话,米粒又会粘在我手上。正当我踌躇不决的时候,外婆微微一笑,将食指在米粒中间轻轻划一字,米粒就自然而然的分成两半。我大喜过望,急忙勺了几勺绿豆,外婆又勺了一些出来,温和地和我开着玩笑:“我的小祖宗,绿豆放两勺就可以了,不用放这么多了!”我尴尬地笑了笑,放了和绿豆差不多量的肉条,然后再放一小碗的米粒盖住绿豆和肉条。下面包的步骤是我最为之困难的一道坎儿。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外婆灵巧的双手,一边手头不停地学着:先把外端的粽叶往里面折,另一端亦是如此。外婆还跟我说,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另一端以防变形,绳子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我深吸一口气,总算是将一个粽子做好了。看看外婆的,再看看我的,心中还是不由得钦佩外婆的巧手。慢慢的,我开始娴熟起来,包的速度越来越快,成果也越来越好,都可以和外婆相互媲美了呢!看着一个个丰满的粽子宝宝到”灰色的澡堂里洗澡“,心中憧憬着灰汤粽的无限美味。不知不觉口水流下”三千尺“,外婆见我如此眼馋,笑着摸了摸我的头:”你这个小馋猫。“现在,我依旧吃着外婆给我的粽子,虽然很好吃、很好吃,但对我来说,远远比不上我自己做的粽子。800字 初二 记叙文
-
棕香粽义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目,比如中秋节,清明节,七夕节,春节,春龙节,腊八节,元宵节,重阳节,中元节……但是,我最喜欢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在那忙碍的厨房里,飘着香气。那淡淡的是米香,浓浓的是粽叶的香气,那是一种很好闻的香气,很独特,是独具魅力的,是独有个性的。在菜板上有不同的,引诱我们小孩馋得口水流出来的食材:腊肉,香肠,蛋黄……它们散发出了自己特有的香气,让我们忍不住想去拿一块来吃掉,但被大人见到了的话,就会特别的尴尬,想快一点溜走,或是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不然很不好意思。如果没有被大人看见的话,就细细品尝这难得的一道美餐佳肴,还想再拿一块吃呢。包粽子啰!包粽子啰!我看见了包棕子的叶子是艾叶,心里起了疑问,就问妈妈:“包粽子为什么更用艾叶来包呢?”“因为蛟龙要来吃粽子。在古代,教育家屈原是个爱国者,见国灭亡就投江自杀了。人们包粽子喂鱼,可蛟龙要吃粽子,鱼就只能吃屈原了。有人说用艾叶包粽子,用线系好,龙就不敢吃了,它最怕艾叶和线了。于是,人们纷纷照做,果然蛟龙没来了,屈原的身体也保住了。”“哦,原来小小的艾叶和线有这么大一个故事呀。粽子下锅了。几分钟后,一揭开锅盖,一个个斯文的“小女孩儿”变成一个个汗流浃背的“大汉”了。粽子端上桌,大家争先恐后地拿了一个,剥开艾叶,一口咬下去,心里很满足。它们大小不一。腊肉粽很大,像一个小金字塔;香肠粽小一点;甜粽是“小不点儿”;白粽是个“大哥哥”。我也品味着粽子,一边思考着,屈原真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啊,宁可死亡,也不变气节,这样的人的品质不是值得我们中华儿女世代缅怀的呀!就连古代诗人在端午写过“丹心照凤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来安慰自己。我吃的粽子是香的,但心里却有苦涩的味。吃完粽子后,想着屈原的死,不禁流下了泪珠。我喜欢吃粽子,喜欢屈原,我爱这又高兴又伤心的日子,更爱端午节。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8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粽叶飘香清晨,天携着雾还蒙蒙亮,厨房却早已飘来粽香,碧绿的粽叶夹着淡淡而悠远的清香扑面而来,渐渐与窗外吹来的丝丝微风融为一体,我大口大口吮吸着这沁人心脾的气味,忘却了作业的压迫,更放下了面对考试的紧张。我走出房间,伸了个懒腰,是呀,该放松放松了呢。看着家人兴致勃勃的围绕着粽子先生展开了忙碌,你来准备材料,我来做个指导。妈妈转过头,甜甜地笑着说:“女儿,快来包粽子呀!”我也不禁参与了进去。首先,妈妈先轻轻地把手放到粽叶下,再慢慢把粽叶卷起来,但我注意到粽叶的顶必须包得尖尖的,然后再把两片粽叶对折,最后放上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最后把粽子用丝线绑紧。看着妈妈如行云流水般的手法,一气呵成,我目瞪口呆。我也要自己试试,摊开粽叶要放进糯米,本想把粽叶对折包起来,却不小心下手太重,导致粽子先生散架了,看到马上就要包成功的粽子散了,急得我直跺脚。再看看姐姐,虽不算太好但也算成型了,加油,我暗暗在心里给自己鼓气。渐渐地,我不像之前盲目的尝试,而是在一旁认真看着,吸取经验。几次的失败,多少的汗水终于都凝聚成几个圆滚滚的粽子……香喷喷的粽子刚出炉。母亲嘱咐我说:“孩子,先别着急,先把奶奶请过来,她一个人多孤单呀。”“哦”,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奶奶终于来了。看着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我却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个粽子,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隐约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这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更为隐隐约约糯米的妩媚多情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我轻轻的咬着糯米团。粽子香便像烟雾一般向四周弥漫开来,滑嫩的红枣也在我口中默默绽放香味。“嗯,丝滑黏稠之间却甜而不腻,清香环绕,回味无穷呀!”我大声评论道。家人们再也忍受不住美食的诱惑了,也纷纷加入了消灭粽子的行列。你一个我一个,开始了扫荡……在欢声笑语中,在和煦微风中,伴着淡淡的粽叶清香,伴着浓浓的团圆之乐,伴着美美的包粽之时,这,才是端午啊!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粽叶飘香800字 初一
-
粽香飘榕城粽香飘榕城每逢端午,榕城就飘满了醉人的香味,很淡雅、很迷人。对了,这就是粽香。当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草,家中蒸着粽子,粽子的清香合着艾叶的清香荡漾在榕城上空。谁都会说:“端午节又到了。”但在这榕城满是粽香时,有谁能想起端午的纪念意义呢?今天,我们吃着粽子时,是否咀嚼到端午的悠久历史韵味呢?今天,当我们透过离披的艾草时,是否看见一个峨带博冠的身影在汨罗江畔独行呢?轻轻翻开史册,悄悄走进战国。忆那个时代,忆那个屈原。是谁怀着满腔悲愤苦笑道:“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是谁在高歌:“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掩面而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是屈原......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国都失守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悲愤中,在痛苦中,你背负太多心酸。你用生命与血,表达了你对国家的爱与忠。青山寂寂,锁住英雄万里梦;江水澌澌,钩尽英雄千行泪。品行高洁,无韵之《离骚》;命运苦楚,凄美之《怀沙》。清清江水让我读懂你的无奈、你的痛苦。后人为了纪念你这位爱国英雄,在端午往汨罗江扔下粽子,希望让粽子抚平这个铿锵灵魂的创伤。记得诗人张耒曾做过一首诗《和端午》:“竞渡深悲干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陨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这段爱国情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在这个粽香飘满榕城的日子里,又有谁能想起屈原呢?这个日子应是快乐与伤悲并存的。为佳节而乐,为屈原而悲。一颗粽子代表我们一刻怀念的心。请不要为了端午而吃粽子,我们应在端午之际牢记屈原,牢记历史。如今,外国的节日不断登陆我国,愚人节、圣诞节、复活节...... 而我们的传统佳节的节日意义却逐渐淡化,甚至有人抱怨连春节似乎都没有年味了,更何况端午?如果过节仅剩吃喝玩乐,流于形式,尽显肤浅。那只能是无节胜有节。所谓传统节日,必定历史悠悠,文韵深深。面对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学会缅怀与节日相关之人,学习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品出传统佳节的幽香,才能真正让端午的粽香久久弥漫在榕城上空。愿在这粽香飘榕城的时节。我们能真切地缅怀先辈。让端午的意义真正永久传承。让别样的“粽香”永存榕城!800字 初二
-
那缕粽香月光洒下,我趴在窗前,仿佛又回到那年,回到了那粽味飘香的厨房,看着奶奶摆弄着手中的粽子。“奶奶,好香啊!”我眨着眼睛,与奶奶有着说不完的话。奶奶说:“以前,养你爸爸那几兄弟,我灵活的手可帮了不少忙,搬到了城里,人也老了,手也就不灵活咯!”奶奶包的粽子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她早早地起床,去市场买上好的腊肉、花生与八角等食材,整整花上两三个小时。在以前,爸爸就告诉我,奶奶卖粽子绝不卖一只杂货,从来都不贪小便宜,只做最好、最有诚信的粽子。只见奶奶戴着袖套的手上下飞舞,像极了白蝴蝶,奶奶将糯米和馅一点一点地掺和在一起,时不时捞起糖和盐放入其中,嘴里还哼着旧时的曲子,好像回到了她的最初。半晌,奶奶微微一笑,快速地将粽子包了起来,放入蒸锅小火慢烧。一会儿,厨房里便四处飘香,那盈满了厨房的粽香,便从我的鼻腔沁了进去,一阵清爽,直入心田,如同一颗糖,蜜进了脑海里。奶奶终于揭开锅盖,我早已按捺不住,伸出手就想去抓,奶奶赶忙说:“烫呀!”我只好把手收了回来,但却无法阻止粽香在心中飘荡。奶奶拿了两块布,将盛着粽子的小碗拿出来,用竹筷扒开粽叶,夹了一口到我嘴里,糯米糯软至极,满嘴里都是幸福的味道,吞下去,糯米经过喉咙,带来了的无尽温暖。“奶奶,你也吃呀!”我一脸欢乐地闹着,奶奶却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唉,老啦,不适合吃甜食。”我一脸难受,但奶奶却说:“奶奶看着你吃,心里呀,就比吃了蜜还甜。”奶奶的为人处事,我永远记在心里,事事都讲诚信,绝不干违背道德的事情,奶奶的所作所为为我铺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道路。现如今奶奶虽然离我而去了,但我知道,是她让我生命的小树快速成长,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更加壮硕和美丽。为人若精诚,总能胜人一筹;纵清欢百味,不抵一缕粽香。我从未吃过与奶奶包的味道一样的粽子,但我却把它的味道狠狠地记在了心中,就像奶奶的样子一样。月光倾落,那是光,似乎带着奶奶的模样飞奔而来,而且还有……那缕迷人的,粽香!800字 初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