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恋900字

千年的恋

900字 初三 书信

爱不受时光的拨弄,尽管红颜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爱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莎士比亚

大爱无言。

魏征之爱如明镜,镜中映出的是大唐盛世的繁华。

苏武之爱如日月,被日月照亮的是他那天地可表的忠心。

你又可曾记得,那个独自在寒江中垂钓的老者?那一场千年的大雪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无言的爱。

“永贞革新”的失败,并没有浇灭他对国家如火的责任。但那一纸黄卷却让他奈何不得。

他就这样来到了永州。他和永州,好似有一丝看不见的细线将彼此相牵,他的人生在此处辉煌了起来;永州,仿若就是为他而生,在那里静静地守侯了百年、千年。

初到永州的他,曾“自放山泽间”,过着借酒浇愁的日子,“寂寞将何言”?他本一介书生,心怀天下,放逐的命运,对他来讲,是致命的打击。他看到盛唐已走向衰败,他想救国救民于水火,可是被贬永州的他,又能如何呢?

于是寄情于山水,试图让自己解脱。放弃,也未尝不是一种勇敢,因为放弃的背后是挚爱,是割心的不舍。可他终究没能放下,他不言一语,将爱埋藏心中。

于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永州的山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将心之所感散发于诗文的字里行间,也许,只有文中的只言片语的失意,才能慰籍他满是伤口的心罢?

有人只道他是懦弱的,沉默是他的代言词,曾经为捕蛇者感慨万千、对勾心斗角者义愤填膺的他,沉沦了。他却不置可否,因为他明白,大爱无言。

于是青春年少就在他的沉默中飞逝而去。多少个秋,多少个冬,时过境迁,他已然老迈,心中希望之火却未曾泯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想象,那踽踽独行的孤独。他一个人,端坐在盛唐的末尾,钓着那一江的寒冷,守侯着心中最后的渴望。

诚然,他的诗文,为大唐增色添彩。可是当时又有几人能懂,他无言的爱,已在文中。那似是为待嫁的大唐做的嫁衫,不是全然为喜庆之红,却掺杂了一星半点的雪白,而越发显得瑰丽无比。他用那无言的爱,完成了那盛世华服,他一针一针仔细地刺下,再拔出,含血带泪的无字眷恋。

那场江中大雪,仿佛下了千年,他无言的爱被封存,一世一代,流转千年。那爱的嫁衫在人们眼中光影流转,为那细密而哀伤的针法感叹。

他是在乎的,正因为爱才在乎,才放手,才沉默,他不发一言地望着大唐无限繁盛,复又凋零,他将那锦衣华服无言地奉上,尔后又悄然退至一旁。

有人说,爱无论有没有结果,都会在彼岸开出花朵。是啊,你可以远远地望见,他千年之前播下的种子,至今已生长极为繁盛,芳香袭人,仿若一座雕花的城堡。

他的爱,已逾千年,永不泯灭。

为什么中国孩子最尊重的人不是父母

1200字 高三 书信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

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

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道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看到这个调查我还断定,中国的孩子肯定会把父母列在冠军和亚军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父母是最对孩子负责的,他们不仅管孩子管道18岁,即使28岁都管(所以30出头的女明星还在说“我们女孩子”)。孩子娇滴滴的不想工作,没关系,就在家里吃父母的,这在东北叫“啃老族”,在上海叫“2030族”,他们才不管父母已经加入了“4050工程”。某一天孩子发一记脾气说,要到外国留学去,父母一句怨言都没有,并积极开始抽签。到美国读硕士,一年16到33万,生活费8到10万;到英国读本科,大学一年6到8万,生活费3到4万;到日本一年缴7万,生活费7万道8万……。反正自费出国留学,需要40到60万!

中国的父母绝对不会说,我给你40万或者60万,你就是有钱人了,你还出去留什么学呢?我们把钱白白送给布什和布莱尔干什么?不补,中国的父母认为孩子要读书总是好的,要深造总会有出息的。他们默默地开始行动,把两房一厅住房换成一室户,把储蓄都取出来,把股票都抛掉,把保险都退干净,然后向银行贷一点,想亲朋好友借一点,终于,把孩子送上了西去得飞机。

这样的父母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太善良了!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圣人都这么说。

外国的这个机构调查结果出来了,完全出乎我的意外,我相信也出乎你的意外:美国和日本的孩子,他们心目中最尊重的人依次是:爸爸、妈妈、英雄人物(或是某个歌星)。中国的孩子最尊重的人根本不是父母,父亲被排在最后一名,第10名,母亲更惨,挤出前10,排在第11名。还在不说谎,心目中就是这样认定的。

这样的结果难道不值得我们痛定思痛?尊重,难道不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不是,我琢磨出如下几条:经常埋怨孩子不听话的父母,是得不到尊重的;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管的家长,是得不到尊重的(比如非要孩子学钢琴,要翻一翻孩子的日记本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要孩子争班级第一最好是全市第一);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孩子理想的,更得不到尊重,要让孩子光宗耀祖是中国父母的主要缺点;还有,装的很富、倾其所有的家长也不一定能受孩子的尊重(即使尊重也不是尊重家长,而是尊重富有),孩子从社会退却到家庭,无非是什么事情都想让有钱或有权有势的父亲解决;孩子孝顺父母说起来时天经地义的,是文明古国的美德,但是,尊重以后才能谈孝顺,把父母列在第10、第11,谈孝顺还早了点。眼下,中国所谓的“孝子”,是父母孝顺儿子的意思;孝------子。

当然,鼓励孩子闯荡天下,给渔不给鱼的父母,能得到尊重;不是样样事情都管住孩子、愿意给孩子当参谋长、孩子大了能做孩子朋友的父母,能得到尊重;还有,认为小孩要尊重大人,而大人也要尊重小孩的父母,也能得到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