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650字

年味

650字 六年级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贴着鲜红的春联,显得十分喜气,按照往常的惯例,带着礼品和欢快的心,开启了回乡的路程。

城市的空旷,街边零零散散的孩子在玩着烟花,关闭着的店门,这似乎,就是城市里面的年味。一路上的风景从前面往后蹦腾着,不知不觉中,我听到了鞭炮的声音,我明白,快到乡下了。拦路的小孩“龙灯”要着红包,家家户户的拜年,老家中桌子上的饼干糖果和水果,一箱一箱又一箱的烟花鞭炮,门口那对鲜红的对联,这似乎就是乡下的年味

夜晚,一屋子人围在一起看春晚,外婆一句响亮的吃饭啦,划过了这热闹的场合。一家人团聚在一个地方,开开心心的谈笑着,这些似乎就是家中的年味。年夜饭中,爱吃鱼的弟弟一口接着一口,似乎是要决心把盘子中的鱼吃完,这时外婆急忙阻止了弟弟,当弟弟一头雾水时,外婆告诉了我们,过年的鱼不能吃完,留一点下来,才能“年年有余”我想,这也算是一处年味吧

大年初一,一大清早,本来相识的一屋子人,互相见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当我问到为何要像不相识的互相问候时,外婆告诉了我,因为新年第一句话,是非常带有喜气的,所以说,要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在新的一年里,才能顺风顺水,我想,这是我身边的一处年味。互相问候完之后,我们踏上了拜年的路程,一天下来,我们似乎走遍了乡下的“大江南北”此时,我的口袋里也是鼓鼓的,塞满了红包。我想,这一抹红色,也许也是一种年味

过年,四处都充满着欢喜和团圆的气息,聚在一起,放烟花,玩鞭炮,看龙灯,去拜年,这些,都似乎是千奇百怪的年味中的一种,同时,我也希望,这些过年特有的习俗,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逝去的年味

750字 初三

又是千篇一律的春晚,歌声,相声,小品,以及最后的歌:《难忘今宵》,仿佛年年都相同,为了尊重这“毫无意义”的传统,我还是靠在沙发上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脑中却浮想联翩。

对于儿时的年我记忆犹新,小小的我,觉得一年仿佛就这么几十天。每逢过年,我们总要回老家,城市的孩子回到乡村,仿佛找到了新世界,一会儿激动地朝一群鸡扑去,吓得它们“咕咕”乱叫四处逃窜;一会儿同栅栏里的老牛学习牛叫,牛一声巨吼,我们就捂着耳朵大叫着向外跑去,好不热闹。

那时的春节,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鞭炮是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我们一群孩子,在土里插几支“冲天炮”,同时点燃,便大叫“火箭发射”,看着烟花在空中划出弧线,心中更是高兴得直鼓掌;或者有时悄悄地扔一个鞭炮在玩伴身边,快速走开,然后朝着被吓到的孩子哈哈大笑;一群疯玩的孩子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身,大人们则喋喋不休的责备着。

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而那珍贵的年味好像正在不断逝去。现在的过年,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人来说就好像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当长辈们聊的兴高采烈时候,后辈们却拿着手机与虚拟世界打得火热。吃团圆饭,看春晚,守岁,发压岁钱,拜访亲戚,祭奠先祖……这一项项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好像是一个个繁琐的流程。那我们曾经的纯真与年味到底去哪了?

但在海外,春节的景象却截然不同。海外的华侨华人们对春节空前重视,早早地,唐人街街头已挂满灯笼、对联,装饰成红色的海洋,华侨们身穿汉服,吃元宵、饺子;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一年都在外拼搏,为了生计奔波,劳累。无论是为了养活家人而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还是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的职员们。一提到春节,他们总是满怀喜悦。

这不禁不让我陷入沉思:为何我们不再体会到年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年,将何去何从?会是不断的延续下去,还是走向衰落?答案,我,不得而知。但我希望,儿时的年,可以从头来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