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缩影记上海城市雕塑双年展900字

城市发展的缩影记上海城市雕塑双年展

900字 六年级 日记

刚进门,就见到一排整齐的铁人雕塑立在门旁。细细一看才发现每个铁人身上都套了一件看似柔滑的羽绒服,惊讶之余再用手一摸,才发现这几件质感极强的“羽绒衣”都是雕塑大师之作。其逼真程度确实令人惊叹。

接着我们又见到了一尊让人感动的塑像:那是一位老人,一张熟悉而又历经沧桑的脸庞,鼻梁上架着一副令人怀念的眼镜,而最令人关注的便是老人的手——依然是紧握着一支短短的笔,这位老人正是用这一支笔书写了他精彩的一生。这自然是巴老的雕像。雕像下有一首诗:是这支笔敲开了心窗,要我说真话;文学是人民的,把心交给读者。“巴老之魂”祝福着新世纪,祝福着中国,祝福着他的第二故乡——上海。

来到二楼,笔者又见到了一大片作品,有的抽象,有的细腻。而一个名为“极速印象”的雕像最让笔者留下“极速印象”。作品显示了一位正在疾速滑雪的青年,如离弦之箭。仔细端详,这座完整的雕像竟是由许多根小钢棒制成的,不由得再一次联想到城市的文明进步。城市的发展如同这位青年,年轻有活力,有冲劲,风光无限。它的质地——不锈钢,经过历炼而永不松垮。而如此的辉煌,如此庞大的群体都必须由一根根小钢棒,如同一个个城市新人,一根根堆积而成,缺一不可。

展品五花八门,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不一会儿一个书法雕塑吸引了笔者。粗略的看,是一个潦草而不失娟秀的“市”字,城市的市,写出了城市的新意,寄托了对城市的期望,希望这“市”字写的漂亮,写的完美。正当笔者想离开时,忽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了这个字的秘密:一个卧倒的“市”字,勾勒出一个英语“No.1”(第一)的符号,预示着中国的城市永远站在世界的前列。并且书法是中国的民族特色,而英语则是西方的文化,也具有“中西合璧”的良好意义。

尽管此次活动中体现了时代的气息,颇具创意,但笔者在现场并没有看到像“展销会”一样如火如荼的场面,而是星星零零的几个艺术爱好者偶然从眼前走过,或是好奇的路人随便进来探一下头,实在冷清。但是此次展览活动决非因为“收费”而遭受冷遇,其实这次活动是完全免费的,确实是一份极好的艺术大餐,为何无人问津呢?据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主办方宣传过少,只是在门外拉了一块巨幅,大多数市民根本不知道。另一方面,虽说城市发展快,但是市民的文化意识依然不浓,才会出现“艺术,无所谓,装样子”的思想误区。

帮助别人真快乐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今天是三月五日学雷锋日,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作业是:“帮助他人真快乐”我心想:“这项作业怎么做啊?好难啊!

放学了,我立刻跑到了车站,今天运气真好,一到车站车就来了,而且人也是很少,座位也很多,于是我翘起二郎腿,伸展我的疲乏的身体,我说:“可真舒服啊~~”过了一会,汽车已经行了了好几站,人也越来越多了,车内也会越来越挤,不一会,我的豆大似的汗珠从我的脸颊上流了下来,不由有人说:“挤什么挤的,有什么可拥挤的啊。”司机也跟着呵了起来,前面的人向后面的人说:“往里去啊,快点啊……。”车内乱的一团糟。

突然,一位满头白发的看起来很慈祥的老奶奶,她拿了很多东西和一些大白菜站在了我的身旁。我心想:“让还是不让呢。如果让了的话我就坐不成了。”我突然想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帮助别人真快乐时,我毫不犹豫的把老奶奶扶到了我的座位上,把那些大白菜拿到了老奶奶的身旁,突然,一位中年妇女把包一下子放到了我的座位上,用手中的海报给自己扇扇风,我立刻走到了她的面前,她一下子知道自己错了,连忙下了车,我慢慢的扶着老奶奶,老奶奶说:“小伙子,真棒。”看着老奶奶满脸的快乐,“累”已经化成了快乐。

如果每个人都会去主动的帮助他人,世界就就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份欢笑,让我们一起来建设这个美好的家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日记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