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墨相处的日子650字

与墨相处的日子

650字 初一

“书,楷隶劲草控不住,溯秦汉,字字风和雨。”它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修身养性,它就是在洁白的宣纸上飞舞的——墨。

一二年级时,我的字经常被老师批评“浪费纸张”,跟“鬼画符”似的,于是,在四年级前的那个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

一开始,我们都练楷书,我当时特别浮躁,纸上全是一根根大骨头似的横,蛇一样的竖,弓一样弯的撇,还有那扫把一样的捺,仿佛都在嘲笑我,我的“大作”几乎把楷书最忌的事全占了。可以说,我把方方正正的楷书写成了篆书。

初学时,老师告诫我们:写楷书时,手一定要握紧。不就,我就第一个尝到了苦头:老师经常“神不知鬼不觉”的站在我们后面猛抽我们的笔杆,看我们握笔紧不紧,我每次都是那个被抽走笔杆的学生。由于被抽的次数多了,我逐渐也形成了习惯,每次,我都握到手心冒汗,这才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后来,书法暑假连着上了十二个上午,而且练毛笔字的只有我和另一个学弟,每天老师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写,我终于有了些起色,而且,我还是写的最快的那个,别人写一张的时间,我能写两三张,靠数量来弥补我与别人的差距。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十二天里,老师甚至都开始建议我考级了。

终于,楷书的练习已经接近尾声,老师又让我开始练隶书,开始时,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隶书和楷书正好相反,楷书长,隶书扁;楷书横左低右高,隶书横一波三折,害我练到现在才开始“像”隶书!

老师说,书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帖,记字,最后把自己的字加以改正,我就是利用这最简单的方法练得“像”隶书的,这和我们生活中的“取长补短”又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呢?

与墨相处,氤氲岁月,教我沉稳,教我踏实认真,更教给我如何工整做人。

又见月儿圆

750字 初一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岁月的轮回,带着中秋的味道,姗姗而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苏轼的有关中秋的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情苦短!悲伤、欢乐;分离、聚合,月儿也是如此!

今年的八月十五,又见月儿圆。圆圆的月亮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给夜晚带来光亮,带来期盼。我们家人聚在一起,和往年一样,吃着月饼。但十分清净,没有人说笑。静得出奇,静得悲伤。月儿圆了,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记得从前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圆圆的中秋明月照进幸福的小院,小院中摆着一张圆圆的餐桌,餐桌上放着六个圆圆的果盘,果盘里面放着圆圆的月饼、水果,我们围坐在餐桌旁谈笑风生。诠释着:有一种心情,叫归心似箭;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顾盼,是亲人朝思暮想的呼唤;有一种深情,那就是血脉的温暖!

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明月如镜,星斗满天。在这八月十五幽静的月夜里,我们全家人坐在爷爷家的院子里有说有笑,欣赏着中秋的月亮,吃着香甜的月饼、水果。顽皮的我,反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背着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样子特像诗人,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爷爷吃着月饼,给我们讲嫦娥的故事。望着天上的明月,想象着月宫的情景,高高兴兴,无比的惬意!

今年的月圆时节,再也看不到爷爷了!但爷爷的容貌依稀还在眼前,爷爷的笑声宛如还在耳边,空气里似乎还弥漫着熟悉的气息。但爷爷的生命却已远离,化作了尘土,化作了我们一腔浓浓的思念。想到这里,我的泪珠又滚落下来。悲从中来,不仅想放声大哭。曾经那么亲近的人,竟再也见不到了!我承受着牵挂的煎熬,心中仍在把您思念。您的容颜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那么亲切、美丽,但却无法亲近,就像天上的星星。

又见月儿圆,是圆更是念。爱我们的亲人,就是珍惜他们在身边的每一天。对亲人最好的思念,莫过于不徒留遗憾,始终微笑着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