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
东北的冬天寒冷刺骨,但也特别美,尤其在下雪的时候。
长白山的山顶上,雪花坐着风开到了地面上。那雪松松蓬蓬,像一朵朵小小的柳絮;也似一片片蒲公英。“白精灵”传进狂风里,一大片一大片地往地上直冲。此时,雾凇沆砀,天与地与山,上下一白。风呼呼地吹着,还时不时地对着人们大哄,吓得人们提着胆子也不想往前走一步。那里即使穿了许多件衣服,也会感觉到冷。
松花江上,水已经变成了冰。这可是我们这些毛孩子的最爱啊!我们一起去松花江上溜冰,那是我们伸出自己的双臂,呼啸着,溜着冰,大家此起彼伏的摔在冰上,又哈哈大笑的站起来继续你追我赶。整一日,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泡在松花江里嬉戏打闹,玩耍着。可是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游戏还是乘雪橇。
那是,我偷偷摸摸地从家里偷出了滑雪用的雪橇和绳子。然后把他们加工成一个雪橇,让强壮的小伙伴拉住绳子在前面奔跑,我就舒舒服服地坐在位子上,好好地欣赏这里如梦如画的美景,看着六角雪花飘在脸上,任由他们亲吻在我的脸蛋。玩累了,我们就换一波人马来玩,那一天,玩的我们兴高采烈。
东百的冬天虽然寒冷刺骨,但还是十分有趣。
公交车里的正能量
“天呀,吓死我了!”一位妇女叫道。
人们的目光缓缓朝那个座位投去。哦,在车子的第三排,第二列,坐着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七八十岁的样子,满头银发,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像粗糙干裂的树皮。她的手中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小女孩,亮亮的大眼睛眨呀眨的。虽然玻璃的碎片没有扎到人,但也把小女孩吓得瑟瑟发抖,像受惊的小鸟一样往老人家怀里钻。
雨越下越大,雨点像针一般地一根根‘’扎‘’在老人身上,老人的衣袖渐渐的湿透了。
这时,人群中站起一个男孩,大概八九岁,背上背着一个书包,”伯伯,您别但心,我用书包帮您挡着窗子的缺口吧。”
男孩扶着一把把座椅,来到老人面前,举起书包,像举重运动员一样,将书包挡在那里。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后面一位年轻的大叔说;“孩子你回去吧,我来!”他脱下自己的马夹,将马夹像窗帘一样挂在窗子边上,雨一下子减少了不少。
可是过了不久,马夹湿透了,“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水。大叔不得不把马夹收了回去。
又一位乘客,用自己的大衣为老人挡雨……。
老天像孩子一样,变脸变的奇快,一转眼就渐渐转晴了。人们也一批一批的下了车,老人也是。
至于那位司机,他把车子开到了修理厂,让师傅修好了玻璃。
从那以后,车上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相似题目
-
东北的冬天下雪了!我们全班一起欢呼起来了。茅老师刚刚一宣布下课,我们就象洪水冲破了大堤,一起涌了出去,每个人都站在窗台上,就象一个军队在守卫自己的阵地,容不得他人来侵犯。这雪花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了。我伸出手臂去接雪花,刚刚一伸手就接满了雪花。我拿出一片比较大的雪花进行仔细端详,啊!那雪花晶莹剔透,分别有五个角,中心还留有一个小洞,这可能是雪花特意留给我们用来穿线用的吧?它好给我们当饰品。但是美好的东西和时光总是短暂的,这雪花还没让我细细地研究它是如何形成的,就在我手化做了一滩清水,实在是可惜啊!雪越来越大,从中雪到了大雪。不一会儿,地面上,草地上,屋檐上,树叶上,积水上,汽车上,行人的伞上等处开始积起薄薄的雪来了,因为有了这个薄薄的雪做基础,雪越积越厚。现在,我眼前一片银装素裹。晚上,放学后,我突然发现有人向我扔来雪球,我生气了,我不犯人,人却犯我。我也抓起一个雪球,向他扔去。此时,卷入我们全班30多人的“世界大战”开始了。我们的雪球连续攻击对方。最后,“世界大战”由我们胜利告终,而引发“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下雪了,而打雪仗使我们都很高兴,所以我爱下雪。我爱下雪,因为它能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在快乐的同时,也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5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东北的冬天“俺们这旮都是东北人……”东北的冬天,冷得要命!凛冽的寒风,光洁的寒冰,漫天的白雪,散落在记忆深处的东北……东北的冬天,风刮得很大很凶,呜呜地砸着窗玻璃。去室外的人,穿上四件衣服都得冻得直哆嗦,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像刀一样割着人脸,这个无形的武士席卷着东北,侵蚀着东北。烟囱上的烟早已烟消云散,人们都穿着厚实的棉袄、皮大衣或“貂儿”,抵御着寒风的侵袭。街上的老树被风刮得摇摇欲坠,落叶被扫荡得一干二净,到处都有人的低吟声。正值初冬,温度骤降,下完雨后,路上泛起一阵冰花,滑溜溜的。下课了,孩子们都跑出来了,在冰上打“滑哧溜儿”。一不小心,滑卡(东北话,意为跌倒)了,没关系,跌倒的疼痛早已被快乐的笑声、无邪的笑脸和高兴的心情淹没了。东北人为啥恁(东北话,意为那么)飙悍?正是因为这种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的不服输的劲儿。或曰;“冰为东北人之祖师尔!”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变得坚毅、刚强。白雪被上帝洒向大地,给小草盖上了一层棉被,大地母亲的黑发被染成了白发。天空被白云包裹,大地被白雪覆盖。孩子们三五成群的,纷纷出来打雪仗、堆雪人,小手冻得通红,但仍然阻挡不了他们的童心。一个个雪人被垒起来了,一双双小手红起来了,一片片草地白起来了,一张张小脸笑起来了。这是只属于东北孩子的福利,是其他地方的人夺不走的。“我的家在东北……”这首歌我听了N遍,但它说的还不全面。在东北,人的体温是低的,人的感觉是冷的,人的血液是沸腾的,人的心是暖的。东北,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不仅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芸豆炖土豆、溜肥肠、排骨炖酸菜、地三鲜(指茄子、土豆、辣椒)、饺子……还有一群坚毅的战士——东北人。正是冬天铸就了这些战士。此谓之东北之冬天也。700字 六年级 写景
-
东北的冬天东北的冬天特别冷,也特别美,我喜欢东北的冬天。湖畔成了天然的滑雪场,一个个小孩在冰上舞蹈,像极了一只只灵动的蝴蝶。一条条冰痕变成了一张张图画,孩子们又变成了一位位巧手的画师。他们穿的棉裤和棉衣又大又厚像一个又一个被包得严严实实的粽子。冬天最美的那要算冰雕了,冰取自松花江,在雕刻家的精心雕刻下它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以及卡通人物,加上灯光的照射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东北冬天的雪那么厚,厚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大腿。可孩子们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玩得特别开心。马路上白雪一片,踩上去发出“吱、吱”的声音,像一首欢快的乐曲,树上还披上了一件件银装,仿佛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冬天外面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人们纷纷把包好的饺子、馄饨……放在外面,不一会儿就会冻得结结实实。卖雪糕的小商小贩完全省去了电费,直接把雪糕一箱一箱地摆在大街上……一到傍晚东北人家都围在大炕上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边吃边谈论着一天之中发生的趣事,逗得家人哈哈大笑,生活真是既简单又幸福啊!这就是东北的冬天,你想去看看吗?45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东北游记二月十三日,我和姨姨坐上了长长的火车,踏上了跟她回东北老家的旅程。坐了一夜的火车到了沈阳,我和姨姨又坐了三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下午五点多我们终于到了姨姨的东北老家柳河。一下车,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新鲜空气,贪婪的注视着这陌生的世界。这儿的天出奇的蓝,到处是银装素裹的雪景,树木上、屋檐下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好美丽!姨姨家里的爷爷奶奶热情的把我们接回了家,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东北的室外冰天雪地,室内却温暖如春。在这里我见到了东北独有的炕头,睡在上面好暖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在心里想:“东北真好啊!”在东北的日子里,我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去山上“放冰车”。 “放冰车”就是用一个厚的大纸盒子,我坐在上面顺着山坡的雪道呼啦一下滑下去。刚开始,我滑的很不熟练,掌握不好平衡,不是滑不下去就是一头撞进雪堆里,有时还会被甩出去,栽进雪地里连翻几个跟头。尽管总是被搞的像个冰冷的雪人,从头到脚挂满了雪,但是我却觉得非常有趣,每次玩起来我都乐此不疲,非常开心!眨眼间春节到了,爷爷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室外到处燃放起烟花爆竹,天空中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室内,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东北的烤肉。烤炉上架着马肉、牛肉、羊肉等,所有的肉被烤的香味扑鼻,非常解馋!我最喜欢吃烤地瓜片,烤熟的地瓜片金黄金黄的,咬起来很脆,伴着蘸酱一起好吃极了!快到了该返程回家的时候了,我和爷爷奶奶挥手告别,心里却一直恋恋不舍,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去一次东北啊!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700字 五年级
-
东北之旅寒假,我随父母开启了梦寐以求的东北之旅。滑雪滑雪是东北之行的必修课,而且是技术活,幸亏我轮滑是一流的,哈哈!一到滑雪场,二话不说,穿好装备,我就冲向高级区,从最高处滑了下来,一路飞驰,感觉飘飘欲仙,其实更多的是刺激。第二轮时,我余光瞄到别人坐在雪圈上,下滑时满脸是陶醉,随即,我立刻转行了。坐在雪圈首位,也是最刺激、最危险的一个,我们几大几小连成一串,像个冰糖葫芦似的。快速滑落中,连成的雪圈中间脱节了,所有的冰雪直接灌进脖子里,刚才疯狂滑雪产生的火热与当下脖子里的冰凉俨然形成了冰火两重天。赏冰雕春晚中的哈尔滨分会场就在冰雪大世界,这次旅途我们就来到了这儿,真幸运!哇!冰砌的墙,冰刻的十二生肖,冰打的滑滑梯,冰造的舞台,冰建的城堡……简直就是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晶莹剔透,在梦幻的七彩炫光映照下,如同穿越进了冰雪奇缘中的童话世界。最引人注目的非最宏伟大气的主塔莫属了,上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八个大字,塔身光影变幻,流光溢彩。炫彩的主塔和旁边的银色的副塔群组合在一起,又俨然是童话中美轮美奂的城堡。品美食春节联欢会上,东北分会场主持人和当地小朋友吃马迭尔棒冰,现场可是零下三十摄氏度呢,据说越冷越要吃。看来这里美食值得一尝!我们行程最后几天,在中央大街挖掘到了很多美食,有东北特色小菜、俄罗斯菜、冰糖葫芦、冻梨、冻柿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迭尔百年老店,棒冰和面包都需排长队才有机会品尝。尤其是正宗的马迭儿棒冰,它集结了大板的量,蒙牛雪糕的奶味,以及自身的丝滑,让我们迫不及待人手一根,像我这样的吃货,当然是一手一根,两种口味,同时享受,顿时幸福感爆棚啊!出门在外,不但要玩得爽,还要吃得爽。此次东北之旅,玩冰雪、赏冰雕、品美食,一样都不少,完美!700字 五年级
-
东北乱炖东北乱炖是东北有名的一道名菜,我非常喜欢吃,妈妈也会做,一般在考试之前,妈妈总会做几道好吃的菜,给我补充一下营养,其中就有这道菜——东北乱炖。东北乱炖这道菜有排骨,土豆、白菜、木耳等各种各样的蔬菜。他们就像在“赶集市”一样,每种蔬菜都赶了过来,看起来花花绿绿的,非常美观。这五颜六色的一道菜,会增加你的食欲哦!可能有人很喜欢吃肉,有的人很喜欢吃青菜,而这道菜既有肉还有青菜,营养非常全面哦!它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有让你唾延三尺的香气,在诱惑着你。这个香气不是很辣,有点微辣,色香味全。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先把排骨在水里炒一下,然后把葱、姜、蒜、花椒在油锅了爆一下,再放排骨、土豆块,木耳,豆角,茄丁等一些蔬菜翻炒几下,然后添加水,是一定要把才淹过,大火烧开。放一个番茄,改为小火,炖十五分钟,最后放盐、酱油加点佐料就Ok了!着香喷喷的东北乱炖就出锅了,出锅后的蔬菜的颜色更是棒,金黄色的土豆,乌黑的木耳,“苗条”的豆角,绿油油的蔬菜······这配起来更是美妙绝伦。而这道菜之所以叫乱炖,就是因为:什么菜都可以放,挺随意的,不过,肉一定要放排骨,这才好吃。所以叫乱炖。知道了这道菜的意义,那吃起来就更美味了。我们一定要记住,吃菜不只是品尝美味,更重要的是营养要全面,健康才是最主要的!500字 五年级 状物
-
东北之行我们坐了一晚上的火车,来到哈尔滨。一大早先到太阳岛风景区浏览,太阳岛里有松鼠园、鹿园、天鹅湖等著名景观。我和爸爸去看了蹦蹦跳跳的松鼠,我从地上捡起一个饼给小松鼠吃,它居然一点也不怕,调皮地接过饼,大口大口吃的津津有味。鹿园内有很多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可爱梅的花鹿在这里自由奔跑,轻松地散步。这些动物从前只能在动物园里远远的看着,这时却可以亲近它们。这个季节想看冰雕只能到室内看了,想进去看冰雕一定要全副武装,穿上棉衣,穿上棉鞋,我跟爸爸也不例外的进了展览室。一走进去几乎每个冰雕都装上彩灯,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像是举行一场选美大赛,都在炫耀自己。我被这美丽的画面深深的吸引了。还有奥运圣火、奥运五环、福娃,很多有关奥运标志的景象让我目不暇接。五彩缤纷的冰雕装点出一个个童话般世界,每一位游客都置身其中,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冰雕艺术同时,又能感受到难得的清爽。我还玩了冰雕滑滑梯,我坐在救生圈上飞速的往下冲,那清凉的风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快吃饭的时候导游小姐说:“接下来带你们去东北饺子店里吃饺子,饺子种类有二十几种。”一走进这家店一看,啊!饺子种类真的很多,素菜的有黄瓜、白菜、韭菜……,肉类的有猪肉、羊肉、鸡肉……,味道确实好极了,我平时不喜欢吃饺子,今天都吃了大大一碗。我们还游览了以中国人民好朋友斯大中国人与林命名的斯大林公园,逛俄罗斯工艺品店,漫步百年老街……这次暑假里的东北之行,真让我大饱眼福,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加了知识,真是心旷神怡。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东北之行我们整个旅行团坐着动力火车来到第二站——长春。在长春浏览了中国名不虚传的长春雕塑公园和文化广场。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奥运雕塑,有人在划帆船,有人在打篮球,还有人在踢球……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一本用石头做的书,它很大很高,我爬到最高的地方低下头,自己仿佛看到了书上的很多知识,向远处望去看见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海鸥在海的上空自由翱翔。我的心似乎跟海鸥一起飞了起来,一不留神,就滑了下去,看得爸爸哭笑不得。在雕塑公园门口,200多个国家的国旗在迎风飘扬。一走进公园就能看到很多作品,原来200多个国家的国旗代表着里面有200多个国家的作品,有动物类的,有乐器类的,还有人类的,最吸引我的是一架三角钢琴的雕塑,让我误以为是一位钢琴大师在弹曲子,看着看着,我仿佛听到了那美妙的琴声。我还浏览了皇宫,以前只知道北京有皇宫,没想到长春也有皇宫,也很漂亮。350字 五年级 叙事
-
东北平原 冬天的平原作文这个冬天还算暖和,北大荒的雪却早已积了几尺厚。也正是这个时候,东北平原已经进入了冬天的最后两星期。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长,八百里地系这一条彩缎拉着我们回家。这一天牛奶般的雾笼罩着吉林那一望无际的平原,但是隐隐的日光还在。高速路中间的红色植物早已脱下它最后一片叶,但新芽已经露出头了,落下的红叶在雪地的映衬下显得红得发紫,自得发亮,美丽至极。道路两边的白桦树挺立着,好似战士们排了队在迎宾送客。道路两旁的远处一座座山连成一片,好像一个两边开口的大盆地,又似一座高山之中心塌陷于地下,还似平原凸起的两条小山脉。山脉之下的平原上隔三差五的就有一垛玉米杆堆,这是东北平原唯一的黄色了。一座座瓦顶砖墙矮檐木轩的小平房坐落在东北平原之上,是这荒原的点缀,不知住在这种环境里,会有一番怎样的情趣呢?冬天的吉林平原没有金色的麦,白色的米,火红的枫叶。它却用一种纯洁,一种温馨。。。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450字 三年级
-
东北-在东北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点,但是冬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也让我们东北孩子快乐的季节,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向往东北的快乐生活和美丽景色。 在我家乡还有一条有名的江。这条江叫——松花江,冬季一到来,松花江就变了个模样。变成了平平的冰面,我们可以在上面滑冰,也可以在上面打雪仗。松花江老爷爷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就变成了————“网红”。因为这个季节很多渔民会开播一次两次的大型的捕鱼直播,会吸引很多网友来到东北,这些网友也因此喜欢上了这个季节。松花江是一条“网红江”,也是一条使我感觉到快乐的江,还是一条宝藏江。“真的是一条宝藏江吗?”有人会问。“是”我来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在去年有一位在打鱼的渔民用网收鱼的时候,带上来一种很珍贵的铜器,这个铜器现在己被放置在大庆博物馆了。松花江,真是东北的骄傲啊!这个季节也是东北最受欢迎的季节那就是——冬季,这个季节我们玩雪、赏雪。我们玩打雪仗、堆雪人,夹雪球,雪落在松树上,让人心旷神怡,把雪堆起来,用小盒把豆腐装起来放到雪里,可以吃美味的冰豆腐!我爱松花江,更爱冬季的松花江!450字 小学
-
东北有很多都对东北有误解,东北人如果说冷,就会有好多人产生质疑,东北的还怕冷啊,东北人当然也怕冷了,不是气温低就不怕了,只是能做的也就只有多穿衣服。还好屋子里是很暖和的,可以在屋子里穿短袖,但一出门就要全副武装,穿上厚衣服,那有的时候也还是会瑟瑟发抖。快手的软件现在很流行,很多人都在玩,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一些搞笑的视频,也不全是东北人在玩快手,我和同学都不玩,而且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没有玩快手录制视频的。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东北人很猛,女生也都很高大,而且彪悍,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觉着,太多的媒体和网络都在夸大一些个别的现象,以偏概全。也不是一见面就说你瞅啥,瞅你咋的,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两个性格都极其偏执的人身上,非要争孰高孰低,那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很多新闻媒体也都抓住了个别的现象来放大夸张一个地区的情况,各地区都有多多少少的被误解吧,除非有熟悉的好友,或者亲自去过某个城市,才会了解真正的风俗习惯是如何。东北是比较冷,不过有美丽的雪,还有好玩的滑雪场和冰车之类的娱乐,在冬天里还可以吃雪糕,在寒冬里破河捞鱼,吃冰糖葫芦,看最美的雪,吃最甜的冻梨。450字 高三 记叙文
-
东北游今天是我东北旅行的第一天。早上一起床,妈妈就跟我说要去净月潭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位于长春市东南侧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内,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三面环林,一面临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雪质松软,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滑雪爱好者,拥有高空索道和号称世界第一的长达1314米的管轨式滑到。我们到了滑雪场,就看见了许多娱乐项目有狗爬犁和马爬犁,冰上摩托……游乐项目丰富多彩。妈妈给我租了一套滑雪工具。妈妈把我带上了山。哇!下面好美啊,四周到处都是白雪茫茫,人们从山顶滑下去,然后攀着绳索一步步回到山顶。看着游人个个都滑得兴高采烈,我跃跃欲试。听别人说:“滑雪的时候腿要用力,手要抓紧,然后,两腿与肩同宽,刹车要两脚成大八字步,屁股要往后,人的中心要往前倾。”我试着做了一下,却怎么也不敢动一步。小表弟偷偷推了一下我。用力滑了下去,我越滑越快,刹不住。就摔了个跤。开始第二遍练习。我勇敢地滑了起来,虽然后来我还是会摔倒,但是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最后,我终于掌握了技巧,每次都能顺利地滑到山下。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该离开滑雪场了。我念念不舍的离开了滑雪场,回到了酒店。450字 四年级
-
东北的秧歌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在流连忘返中,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鸣,锁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七冬锵,七冬锵,七八弄冬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正扭到高潮处,后面却冲出几个“刁老婆”。她们手拿棒槌,身穿黑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三跳两跳来到了旱船前,与“老汉”开始周旋。棒、桨相撞乒乒乓乓,相方相对互不相让,他们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忍俊不禁。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朋友们.来体验扭秧歌吧!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