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老外”说汉语
春节的一天,我一个人到集市去买书。在路上,我看见一个蓝眼睛、黄头发、高鼻子的外国人。他提着手提包走来走去,像是丢了什么东西。他一抬头,看见了我,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小孩,你看见一本书和一枝笔了吗?”
我听了他的话,刚要回答,却又憋不住地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地问:“你为什么笑?”
我好不容易忍住笑,说:“你应该加‘儿’音呀!你看,把‘孩’这个字的后面加上一个‘儿’,发音不就顺口多了!你听我说一遍。”于是,我就一本正经地说起来。
我还没说完,他就打断了我的话:“一点也不顺口呀!”
我说:“这可是我们中国话最标准的发音,这不能不会呀!来,我教你。”
我刚教了他一遍。他忙说:“我会了!我会了!我说说,你听听———你‘儿’能帮我‘儿’找一下书‘儿’和笔‘儿’吗?”
这下,我笑得更厉害了。他奇怪地问:“你怎么又笑了?我不是已经加上了吗?”
我笑着说:“你把不应该加的都加上了,应该加的倒没加。我再教教你吧!”又教了一气儿,他终于明白了。
这个外国人一边点头一边竖起大拇指,说:“中国的语言真是太深奥、太美妙了!咱俩做个朋友吧!”
我说:“好啊,好啊,做个街头朋友!哦,对了,你的书‘儿’和笔‘儿’都丢了,还是我帮你找找吧!”说完,我俩都笑了。
欧洲行之意大利罗马
“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现在的罗马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刚到罗马,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的大道和古老的建筑。现在我跟到大家介绍一下罗马的古建筑吧!
来到罗马斗兽场,一眼望去,这斗兽场好像和天一样。据说最大直径有188米。走进去这城墙好像一双手。用57米的墙围得严严实实。墙上2有些门洞,可能是为了通风吧!围墙长527米,围墙有的地方用刚管加固,有的还是原来的样子,有的……
走进去,2万平方米的场地吧我吓傻了。用子如光场来做个比较,那么斗兽场有3个子如广场那么大。斗兽场可以容下十万名观众,可是男的在下,女的在下。因为当时重男轻女。对于斗兽场还有一个传说,在古罗马时期。在这里表演的都是抓来的敌人,被抓来的人就像案板上的猪肉——任人宰割。只有观众高兴他们才能离开,回家去。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回去,因为他们表演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凶猛的野兽。而且王(及我们的皇上)高兴还不行,要大家高兴他才能走,好多人因为受不了而选择自杀。
……
罗马,你那古老的建筑使我痴迷。罗马,你是一个露天历史博物馆。罗马你的建筑告诉我你的历史,和你的繁华。
相关推荐
-
我教老外学中文老外Peter又来我家玩了,我可兴奋得不得了。可奶奶却不太开心,因为Peter讲外语,却不说中文。于是,我决定教老外学中文。姑姑已经教过他:谢谢、早上好、小宝、大宝……这些简单用语了,有时,他——Peter还会风趣地骂我:“王八蛋,神经病、大猪……”说干就干,我在一张白纸上先画了一头猪,然后用英文写上pig,有把拼音写出来。不错!不错!我继续干,又画了车、树、猫、足球……Peter来了,我把纸递给他,他明白了意思,开始读。他说:“主。”我连忙纠正:“No!No!猪!”“猪。”这回他对了,我竖了竖大拇指,他笑了“车。”“Yes!Good!”……就这样读了很多字词,突然,一件可笑的事发生了。Peter读着读着,突然说:“枪笔!”我一看,哎呀!原来是我把铅笔的拼音拼错了,我连忙改正,Peter大笑起来……字词过关了,该读句子恶劣,我心头一亮,想出了个计谋,把它告诉了哥哥,哥哥连忙赞同,于是我开始写……拿给Peter读。“我是大笨猪!”“哈!哈!哈……”我们全都笑得前俯后仰。而Peter却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哥哥翻译给他听时,他又大笑起来,还来打我屁股。后来几天,Peter也开始试着用中文和我们交流了,虽然有些不标准,但也不会错。这都是我这个老师的功劳嘛!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老外”提起老外,你不要以为我说的是那些蓝眼睛、黄头发或者黑皮肤、白牙齿的外国朋友,也不要以为是走在我们慈溪大街上叽里哇啦砍价做生意的外国商人。我今天要向你介绍的是一位驻守在我家那来自山东的“老外”,此人就是我那不爱讲普通话的外公。说我外公是老外,我是有根据的。一天中午,我在家做作业,我外公对我讲了一句“外文”——“挪要车水秋放。”我以为外公要画画,便拿来纸和笔,并拖着京腔唱道:“笔墨侍候您!来啦——请用——”外公哭笑不得。像这样的事常常发生。昨天,我和外公在玩“走棋子”游戏,他走一步我走一步,我走一步他走一步,各不相让。交战正酣时,我外公又突然兴奋地来了一句——“七醋地醋呀!”这是哪国语言?很难听懂啊!哦,这当然是山东产的广昌话啰。看来,人在关键时刻讲自己本土语言顺溜——真假老外都不例外。听了我这番简单的介绍,你认为我外公算得上是“老外”吗?如果他老人家够格的话,那么你们学校暑假搞外语培训的话就得请我外公做外教呀!“老外”400字 五年级
-
“老外”老师让我们坐下,听“老外”讲课,还别说,这“老外”中文还不错,我和“老外”说:“请多多指教。”老外向我打了个ok的手势。听着“老外"的讲课,我已经融入其中,感受到学习英文的生动有趣,感受到英文原来是那么韵味十足!我喜欢老外的讲课。在我看来,跟老外相比,我也是个“老外”。1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初见老外和老外交流,那真是一个字:酷!这天,我和妈妈到正荣财富中心里的“韦纳教育”去上一节英语试听课。刚进教室,外教就打住嘴中的话头,向我走来。她是美国人。她的头发金灿灿的,亮闪闪的,扎在脑后,她那幅红色的眼镜里,有着一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是蓝色的!脸部全是白色,她是个白种人,她身披羊毛大衣,是棕色,里面套着件白衬衫。裤子是蓝色的,全棉。她还穿着双棕色的雪地靴。打扮的十分漂亮。她对我说:“Hi!”我心里一阵紧张,因为这毕竟是第一次与外国人交流。“Hello! Hhkkk”我紧张地回答道。“What’s your name?”“My……my name is LuYiLie”我慢慢放松下紧张的心情。“LuYiLie?”“Yes.”我回答道。“Nice to meet you.”外教笑着说。“Nice to meet you to.”经过一阵对话后,又恢复正常的上课了。这节课上的是有关颜色的课。由于我没预习(注意:这只是一堂试听课),所以有些单词不会(这不是学课内知识,而是学课外的知识)。当外教老师叽里呱啦的讲了一大堆英文后(我根本听不懂),然后老师向我扔来一个皮球,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接住了皮球,然后听见外教老师说“Ok,Amelia(阿蜜丽娜,她们给我取的英文名),praise it.”我只好厚着脸皮站起来和外教对话。虽然有些不会,但她还是对我说:“Very good.”最好玩的是,有一个游戏环节,她对我说了一大堆英文后(当然,我仍然一个字都听不懂),拿给我一个大袋子。我起先以为是让我把脚伸进去,我刚要把脚伸进去,老外见我误解了她的意思,赶忙连声说:“No,No,No.”最后,当我终于明白她是想让我从袋子抓出一个球时,顿时觉得我刚才的举动真好笑。跟老外互动,真有趣。虽然有时有点小尴尬,但她从不笑话我。7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巧遇老外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商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高高兴兴地走着。这时,一阵风吹来,我们手中的袋子飘了。运气真好,袋子飞到了树上,但是我们个子矮小,所以根本拿不到袋子。这时,我们一筹莫展。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外国人走了过来,说了许多话,但是我一句话也听不懂,什么“馒头”,什么“狗刺”,但我从他的手势中可以看出,他是想帮我们拿下这个袋子。我点了点头。当他拿下袋子并放到我手里时,我就像是有一股暖流要冲出来一样,我连忙说了声“Thankyou”,那个外国人用大拇指指着我们,也许是在表扬我们是好样的。最后,我向他说了声“Goodbye”,就走了。我回到家里,在想:我好像有一些话想说,后来我想来想去,终于知道我应该要感谢那个外国人,因为他让我知道了英语的重要,比如说外国人到我们国家旅油游,如果要介绍景点,就应该用英语,再比如说我们到外国去工作,就很有可能用到英语,所以,我一定要学好英语和其它几门功课,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世界上有用的人。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我教外国哥哥学汉语从小到大,我去了不少次书城。在书城里总能见到些外国人,他们经常在书城里来来往往。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一位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哥哥,他来来回回,好像在找东西。看他来回好几趟,又回过来问我:“小孩,你……你有没有看见一……一本书和一……一支笔?”我听了想回答,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很好奇地问:“你为……为什么笑呢?”我忍着笑说:“你应该在一些字的后面加‘儿’的音啊!比如说‘小孩儿’,那样不就好多了?”于是我一本正经地给他讲了一遍。他忙说:“我会了!我会了!我说……说一遍给你听……你‘儿’能帮我找下书‘儿’和笔‘儿’吗?”这下我笑得更厉害了,肚子都笑痛了。他说:“我都加上了‘儿’呀?”我笑着对他说:“你加在了不该加的地方。”我又教了他几遍,他才有一点明白。这位外国哥哥说:“中国的语言太深奥,太美妙了,这次我来就是想学……学中国话的。我……我们做……做个朋友吧?”我说:“好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噢,我还要帮你找你的本‘儿’和笔‘儿’呢。”说完我们又笑了起来。3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汉语我的母语是汉语。现在,我已深深地迷恋上了她。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精灵,她演绎出了许多文学经典,她为我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对我来说,她的魅力越来越大。(一)汉语:演绎先秦散文的精灵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大爷背《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蕴藏在其间的哲理,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搞明白。只是当时觉得好玩,也就跟着背,还挺喜欢。现在,我读七年级了。先跟老师读了教材上的六章《论语》,接着又读全本《论语通译》。越读越觉得孔圣人思想的高明、智慧的博大。大爷和老师都说,先秦散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它们的内容博大精深。这勾起了我更大的阅读兴趣。汉语真神奇,她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智慧传给了我。(二)汉语:演泽唐诗风韵的精灵大唐是我国古代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而唐诗也是大唐最完美的文学形式。诗人灿若繁星。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唐诗天空的双子星座。很小,妈妈就教会我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诗中,我逐渐认识了天上的月亮,地上的白霜,还有家里的床和窗。明月经常穿过窗照在我的床上,多有趣啊!现在,我还能读出诗中的思乡情。小学阶段,我背了很多唐诗。我被唐诗的风韵迷住了。前不久,我又背下了诗圣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简简单单十个字,却抒发出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我已把它作为我读书的座右铭。汉语真神妙,组成了那么多风韵别致的唐诗。(三)汉语:演泽宋词意境的精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这首千古名词,至今依然陶冶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操。这首词写得豪迈、洒脱,还意境高远、胸怀博大。是汉语,把作者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七个叠音词,将她的心境展示成千古绝唱。她更写出了感人的“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境。绝代词人李煜有一江春水那么多的愁,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丽句。这是多么醉人的意境啊!最近,通过杂志上的文章,我又走进了宋词的意境,更沉迷于汉语的神韵,也发现宋词意境是一道绝妙的风景。(四)汉语:演绎四大名着的精灵从小到大,我看过的《西游记》的电视剧、连环画、动画片、卡通书……加起来不下20种,记不清看过多少遍。小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现已成为现实。现在,我正在攻读《三国演义》。书里语言的巧妙安排让我望尘莫及,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各有风采,使我痴爱。虽然我还没拜读过《红楼梦》和《水浒传》,但是我相信,用汉语写出的古典小说名着,一定会把我带入一个多彩多姿的人物世界。汉语有塑造不朽人物形象的魔力。(五)汉语:演绎现代文学的精灵现代文学,大家如云。鲁迅、冰心、老舍、朱自清这些人都可称得上是文学巨子。恰好,这四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我都读过一些。鲁迅的《风筝》,用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他的一段童年往事,进而,我随鲁迅的文字去“拾朝花”、“观野草”。我现在读鲁迅的作品还有点难。冰心的《忆读书》,用准确的词句记录了她一生读书的感受,教我们“读好书”“多读书”,于是我走进了她布满“繁星”的天空,趟进了她流淌“春水”的河流,全都是些雅致的小诗。老舍的《养花》,用质朴易懂的语言说出一个从养花中得到的哲理,给我以启迪。朱自清的《春》,用优美的词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副生机盎然的巨画,提醒我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现代文学作品我还读得不多,但通过四位大家的小部分作品,我对它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它对我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这还是因为汉语的奇异。汉语确实是一个魅力无究的精灵,她可演绎古典文学,也可演绎现代文学,更能完美地演绎当代文学,还将继续演绎我们时代的文学:演绎我们的思想,演绎我们的诗情;演绎我们的青春,演绎我们的才华。我热爱我的母语—汉语。她有无穷无尽的魅力,我将拼力学好她。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老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天平山游玩。天平山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一条人工铺成的石梯,我们开始登山了。因为石梯狭窄陡峭,我们只好小心翼翼、两眼紧张的盯着脚尖石级而上,没走多远,便气喘吁吁。来到一个稍微宽阔的地段,我们便席地而坐,梢做休息。在人群中,也不乏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走在我后面的就有几位“老外”。他们不肯休息,虽满头大汗仍努力攀登。那一男一路四十来岁,旁边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可能是他们的儿子。三个人都背着承重的背包,不慌不忙的向上攀登。再看看石梯比先前平缓多了,我顿时来了精神,心想不能在“老外”面前丢脸,就三蹦两跳超过他们,还回头给他们做了一个鬼脸。他们还了我一个和善的微笑。距我几步远的是一位中国男孩,年龄和我相仿,他一边走路一边吃着香肠,吃完后,他随手将包装袋丢在石梯中间。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被那几个“老外”看见了。他们的蓝眼睛虽说像一片湖,但那里折射的不是柔和,而是严厉责备的涟漪。只因语言不通,要不然,“老外”非得把中国男孩说的满脸通红、无地自容。外国小朋友弯腰拾起袋子朝男孩晃了晃,提醒他把袋子放进垃圾桶。可是中国男孩轻蔑的看了外国人一眼,转身大摇大摆地走了。外国人摇摇头,无可奈何的把袋子放进垃圾桶。这小小的插曲在那个时刻却让我停住了脚步。呆呆地望着“老外”和中国男孩形成强烈对比的背影,我心里波涛翻涌:外国人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是多么的强烈啊!人人都是风景,处处体现形象,与中国男孩相比,他们是真正“乐山”的“仁者”,大自然也因为他们才情意盈盈啊!那个中国男孩,你可有悔意了吗?三年级:sky雪狼6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我和老外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云南旅游。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高鼻子的外国游人。以前我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他们,觉得他们好似“外星人”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他们近在咫尺,我真想去跟他们聊一聊。7月6日那天,我们在狮子山上漫不经心的走着,山上遍植松柏,这些明代古松柏年龄都在五六百岁以上,它们长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这时,一位金发姑娘和一位棕发姑娘进入了我的视线,她们坐在松柏林的石凳上,嘴里叽里咕噜的说个不停,手也在写个不停,我十分好奇她们在写什么?她们在唠叨什么呢?爸爸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他就鼓励我和她们聊天,并说这是在考验我勇不勇敢,我走过去,向她们一边挥手一边笑嘻嘻地说:“Hello!”她们感到很惊讶,愣了一下,也笑眯眯的回答:“Hello!”并招手让我过去,这更增添了我的信心。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交谈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只能在口手并用、比比画画和中英文对照表的帮助下交谈,费了好大的劲我才知道她们一个叫米莉,一个叫丽莎,米莉是美国人,丽莎是英国人,她们是兄妹 。然后,她们递给我一支笔,指着中英文对照表和明信片,我明白了,她们是请我写中文——“再见”这个词。我太高兴了,也太紧张了,写出来的字东倒的西歪,我感到特别不好意思 ,她们却对我微微一笑,还直说:“Good!Good!Thank you!“我也夸她们的英文写得棒。松柏林里留下了一一串笑声。就要分离了,妈妈对外国女学生做了一个照像的手势,他们格外开心地把我拉过去,我顺势向中间靠去,并做了一个酷“S”,妈妈按下了快门。在金发姐姐地提议下,我又与她照了一张合影。她们还拿出数码相机请妈妈给我们照了合影,我迫不及待的去看——金发姐姐把我紧紧地搂着,两个外国姐姐笑得灿烂极了。分别时,我们依依不舍的互道再见。这时,我觉得我们离得很近,很近……750字 初二 叙事
-
汉语俗语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①板凳没焐热←→席不暇暖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投鼠忌器③火烧眉毛顾眼前←→燃眉之急④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⑤鸡飞蛋打一场空←→鸡飞蛋打⑥拉完磨杀驴←→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班门弄斧⑧没喝过墨水←→胸无点墨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因噎废食⑩什么病吃什么药←→对症下药○11一网打尽满河鱼←→一网打尽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⑥金子碎了分量在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⑨墨是可以磨浓的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11人心齐,泰山移○12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13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①不认这壶酒钱②不知道哪头炕热③蝉曳残声过别枝④横挑鼻子竖挑眼⑤眉毛胡子一把抓⑥起大早,赶晚集⑦求爷爷,告奶奶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⑨摇头不算点头算⑩中看不中吃○11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2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四,歇后语、俏皮话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例如: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第一,谐音类。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第二,喻事类。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劲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第三,喻物类。如:秋后的蚂蚁-蹦达不了几天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第四,故事类。如楚霸王举鼎-力大无穷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1200字以上 叙事
-
会说中文的老外中文,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小菜一碟,可是对于外国人这些“汉盲”来说,比登天还难。(如果你还不理解,就想想我们学英语的苦吧!)可是,今天我遇到了一件新鲜事:老外说中文。今天,我们8个班拍集体照,经过了炎热而又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了我们班,我站在后排,位子正对准一位长胡子的老外,我朝他笑了笑,挥了挥手,突然,他朝我挥了挥手,说:“你好!hello!”把我吓了一大跳,等我回过神来,才想到:哎呀,不对,老外怎么可能说中文呢?而且说得这么标准,不可能,肯定是我听错了!虽然我想是这么想的,但是嘴巴上还是跟王心怡说了。王心怡不相信。为了证实老外到底会不会说中文,我们决定问一下老外会不会说“你好”,可是跟外国人交谈哪有这么容易,我的大脑飞速旋转这个问题,想了11111111秒之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说了一声“你好”,然后手指指向那位老外,老外竟然又标准的说了一遍我前面听到过但又不敢确认的那句话:“你好!”我和王心怡都惊呆了,过了一会儿,我和王心怡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喔,这位老外,我真为你骄傲!400字 高三 日记
-
我教奶奶说普通话作业写完了,我在家里闷得慌,突然我想到,这周不是推普周吗?正好可以教奶奶说普通话。于是我跑进奶奶的房间,对奶奶说:“奶奶,我教您说普通话吧。”奶奶为了能和我有“共同语言”,她勉为其难答应了。我让奶奶跟我说:“飞机。”可奶奶却说成了“灰机”我放慢语速对奶奶说:“是‘飞机’不是‘灰机’。”可奶奶就是改不过来,总是说“灰机”,我非常无奈。虽然奶奶发音不够标准,但她已在尽力规范自己的语言,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奶奶教会。我决定再教奶奶一个礼貌用语,我慢慢说:“对不起。”奶奶重复一遍,说:“跪布底。”哎,又错了,我叹了口气,这个老师,可真是有点难当呀!奶奶看着我的样子,不好意思说:“瞧我这笨嘴笨舌的,就是发音不准。”我忙牵着奶奶手说:“别急,我刚开始也是这样的。”这时,爸爸喊我们吃饭,我大声喊:“马上。”奶奶也跟着大喊:“马上。”哦!奶奶这次居然说对了。我对奶奶竖起大拇指,奶奶笑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饭桌上,爸爸妈妈笑着说:“我们家的杨颖真了不起,成了小小推普员呢!”400字 六年级
-
我家中的小老外我家中的小老外是我小姨的儿子,今年3岁,肥嘟嘟的小脸上长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张红红的小嘴吧老是翘着,像一朵可爱的玫瑰花。我的小姨是一位拿到美国绿卡的中国人,因为她非常忙,所以把儿子送到了中国。于是,我的可爱弟弟就有了“小老外”的这个绰号了。“小老外”不像其他小孩子那么爱哭,他整天乐呵呵的,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还笑眯眯地看着我;他也不爱吵吵闹闹,一个人拿着我以前的玩具,不停的玩,一点都不烦人。但如果你惹恼他了,他也会发脾气——那只胖胖的小手“啪”得一声打过来,还挺有力气的呢!有一次,他在玩羽毛球拍,因为危险性比较大,所以我跑上前去,把羽毛球拍抢了过来,放在了一个他拿不到的地方。这下他可急了,“火冒三仗”地狂奔到我的面前来了一个“急急如意令如来神掌”,我没有防备,一下子跌倒在地上。看着狼狈不堪的我,他乐得手舞足蹈,把球拍也忘记了。我气极了——我可是小伙伴中的“老大”,还没有谁敢这样对我呢。可是,我刚想发作,他却一边叫着“哥哥”,一边跑过来,拉着我的臂膀,说:“哥哥你疼吗?”看着他一脸的紧张样子,我不由心软了。咳,谁叫我是他哥哥呢。我家的小老外真可爱啊!!4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汉语,你别急当人们脱口而出的不再是中文,而不知不觉地掺杂着英文,当人们绞尽脑汁想起那熟悉英文单词的中文,为想出一个成语而欣喜万分汉语,你不着急吗?汉语,你别急。你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威望,你是那么朴素,却不失风度。你是那么辉煌,却不艳丽粗俗。从三皇五帝开始,到了硝烟的三国,又到了华丽的唐朝。人心惶惶的清朝,直到我们的新中国,你一直陪伴着我们。是我们的母语,就算你变成了“不中不外”的语言,你也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你别急。虽然呜呜呜变成了555,再见变成了886。当气死我了变成了7456。当同学嘴里的“我”变成了偶。你又是怎么想?我从文章里看到一首你的歌,文笔虽然肤浅但令我很感动: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向它。汉语,你别急。我们与国际接轨,但不与网络语言接轨。这样轨会让我们偏离我们的轨道-----自心。汉语,你别急。我会好好学习成语,好好学习语文,好好体会古诗。并呼吁更多朋友假如我们的行列。汉语,你别急。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为汉语来申冤英语,我不愿成为你的奴隶!——题记现在,世界有多少个诺贝尔奖,但是有一个是用中文拿下的吗?孩子们,我们应该将汉语掘起,用中国人的母语——汉语,为中国拿下一个诺贝尔奖。我们应该用母语创造辉煌!创造属于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民,看看吧!自己的English(英语)成绩和中文成绩的差距,虽然只有几十分,但你们知道吗?这却伤了汉语的自尊心。中国人民,我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但请你们,多多关心汉语,关心祖国。中国人民,我们才从困难中站起不久,我们应该努力,更加强大,最基本的母语——汉语,都学不好,怎么站起来?如何强大?人们啊!自从商朝有了甲骨文后,就标志着中国语言的古老文明和永不被侵犯的气势。中国,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一切只因汉语。孩子们!我们应该反抗!应该反抗忽视汉语,只学英语!孩子们,我们应该反抗!应该反抗!中国人民!请将努力分给汉语一半,让它永焕光彩。汉语——中国的文字!汉语的字是美的,汉语的音是美的,汉语的灵魂是美的,汉语的一切都是美的。汉语,让我来为你找回尊严,找回辉煌!汉语,让我来为你申冤!让我来为你申冤!400字 初三 议论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