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府看封建800字

从贾府看封建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它详细的描写了以贾府的兴衰为主要线索的封建图景,揭露了封建社会衰微的必然性。

说到这里,有同学举手了:“封建社会什么的,未免太扯了,“必然衰微”又是从哪来的呢?”确实,结局是哀微并不意味着必然结局是衰微。那么既然有了问题,我们就一同分析一下。

引出争议的问题,大致就是说:贾府衰败的直接原因是“锦衣卫查抄”以至于家财散尽,日益衰败。那么如果锦衣卫不来查抄,那贾府岂不是“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即脱离“必然衰微”的命运。

虽然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单是锦衣卫肯不肯不来查抄就是一个问题;《红楼梦》开头就有过这样一个情节:薛蟠纵使家奴打死了人,贾府中有人央告贾雨村将此事“摆平”,类似剧情更是反复出现在书中。这就说明对贾府而言“借钱消灾”不在少数,甚至已经十分熟练。那么“灾”从何而来呢?简单来说就是贾府子弟、佣人仗势欺人,积压民怨,人家一气之下告上官府,这才来了“灾”。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日积月累,查抄也只是时间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贾府的衰败,“锦衣卫查抄”仅仅算是“直接原因”,如果“仗势欺人”这一根本原因不解决,显然是毫无作用的。

那么,解决其他的“直接原因”来挽救贾府就也行不通了。既然如此,解决贾府下人“仗势欺人”的根本问题又如何呢?

理论上来讲,确实是可行的——但难就难在“理论”二自上:人非圣贤,贾府子弟再规范,也不可能一点错漏也不出。由此推理,出了错漏就要上官府,“贾雨村们”就不得不顾及到贾府的面子,自然要“适当轻判”,这一轻判自然不能只针对于一个人轻判。你轻判,我轻判,大家都轻判,久而久之贾府子弟恐怕都不规范了吧。

综上所述,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都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或是无法改变贾府的衰微命运。故贾府的衰微的确是注定的了。这一点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解释了;大致是说“兴而复衰是古之常情”,故封建制度必然衰微,也正是时代不断淘汰不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的体现。只是辜负了宁国公和荣国公的辛苦打拼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制度如此,人何以堪。但愿诸位千万紧追时代,莫要被淘汰了。

品味黄昏

650字 高一 记叙文

夜幕开始垂下,西方的天空渐渐暗去,高高的白色路灯一一亮起。我站在晚风习习的河岸,听着树叶被拂动的优美曲调,突然间感触起了些什么。

还记得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轻轻一吟,总觉得黄昏还别有一番韵味。虽比不上初升的太阳的朝气蓬勃,也不如午间的骄阳似火,但是朦胧间却夹杂着一丝温情,一缕温馨,让我忍不住去细细品味它。或许大多数人都像李商隐一般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我仍不以为然。就像是毛主席的千古绝唱《菩萨蛮·大柏地》中的“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黄昏很美,难道不是吗?我已习惯了在黄昏的陪伴下漫步于学校小道,我已习惯了在黄昏的脚印里寻找父母的身影。如果你问我一天中最美的是哪个时候,我的回答一定会是黄昏。

黄昏的美其实不尽相同。

初春的黄昏浑身还散发着“新”的气息,它静悄悄地在天空中扩散。当它像薄雾一样笼罩在田野上空时,动物们的交响乐便逐渐响亮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盛夏的黄昏,天气会闷得让人都喘不过气来。树梢上孤零零的几片树叶也纹丝不动,蜻蜓在低空中飞舞,蚂蚁们正忙碌地搬家,其他动物也在卖力地鸣叫着,似乎都在预示着骤雨的来临。深秋的黄昏,麦田与晚霞结合得天衣无缝。微风扫过,便引起层层波浪,枫叶也纷纷脱离了枝头,随着风悠悠地飘落到小路上,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努力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隆冬的黄昏,皑皑的白雪与夕阳交相辉映着,有着“银装素裹,风外妖娆”之美。这就是黄昏!它汇聚了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它正在用心地孕育着初升的朝阳。如果你仍然觉得黄昏代表的是哀伤与衰颓,我只希望你可以不带任何情绪去观赏黄昏,那它一定会给你全新的感受。

品味黄昏,可以带来一片宁静而致远的心境;品味黄昏,让一切重新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