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于桃花800字

痴于桃花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春也去,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辟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题记

盛开于世间最深处,它随四季轮回:活泼、轻佻、宁静、孤僻、清新。时而如情窦初开的少女,时而如日隐之仙人,时而如沧桑壮烈的美人。如此之美,怎能不醉——引无数君子痴于它,卖弄与笔下……

桃花心

北宋风流宰相张生曾将桃花这样留于笔下:”醉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银瓶素绠,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红。花枝人面难常见,青子小丛丛。韶华常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风。“他痴于桃花,是因为他将桃花寄寓心中之痴。他不愿屈从父亲,不想因其盛名而受到影响。于是,他叛逆,他只痴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甚至词作风格。他痴于自我,是因为他想在后人心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然而,他的痴却抵抗不住命运的来袭。但即使最后穷困潦倒,他也不愿拜求一人,黄庭坚说他痴,可他痴得坚强,痴得有骨气。

他坚信桃花败了明年还会开,他坚信”韶华常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风。“

桃花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熟知《桃花源记》中的痴,而又有几人传诵过那《桃花源诗》中的“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闭,借问游方土,焉测尘嚣外。”别人痴,多是痴于桃花的明媚、宁静。在陶公的笔下,桃花开出了另一种姿态,开出了丰足、安然的生活状态。

不经意间,他也许都不知自己的一痴,引多少后人魂牵梦萦那桃花源,寻寻觅觅。他笔下那幻化的桃花源也让更多的知音相信,若有桃花那安然之态,兴许那片静默的桃花源仅有一梦之遥,兴许那片安详的桃花源不过就是心与心之间的交留与碰撞,撞下那片片悠长的桃花瓣,撞出那安然恬静的净土。

陶公痴,他痴的不仅仅是桃花,更是痴于那静好的岁月,痴于那种安然之态。

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痴于桃花,是一段淡雅的情感。至此,我虽不明白古人那些“痴”中的原由,只羡慕那“痴”中的境界。我想,也许这就是“痴”的价值所在,那些情感只藏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无人能懂又何妨。

就像那朵朵桃花令人所痴的轻松、活泼、淡雅与安然一样,那些仅开于自己心中的“痴”,也绚烂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留下了那般的美好,正是“春也去,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辟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万物简史读后感

5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万物简史》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作者比尔•布莱森把19~21世纪的科学发展进程记录了下来,让人们明白科学家以前的猜想和创造,更加深入的把大自然的几番不同的模样描述了一遍。全书分为六部分:寥廓的宇宙、地球的大小、一个新时代的黎明、处境危险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们的路。

正像《出版商周刊》说,阅读布莱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听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让我了解了爱因斯坦、牛顿、弗里茨•兹威基等科学家。知道原子、铅、细菌的组成、形成部分。可以说是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有些内容让我非常地震惊,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知识不知道。宇宙一开始只有人的手掌大小,后来,经过不断爆炸而引发了巨大的膨胀而变成了原来的几千万亿倍。科学家提出,宇宙也应该有好几个,我们所住的只是其中一个,世界应该更大;以前大家一致认为铅不据有毒性,生理学家找了几个志愿者来做人体试验,几个月后来医院复查,身体并没有发现异常,那时他们根本不知道,铅在人的血液和骨头里!一旦把许多铅都吸到体内去了,就很难将毒取出来。每天,我坐在床上看报纸,报纸里的铅到了床上,夜晚还要睡觉,铅不是到人身上了?所以以后再也不能在床上看报纸,;人去世后,人体内有一部分的原子会跑出来,到另外人的体内,有可能你身上还有牛顿的原子呢!

其实,我喜欢《万物简史》的理由很简单,它的奥秘和知识包罗万象,就像饮不完的水,让我不顾一切地去饮用它,使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