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京津夏令营第四天,我们参观了文化街、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天津博物馆。其中我最喜欢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为纪念两位伟大政治家而合建的夫妻纪念馆。”导游指着说,“大家看,这一种汉代建筑物,他就是我们要参观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顺着导游手指指的方向看去,布局呈“工”字型,主体建筑为三层,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石材屋面,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
一进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我就看见一架专机停在一个大绿棚子里。在纪念馆外,有江泽民亲自题写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九个大字闪闪发光。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瞻仰厅,第二部分是生平厅,第三部分是情怀厅.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瞻仰厅,瞻仰厅中间耸立着两个白玉雕像,他们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他不仅显示了两位伟人与日月同辉,而且也是与山河同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
情怀厅位于二楼。 里面有一个铜做的骨灰盒。原来里面存放着周恩来、邓颖超的骨灰。边上有一辆汽车,他是周恩来周总理的专车.再看那1976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刻,充满了哭泣与悲怆。总理将骨灰洒遍我国大江南北,全世界都为他鸣笛,连联合国也为我们的周总理降半旗,让我们去认真体会周总理为人民的鞠躬尽瘁吧,体会全世界人民对总理与邓奶奶的敬重吧。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周恩来的蜡像。这座蜡像做的十分栩栩如生,连身上的青筋也做了出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总理少年时代的声音犹在耳边。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此行,给了我很多的收获。
我的压岁钱
我们小朋友每年都有压岁钱,有的多、有的少,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样利用这些压岁钱。
我已有七百元压岁钱了,这些都是姨妈、爷爷、奶奶和舅妈给的,我要把这些我存起来将来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我经常听妈妈说,四川奶奶家经济困难,并且奶奶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而且是风湿关节炎,我打算把我的压岁钱寄给远在四川的奶奶,奶奶用我的压岁钱可以治病,我相信奶奶的病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的。虽然我的压岁钱不多,但是,它是我孝敬奶奶的一片心意。
相关推荐
-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雨露(3)班 尹嫣然 五年级国庆长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来到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一片繁华:树木成荫,池塘里荷叶密密麻麻地挤在那里。我们又往里走去,只见一座高高的房子矗立在那儿。定睛一看,门上的牌子上有毛主席亲自题的五个金灿灿的大字“周恩来纪念馆”。走上长长的楼梯,大家又看到用汉白玉雕刻成的周恩来的雕像。雕像旁,布满群花:红的、黄的、橙的……一片姹紫嫣红。走上楼梯,我们来到顶层,一阵风吹过,在树叶沙沙唱歌、树木悄悄摆动中,人们也感觉到凉爽。往下望去,所有东西都让人感到渺小,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再往里走,又看见仿造北京故宫的西华门。里面的大厅里,有当时周恩来坐过的椅子。旁边有他们的活动室,活动室里有一个大地球仪和一张乒乓球桌。在往旁边望去,是邓颖超和周恩来的工作室和卧室,因为周恩来生前有心脏病,所以他们俩是分开来住。下午,我们又来到周恩来的故居。屋中一张张整齐的床,一排排整齐干净的花草。一切都让我惊呆了。我原以为它是又小又破的房子,没想到是这样的大气与整洁。我们向里走,里面就是“邓颖超纪念园”了,园中的一个小池塘里面有好多金色的小金鱼。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掉里面去的,还是一开始就有的,池塘里都是硬币。后来,我们又看到了图片展,里面都是邓颖超帮助孩子的照片。啊!这次参观真是不虚此行啊!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周恩来纪念馆一日游今天我早早起了床,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一进第一展厅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爷爷的塑像,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显得很严肃。面前是一束束鲜花和一个个花篮,参观者和周恩来爷爷的塑像合影留念。我也目不睛地看着这位老革命家的塑像,心里充满了崇敬之情。接着我们来到第二展厅,看到了一个大台子,一看简介,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击蒋介石、汪精卫等人的反革命势力,挽救中国革命年8月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人带领中国革命军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看画面中周恩来那坚定的眼神,我心里一种感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我来到了第三展厅。刚走进门,看老了一块石碑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几行小字年12月31日,周恩来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和爸爸妈妈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周恩来纪念馆。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今年的十一,我们一家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在外面排队时,我就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三十万的遇难者!”这么多遇难者,当时日本人是多么的残忍呀。往前走在一个水池里,我看到了几尊雕像。逃难的人数不胜数,那一张张悲惨的脸,让我的心都碎了。进入展馆时,天上的星星点点,数不胜数,平常看来美丽的星星,现在变得如此凄凉,仿佛在替遇难者默哀。我似乎看见:日本的战斗机像一大群蝗虫,在天上轰鸣,扔下一个个“死神”——炸弹。地上顿时尸横遍野,一大群一大群的同胞在逃难,随处可听见呼救声、惨叫声。真是惨不忍睹。原来繁华的南京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原来的人间天堂已经成了人间地狱。更让我觉得可恨的是日本人的态度——以杀中国人为荣。我看到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一个杀人记录,日本人在进行杀人比赛,谁杀的中国人多谁厉害。他们这些恶魔,把我们同胞的生命当成了一个消遣的游戏。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好像被一支箭穿碎了,可是更多的是对草菅人命的愤怒。不过痛恨之中也有让我感动的人:像一位国外的男医生,给伤者不分日夜地做手术;还有一位女士,它想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保护着孩子们。为了纪念她,我们给她塑了一个雕像。再往前走,就到了和平公园。那里有一个高高在上的雕像,一位女士拉着自己的孩子,放飞一只和平鸽。是啊,我们多么希望没有战火的硝烟,没有屠刀、炸弹。参观完南京大屠杀馆,我更深入理解了什么是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要让这悲剧再发生了。600字 五年级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坐落于中国南京江东门大街418号。该馆的所在地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地和遇难者的葬地…… 一进纪念馆那些痛彻人扉的数字印入我的眼眸。这个数字还代表了300000人民的生命啊!这对我们中国人是一种奇耻大辱呀!这个历史,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 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屠杀南京人民的手段层出不穷,主要有砍头、刺杀、枪杀、活埋,火烧,屠杀以后抛尸入江、集中掩埋。残忍至极,天怨人怒,就连寺庙庵观都不放过,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无论是主要干道还是偏僻小巷;无论是军政机关还是居民住宅,这些都是日军屠杀和侵略的场所。可恶的日军在南京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行动中,中国军民被枪杀活埋者达300000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这就是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大罪。1995年经过扩建后的记念馆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我每次来到这里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悟,我相信我们的小伙伴们一定感同身受吧!也就是这个历史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发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让我们行动起来吧!4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参观鲁迅纪念馆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 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7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来到楚州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离得很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肃穆。爷爷告诉我,那是主馆。进入主馆,我们看见了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凝视远方。听讲解员阿姨说,这个雕像有7.8米高,象征着周爷爷走过的78个光辉岁月。出了主馆向北,就是附馆。附馆里陈列着许多周恩来生平用过的物品。墙上展示着周总理不同时期的照片,仿佛在像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儿,我知道了周总理一生生活简朴,为国家为人民日夜操劳,一生奔波忙碌,接着,我们到了西花厅前。周总理的铜像显得格外醒目,我们在那儿照了许多照片。最后,我们又来到周恩来总理工作生活的地方——西花厅,逐一参观周总理曾用过的物品。参观结束了,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我告诉大家一句话,千千万万要铭记,这就是周总理的那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5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星期四下午,我们3~6年级去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我们坐在车上观赏风景,还不时和同学小声交谈。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我们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汉白玉石雕成的周恩来石像,这可能是代表周总理的一生是清白的一生吧。接着,我们又来到西花厅。西花厅前有一尊周总理的铜像,铜像高7。8米,这表示周总理走过78年光辉的历史,在这78年中的每一天周总理都在为人民服务,他为人们做了多少丰功伟绩呀!进入西花厅,我知道了西花厅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是为一个“回”字形建筑的。我们参观了周总理会见外宾和重要活动的场所的前客厅、后客厅、办公室等。走出西花厅,我们看了2758号飞机,2758号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全长11。36米,宽9。6米,高3。8米。我们参观完周恩来纪念馆又来到周恩来故居。进入大门,我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周恩来童年读书房,书房的桌子上有一本书,可见,周总理小时候是多么爱学习呀,这让我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紧接着是周总理的诞生地,周总理1898年3月5日诞生在这里,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于1910年赴东北伯父处读书,我们又游览了厨房,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院子,院子里长有一棵观音柳。观音柳又名三春柳,它的躯干苍老劲奇,传说是观音老母净水瓶中的圣洁物,蕴涵福禄吉祥。据我所知,观音柳一到要下雨的天气是就会开出黄色的小花,真是一个天气预报家呀!你要问它的年龄,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它呀,约100岁了,它还是属省二级保护古树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到了告别的时候了,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周恩来故居,走的同时,还不忘回头再看一眼。我们坐上车,又回到了学校。到学校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中华之举起而读书”这句话也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想,长大以后,我也要像周总理一样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淮安市广州路小学六年级:周琪琪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邓世昌纪念馆星期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妈妈来到邓世昌纪念馆参观。登上六级台阶,来到宗祠正门。只见门上贴一幅门神。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邓世昌的画像,大约1米乘1米。画像左右各有一对木匾和一匹飞驰的跑马。在宗祠的左边挂着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右边墙上挂着历代爱国主义英雄的画选,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日英雄崔去病、甲午战争邓世昌、、、、、、这些画面使我们更加缅怀邓世昌这位爱国主义的英雄。穿过大堂,来到天井。天井四周低树婆娑,灯笼高挂。中间有一只要两个人才抱得起的有40公斤重的大宝鼎,鼎的旁边有一棵红果树盆栽,它有“红果之王”的美称。每当幼叶刚出时,红果树上猩红片片,果实累累,像华灯高照,美丽极了。穿过天井,来到大厅。大厅中间有一个邓世昌的铜像,他神态凛然,威风八面,铜像四周都是邓世昌的平身图画。邓世昌是清光绪年间的人,他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良,从小有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他为清朝水师立下不少的功劳。甲午战争爆发后,邓世昌驾驶“定远”号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殉国。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参观纪念馆今天上午,妈妈,外婆,舅舅,小姨,哥哥和小妹我们一起去了一个好地方——纪念馆,远远望去,大门上贴着—–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这12个大字。我想:这里面展览会是些什么东西呢?怀着好奇的心,我迫不及待的跑进去了。 大门进去不远处右边放着一架战斗机大炮和一辆塔克,看着有些陈旧,在往前走就是纪念馆大厅了,墙上全是解放军叔叔端着武器向敌人进攻的图案,在往里走,是几座八路军和国民党将领的蜡像,蜡像栩栩如生,仿佛真人一样,旁边记载着当时战场搏杀,战役指挥的历史画卷,令人感叹,过目难忘。 二楼,我看到陈列了许多战争用品,有枪支弹药,老百姓送粮食的小推车,还有缝满补丁的衣服等等,看到这些想到当时的艰苦条件和人民渴望战争胜利的决心。 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想到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加倍珍惜,刻苦学习,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50字 一年级 叙事
-
游周恩来纪念馆故居那天我们来到了淮安游玩周恩来纪念馆。一到周恩来纪念馆,最吸引我的是“长在墙壁上的草”。其实就是房子周围下来的斜坡上的草,小草们非常可爱,一阵风吹来,小草们,翩翩起舞,仿佛在像我们挥手打招呼呢!我们又走了一小段路,到了周恩来纪念馆的大厅。纪念馆外面,立着周恩来的铜雕像。走进大厅,四周墙上挂满了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和照片。逛完了大厅,我们又去了后花园。后花园的一排房子里介绍了周总理在北京的房子,还有书房,房间……后花园风景很好。接着我们从后花园的一座拱门走过去。哇!好大的池塘,好多的鱼。于是和哥哥姐姐买了几包饲料来喂鱼。这时一辆精致的吉普车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细细观赏,原来是周总理以前用过的车呀,真漂亮!我们在大门口坐游览车到了周恩来故居。走近了故居如走进了一座古老的城堡。我们来到周恩来总理的书房前,书橱里放着许多本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总理从小多么勤奋好学呀!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周总理的卧室。周总理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床和洗漱等用品,清凉油、小桌子、板凳、军装……这反映出周总理有多么勤俭、朴素!接着我们去了个花园,可漂亮了。中间有个小池塘,池塘清澈见底,喷水好像是个狮子,池塘里养着许多小金鱼,有红的、黄的、黑的、黑白的……而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鱼池里面会有那么多硬币呢?听别人说:只要往里面扔一元钱硬币,再许个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池塘上有座石拱桥,周围种着柳树、桃树、橡树……游周恩来故居虽然很累,但也很高兴,很充实。5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星期日阳光明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新四军纪念馆,这支奋勇杀敌,永不退缩的军人,我为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了那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江泽民题词:“新四军纪念馆”石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接下来我们踏上了征程,一条凹凸不平的小路,象征着革命的道路非常艰辛。正前方,一尊新四军战士雕像,名叫《东进》,那位士兵身背**,手持号角,好像在号召战友奋勇杀敌,永不退缩。继续向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央矗立着11。75米的李先念题词纪念碑,上面刻着“国名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这17个大字,预示着中国军队是打不垮的,只会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只会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闻风而逃,让敌人知道中国人不是纳闷好欺负的。它的正前方,就是新四军纪念馆大门,大门上方中央刻着N4A,两边各有一幅阴雕,一幅是两军大丰白军狮子口会师,另一幅是新四军泰山庙欢庆胜利,表达人们欢乐庆祝战争胜利。我们进去以后,感觉这里庄严,肃穆,走上第二楼,我们可以看到序厅和六个展厅,中央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新四军是国名革命军新编第四师的简称,由毛泽东担任主席,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都有重要官级。进入第一展厅,名叫组建铁军,开赴敌后。新四军组建后,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由叶挺担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由刘少奇担任政治委员······参观了“新四军纪念馆”,我知道邓小平的一句话,少先队员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告诉我们要珍惜这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6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如这首诗一样,清明节那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告诉我:“清明节是踏青、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给逝去的祖辈上坟、摆贡品、烧纸、献花等,借此来怀念已故的亲人们。”那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缅怀已故的烈士们和无辜的30万同胞们。远远望去,一位年轻的妈妈面无表情,也没有哭泣,只见她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这样一座雕像的下面还刻着一段话: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段话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进入馆内,鲜红的灯光照着四周,犹如30万同胞的鲜血。墙壁四周张贴着各种被日本侵略的照片以及30万同胞们的姓名,这正是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最让人悲愤的是来到了“万人坑”,面对这样的遗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万人坑”里面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悚然,有些是缺胳膊少腿的,有些是儿童,还有些是未出生的婴儿……我们和很多游客一样捧着鲜花向他们深深地鞠一躬。随后,我们走出纪念馆,纪念馆被小河包围着,屹立在河尽头的是一座雕像,一位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在放飞鸽子,下面写着两个大字“和平”。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和无辜的同胞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战争带给我们的和平,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安定的生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做个有志气的中华少年,让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600字 观后感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来之际,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南京,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虽然我知道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但具体细节并不了解。当我来到纪念馆门口排队,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一尊巨大的黑色雕像,便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个母亲抱着被日军杀害的男孩的尸体,痛不欲生的样子,那个男孩看起来年龄和我一样大。可是,他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到妈妈了。我们排着队,缓慢地往前走。据说这里有30万块小石头,每一颗小石头都代表着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一个亡灵。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死难者姓名墙和照片,那一个个名字和照片仿佛都在讲述那一刻发生最真实的事。展馆的主要内容是:1937年日本侵略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财产被日军掠夺,无数妇女和孩子死于非命。经过十四年不断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胜利了,并对侵略者进行了正义的审判。我还参观了“万人坑”展馆,这里的累累尸骨都是被日军虐杀和活埋的无辜中国人,每一具尸骨都像在发出无言的呐喊。“三个必胜”展馆,讲述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穿过深色狭长的通道,前面是一座白色的和平雕像:母亲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高举着一只和平鸽,象征着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在纪念馆的参观留言页上,一笔一划写上了:“少年强,则国强。愿祖国繁荣富强!”的字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愿祖国繁荣富强,坚定不移走和平道路,越走越好!600字 六年级
-
参观陆秀夫纪念馆今天早上,老师宣布我们下午要集体参观我们家乡古代民族英雄陆秀夫的纪念馆,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立即像炸开了锅一样,同学们开心极了。老师宣布完以后,让我们中午放学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陆秀夫的生平事迹,以便更好地参观学习。中午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通过查阅我了解到,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宋末政治家,民族英雄,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在抗击元朝入侵失败,为避免受辱,保持民族节气,与皇帝一同投海自尽。下午到学校后,我们全体同学一起乘车,前往陆秀夫纪念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因为路途较近,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纪念馆,一到门前,“陆秀夫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今天,学校组织了专门的纪念活动。先是由同学代表发言,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接着老师代表也代表全体老师发言,然后是集体默哀一分钟。纪念仪式结束以后,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亲身感受英雄的生平事迹。我进入大殿后,首先见到了陆秀夫的巨大塑像,旁边有许多介绍陆秀夫的事迹图画。突然,我被一幅陆秀夫小时候在佛堂前烛光下刻苦读书图画吸引住了,这让我感叹不已,我知道我们也要像陆秀夫一样认真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转过身去,我又进入一个房间,我看到很多兵书,管理员介绍说,陆秀夫不仅是科举状元,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文武全才的民族英雄。我为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位民族英雄无比自豪,我立志刻苦学习,以陆秀夫为榜样,力争做一名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600字 四年级 叙事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自从我懂事之后,爷爷就经常给我讲述他在解放前受苦受难的故事,近来最常讲的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今年暑假,我和爷爷奶奶去南京旅游,第一个站点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走到纪念馆的外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高大的受难同胞的雕塑石像。进入馆内,许多石像栩栩如生,上面都刻着说明文字。来到万人坑,在暗淡的灯光下,大坑里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数以万计的遇难同胞的尸骨,可怕极了。侵华日军的禽兽行径,令人发指。从1937年12月13日侵占南京后,对我们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被杀者最小的才3个月,最大的80多岁,正如《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我两年前跟爸妈去过日本,当时觉得日本人对我们还很客气,给我留下较好印象,可站在坑前,我对他们的好印象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不对,应该是对侵华日军印象跌到了谷底才对,我打心眼里对侵华日军恨之入骨。除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外,对中国文化也是一场浩劫。据资料所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抢去中国图书文献88万册,被焚烧的难计其数,“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要受欺,落后要挨打。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国梦、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绝不让这种悲剧重演。600字 观后感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