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泪千古愁
雨正飘飘,风正潇潇。天荒地老人年少,千里断肠;关山古道,一曲琵琶惊飞鸟••••••
昭君坐在椅子上,回想进宫来的风风雨雨,自己就要远嫁匈奴,就要永离宫墙,心中十分坦荡;可惜自己青春年华,皇帝却听信奸人谗言,辜负自己。想到这儿,心中却又不甚凄凉。只愿自己此去能够永保汉匈和平,边境免战,别在让老百姓受苦了。抬头看着窗外的一弯明月,不知在漠北自己还能否欣赏到同一轮明月吗,不禁泪潸潸••••••
又有谁能想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竟是如此大义凛然!
要是没有贪财好利的毛延寿,自私自利的老黄门公公,阴险狡猾的李玉莹,昭君凭着她千古绝色的容颜,或许早已成了贵妃。可就是因为这些奸诈的小人,才使得昭君含冤北去。但正是如此,才成就了昭君的大义,为后人所讴歌。
正如人们歌颂的那般,昭君是有骨气的。想想,一个弱女子,要是没有一身傲骨,又怎能不受贪官的利诱?而昭君她断然拒绝了毛延寿的要求,却坚持相信黄天自有公道。昭君又是那样的多才多艺。深宫之中,谁听她缓缓道出心中的苦——唯有那一把琵琶,任她弹得令人潸然泪下。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女子,却因为区区一颗白虎痣,枉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引来古今中外多少人士无数惆怅!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皇帝终于发现了事实的真相,可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昭君不得已离开故乡,远居漠北,让人连叫老天不公矣!还清楚记得那琵琶一响起的时候,一个个悲伤的音符在我的心头缠绕,那般的悲歌慷慨,却又那样大义凛然。怨天不公的心声借着琵琶传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哀怨的嗓音,伴着让人多生伤感的琵琶一字一句地吐露着自己数十年来的苦楚,那样真切,我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不得不为昭君的明大理而折服。
让人拍手称快的是,小人毛延寿被揭穿了他丑恶的面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昭君的青春年华已经随风而逝了,区区一个毛延寿,又怎抵得了昭君所身受的苦楚呢?!
昭君亦是有一颗博爱的心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昭君的心里总是装着他人,念着他人,她不在乎自己命运如何,她的心里只有在边境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在昭仪的头衔和汉胡和平的天平上,她毅然选择了后者,放弃荣华富贵、贵妃头衔,宁赴让人望而生畏的漠北,只为汉匈和平、百姓平安啊!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确,昭君永她的一生守住了这个承诺。
炎热的季节
在烈日炎炎的天空下,田野上的农民伯伯一直有一特别的愿望。因为,天也已被那讨厌的烈日晒的脸都出现了小小的细缝、小草已被那讨厌的烈日晒得弯了腰、小溪已被那讨厌的烈日蒸发干了。所以他也不能在那里欢快的歌唱。这时候,农民伯伯很自然都很需要它,它就是雨。
回到家里自己在那里开着冷气看着书,但是身体上的汗却还在后背帮我洗了衣服,到了睡觉的时候,我因为睡不着所以常常遥望窗户,但是窗外的景色却是不佳,反到有很多的蚊子和灰尘。
这时,我的脑海时不常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下一场雨该有多好啊!如果,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场面将会消失。那田野也会因为下起了雨而让它洗了一把脸从而恢复了他以前的那一种容貌、那小草也会因为下起雨而让它补充一下钙从而竖起了腰、那小溪也会因为下起了雨从而使它解一下渴从而唱起了美丽动听的歌谣,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外面的温度因为下雨从而也会下降许多使那些讨厌的昆虫被大雨冲走。
如果它那时真的在我们眼前降落了,那他将是我们这些需要它的人的英雄。可是,他不能如我们的心愿从而降落下来。
于是,我心里从那时候开始就对“雨”失去了信心,因为他令人讨厌又令人喜欢。所以,我喜欢它的到来、讨厌他的顽皮从而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不从空中降落下来。所以它这顽皮的性格导致了大自然生灵的生养。从而让那邪恶的昆虫得到胜利,所以他这样的性格使我恨它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于是,我讨厌这个炎热的季节,因为它给一切事物带了很多的麻烦,所以我想严肃的对这个炎热的季节大声的说一声:“炎热的季节我讨厌你”。
可塘中学初三《10》班初三:吴裕坪
相关推荐
-
昭君具说在与呼朝邪结婚没多久,呼朝邪单于就去世了。于是,昭君写信给汉成帝,希望早日回归故土。可是在胡俗中丈夫死了便要嫁给儿子。汉成帝怕昭君回归,破坏当地风俗,引起两族战争,便没有答应昭君的要求,让她继续留在这里。然而,昭君怕引发战争便从了他的要求嫁给了儿子。她是那样伟大,她不像世俗女子,只想享尽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是多麽可贵呀!“春江秋水总流淌,王嫱芳名总流芳,汉家桃花开不败,清溪青冢一样香”。200字 初一 散文
-
昭君一切,始于我六年级的那个暑假。那是我过过最快乐的暑假。我们疯玩,长时间的煲电话粥,然后趴在电脑前用MSN互相问候、聊天、开一些无趣的小玩笑,顺便威逼对方给自己写信。然后的然后,就开学了。那时聊了些什么大抵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去看看《昭君出塞》吧,就是中央台在播的那个。”嗯,很好,《昭君出塞》。后来啊,因为旅行,我没有看到《昭君出塞》,也没有送她去北京,只是记住了她总是哼着的《昭君出塞》片尾曲,想起了昭君,想起了她那段故事。沉鱼落雁的王昭君啊。沉鱼的西施,闭月的貂蝉,羞花的杨妃,都是“红颜祸水”,只有昭君幸免。但是幸免,却并不代表幸福。史上的昭君只有寥寥数笔,我们只能知道倾城倾国的王嫱由于清高自傲,选入后宫后却终不见御,悲怨之下,她毅然离了大汉,去了那片遥远的荒漠,不再理会背后汉元帝惊艳而惋惜的眼神。就是这般超然脱俗吧,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昭君。历史给了她太多的光环,然而又有谁知道,这苍白的历史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那个清丽脱俗的昭君,又是怎样抱着琵琶,带着江南水乡的回忆,走进了那片大漠黄沙。又有谁听过她的歌声,那是真正的断肠之音啊。历史上和亲的壮举,让人们忘怀了昭君本身,只不过是一个闺中弱质,她本该倚着她的容貌好好嫁作人妇,平凡幸福地过一生。然而汉朝的那些皇帝,那些为了避免与匈奴战争竟不惜“和亲”的“大汉天子”,就这样不负责任地,将昭君推向那片黄砂漫漫的荒漠。不知昭君,仅仅作为一个美貌女子,又可曾后悔,让绝世的容颜凋零在这片远离故土的地方。人们原是不愿看到她不幸的,又有谁会愿意看到这般的女子不幸呢。诗词,戏曲,传奇,将昭君的生命演绎得熠熠生辉。就这样吧。有时,历史已不是原来的历史,而是人们心目中的历史了。让那些历史见鬼去吧。因为我知道,昭君还在那里,就像她一直在唱的片尾曲那样,卓然独立。6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昭君昭君深深汉宫寂寞梧桐扇扑流萤从容面对周遭寒冷画师的贪婪你被点破画像胸中的不平与愤怒你坦然没有盛怒守着寒宫用微笑灼伤画师的眼睛看似柔弱实为坚强坦然地接受三年冷宫的生活选宫女和亲的时日已到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大臣失望此时,你站出了淡妆素衣浅浅笑容一如当年的明丽踏上出塞的征途莽莽大漠尘烟滚滚你含泪的眼角描出一丝笑意戈壁顿时华光鸿雁南归人北去白马萧萧紫台已渐迢遥怀你抱着琵琶千里行去到底是荣耀还是凄凉前途茫茫匈奴帐中对月抚琵琶幽怨琴音心中充满悲凉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昭君拂眼追忆千古,百千回,催人愁肠,琵琶弹奏出《出塞曲》荡涤在风中,滚滚马蹄声在草野间回响。一个淡装素衣的女子手托心爱的琵琶。立于风中。这就是昭君。我们不只钦慕于她绝美的容姿,而且更钦慕于她深明大义,为国捐驱的精神,她为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和平作出了重大牺牲。她背井离乡,前与匈奴和亲。这一路上她尝尽了辛酸,可她却无处倾诉。但她那颗忧忧爱国心,还是促使她留了下来具说在与呼朝邪结婚没多久,呼朝邪单于就去世了。于是,昭君写信给汉成帝,希望早日回归故土。可是在胡俗中丈夫死了便要嫁给儿子。汉成帝怕昭君回归,破坏当地风俗,引起两族战争,便没有答应昭君的要求,让她继续留在这里。然而,昭君怕引发战争便从了他的要求嫁给了儿子。她是那样伟大,她不像世俗女子,只想享尽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这种精神是多麽可贵呀!“春江秋水总流淌,王嫱芳名总流芳,汉家桃花开不败,清溪青冢一样香”。350字 初一 记叙文
-
千古愁一醉千古尽无愁,酒水一杯往无忧。千古愁,两行泪下,看破世间俗事。哀哉,千古。归一佛门,痛哉,曾霸千古情,自是流水,忧愁天下。行知初一:月下独醉50字 初一 散文
-
昭君梦摇曳,草摇曳,青草摇曳。飘动,花飘动,白花飘动。憔悴,人憔悴,美人憔悴。独倚冢前,忽见长裙花边飘过。“汝为何人,为何来我墓前?”笑而不语。低头用脚尖搓揉着脚底下的草,似孩童一般。“你在嘲弄我的青草,我的青春。”恍然间,我才发觉,眼前是一位面容苍老的老妪。“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我轻声问道。“等人,等一个在我梦中存在的人,我最爱,亦是最恨的人。”她靠近了几步。“我保留着我的韶华,等着他。”万花丛中,这冢边几簇草绿得越发浓郁。“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我不由地念出了声。霎那,我又恍若被一阵夹杂着沙的狂风吹过,我不由的眯上了眼。当我再次睁开时,已身处茫茫朔漠。烈日当空,空气却凝结了。远处,扭曲的空气的那一边,一台花轿中,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正在哭泣。“这便是我已逝去的青春。”飘渺的声音传来,就像那夹杂着沙的风。“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你作的吗。”“不,为前人所作。”“若他也能听到这诗,来我墓前就好了。”顿时,这女人已若隐若现。青草摇曳,草摇曳,摇曳。百花飘动,花飘动,飘动。美人憔悴,人憔悴,憔悴。独倚冢前,忽见长裙花边飘过。高一:凌乱400字 高一 抒情散文
-
泪、愁轻轻的走无声的去没有人陪只有哀愁只有哀愁心静如水常伴孤独左右长存迷茫身后在悲的歌曲也弹不出我心中的忧愁再愁的话语也到不仅我心中的迷头轻轻的走无声的去没有人陪只有哀愁1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昭君的承诺夜深了,灯光闪烁,暗淡的宫中,你跳起惨淡的舞,坚定地拥向死亡。默守宫中的繁灯,你肩负汉匈重任。轻抚琵琶凄凉声,安居乐业陷承诺。荣华富贵,大漠飞沙,你的选择。我已无法忍睹。血染黄沙。刀剑收割着生命,马蹄踩踏着死亡。你做了无法更变的,承诺。明月为你放着光,花儿为你散着香。你为万民的安康,我为你转身坚定,共写下,墨笔谈迹的承诺,这是你,王昭君,的承诺。福建省漳州二中初三:许淑娴15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
读《昭君出塞》有感读《昭君出塞》有感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六(3)班朱芷阳指导:黄惠娟215523读了《昭君出塞》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故事讲述了王昭君,一个拥有美貌,才华又出众,心地又善良的女子,无意间卷进皇宫内的争宠风波,最后被皇上嫁给了外族的呼韩邪,她极力维护两国的和平共处,使汉匈之间近六十年不再有战争的传奇经历。书中王昭君不计前嫌,用爱感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明争暗斗的宫廷中,充分地显示了她的心灵美。在宫中,她对主子尽心尽力,没有半句怨言。她为人诚实善良,没有私心,在皇权面前不阿谀奉承,敢于实话实说。王昭君能够流芳百世,除了她的美丽大方之外,还有她的聪明才智。如果不是她的聪明,打发了瘸公子,也许她还生活在被街头烂人追逐调戏的荒诞日子里。如果不是她的聪明,也许早已成为宫廷纷争的牺牲品了。其实,王昭君的美德都和她早年受的教育有关。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请先生教导王昭君琴棋书画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否则,她也不会成为以后那个琴艺精湛,品行高洁的女子。合上这本书,我早已被王昭君舍己为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我想做人就要做一个王昭君那样的人,做到心灵与外在同样美的人。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的光辉一页,让我们牢记它,记住这个为国出使西域的坚强女子。45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
千古汨罗江秋风起,萧瑟的天空又添进几片枯叶,天地间死一般的空寂。远处黑影晃动,一步步的僵硬,无表情的走着。披散的头发遮住了半个脸庞。污浊的衣衫被秋风吹起,破烂的裙带飘飘摆摆更显凌乱。那是——屈原。站在江边高处,秋日高远且昏暗的天空中沙尘与枯叶交织着任意飞旋。抬眼望去,空寂的大地除他之外别无一人。他低下头看着江水,片片枯叶落入汨罗江中,飘来飘去。可能是顺心而为的自由飘荡,但更多的应是被他物主宰的无奈与服从吧!他的脸上有了表情,似笑非笑染有苦意的神情。喉咙间发出低沉,绝望的笑声。他的身体在颤抖,声线也颤抖着变弱,直至消失……仍旧凝视着江面,布满血丝的双眼,一夜未眠的思索。终身为国的抱负,终身为王的忠诚。而今,一切已是泡影,国已非国,王已离世。满腔的忠诚与才华都已无处施展。可叹呢!霸道的秦王,昏庸的楚王,唉!屈原缓缓的用双手用力捂住自己的脸,将头一点点向上扬着,把手一点点往下滑着。他的眼前闪过一幅幅景象:与楚王同氏的荣耀,为国图强尽忠职守的努力,和小人的谗言,楚王的昏庸,以及楚国病态的躯体……猛地他将双手攥紧,“唉!也罢,也罢!”他转过身子,慢慢闭上眼,缓缓向后仰去……“哈……哈哈!”三声笑在空无间传递,最终被秋风吹散了这屈原的临终之音。“砰”,屈原石头般沉下,没有挣扎,不曾呼救。这是他伟大的气节,生为国生,亡为国亡。这是他对小人谗言最有力的答复:我以我血表忠魂!这是他对理想的追随;这是他对那昏庸的楚王——楚怀王和顷襄王的最后尽忠;这也是他为千千万万楚地百姓的最后感怀。浪花淘尽英雄里。屈原坠江的痕迹很快随波而平。风停了,叶落了,又是死一般的空寂……千古的一叹,满是无奈。叹出了千百年来无数有识之士的凄惨命运。临终的三笑,是解脱?是崩溃?或许只是无为的笑吧!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初三:蒋东轩65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
被昭君感动一叶小舟在溪水上漫溯,随着历史的长风而摇曳,呼吸着古老的空气,感受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岁月沧桑;体会着“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淡泊宁静。慨叹历史的久远,时光的匆匆......千年啊!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大江奔流!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流淌,有些逝者,却永远叫人难以淡忘,永远触动着人们那根最敏感的心弦。让人为之扼挽为之慨叹,为之感动......怀抱琵琶,幽怨的曲调袅袅升起.广袤孤寂的苍穹之上,残月如霜。无尽的哀怨在昭君的指间流淌,弹不尽迷茫,诉不尽惆伥,一缕青丝被北风吹落下来,掩盖住了一个绝世女子的凄凉。然而,一曲汉宫秋又怎能弹出昭君心中的那份难以言表的离乡之痛,故国之思?异地胡儿又怎能读懂南国女儿那般如水的情怀?远离故土,和番出塞,从此一去三千里.小桥流水,烟雨楼台,远山空翠的乡梦只开在梦中,开在从前.从此望的是孤雁逐涛,思的是故国遥遥,入眼的只有北地连营,入心的只有旧京巷陌。千缕愁绪,万般心事,更与何人说?然而,和亲女子自古以来就不曾少,古有细君和亲乌孙,近有文成入番西藏.然没有谁如昭君一般在千古汗青上留下如此闪耀的光华,虽经千年,而不曾衰减。因为她的思想,灵魂.震撼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一辈辈炎黄子孙!感动于她的勇气.面对异域的冷清,排挤,无助与无法或减的思乡之痛,她决然选择了一片娇红落胡地的悲哀,踏上西去的大轿,走向狂沙深处,走向一个蒙昧的世界。感动于她的信念.为了胡汉永结盟好,放弃了未央宫的荣华富贵,琼楼玉宇,天子垂慕;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诗书棋画,曲苑回廊.她毅然选择了大漠飞雪,寒沙衰草,孤冢冷月。感动于她的大气.面对"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的乱伦胡俗,她放弃了个人的荣辱得失,压抑心中那份伦理不容的耻辱,为和亲大计,下嫁继子!感动于她的智慧.用自己博大而细腻的胸怀容纳了两个民族,使得"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匈两地和平近百年!昭君的一抹香魂散在了遥远的北国,最终化为一座青冢,芳草萋萋,留给后人无限的暇思与感动......昭君的余韵氤氲在泱泱青史之上,如梅花一般或开时,或烬时,零落过滚滚红尘,沧桑变幻一如冰雪之姿。轻轻一挥袖,便带出千古不变的暗香,含着其高贵的灵魂,在声声琵琶曲中将远赴大漠,纤手弄筝的身姿升华为一段千年不朽的传奇,一段感动历史的佳话,一个永不褪色的精魂!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高一(22)班高一:陈琛900字 高一 写人
-
一江春水千古愁壹.“红日已高三丈透”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红日金炉,玉楼碧阙,佳人美酒,无不显现李煜帝王生活的种种。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皆是缠绵缱绻、显贵荣华。这枕温柔乡,曾摄过才子的魂魄,掠过诗人的心田,千般万般,皆由此起。很多人说,承袭帝位非李煜所院。倘若他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公子,风流如他,才情如他,那一双眼睛定然像微风拂过的湖面,时而荡漾起一抹青光,时而如一片清寂的夜空般暗淡。心有愿,但天不遂。历史与命运,屡屡开些吊诡的玩笑,竟让词客登上皇位,又让君主成了俘虏。红日升,已有三丈之高。大殿里,太监和宫女们忙着朝金炉里添加炭火。侍者往来不绝,连地上的红毯都被踏出褶皱。善舞的美丽宫人,随着舞曲翩飞似蝶,跳到用情处,束发的金钗从光滑的青丝上垂落。值此美景,面对佳人,耳闻仙乐,不沉醉,难;抽身而退,更难。难怪李煜醉了。贰.“绿窗冷静芳音断”瑶光殿旁的梅花开放时,粉嫩的花朵在枝头摇曳,像撒娇的孩子,等人来哄。如果大周后陪在身边,李煜一定会轻抚花枝,把散发着幽香的梅花递到爱妻鼻侧,和她一起沉醉于芳香。对着这片梅花,他或许会作新词,而她必会谱上新曲,留一段琴瑟和谐的佳话。在李煜心里,大周后便是如此完美的存在。不知时光是否美化了他的记忆,总之,他的印象中的大周后才,貌,德三全,实是古代女子的典范。传说大周后死前曾留下遗言:“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便是说,知道临终前,她仍以能嫁给李煜为荣,所以辞世时没有怨恨,只有不舍。不论娥皇有怨无怨,怨深怨浅,李煜心里终归还是觉得歉疚。这纠缠不清的情愫,还有瑶光殿旁盛开的寒梅,一同成了这位帝王词客笔下的风景,也被葬在他的心里。叁.“一江春水向东流”一直设想,倘若未作此词,李煜最后当是怎样的死法;也曾想过,于他而言,怎样的死法才算是最好的。皓月皎皎当空照,岁月无情催人老。在那个东风又至小楼的夜晚,李煜可曾因他还活着而沮丧,可曾因最初偷生的选择而后悔?今非昔比,早已换了人间,实难淡然处之。只好把心中一腔愁绪,付诸浩浩东流、无穷无尽的一江春水。其实,死亡不过是一场或早或晚、但都会奔赴的宴会。难的是,每个人都想光辉绚烂地走在通往宴会的路上。而他们并不知道,之于历史,根本无所谓输赢。900字 五年级 散文
-
享愁与泪愁绪,古往今来总被人们当作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心魔。自古以来,就有诸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泪眼愁肠先已断”等名句,注定愁与悲,愁与泪是分不开的。眼泪是愁的载体,人儿借籍着眼泪,歇斯底里地将心中的千百份愁哭出来;怨妇要哭出丈夫的不忠,鳏寡要哭出儿女的不孝,弃婴要哭出父母的残忍,他们要让心中的千百份愁凝在泪中,随泪流出心,再让愁泪蒸发,云烟消散。有时我怀疑,眼泪是咸涩的,会不会是由心中的愁所致?愁绪将惨淡的心理最“精华”的部分萃取出来,再托泪将它们送出心外……但,愁是否又是如此不可饶恕?五点光景,我受邀于落叶,带着莫名的烦闷走进操场。纳闷的情愫是这么日复一日的渗发。奋力想找出能让自己兴奋跃动的元素,但走遍整个操场还是一无所获。那刺面的风,枯脆的叶,灰暗的天,都无时无刻勾勒出一幅不灭的画—伤感悲戚。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灰,所以看什么都是暗的,都是淡的。现在这个时节,一个愁字是最好的领悟。在秋冬间,愁也是益发的多感。就如徐志摩先生那篇《印度洋上的秋思》,与此情此景好不吻合。原来无欢的心,抵挡不住愁的温婉的浸润,开放了积沉已久的幽思,与外来的哀怨结合——诞出那斥满感的愁。那愁字往往会汇成两行清泪,那泪腺湿肿的眼眶是泪的泉眼,深邃而迷惘。清泪含着的不是过分的悲伤,不是过分的彷徨。只是那么一股小绪,幽幽的萦于心,促使鼻头的一阵酸楚,既而流淌。流出的不是心中的愤世嫉俗,流出的也不是心中的批判咒怨。不要拒绝那两行泪,泪溶解的是心中沉淀已久的不快,不安;不要推辞那两行泪,泪是如此纯粹,纯粹想要帮你脱去心中的悲。不要拒绝那份愁,那是你心灵难得的一次洗涤;不要惊异那份愁,这不是懦弱,纵使泪水千百行。汇出的清泪,能在你心灵的一方净土上培畴出千百株幽灵的玉兰,汇出的清泪,泪中的热量能温暖那心中已凉的一半。那份灵动的愁,是极富灵性的安琪儿在你心波上的微微一哂,那份质感的愁,是征服灵魂的一帖良剂。愁、泪,天生最好的搭档。它们能让纳闷的心儿复活,让殆尽血色的心儿恢复鲜明,让发窘的心儿重聚能力,让枯槁的心儿润上一滴透明的感情。有心的人儿,用你多感的心,享受那滴剔透的泪,享受那份不可多得的愁!900字 高中 抒情
-
几多情愁几多泪在一排排的书架中穿梭,目光很快定格在这本不起眼的书上。是啊,多不起眼。在众多封面五颜六色的流行小说中它灰黑色的封面就像是一片枯叶只是为了衬托花的美丽。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选择了它。只觉得每看它一眼都会出触动我心底最波澜不禁的世界。断断续续看了三四天,看到最后一页,慢慢把书合上,灰蒙蒙的封面。一百多年间,一个村庄两户人家的兴衰命运竟被我三四天时间就阅尽了。入睡之前,包博望、金有种、包英良、渡江和尚、小坡、金凤儿、马家家…那些名字在脑海中纷至沓来,衍生出种种意象,我忽然好像想通了一些什么,但瞬间又被另一种想法吞没和覆盖。那些纷繁的关系后面好像只埋伏着一个重大的主线,即是——乡愁。何大草用最客观最不加修饰的文字讲述了包家镇的豪门包氏和木匠金氏两个家族六七代人的命运,在每个人的爱、恨、漂泊和挣扎中,见证了历史的荒诞与诡谲,书写了中国人的苦难与复兴、强国愿与自由梦。在这里乡愁不是一枚邮票,而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世纪宿愿。仿佛是在历史跌宕帷幕上匆匆画成的简笔素描。它让我们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体温、伤痛、脉动,然后昂起头,无畏地前行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份“乡愁”既像时间一样亘古不息,又像空间一样辽阔无垠,她根植于整个中国。在我的字典里,“乡愁”一直是个忧伤的,甚至浪漫的词语,是一份属于个人的幽情。而何大草先生的“乡愁”这两个字却是那么磅礴那么沉重!那是属于每个中国人内心对历史的一份无奈一份悲。小说以马家家寻找哥哥苗小桥而结束。她的一生被关于哥哥的往事牵绊和左右,因为她永不能忘记和苗小桥一起经历的少年时代。他才气逼人,却在一次大赛上为了让妹妹得奖而错失机会,文革时期为了帮马院长挨打得了脑震荡后遗症。他是马家家在苍茫人世中的唯一寄托,却永远地消失在秦岭的山谷中。马家家却认为哥哥并没有真的死去,她怕哥哥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其实哥哥的孤独,也正是她的孤独。还是灰蒙蒙的封面,一缕烟雾缭绕,内心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宣纸,不想看清这一触即发的悲伤……就像是书中的马家家明明知道哥哥苗小乔的死亡还远眺青山不敢面对那无法承受的孤单,嘴角还有被泪水淹没的一抹微笑……汽车呼啸驶过,留下嚣张的痕迹,和着寂静的暗夜一起涌动,远处间或零星的橘灯闪烁,在颠簸中记录些散落文字,徒增怅惘在心头,这一夜终究又无眠。900字 小学 读后感
-
愁,愁,愁各位,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我是老实人嘞,老实人说老实话,我真心不喜欢写作文。说起来真是噩梦一场。写一篇好作文,比孙大圣跟随唐师傅西天取真经还难啊———这西天取经要受九九八十一难,可想而知这写作文对于我这个没一点本事的人来说该有多愁啊。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哇! 写文章之前,总得先想好什么立意、结构吧。拟个好听一点的标题就够呛了,就别说什么情感啊素材啊等等那些个费时费力费脑筋的事。唉,还是想想语文老师曾经说过的吧,写文章就像建房子,打好地基砌好砖,钢筋的框架实在的材料……可这与写文章怎能相提并论啊?如果可以,我还是砌墙得了。我是真的佩服那些个大文豪啊,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想不明白李白是怎样“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 最头疼的是写文章还要酝酿好感情。我也认同语文老师的观点,不过我认为能写出好文章的,无非是那些谈过恋爱又失恋的,或者曾经得意现在又失意的人,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忧伤、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浪漫都在文字里。唉,我这个马大哈既不敢又不想“早恋”,写好作文注定与我无缘啦。反正总是想不通,又是爱的又是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只有这样才能写好文章,多累啊。还是算了吧,考分多一点浪费,少一点惭愧,写作文这么辛苦我可受不了。 对了,写文章还要有合适的素材。可我为什么一写作文就想不起来了呢?那个猪脑子怎么会在关键时刻一片空白呢?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谁不想笔下的词汇丰富一点,语言表达能力强大一点,那样,不但可以参加比赛多拿拿奖,还可以在舞台上风光风光。唉,我可是天生一张大嘴,平时“呱呱呱”地在教室里乱叫瞎吹牛,可为什么写出来的东东总是词不达意,语言艰涩呢?真想不明白语文老师一上课怎么那么帅气,连骂个人都那么文雅,他脑子里怎么有那么多诗情画意的句子,像个心灵大侦探,一说话就能说到人的心里去。我真想发明一种机器,或者直接钻进他脑子里去,看看他是怎么想出那些优美的句子、华丽的辞藻。嘿,听我唠叨的别笑我,你小时候写不出作文的时候不也这样想过吗?真是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写文章就是一个愁死人的活,真希望语文老师体谅做学生的难处和愁情,放我们一马。学生如果不用写作文,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啊,十张试卷换一篇作文行不?那样,我岂不是为学生们谋永福矣?我还可以来一句诗自嘲:“今我何功德,不用写文章。”哈哈,字数差不多了,就到这里吧?再写下去,还真担心语文老师又来一批语:“你这是懒婆娘的袜子啊,又臭又长!”唉……900字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