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的末日_1500字1200字以上

强盗的末日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是中国人民难忘的一年。

为了完成一篇关于抗战的文章,我特地来到爷爷家,向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爷爷取经。

我们在沙发上坐下后,由我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便正式开始。

我说:“既然这篇文章需要表现出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话……那就说说你们跟日本鬼子打仗的事吧!”

爷爷说:“哪有和日本鬼子打过!那时我才17岁,在地方上当民兵,搞游击。鬼子来了,我们就躲;鬼子一走,我们就出来,根本不打仗。”

听这话我大吃一惊,本来以为可以写一篇人民英勇杀敌的轰轰烈烈、感人肺腑的作文,现在泡汤了。难道像曲波那样,塑造一个杨子荣吗?恩,好像有点难度。我摸着下巴暗暗想,露出失望的神色。

“呵,”爷爷看着我的样子,笑了,“果然没见识过打仗。”

我一听,忙问什么意思。

“打仗,不是光靠军队的英勇就行了的。还要靠后勤,靠那里的人民!没有后方人民种田得来的粮食,没有后方人民中培养出来的铁一样的小伙子,没有人民舍生忘死的支撑……军队还有什么用?我看,不会只写残酷的战场才能表现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吧!”

对呀!我点点头。民拥军,军爱民,军民鱼水情嘛!我的精神又上来了。

我忙问:“那你们后勤干什么呢?”

爷爷答道:“支援前线呗!”想了一会,补充说:“主要是征集公粮、动员参军、维持治安、宣传抗日什么的。”

“那你先从征集公粮说起吧!具体点!这篇文章800字以上的!”

“征粮么?就是到各户有田的人家去收粮,一亩地收这么百分之十左右,不多。老百姓听说鬼子打过来了,都气得不行,收粮的时候一点不犹豫,犹豫的那不是中国人!要不是组织上有规定,老百姓还想多给点。虽然那时条件不好,但大家都很积极。粮食收齐了,就放在一个大粮仓中。等部队打仗需要粮食,我们就用车给他送过去。”

我奇怪地问:“那时好像没有解放车吧?”

爷爷平静地说;“什么解放车?我们连两个轮子的都没有!用独轮车,皮带子往肩上一抗,”爷爷做了个动作,“然后运往前线。”

我惊讶地说:“那要运多远?”

“几十公里路,不过几百公里的也有。”“不会吧!这么远!怎么运?”

“运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大家都这么运,脚上起泡子,累了不行的都有,但没人有怨言。当他们从握起车把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要为国家奋斗到死!”爷爷的话中带了点激动。

大概战士们吃这样的粮食,打仗会更勇敢的!我想。

“那动员参军是干什么的?”我又问。

“到有小伙子的人家去,劝他们去支援前线,打鬼子,保家卫国!”

“我以为所有年轻人都会很想去呢。”我说,有一点奇怪,印象中好像中国人不会这点事都要劝吧!

“你以为人家没父母!

有很多人已经有了老婆孩子。这岂是随便放的下的!”

“原来如此!”我顿悟。

“但还是大部分的人都上了前线,虽然很放心不下家里,但这是不能退缩的。剩下的人要替家中有田却没人种的人家种好田,有时候,一个人要帮好几户人家呢!”

“对了,”爷爷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十四、五岁就上了前线,是自愿的。”

“这么小?岂不是雇佣童工?”

“那些孩子的家人都被鬼子杀了,便自愿上前线。不过是极少数。毕竟他们还小。村中每户人家,都教育子女,向那些从小上前线的娃娃学习,长大后去杀鬼子,保护中国。保护这片土地。”

我无话可说。

“其余也没什么的了。就是维持治安,抓敌人特务,宣传抗日,组织担架队等等。”

我听着这些话,心中十分感慨。以前从没认为战场后方这么多事,这么重要。今天看来,打仗真的离不开后方!没有老百姓,军队打什么仗?也不需要打。战士们是为了老百姓才打仗的啊!

当军民血肉相连的时候,便是强盗的末日。只要再加上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强盗的末日就真正要了他们的命!叫他连月亮水星火星统统都升不起来!

爷爷又对我说:“军队是来自老百姓的,战士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百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是全中国老百姓的战争!老百姓付出的是最多的!他们将儿子送上战场,将粮食送与部队……你还认为只有打仗才能表现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的精神?”

一语道破天机。我原来的想法是多么荒谬,现在看来,只有人民!才是击败敌人的武器!是侵略者无法战胜中国的本源!

抗战胜利,多亏了人民!当然,战士们的英勇也同样重要。

临走时,爷爷找了首诗给我,是一本叫《铁军》的杂志上的,题目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

东瀛战祸乱神州,国破家亡万姓愁。

浴血牺牲千百万,齐心抗战八春秋。

争来胜利谈何易,记得前情不忘仇。

忆昔思今传后辈,谨防隐寇再重头。

迷路_1200字

1200字 高三 散文

街道两边灯火辉煌,可是除了灯光,其余什么也没有。偶尔路过的一两个人,偶尔开过的一两辆车,都只是带着风声蓦地离开。离开,离开,然后又安静下来。

她静静地站在十字路口,右手拖着沉重的帆布背包,一直垂到地上。终于犹豫着向前迈了一步,却又急急地退后。究竟哪条路才能通往没有残酷的地方?她揣着一包理想亦或是梦想站定下来,迷失找不到方向。她终于抬起头,望着深蓝色的黯淡天空,突然就湿了眼眶。

又是一座没有星星的城市。

她又想回家了,发疯一样地想。可是她忘记了像安徒生童话故事里讲的那样,用闪亮的小石子来记路;她常常想一回头就看见那熟悉的杨柳随风摆动,看见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动,就像无数次梦中那样扑进亲人的怀里。可是她看见的是一片又一片乌云缭绕的山。没有石子……没有回家的路……望不到故乡。

她把背包放到路边,然后靠着街灯坐下来,灯光闪耀,却始终无法穿透她心中黑色的大门。出门的时候她是带着恨意的,家乡的一切在她的眼里都是罪恶,万劫不复。可是事到如今,她却觉得家乡的美好胜过一切的风景,一切的繁华。她伸出手,仔细地看着自己纤细的手指,细到每一根指头尖;爸爸曾经说过,这将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双手,它会弹出悠长的琴音,会写出绝美的文字。想着当初的预言,看着如今依然白白嫩嫩的手,她却笑不出来了。从这双手里,看到了怎样的沧桑?它用雪白的皮肤当作挡箭牌,悄悄蔓延在各个血管之间,纵横阡陌,默默爬上手臂,终将遍布全身。

想着,她的唇角边溢出一丝讥讽地笑意,瞬间,凉意透满全身。她立刻收回了刚才的表情,打了个寒颤:什么时候,这样令人心寒的笑意会出现在她脸上的?她缩了缩身子抱紧脚,低低地哽咽:糟了,我究竟把天真遗忘在了哪个城市呢?这些年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使劲地拽着她柔弱的肩膀,向前拖着走。疼痛之余,她开始用悲哀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绝望,挣扎,终于看到了真实。人们,那些堆起笑脸的人们,眼神空洞,匆匆路过她身边,人流把她排挤在外。只是因为她有一身破旧的衣服,只是因为她穿着一双脏乱的布鞋,还有一头已经梳理不清的黑发。于是她被挤出了原先的轨道,朝着一个陌生的方向移动。她想回头,却只能用惊恐的眼光看着那条美满的轨道渐行渐远;她想大叫,却发现自己已经叫不出声,泪顺着口型流进嘴里,咸咸的,酸酸的。她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只能坐在这里,静静地,静静地,看着这恐怖的一切。

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破旧的本子,然后拿出一支崭新的笔——或许这是她唯一的财产。然后她缓慢地翻着,仿佛害怕惊醒每一个沉睡在这本子里的精灵,然后翻到新的一页停了下来。咬了咬笔头,又望了望天,写下了那句开场白:

又是一座没有星星的城市。迷路的孩子依然没有找到回家的道路,依然没有发现闪亮的小石头。

然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她揉揉眼睛,轻轻地把头放在本子上,然后闭上眼。不久,脸上漾出了温和的笑脸,又天真又美好。她的天真没丢,只是不小心被她自己给锁起来罢了。只要在梦里,她才能看见故乡的山水,摆脱那只恶魔一般的手。

只有在梦里,才有一米阳光照亮她回家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