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为谁而流?1200字以上

眼泪,为谁而流?

1200字以上 高一 演讲稿

长辈在我的眼里总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谁,所以在他们面前我总是很小心着自己的语言与行动,生怕惊动了他们,顺规蹈矩的几乎连气也不敢粗喘一下,更别说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掏出来给他们。我总以为这已经很好了,值得骄傲,可是现在我才知道这是绝对的错误。我在朋友们面前快乐得像个孩子,可是我的心早已经长大了;而在长辈们面前我稳重的像个老人,可是父母总会说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远没有一点成熟的思想。这种话我是不会反驳的,因为我从不会反驳那些长在我前面的长辈。或许我真的是空有一个成熟的身体却有着不成熟的思想。

在我的眼里,父亲是我最尊敬的一个人,、就像我把咱祖国的所有封建思想遗传了一个样,我总觉得父亲我今生最敬畏的人,还有种“敬而远之”的味道,没错,是“敬而远之”,甚至,我的眼泪也只为他而流。我很快就要二十岁了,一个已经长大了的成年人,然而昨天我又哭了。昨天是八月十五,一个美丽而只应该拥有幸福与美丽的一个日子,我却又哭了。那时,我没有大声的哭出来,连我也只能听到自己轻微的哭泣声,可是泪水已经盈满了我的眼眶,心里有数不尽的伤感。我是一个很软弱的孩子,所以我没有勇气让自己大声的哭出来。没有声音的哭泣更病,是的,只能把一切淌在心里得不到发肆。

我不知道我已经有多久没有哭过了,在我的记忆里,我只在父母的责问下才哭泣过,无声的流着泪,嘴角便是那泪水咸咸而苦涩的味道。含着那泪水我只感觉到很心酸,没法表达的酸楚。一个男人流泪,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在父亲的责问而我吟出一点儿声音的情况,我不能不哭。

多少次我想过我绝不再流泪,然而我知道如果我还要回来这个家我就一定会有落泪的时候。于是我想逃避,逃离这个家,我也离家出走过,可是我却还是留在了家里,一个软弱的我根本不可能离开家也能独立生存。或许一切是我的错,我太过懦弱也太过于依赖身边的人了,如果“穷途末路”还没有摆在我的眼前,我永远不会尝试着去解决那怕只是一点细微的困难,只想到能离则离。

我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是很多人梦里索求的幸福,即使我的家境不是很好。这是父母给我的,可是虽然父母对我的一切都可以包容,但我还是很害怕父亲,而他却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默默无言的关怀我的人。

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这令很多爱我的人包括我都很心痛很迭徨。父与子之间的爱,包容与忍让,多少次令我回忆的时候默默无愿,我想改变这种压抑着的关系却也愿如此保留,真的很矛盾。

我想我和父亲之间缺少的是交流,可是我不知道我可以如何去改变,心总是很害怕面对父亲。也因为我的个很极端,觉得一切的嘘寒问短都是枉然,认为用心去牵挂与感动已经足够。所以每当看及父亲已经苍弱了的面孔丝丝已经可以清晰可寻了的白发,看及他一张张病单,听着他轻微的一声咳嗽我都会思绪万千……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可以在我的付出下得到他所想要的幸福以及我想要给他的安宁,很漫长,因为我很自私,自私到连工作也不愿做。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点记录父亲的文字了,用我对他的心和爱写一点无愧于我自己和父亲的文字,可是很多次我也是默默的只是空想。我总刻画不下那一种父亲所对我的爱,怕污蔑了父亲对我的爱。现在我是写了,可是我知道我所刻下的文字远没有我想像中的完美,甚至于很多细微的东西也没有描摹出来。是我的文字水平太低了?还是父亲的爱太伟大而难以刻录了?

读《病隙碎笔》有感

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们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部卖点。在读史铁生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理解,可后来的我才发现仅仅以一个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的角度认识史铁生,实在是有些遗憾了。正如近日读的这部《病隙碎笔》,若真的只看到这部书是在“病隙”写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对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许就会有遗憾。可是话又说回来,史铁生正是因为“病”,因为“残疾”,才有机会抛却一个健全人一生中要经历的太多纷繁复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他的这部《病隙碎笔》给我的最大感触,便是“静”。面对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静静的。而正是他这样的“静”,解答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比如说,信仰。在人们都开始反思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种可怕的状态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人们想要有一个信仰,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被生活中的许多不称意的事情弄的眼花缭乱,总以为我们需要信仰,正是因为需要追求一个事事顺心的世界。但史铁生的生活中便没有那些琐事了,他有的只是这时常被人们拿来用作“乐观坚韧好典型”的坎坷命运。于是他静观由我们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态,并告诫我们,“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依我看,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难,因而能够静静的看着这个存在苦难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谓的健全人,因而能够静静地审视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碎笔”中指引我们。

再比如说,发展。保护环境这件事,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标语,环保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蔚然成风,原本是不必由史铁生去提醒我们的。可史铁生提醒我们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身体上已不允许自己、心中也不愿意在社会上争一份地位和财富的人,他告诫在社会中忙碌的我们,要注意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不是出于真心。“现在的生态保护思想,还像是以人为中心,只是因为经济要持续发展而无奈地保护生态,只是出于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爱护自然。”这句话对于每天都在纠结着怎么“活得更好”的人们来说,真的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免显得俗了,只顾着按照其他人说的方式活着,忘了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对的。

如此,读完《病隙碎笔》,我最深的感受绝不是史铁生的坚强,而是他静观生活的态度。从现实意义上说,这本书告诉我要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难说要像史铁生一样静下来,因为我们终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样的。但这就代表我们不能向史铁生的人格学习、不能静下来看我们的生活了吗?当然不是。

我们是健全人,无论和史铁生相比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幸运还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幸。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会引领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而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们正过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进行的。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去想,怎么能让我自己过的更好?若是没有史铁生的精神在旁激励我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可能无法摆脱主观因素,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们能够在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的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但请同样在《病隙碎笔》中窥见人生真谛的你记住,首先要静下来。为了向这位老人的“静”致敬,也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演讲稿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