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黄河650字

蓝色的黄河

650字 初一 散文

有人说,黄河是绿色的,因为水中时有绿色倒影;也有人说,黄河是黄色的,因为黄河的水浊,浑浊得像一条泥浆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而我要说,黄河是蓝色的……

是的,蓝色、蔚蓝色、让人惊叹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蓝色,就像梦幻似的从轻微微的颤音开始,于小提琴上奏响的《蓝色多瑙河》一样的蓝色。

这蓝色来自那九曲黄河给我们的自信。

站在上游高高的山坡上俯视,我们看到的是一条蓝色的黄河!蓝得那样美,蓝得那样纯,轻盈得如同一条飘带。这是如同站在大理崇圣寺下远远看见的洱海一样的蓝色,那种让人把整个心都遗落在那里的蓝色。此刻,蓝色的黄河从远远的天际边流来,从白云间流来,从李白、王维、王之涣的诗歌中流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波,显得那样从容,那样镇静。上游的黄河,拐了一个又一个弯,没有那滚滚的气势,没有滔滔的喧哗,有的只是气定神闲的宁静。天,飘着如同大海一样的蔚蓝;山,在远处画出了一段优美的曲线。黄河,蓝色的黄河就从那儿逶迤而去。这条轻盈的飘带,在微风的吹拂下,在碧空中舞动着,直到远方。

这蓝色来自对梦的渴望。

五十年后黄河水将变清。在承受着浑浊多年的“玷污”之后,这是中国人用行动做出的预言,这是中华儿女的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蓝色的黄河在向我们走近。黄河的颜色是在下游流域中不断失去森林、失去草地的时候,它才愤怒地变了颜色,改道、泛涝、断流,使它“脾气”变得暴躁……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招展的绿树,每一座山岭都成了一座天然的水库,“河却是新来的河水”,从上游开始到中游,再到下游,一条蓝色的黄河就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

一条蓝色的黄河,当它富有诗意尽情地流淌于华夏大地的时候,阴山动,龙门开,平野阔,温婉也好,湍急也好,然而却是一样的清澈,一样的蔚蓝。

《蓝色多瑙河》正在自然间演奏,蓝色的黄河,蓝色的梦想,正在那崇山峻岭间延伸……

风雅百代存——浅谈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艺术,诗词以言志表情谊,是汉字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闪烁的霓虹灯下,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难免私欲扰心,心智枯寂。那就让我们沉浸于唐诗宋词的柔美中,和潜伏在各个时代里的深邃的灵魂,剪烛西窗,把酒夜谈;和流淌在各个情景中的深刻的文字,相互交融,倾诉生平,在静美的夜色中盛开一树芳华。

而通过阅读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让我们更好的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探寻到蕴藏在诗词中一种古朴,本土的美感,宛如在寂静的江南小城中走过斑驳的青石板,走过弯弯的小石桥,在绵绵细雨中嗅到淡淡的芳香。

她说,我是在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伴随着我的苦难,给了我理想给我力量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一个北京的书香世家,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尤为热爱。17岁时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此时的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注定此生与诗书相伴。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她将西方的文学论融入中国诗词教学研究之中,学贯中西,自成体系。1979年,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叶嘉莹,毅然选择回国教书,已至花甲之年,治学仍然仔细严谨,兢兢业业,将泉泉诗意注在诗中。她说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催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 

中华文化传统中胸怀理想的文人,在精神上往往也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士人。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如果眼见着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日渐消亡,作为一个深知其价值和意义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难言之痛。叶嘉莹心怀这痛苦,担万任于双肩,脚踏实地地做着传承与开拓的工作。

余虽不敏,但余诚矣。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一般来说,我自己对于讲课本来就是没有准备讲稿的习惯。这倒还不只是因为我的疏懒的习性,而且也因为我原来抱有一种成见,以为在课堂上的即兴发挥才更能体现诗词中的生生不已的生命力,而如果先写下来再去讲,我以为未免要死于句下了。”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

下面我分别从叶嘉莹先生笔下的柳永,冯延已和苏轼,来深入探究这本书。

几曲别歌断柔肠——柳永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杨柳岸,晓风残月。”

细碎的光阴,沧桑的故事。红尘深处,总有云烟聚散,花落寂然。是谁的离别轻叹了岁月流逝,寂寥了漫漫长夜,婉约了此去经年,淡然了心之忧伤。

叶先生说,因为他浪漫,不检点,就被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所谓官场的社会所摒弃了。以前一般词人所写的相思离别是从女子的角度写,柳永是从男子的角度写的;而且,因为是在外的游子,所以他看到高远的景物,结合了志意的追寻。

如柳永的经典之作《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全篇由离情为线,贯穿全篇,先点出秋天,再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经年。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执手相看泪眼的船边,从暮霭沉沉的江上,又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用这样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将真挚的感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字字未提离情,却字字均含离情。

无论从勾勒环境,还是刻画情态,还是遐想未来,柳永似随手一写,便写出了虚实相生,曲处能直,密处却疏,全篇行云流水,不着痕迹。

叶先生又提到,柳永平生都是不幸的,不得意的。他用世的志意跟他浪漫的性情及他音乐的才能互相矛盾,而由于这样的原因,使中国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开阔的境界。把词里的感情从“春女善怀”变成“秋士易感”。中国有一个“秋士易感”的传统。悲秋是因为草木的摇落想到生命的短暂,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够有所完成。这是有才志的人共同的悲哀。

也许,能深刻的读懂柳永的人也只有叶嘉莹吧。

她借光阴为红线,借感悟为缘分,在若隐若现的记忆和文字中寻找他们,如这一位多情的翩翩少年,花香漠漠,落花盈盈,在树下等待一位穿越时空的伊人。

思量一夕成憔悴——冯延巳

冯延巳,有执着的热情。

冯延巳与柳永不同。如果说柳永的词是温婉的,那么冯延巳的词便是忧伤的,缠绵的。

如这首《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叶先生说,这首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我曾经把这闲情抛掷,曾经挣扎,曾经努力。第二层意思然而我却抛弃了很久很久。第三层意思,可是我为何要把这闲情抛掷呢?

这种渐渐深入且看似矛盾的几层意思里,却包含了冯延巳的无奈的辛酸。他的心情惆怅而又悲伤,他又将身世与国家相连,这是冯诗的一种特殊的意境所在。

下片河畔青芜与每到春来相呼应。“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他没有写感情事件,他只说一个愁。这个“新愁”,就是呼应了前半首。是以前就有的,我曾经努力想要抛弃,可是春天一来,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垂杨把我这一片忧伤又唤起来了,今春的新愁就是过去的旧愁。

叶先生又写到:你为什么一个人孤独地站立在没有屏障的小桥上接受四面寒风的侵袭?为什么要如此?可能暗示了他在朝廷里所受的各方面的攻击。可是我们不要确指,只是说他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中,内心深处自然有这么一种悲哀的感受,甚至于他自己的显意识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词的微妙的作用,就是王国维所说的: “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舞。”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花,是自开自落的,该凋零时,终不能长生。人也如这春花,凋零盛开也始终有时间的限制。于是,在暮春花残,秋风骤起之后,在生命即将掉落的时候,所有的岁月沧桑,都迂回在心中,只落得冷暖自知,还能有怎样的言语。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叶先生说:苏东坡是在苦难之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把自己的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

上阕主要写景,开篇以长江着笔。浪淘尽几个字体现了江水汹涌浩荡的气势、那巍峨陡峭的山峰直冲云霄,汹涌的波涛拍击着两岸,翻滚的海浪犹如被白白的雪花堆起。在此情此景之下,苏轼不禁感叹,在这美景之下,怎能不孕育和吸引着英雄豪杰?

下阕由遥想领起,勾勒了以为束装儒雅,风度翩翩,在战场上镇定从容,稳操胜券的英俊将军形象。而故国神游几个字又将作者引入现实之中,自己被贬于黄州,仕路崎岖,有才能而无法施展,功名未就却已早生华发,于是顿生愁慨,慨叹人生如梦,光阴虚度。

叶先生又曾这样说,他词里面有他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但是苏东坡的悲哀,从来不像李后主那样沉溺在其中的。他写的背景这样开阔,写的历史这样悠久,融会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他里面有我一事无成跟周公瑾的对比。可是周公瑾又如何?不是也“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了!所以,人要有通达旷逸的襟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就拿了一杯酒,把酒洒在江心之中,洒给江心之中的一轮明月。 

叶嘉莹心中的苏轼是那样的无可奈何,面对自己未卜的前途,更多的只是无能为力,所以他只能选择豁达,选择在美景中释然。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来由的超脱,每一次的达观都是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放弃,因此,除她以外,谁还能理解泰然和达观背后的辛酸?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唯见山依旧,水依旧。

叶嘉莹笔下的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篇都感人肺腑。浸染着淡淡的悲哀,抒写着点点的忧伤。她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完美,一种笃定,一种坚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诗人们不同的传奇人生,又似乎告诉我们彗星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绝不暗淡或沉沦。

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清新之风,带着朝露的湿润,混着青草的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