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偏见——之当美德背叛初衷1000字

历史的偏见——之当美德背叛初衷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某种意义上的美德,它的实际影响可能已经背叛了它的初衷。

比如宽容。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曾受跨下之辱。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当年侮辱他的人都很恐惧,心想当年我们那样对他,现在他位高权重,我们岂不是要倒大霉了?所以都主动去请罪。但是韩信对当年侮辱他的人不仅没有报复,反而予以了重赏。由此我们认为韩信是真正的大丈夫,能屈能申,他的宽容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本色英雄所具有的气魄与胸怀。但是我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为什么?韩信的做法其实给了人一种错误的暗示:侮辱一个人不仅是廉价的,还是超值的,这不仅无碍于施辱的人的生活,当被侮辱的人功成名就之后,还会感激你!既然如此,何了而不为呢?可以说,韩信的做法使得一些有一定地位与权利的人更加颐指气使,使得一些贫困,地位低下的人遭到了更多无理由的压迫。因为按我们的理解,这不是在给这些有志气的人创造磨练他们的苦难环境吗?

显然,宽容已背离了它的初衷。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觉得,作为一个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与一个人的身份背景无关,它是超越了地位的平等。作为孩子,不是家长互相攀比的筹码;作为学生,不是老师相互竞争的工具;作为下属,不是上司相互利用的机器。隐约中我们之间应该拥有的平等与尊重,反而因为我们的宽容失去了。但是,如果以韩信为例,那群仗势欺人的无赖们受到了极其残酷的惩罚,那么谁还敢轻易去轻视他认为卑贱的人?他会因为畏惧被侮辱者的报复,而不得不小心对待,尊重每一个人。这样做,会暗示人们端正自己的行为,因为侵犯人最基本权利的人,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宽容是有前提的,它的前提是平等与尊重。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所期待的美德带来的影响,反而会成为生活中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

再比如乐于助人。我们常以为出于一个人善意的帮助是不必接受回馈的。几千年钱的孔子却认为,一个人做了好事是需要回报的。如果一个人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我们就认为这样很高尚,这是应该发扬的美德;那么一旦有人接受了回报,人们就会认为他不高尚,不会表扬他,甚至会指责他。既然帮助一个人得不到好处,甚至要受到职责,谁会总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人不都是自私的,但也不是都那么无私。在人的社会道德意识并不是全都尽善尽美的国度,帮助他人,接受回馈也许应该成为普适的社会要求,如果没有相应的回报作为对好心人的鼓励,我们也许最终会发现,好人越来越难当,好人越来越少。

我的理解是,很多事,尤其是很多看似美好的事,带来的影响不会总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美好。我们并不能总是以善良的情感去对决那些看似我们难以接受的行为,比如当初韩信严惩了当年侮辱他的人,比如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加推辞接受了回报,而是应以更理性的态度去分析,解决矛盾产生的缘由。当事实的本质得到了清晰的认识,也许我们最终会发现,那些感情上我们难以接受的行为,用理性的眼光看,是需要被接受并予以肯定的。

历史的偏见——之当道德遇到道德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自然,读中国诗的第一感觉,多是笔力清淡柔和,而且多有隐者逍遥林下的境界。形容这些人,便说是飘逸空灵,多半又有羽化成仙的意味。而能成为脱俗的隐者,除了要有一副好文笔,又总得有点高风亮节,不与同流合污的节操。

最初对此的反感,来源于许由。书上讲,尧说要把天下让给他,他认为这话脏了耳朵,于是跑到河里去“洗耳”;但后面的故事是,一个老农牵着牛饮水,看到许由的举动,很不理解,问清了原由后便问他:你认为尧的话脏了你的耳朵,你到这水里洗耳,可你就没想到,这样做会污染了河水,脏了我的牛吗?我自认这高明的一问是足以让许由羞得跳到河里的,至于后话如何,已无心再去追究。我只觉得以后看待这些清高的隐士们,多少就会带着反诘的冲动。

应该说,作为追求精神上独立与自由的归隐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最终会发现超于世俗的归隐却到底还是需要依托世俗而存在。这如同艺术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探究他们归隐的理由,多是出于社会黑暗与洁身自好之间的矛盾考虑。但是隐士们所处的时代到底有多黑暗,却经不起推敲。假如真是如书上所描述的那样,举世浑浊,就算他们躬耕垄亩,日子也不应该好过。然而他们在诗文里显得如此逍遥自在,那就证明当时百姓的生活并不是置身水火,如有所谓“田家乐”,更反映社会还是很平和的。这样他们隐居的理由便不成立,只能视为一种沽名钓誉。反之,若百姓生活正处在民不聊生的境遇里,作为如书上所言“极富同情”,“心系苍生”的知识分子,一方长官,此时正是他们利用身份地位职权造福百姓的时候,正是用行动表现他们情操的时候,正是由食百姓俸禄到回馈百姓,为民办实事的时候,现在把屁股一拍,老子不干了!跑到山林里归隐,算什么意思?他们自己是干净了,高尚了,要置他任下的百姓如何呢?就等他厌恶的官僚去鱼肉么!?

显然,因个人的操守问题而放弃更多人的生计问题,这种历来被称颂的道德模式是值得怀疑的。人格上的高尚恰恰也表现出了人格上的缺陷。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归隐,也许从广泛的层面上讲,并不是拒绝了世俗,而是拒绝了作为一个有能力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当狭隘的个人道德面对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具备的社会道德时,古代知识分子似乎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声誉;但从社会层面上讲,视个人声誉甚与天下百姓利益的人,作出这样一个自私的选择后,显然是不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楷模的。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古代知识分子的行为,就可以视为沽名钓誉。

在这样一种理解下,历代颂扬的正人君子们,便很值得怀疑了。另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他们行为与效果的剧烈反差。本来若一个人诚心决意归隐,便不应与世俗有什么瓜葛。但越是逃避世俗,反而越被世俗所追捧。古代的隐士们若泉下有知,该做何感想?是庆幸终于被世俗所认同,还是厌恶这追捧使自己名扬天下,以至没了归隐之实?我觉得,若他们果真决绝与这恶的人世,就应该不声不响地生活,像老子骑着毛驴出关那样,不知所踪。老子的着作毕竟是在隐没之前所作,但后世隐居者的作品却大多是在宣称不问世事之后写的,而这些作品摆明了是要人看的。这表明在他们心底仍有着被世俗所接纳所认同的渴望,这显然使得他们的归隐之举虚伪至极。“文,身之饰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因而,在看到那些飘逸的山水风景墨画,空灵俊秀的书法艺术,绮丽清新的诗歌山水游记散文时,我心里蓦地涌起了一阵厌恶感。在那样一个所谓黑暗浑浊的时代,他们竟还有如此闲情逸志流连于典雅安静的亭台楼阁里,醉心于这高雅文化的熏陶——我不禁要惊讶于他们的坦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