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年味
我印象中的春节,必须得有大红灯笼,大雪飘舞,爆竹声声那才够味。北京人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呢?寒假里,我和妈妈到北京首都博物馆参观“春节年俗特展”,了解北京人的春节风俗。展览馆里的各式各样的年俗介绍让我大开眼界,有舞狮子、踩高跷、放炮竹、捏泥人、猜灯谜、戴绒花┈┈让我对北京人过大年的方式羡慕不已。妈妈说,北京一到冬天临近春节,有一项运动大人孩子都愿意玩,我急忙问妈妈是什么,妈妈很神秘地说,要带我体验一次冰雪过大年!
我们到了北海公园,门口拉着“冰雪过大年”的条幅。一进公园,放眼望去,树上挂满了大红灯笼,湖面插满了彩旗,而结了冰的湖面上热闹非凡:有人在系滑冰鞋带,有人在冰面上滑行,有人在骑一种奇怪的自行车,还有人在玩小雪撬,欢笑声很远都能听到。我急不可耐地冲进人群,加入了欢笑的队伍。
我首先体验的是冰刀滑行。直滑、左拐、右拐、刹车┈┈等我熟悉了这些基本动作后,就开始充分享受滑行的乐趣。冰刀滑行和我们在室内溜冰场里的滑冰一点都不一样,这种速度更快、更刺激,有一种脚下生风的感觉。虽然那天天冷,但天气却出奇地好。我呼吸着清新微冷地空气,抬头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白塔寺庙,低头还看到封在冰层里的气泡,别提多开心了。
然后,我又体验了冰上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和普通的自行车可不一样,为了滑行安全,它在自行车车轮旁边又加了两排铁片。我和妈妈骑上一辆冰上双人自行车,因为有两排铁片,所以不用担心平衡问题,只要埋头使劲蹬踏板就行了。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因为有一定的阻力,需要两人一起用力,一旦骑起来以后,就会比平地上轻松很多,我和妈妈一边唱着《今儿真高兴》一边开心地骑着,感觉真是惬意啊。突然,我灵机一动,猛蹬几下提高了车速后,再急刹车,双人车直接从前进变成横着滑行,蹭地出去了好远,就像飘移一样,让我体验到了“逮虾户”的感觉。妈妈吓得大叫了起来,我却笑得肚子疼。旁边的游客听到妈妈的惊叫声和我的坏笑声,也都跟着一起哈哈大笑。当然,因为这个原因,妈妈怎么说也不愿意和我同骑一辆车了,你说她胆小不胆小?
最后,我体验了小雪橇。这是一个铁质的小板凳,底下和冰上自行车类似也焊接了两个铁片。人坐在小板凳上,双手各拿一个小铁棍,把小棍插到冰上用力一拉,同时屁股和腰一使劲,于是身体便带着雪撬往前撺一撺。动作看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双手将小棍插入冰上的力度和拉动身体的速度都必须一致,要不然雪撬就会原地打转。我看到一个高个子外国帅哥,因为动作不一致,雪撬根本不前进。于是他长长的胳膊更加用力地划着小铁棍,双脚也帮着在地面蹬,好不容易启动了,又因为掌握不好速度和我的小雪撬竟然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我用简单的英语和他聊起来,原来他来自加拿大,为了体验中国的新年,专门来北京旅游的,他说他喜欢中国的新年,喜欢北京,喜欢故宫,喜欢红灯笼。我告诉他我也喜欢北京的新年,喜欢这种冰雪过大年的感觉。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初夏,天边晚霞明艳,这不经意的路过,让我不由得驻足凝望。
星海广场,华灯初上,低头是精致的草坪,抬眼是高大林立的楼房,有几座正在云雾的缭绕之中,似仙境一般。傍晚的海风吹来,虽已入夏,还是有一丝凉意。
天色渐暗,灯光照亮了这座繁华的城市,游人逐渐向广场中央聚集,我不禁好奇,问妈妈:“他们看什么呢”“看音乐喷泉表演吧”“表演?咱也去看看吧。”说着,我们也进入了队伍中。站在禁标线内,向众人目光聚焦的方向望去,广场中央有一座喷池,忽然,位于中间的水柱先从管中喷出,像火箭一样冲向天空,其他水柱随后整齐划一的,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顿时,喷池周围水汽弥漫,像舞动的精灵,跳动的音符,一条条水柱在空中随着音乐自由伸展,收缩,像一群技艺高超的芭蕾舞演员,经过精心的编排,联袂奉献精彩的表演,在空中华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悄然散去,留给我的,是惊艳,震惊与惊喜。
喷泉沉静了下来,像是为表演蓄势。一会儿,广场上又响起悠扬的音乐,舒缓,绵长,萦绕于耳边,伴随着音乐与灯光,一缕缕喷泉起伏舞动,形成水幕。水幕上的彩色光晕,像一支画笔,娴熟的勾勒色彩,五彩缤纷,梦幻般若即若离。我和妈妈忽然想起要拍照留念,照片中的我们,宛若置于仙境。音乐、灯光、水幕、夜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令人心旷神怡。音乐停了,一番美丽绝伦的表演后,喷泉也陷入了寂静之中,被喷泉惊艳到的游客恋恋不舍的散开。
我意犹未尽,还会想起音乐喷泉的画面。是啊,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音乐喷泉华丽的绽放是众多水滴努力聚集共同造就的,虽然水幕不复存在,但它的表演被人铭记于心,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人生亦如一场喷泉表演,短暂却充满可能。要想在短暂的岁月里活出精彩,就必须用双手去努力拼搏。虽然生命不能长存,但你曾经努力的样子会是永恒的,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拼一拼吧,让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淋漓尽致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路过星海广场,遇见音乐喷泉,似乎让我更加懂得拼搏的意义。
相关推荐
-
年味转眼间2008年向我们挥手而去,我们将迎来2009年,回想起去年过年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我的外公在广州打工,因为那边天气温暖,我们全家一起到广州去过年。妈妈说,广州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果然,花红树绿,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繁华的街道人流如潮,高耸入云的大厦鳞次栉比,笔直的公路车水马龙……到了晚上,耀眼的灯光一闪一闪,好像点点碎金,真是迷人。过年那一天,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摆放着金桔,果实累累,黄煞枝头,象征着人们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祈愿,大红的春联迎头可见,门联上的财神更是光彩耀人。到处都喜气洋洋的。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天边一片金黄,晚霞铺在天空,连雪白的云朵也镶嵌上了金边,白天的喧闹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夜幕降临了,黑夜如一层黑纱笼罩着天空。年夜饭已经烧好了,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让我的口水“滚滚而来”。饭桌上外公喝着小酒,外婆一脸通红,爸爸妈妈一个劲的叫我多吃点。吃着吃着,外公忽然叹息起来,说,在外多年了,真想回家呀,回到上饶,那才真正的踏实……外公的一番话,让我也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脑海里浮现起在上饶过年的情景:窗外大雪纷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每一声都显得那么温馨,那么熟悉。快吃年夜饭了,爷爷奶奶忙看时间,什么“8”发呀,“6”顺呀,总之选上一个吉利的钟点,爸爸拿着火红的鞭炮到楼下放,鞭炮声中,大家的祝福不断……还有“雪花”——冬天的精灵,不知带给了我多少欢乐和回忆……也许这就是大人们所说的“年味”,家乡的年味儿更甜,更醇,会永远弥漫在我的心里,弥漫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650字 五年级
-
年味年味有许多种类,比如:家乡的年味、团聚的年味……但我还是觉得家乡的年味更浓一些。在家乡,我们一家人和哥哥一家人都回奶奶家住了。回来后,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的干起了活,忙得真开心。到吃晚饭了,全家人端起了杯子庆祝了。晚上十二点整,家家户户的烟花响个不停。真漂亮!大年30晚上,奶奶准备了我们最喜欢吃的竹笋等丰富的菜。家乡的年味真是棒极了!在公园里,到处是灯笼。形态不一。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菱形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公园里,有些工作人员到除夕还不能回家,只能待在保安室里守岁,他们真是太辛苦了!直到春节才能回家。在湖南的年味里,几乎都回老家过年去了。而有些人不一样,把长辈都接到他们自己家过年,庆祝新的一年等。但湖南的年味不浓,家乡的年味浓些,到处是爆竹声。有一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湖南,有些地方是禁止燃放烟花,因为怕引起火灾。年味真的是太浓了,过年了,爷爷奶奶几乎都准备了鱼、肉等丰富的菜。一家人团聚起来。年味,在我们中国传统中是一个热闹的好日子!400字 五年级
-
年味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句真心的祝福语;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家人团圆喜悦的心情;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久别重逢而相敬的一杯酒;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阵炮响后的一层薄纱;不用太繁华,不用太复杂。如果刻意去装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欢乐。年味就是平凡、真心、又相互牵挂。1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年味新年到,新年到,万家灯火通明,各地的年俗多种多样。我的家乡的年俗也不少。我的家乡在湘乡,景色怡人,家家户户都与邻里有好的关系。自然年俗也是多种多样。舞龙、杀年猪、祭祖先的。在这里我一一讲解。舞龙的习俗是一年1度的。舞龙队伍里有大人和小孩儿,过程中还要有乐器合奏。家家都要舞,队伍来的时候还需要放烟花,同样,走的时候也要放烟花。这个习俗可能是恳求风调雨顺。今天,舞龙的队伍,又到我们家里来了,金色的龙在人们的掌控下,张牙舞爪,一会儿朝天,一会儿朝地,一会做出翻转动作。还要到我们里屋里面来。每年的舞龙都是很壮烈的。不说人,就说烟花爆竹吧!烟花放完了以后,走在上面就像走红毯一样。红色象征着吉利,所以放完了烟花以后要等许久才能把烟花烧掉。人还要在上面踩一踩象征着大吉大利!午饭时少不了有猪脚,吃猪脚代表着拿钱手,炖烂的猪脚撒上了鲜红的剁辣椒,淋上汤汁,别提多美味了。每年还要上一次祖先的坟山,恳求保佑我们的学习,事业,安全的。还有就是给祖先的坟上清理过去的杂草。给他们烧纸,放炮,烧香等。这就是我的家乡年俗与年味。450字 五年级
-
年味寒风呼呼的吹着,望着好似被浓墨染过的天空。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呢!我望着窗外的雪,发着愣。今年不回家,爸爸说奶奶过来了也没必要回去,麻烦。我也只是耸耸肩,毕竟对于我来说过年只是一个过程,在哪都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但我却对过年很向往,不是因为有礼物,有压岁钱,有好吃的。而是……那种温暖的感觉。就像你看见朋友见你受欺负会帮你出头,就像你每天调皮捣蛋妈妈却会无限的包容你,就像你每天疲惫的上完学回家,那个平常时时与你唱反调的弟弟却给你端来一杯热牛奶。那种心里暖暖的感觉会让你感到热泪盈眶。年的味道是温暖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年很快乐,是过年让我很快乐,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感觉。就好像过年放烟花时。那漫天的烟火在一瞬间窜上天际,与墨染的黑夜相映,成为一道风景时,我的心由衷的感到高兴。就像亲戚朋友大家一起吃团圆饭时。大家一起欢声笑语讨论着不知是谁引出的话题,一起守岁,一起看春晚,一起进入梦乡。那暖暖的感觉已经深入我的心中,让我铭心。又是一阵寒风吹过,刺骨的冰寒让我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晃晃脑袋,轻笑两下。或许,这,就是年的味道吧!450字 五年级
-
年味伴随着远处传来吵闹而又喜庆的鞭炮声,窗外淡淡的夜色还带着点点星辰,一声“新年快乐!”伴随着声音的还有猛地被推开的门。朦朦胧胧的睡意逐渐被门外穿来的冷空气和日光灯唤醒,视线变得清晰,爸爸妈妈一脸笑意的看着我和妹妹,堂妹们也快速地跑到楼上来。一进房间就大声的说了句:“伯伯,伯母,新年快乐!”过了不久,看着爸爸妈妈、堂妹们带着妹妹陆续出去后,快速起床,穿好衣服,再慢条斯理的下到一楼。还在洗漱时,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人全部到齐后给小孩发红包。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时候手上突然塞了一个红包过来,都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只见一旁的堂妹已经打开红包开始数钱。发过红包后就可以开始吃饭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多加了一张桌子。负责掌勺的奶奶今年怕加了一张桌子坐在另一边的人就夹不到想吃的菜,所以几乎每道菜都做了两份。我至今还是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老家这边总是早早就要起床吃早饭。一到大年初一六、七点就必须吃早饭了,有些地方还有凌晨就吃早饭的。难道这就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吗?那是当然了!新的一年总不能让它睡懒觉吧!好的开始才有好的过程、好的结果嘛。早饭过后就开始拜年了。刚吃完异常丰盛的早饭后不久就有人来拜年了。今年说是不放鞭炮了,真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好消息。老实说,我并不喜欢鞭炮的声音和它燃烧时刺鼻的味道,我尤其讨厌鞭炮爆炸时到处乱炸的碎屑。但堂妹她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很开心,她说不放鞭炮就没有过年的感觉。好了,出发去拜年了。天已经亮了,清晨,天上的星光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淡蓝的天和淡淡的白色薄雾。微微润潮的泥土路,经过多年的踩踏,已经非常牢固了。就连路边的草丛也被露水打湿了,草叶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扑面迎来的是习习凉风。向下看去,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横贯大部耕田的新鲜嫩草。尽管还是大清早,但依稀还是可以看到一两头早早放出来吃草的牛。穿过一片密密的竹林,来到了一户人家,往年都是第三个来拜年的人家。要是往年,都是一大卷鞭炮放完,说几句祝福语,在领一份红包就差不多可以动身准备去下一个亲戚家了。今年没有鞭炮的声音,安静的确是安静了许多,但还是少了些什么。好像的确如堂妹所说的,没放鞭炮,没有过年的气氛。看了看这户人家屋外一地的红色碎屑,好像确实添了笔喜庆的色彩。看来,中国的春节是需要点声响和红色的。放鞭炮庆祝,固然会造出噪音、垃圾和气体污染,但不放鞭炮又着实令人有点失望,毕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放鞭炮的。大概放鞭炮也是家乡的一种年味了吧。1000字 初一
-
年味关于年味,我应该有很多话想说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年味是车站内的人头攒动,是归途路上的翘首企盼,它是红漆圆桌上饭菜的热气腾腾,是好久不见亲人之间的关切问候,是夜里烟火与小孩笑声的相映成趣,是火盆里烧的通红的炭火,也是午夜响亮的鞭炮声带来的新年快乐……我在回乡的路上不由自主地回忆着,往前我十几年所尝到的年味,依然浓郁得很的那些年味,在我的心头萦绕,直到看见那熟悉的山水,才稍稍平静。今天的家是忙碌的,为了夜里的年夜饭,我们家和伯伯一家都忙上忙下地干活,柴火映得我们的脸透红,油在锅里蹦跳的声音和我们的谈笑声融合在一起,空气都开始翻滚起来,在这亲密无间的气氛里,每一盘菜肴被端上桌都显得那么的自然,顺畅地就拉开了年夜饭的序幕。隔着饭桌上一团又一团升起的白雾,我看到了每一个人肆意欢笑的脸,时间在那一刻变得极其缓慢,一眼过去,他们与我记忆中的他们重合在一起,不管是眼角新增的皱纹,还是发间忽长的白发,都在我眼中柔和地变换,每一年的此时此刻,都合在了一起,一股浓烈的感动从心中冲击上来,或许,这就是年味吧,温暖而醇厚。但是,关于年味,我大概只能说上面那么多了,至少在今年是这样,在温暖相聚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年味飞速的消散。过去的一年,也许是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的一年吧,即使是欢笑过后,来自这一整年的倦意还是在脸上显现。我一个人艰难的守着夜,守着这一年里最后的日子,与亲人们道过晚安后,我独自看着顶上那深沉大海中万千星辰,心中默数着秒数,静静地等待,终于在数到零的那一刻,回想了家人的面容,对他们和自己道了一句,新年快乐。年的味道,终于,也轮到我独自品尝了。不去想,这一年与下一年每个即将发生的漫漫长夜,不去想,这一年与下一年的每一次皱眉每一滴眼泪,只看现在,美满的新年。一个人在安心的夜里跨过新年,或许,这也是年味吧,美满而清澈。年味,嗯,有时候也是很难说的,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我的感受极为明显,不仅仅是从一群人跨年到一个人跨年的年味变化,而是一群人在一起,却沉默得不像话,年味便在这些沉默得缝隙中默默地溜走。我想要一个暖和的年,是那种我们都在谈着过去的一年和未来的人生,炭火吱吱响着,春晚主持人热情招呼着的那种,是那种家人团聚唠嗑,开着玩笑拍着大腿的那种。那样,才是真正的年吧。关于年味,我觉得我应该有很多话想说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能记起的也就这些了,年味悄悄溜走的时候,顺带也带走了我点滴的回忆,明年吧,明年,我一定会把它找回来,自豪地告诉它,你看,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呢,炭盆、烟火、年夜饭、春晚、家人、亲情我都准备好了呢!那,你能不能回来呢?回到这里,让我们都更幸福一点,一起度过未来的每一个年。1000字 高一
-
年味年是相聚的欢乐,小孩子们的嬉闹年是岁月的轮回,传承千载的生活。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春节了,这个节日是每个小孩期盼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代表着与家人欢聚,可以吃家里的家乡菜,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可以在街上看着别人舞狮,感觉一回家,自己又回到了童年一般。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过年的方式也越来越变的不一样了,有抢红包的,有传微信的,有看春晚的,但是过年的味道还是没有变。在我们家最热闹的就是大年三十了,在自己家里做烧一顿丰盛的晚饭。在吃饭中,有祝福他人,也有在谈自己儿时的趣事,回忆童年。在餐桌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或有我们在回顾着上一年中自己的表现,状态,立一个小目标,争取下一年做好自己。晚饭过后当然是全家聚集在烤火炉旁,一起看着春晚。在春晚途中,最令我和姐姐兴奋的当属家人发红包了,我们一个个跑到家人面前,用最甜的笑容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快速地说完新年快乐后,这几连忙掏出双手,跳起眉毛笑呵呵地望着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此时则会一脸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慢吞吞的打开自己的钱包,一边叹气一边叨着说:哎!每次都是因为你们,我的钱包都空空的了。以后还怎么养你们啊,然后我和姐姐一个个过去,接着红包。躲在房间里偷偷的数着钱,然后说今年又是大丰收。当然了压岁钱当然不止来源于这些还有微信红包啊,我和姐姐在看春晚的时候用手机轰炸着微信群,大叫着发红包啊,发红包啊。这时我们家的几位“有钱人”就会发几个大红包,然后我和姐姐争先恐后的去抢,但是我的结果却很惨淡,抢到的钱往往只有几毛钱。我一脸不服,悄咪咪的走到妈妈身边,撒娇的对他说妈妈,你私发我一个红包嘛春晚的节目也格外的好看,家里人热闹的评论着春晚的节目。说一说那个好笑,不好笑。说说那个精彩不精彩,家里可真是热闹至极。当时钟指向零点时,春晚就会开始倒数,而我们也赶紧将准备的烟花放到小区的运动场那里,一声“蹦”,烟花的火焰开始绽放,我和姐姐坐在石凳上看着烟花的火焰,火焰照应在我们的脸上,春节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一点。烟花的种类也很多,颜色也很多,绽放的形状也很多。但每一个烟花里都寄托着每一个人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也寄托着下一年的目标。烟花不仅是春节的代表也是每一个人心愿的代表。零点过后春晚自然而然的就结束了。我们这些小孩也就洗洗睡了,但是每一年的春节都令我们难忘,春节的年味牢牢的散发在吃年夜饭,抢红包,放烟花中。它不曾离我们远去,只是偶尔有个时候换了一种方式来陪伴在我们身边。1000字 高一
-
年味年的味道在我的记忆里就像钟表表盘上的刻度,虽然一次又一次的经过它,刻度却依旧十分清晰,“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又会长大一岁,长高一点。年味,就是在香喷喷的年夜饭里。在过大年这一天吃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餐桌上全是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有梅菜扣肉、双色鱼头、糖醋排骨、珍珠糯米丸子……其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菜还是外婆亲手制作的珍珠糯米丸子,每次外婆把这碗菜蒸好之后我就会“潜伏”到厨房不为别的只为吃到一个小丸子,有时候还会多拿几个去给邻里的伙伴分一点,有时候去拿就会被外婆抓个“现行”所以现在外婆蒸完珍珠糯米丸子就会放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防止我偷吃,今天我跟外婆体验了一把做糯米珍珠丸子,先是将肉剁成肉馅做这一步时外婆“左右开工”这两把刀差点就被外婆剁出缺口了,然后再把肉上面撒上淀粉是为了减少肉得腻感,最后在将肉搓成圆形“滚”上糯米放在蒸锅里一蒸就大功告成了,其实最难的一步是第二步撒淀粉,既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要适量,珍珠糯米丸子一蒸出来必须是硬硬的用筷子夹不散的才算是合格的珍珠糯米丸子。其它的菜也各具特色比如:梅菜扣肉里的肉那是肥而不腻的;糖醋排骨里的排骨夹一块就能扯出丝来;双色鱼头中的鱼肉与淋上去的汤汁相结合堪称美味。我们家还讲究十碗十盘,预示着来年十全十美。年味,就在不远千里也要回家过年的路途上。我有三个姨妈,我们分别居住于三个城市:广州、江西、长沙,每年过年我们都会轮流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每次我的二姨妈从广州来长沙都要坐12个小时的车程,每次我我问起姨妈为什么这么远这么辛苦的坐车回来过一个年然后又坐车回去呢?姨妈说“即使坐车在辛苦,只要陪家人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好年,才最重要。”过年不是要有多好吃的佳肴,不是要有多好看的装饰,而是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才算过了一个好年。年味,就在大街小巷里流淌。每逢过年最冷清的是大街上而最热闹的是一条条小巷子里,里面人山人海每一个店铺里几乎都站满了在选购人群,而我们家乡的巷子里不仅有年货买还有一些平时买不到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的一些新鲜玩意,我们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大年三十早上起来首先就要吃一颗灶糖,为的是封住灶王说坏话的口,让他来年多说说好话。每次外婆带我去选年货时我都很高兴因为碰运气可以遇上结婚的夫妇,他们的婚车一停下来就会丢喜糖,大家都会蜂拥而至去抢去沾沾新郎新娘的喜气。年的味道,是一种奇妙的味道。它既体现在人们买年货时的高兴中,又体现在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桌前品尝团圆饭里的佳肴时,又体现在儿童们看春晚守岁的快乐中。1000字 初二
-
年味撕下一页页的日历,急切地往后翻看日子。新年,来了!大年三十,坐车回到了乡下,路上早已被堵的水泄不通,两边的房子里都喜庆极了。贴春联,挂灯笼,热热闹闹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回到了家,跟亲人聊了几句,便都开始忙活起来。爷爷骑着他那摩托车。“呼,呼”地疾驰着,赶着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回来。奶奶则从那被熏得乌黑的墙上取下那已经熏好的腊肉。长条状的腊肉,肥瘦分明,油滋滋的金黄色中却附着黑色的东西,肉香中夹杂着烟熏味,实在是不好闻。奶奶便把腊肉放到装着热水的大锅里,左手拿着腊肉,右手拿着一个木质的刷子,麻利地在锅里刷着腊肉。随着“唰,唰”的声音,锅里的水黑如墨,而腊肉金黄发亮。我就带着妹妹和猫在火炉边烤烤火,窜动的火苗吐着红信子向我们传递着暖意,淘气的妹妹却踢了猫一脚,猫便“喵呜”的一声,冲出房门去找我那捕鱼归来的爸了。妹见状,便也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我就被她们冷落在一旁。唉!真是忘恩负义啊!天色渐晚,爷爷也满载而归,带回来许多的烟花爆竹。餐桌上已摆好了饭菜,桌中间的火锅冒着腾腾的热气,里面“咕噜咕噜”地翻滚着,羊肉香夹杂着香菜浓厚的味道扶摇直上,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香气。深吸一口气,香气钻入我的肺,占据着它,同时也随着血液到了全身,钻入了骨髓。餐桌上各色的菜肴点缀着这除夕夜。欢快的咀嚼声,帮着老人夹菜的筷子声,道谢声汇集在一起,和谐又美好。吃完了,一家老小便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一家子随着小品大笑,笑声传的老远都听的见,其乐融融的。夜愈发深了,窗外开始有了礼花划破黑夜,听着声音,看着电视,我们揣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早早的就摆好了架势,“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的礼花也蹿入了云霄,绽开了。这时,四周都传来了礼花声,“砰,砰”,一声接一声,漆黑宁静的夜空顿时明亮热闹起来,一朵朵绚丽的花朵点缀着夜空。新年,来了!大年初一,当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拖着拖鞋下了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桌子,桌子最前面摆着鱼,鸡肉和水果,上面还插上了一根筷子,两边放着一根红烛,火苗还在跃动着,后面则摆满了食物。太爷爷站在桌前,双手合住,虔诚地抬头凝视着屋中堂前的像,嘴中念念有词,地上剩下了一撮松散的钱纸。我才反应过来,这是在拜神。太爷爷念完后,拜了三拜,我也庄重的走过去,虔诚地拜了三拜,许下了新年美好的愿望。不久,客带着阳光来了。暖洋洋的阳光透过浓绿的叶,像碎汞一样洒在了屋前的坪里。爷爷拿出一截鞭炮,点燃扔在路旁,噼里啪啦地欢迎来客。客们坐在阳光下,相互攀谈着,渴了,喝一口浓茶,馋了,抓起一大把干货捧在手心,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大家子人在一个小小的坪里也充满着乐趣,洋溢着家的味道。年味,是菜香味,是风俗味,是亲情味,更是家味。1000字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