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一双眼睛看世界1000字

多留一双眼睛看世界

1000字 高三 散文

舞者在耀眼的聚光灯之下翩翩起舞之时,你看到她的曼妙身姿,艳羡于她的美丽,可你是否看到她台下十年功的努力?这世界太纷扰迷离,就让我们多留一双眼睛,看看这你还未看清的世界。

——题记

你可曾仔细看过这绚烂世间背后的炎凉,又或是认真追寻过扑朔尘杂中被遗忘的美好?

你只看到万里长城的雄浑壮阔,绵延不尽,却没有看到春秋秦王嬴政的暴政身影;你只看到如今我华夏民族的大国崛起,繁荣昌盛,却没有看到曾经中国历史脚步的艰辛蹒跚;你只看到如今生态环境的失衡,气候状况令你担忧,却没有看到曾经我们人类乱砍滥伐的刀光剑影。

又或你曾看到华丽舞台上的歌者舞者,他们光芒四射而耀眼,迷人光鲜,令你羡幕向往不已,可你却忘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尽心磨练,辛苦坚持;你曾看到能够妙笔生花的作家诗人,他们下笔入神,文采奕奕,气质凸显,令你享受于精妙文字之间,感叹不已,可你却忘了他们自小熟读中外名史的艰辛累积,读书破万卷的气魄;你也曾看到过神笔马良般的画者,他们手巧心灵,一支笔便足以表现整个世界,他们令你惊叹崇拜,可你却忘了去体会他们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坚持,风雨兼程的心境。

在这繁华世间,我们或许更需要多留一双眼睛,去追寻另外的感动。

就像柔软细腻的小草一般,她的生命之绿充盈了我们的双眼。当你看到她的娇弱可爱之时,也请让我们多留一双眼睛,看看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看看她每一次被践踏而折腰却又毅然高昂的头颅,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高尚的情操呢?

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一般,她的自由自在让我们止不住向往。当你看到她扇动漂亮翅膀飞翔之时,也请让我们多留一双眼睛,看看她破茧成蝶的艰辛成长所带来的痛楚,看看她每一次振翅而飞的坚持和努力,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憾人的美丽呢?

就像屹然耸立的大树一般,他的繁盛枝叶为我们遮荫栖息。当你看到他的雄伟刚毅撼人的气魄之时,也请让我们多留一双眼睛,看看他多少年来的默默成长,看看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所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他的坚韧与坚持,便足以让我们仰望。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崇高呢?

在这嘈杂世间,我们更需要多留出这样的一双明眸善目,引领着我们走向无际的净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多留了一双眼睛,看到了天下苍生的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多留了一双眼睛,为国家为后人所担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多留了一双眼睛,看到的是田园生活的悠然自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多留了一双眼睛,便令不屑官场权贵的傲骨长存于世。

你多留一双眼睛,又可看到什么呢?

高三

多看一眼这光明与苦难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似乎从小都被死亡这个话题困扰着,我记得我小时是畏惧死亡的,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在姑婆的葬礼上,听着传统式中国葬礼固用的音乐以及看着人们操纵着葬礼的习俗以祭奠死去的亲人时,额头上居然冒出了冷汗,可那时回家后却仍然固执地打开文档,打下了“直面死亡”这四个字。对于死亡,无论是西方庄严而浓厚的宗教文化还是东方肃穆沉静的传统文化,都是我不敢抵达的圣地。三生石,孟婆汤,奈何桥,前世今生,这些充斥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中的词语,更让我对死亡多了一份臆测,有时候想得深了便仿佛堕进了一个虚空的世界,久久无法自拔,便有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因为内心的畏惧,也不是因为信仰。

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是否仍然畏惧死亡,从我的思想上而言,如果有一日我的死亡能够成就一种美那我会选择直面,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刻我就不知道我懦弱的肉体是否还会受貌似坚强的精神所支配。我一直坚信死亡是一种美,但传统的中国思想却让我对哥特这类以死亡为主题的文化望而生畏。死亡这个话题在主流看来是一种受消极支配的行为,说起非正常死亡,人们往往会想起病痛、自杀,诚然这一类的行为确是有些消极避世。我所认为的死亡的美却不是因为指这些行为,而是指古代文学中的“红颜薄命,英雄末路”,是指时代的先锋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以及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是指千千万万勇敢面对死亡的人的行为。

就像今日语文课老师给我讲的那个关于纳粹集中营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他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死亡,因为这里的世界是充满苦难的,而天堂却是美好的。这些话语若是放在今日,在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影响下,也许不会得到很多人的苟同。但是在那个时代,能有一种能让自己直面死亡的理想,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正是因为他们的对天堂的理想,才让几万人都敢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用他们的行为谱写了二战时期一首悲壮的死亡之歌。他们用他们的死亡唤醒了心中的光明,谴责打击了这个苦难的世界,他们的肉体死了,但他们的心却没有死,依旧光明,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

这一周真是有史以来过得最糟糕的一周,上周六放学回家时被电瓶车撞直接飞了出去,胳膊和眼睛的酸痛一直困扰到今日。周四因为过于贪心吃完了所有的螃蟹而导致胃病复发,整整一个晚上都在呕吐,连喝水都会吐,到最后便是一阵阵揪心的疼痛。我记得这些疼痛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痛苦,但却没有流泪,我想,这也许算是一种成长吧。在患病时,晚上躺在床上,在病痛的折磨中我便思考着生命与死亡的命题。那时候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必须要接受死亡,那我的死亡必是为了追求一种美,为了光明。

死亡,离我们太近,又太远。近到意料之外的罹难就可以结束生命,又远到一生碌碌而为等待死亡的降临还有整整数十年。生命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段短暂而又冗长的岁月,短暂到在做美好的事情时时光的匆匆流逝,冗长到苟且生存时对了结生命的向往。

今日在学《一个人的遭遇时》,师生们都发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的确,死亡总是不期而遇。但死亡所造就的某种理想的实现或是还未实现理想所带来的遗憾,都会化作一种光明,这种光明生生不息。所以换句话说,死亡美就美在不期而遇。

关于纳粹集中营那个小男孩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他在迫近死亡的最后一刻高声喊道:“让我再多看一眼这世界吧,让我记住它的美丽。”他的时代,经历太多的苦难,但他却仍然觉得这个世界美丽,美就美在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坦然,美就美在有一个美好的信仰,美就美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光明。

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里碌碌无为的我心中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光明,这个时代与小男孩的时代相比安稳太多,没有那么多的苦难。我有信仰,但这个信仰却不似他们的那样,如此深入骨髓,直至驱使他们直面死亡。

终究还是个懦弱的人,终究思想还不够深。

在面临生与死的挣扎中,小男孩看了一眼世界的美好便能勇敢地走向死亡。但我必定在肉体上会是畏惧的,所以就让我多看一眼之后再多看一眼吧。

多看一眼这世间的光明与苦难,坚强的人闭上了双眼,懦弱的人继续看着。一次一次的看,直至懦弱的人也成为了坚强的人。

曾思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