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900字

生活

900字 高三 写景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手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着这里有……

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明艳欢笑,多少的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风韵流转,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开篇就不俗,化用点染诗句和典故,文采飞扬,一下子就获得阅卷者的青睐。然后用小标题分写“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一幅幅旖旎的风光,营造出江南水乡优美的意境,其自豪感浸透其中。写江南风物时,能抓住地方特色,多用整句、短句、读来琅琅上口。作者大胆运用词语的超常搭配,打破习惯写法,也值得称道,如“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等。文中所用成语达30个以上,化用古诗词和典故之处也不下10个,足见小作者的文化积淀与语言修养不凡。

煤炉的味道

800字 高一 散文

陈列着各种杂物的仓库,略显地暗淡,没有一丝的生机。几束阳光懒懒地从小窗里斜射进来,温暖着一件件被忘记、被丢弃、被久置的物件,一股熟悉的味道弥漫开来——哦,是煤炉的味道。 

那时候,尤其是冬天,屋里常常是寒冷,于是煤炉从外面搬到的屋内竖起一直长长的烟囱,伸到窗外,我们便拥在这小煤炉四周,伸手伸脚烘烤着。那簇簇的火苗随着泄进门的小风,翩翩舞着,一会儿倒向左边,一会儿倒向右边。但,在享受这份温暖时,总有一股味道,从煤炉里钻出来,细细腻腻的散发着丝丝烟味,有些呛鼻的味道,好像和着土味,不过坐久了也并不能嗅出这独特的味道了。

而这种味道又会出现在可口的饭菜中。家里的人总会在煤炉上架起铁锅,用长柄的勺子轻轻搅着锅里的食物。有时是醇香的大米或玉米,有时是撒着香喷喷油花的蛋羹,或许是绿油油的小叶菜,也或许是香气扑鼻的嫩排骨。每每在这煤炉上做菜肴,我们总会端个碗乖乖的站在一边,瞪着小眼,呆呆地砸吧着嘴。煤炉做出的饭特别香,用鼻子去闻,饭里会带有那种独特的煤火的气息;用嘴去尝,那种煤火的烟气伴着丝丝的老屋的味道,还有饭菜的香, 会在口中久久滞留,给人以回味与联想。

有时也会在煤炉上烤一些土豆、红薯和玉米。我喜欢吃烤红薯,那红薯烤过后带着焦焦的皮,最外层的薯肉脆脆的,里面黄黄的薯块更是甜软入口即化,在这番品尝下我仍会尝到煤炉那种味道,它似乎绕着红薯,从红薯瓤的每个缝隙间钻过。不然这味道怎么浸透了红薯,如此的熟悉与美味?火苗较急的时候,还会从炉膛中蹿出来,舔舔炉上的小土豆又收回去。冒着的烟雾升腾到半空,缠缠的,很久才分散、消失。小屋里,便溢满了煤炉的味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而现在,那些都随时间一起埋在了我们的心底。天然气取代了简单的煤炉,高楼林立也取代了矮小的砖房。我却再也吃不出煤炉上做过的饭的味道了。买来的烤薯,不是水分太大,就是干干的,还得就着水吃下去,其中再也没有煤炉的味道了……

我是多么怀念那煤炉的味道啊。那煤炉的味道多像岁月留下的味道,令人回味,令人沉醉。

我伸手去摸那锈迹斑斑的煤炉,却又被层层尘土挡了回去。屋里似乎全是煤炉的味道,我的眼前似乎浮现着跳动的火苗,缓缓上飘的煤烟和咬着红薯的小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写景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