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因为改变-落下帷幕600字

那年-因为改变-落下帷幕

600字 初二 日记

我原以为我们能一辈子的。

--题记

那一年,我有了记忆,那一年,记下了你,这一记下便是永生不忘。

曾经,我们是邻居,也是玩伴,也是密友。但是一切都毁于你自己的手中。

现在,我们是同学,单纯的同学。

曾经,我会为你而伤心,别人批评你,指责你,我心里也会不好过,那时候,我在乎着你。

现在,你就算出再大的事我也不会去管了,我们还是朋友吗?不算了吧,至少我已经完全不在乎你了。

什么时候变的呢,应该是你慢慢在改变的时候吧。

你越来越叛逆,跟那些不良混在一起,整天无所事事的混日子。

我也有些叛逆了,但不同的是,我渐渐的跟学霸们,班上的中心人物玩在一起,整天闲谈,我也很快乐。

雨子,好像进初中后在班上再也没这样叫过你了吧,我也不想这样叫,好像我们很亲密,免得我的名声也变不好,其实我对你根本什么情感都消散了。

跟你熟络的人都说你变了,从最初到现在,一直在变,大概一直变坏吧。昨天你出了点意外,不过我也觉得这是你应得的,有些挫折你才会试着便会原来那个单纯,善良,懦弱的雨子。

曾经真的以为我们一辈子是闺蜜呢,什么都跟你说,我写的那些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你,因为你会帮我保守好,虽然现在的你,也会保守好我的一切,但已不是昨天那个我信任的雨子了。

有一天,X来找我,你大概认识她吧,你有些不相信我会认识X,呵呵,其实X和你差不多,都在慢慢的变,但能怎么办呢,不管X怎么变,变成我多讨厌的人,我都不会去恨她,去讨厌她,因为就算她变了,但她还是在乎我,而你则不同。

雨子,大概是初二最后一次这样叫你了吧,以后,叫你Zy,我已经不喜欢你了,真的不喜欢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是不在乎某人了,而是对他的感情,已经淡了。

初二:张玉玲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900字 初三 应用文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

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为了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一说。这整本书就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所以这本书和侦探小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才引得我少有的耐心,几小时看下去。就着“我从哪来”、“我是谁”……的问题,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亚、达芬奇等进行了一次融汇心声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而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

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我一直不喜欢哲学,因为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不切实际的学问,而且生涩难懂,但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后才发现,其实我从来就不了解哲学。“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系统地涵盖各种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我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了以前从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了解了柏拉图以理性主义为特色,沉迷於永恒的形式,亚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亲身体验世界的决心。

《苏菲的世界》无疑给我们中国的很多不畅销的哲学著作敲了钟,或者是指明了路。很多研究哲学的学者自身都认为“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并以自己能用艰涩的语言描绘为荣。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哲学理论只能专供教科书使用或大学生写论文时作为抄袭的“宝囊”,却不能普及和推广,那么哲学理论的创造又有什么意义呢?《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日记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