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雨

700字 初二 记叙文

雨啊,你是多么的平常,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你的身影;雨啊,你又是多么的奇特,人们常常拿你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扫墓踏青,游览春光。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场飘飘洒洒的小雨,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没带雨伞的行人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急急忙忙打听哪儿有可以避雨,歇脚的小酒店,牧童的手指把行人的目光引向一处杏花盛开的地方。细雨杏花,多么美的春景啊!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给春光增添了美丽色彩,给花草灌输了几丝滋润,给顽童们增加了无穷欢乐,轻轻地撞开了他们那沉封在冰雪的心灵。春天的雨,是柔和的,是舒缓的,是美丽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人们常说“六月天,孩儿脸”,夏天的天气真可谓阴晴不定,变化无常。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看到了阴晴变化的整个过程。晴朗的天空忽然之间就乌云滚滚,电闪雷鸣。诗人把漫天的乌云比作了打翻的墨汁,群山在云间若隐若现,乱跳的雨点像白色的珍珠,乱纷纷地跳进船里。一阵大风吹过,漫天的乌云散开了,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水天一色。夏雨,给西湖披上了一层纱衣,给荷叶冲走了灰尘,给人们带来了凉爽,漫漫地铺开了天边那一道七彩的虹。夏天的雨,是快速的,是猛烈的,是凉爽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山白鹭,流水白鱼,斜风细雨,以及安然闲适,半钓半隐的渔翁,多美的一幅江南山水水墨画。渔翁独自一人在水边垂钓,是多么的自由,多么的适意,多么的悠闲。只见他披着箬,戴着蓑,在那里自娱自乐。这时,天边飘来了微风,接着就带来了细细的雨点。可是他仍然久久不愿离去,他的身影与这幅雨景结合在了一起。春雨再次飘来,给渔夫们带来了欢乐,给人们忘记了伤心的事,给青山绿水笼上了薄雾,柔柔地漾起了水中那一道道迷人的涟漪。雨同样,是自由的,是闲适的,是欢乐的。

我爱这大自然中变幻无穷的雨,但更爱这诗中美丽无暇的雨!

诗韵之美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在这纷争的红尘中,在这喧嚣的人世间,诗词犹如一位世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点缀生命之美。唐人之豪放不羁、宋人之灵秀内敛,全然显露在诗词中。

喜欢李白诗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说是借酒消愁,以醉求乐,但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呢?把酒言欢,忘去世间一切,哪怕天子呼来亦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啊!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醉亦是可以忘却一切,可是醒来后又该如何啊!李白纵然可以用酒麻痹自己,可终究逃脱不了这尘世中的一切渴望自由、渴望个性解放的李白这一生都只能把自己所有的期盼给予诗中罢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般没有权贵、没有黑暗统治的神仙世界恐怕只能在李白的想象中存在。

李白豪放不羁,他的诗更是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可宋词又有那般逊色于唐诗?在那个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宋朝,文人才子代代出,婉约派的柳永、晏殊、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哪一个在文学史上不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啊!

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竟让在莱州担任知府的丈夫起来一较高下之心,他闭门谢客,不吃饭不睡觉,三天写了五十首词,再将妻子的那首《醉花阴》混在其中,交给文友陆德夫来评价,谁知文友一看既只对李清照那句人比黄花瘦拍手称号,认为这句中相思之苦,忧愁之深可以成千古名句。这句评价果真灵验。

写到这里,不禁想问一下大家,大家知道“三苏”是哪“三苏”吗?相信喜欢文学的同学都知道吧!没错,“三苏”就是指苏洵、苏轼、苏辙,这三位都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才子,而我要写的人物就是苏轼。苏轼在宋代是最为杰出的大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文、词、赋样样出色,是极富盛名的全能作家。可能是苏轼太过优秀了罢,连上天都嫉妒他,让他在那北宋变法时期出生。由于政见原因,苏轼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废除已经施行的新法,因而受到支持旧法和新法的两方人马排斥,开始了他坎坷的仕途生涯。苏轼的词大都都豪放不羁。“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洋溢着报国杀敌的激情,大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慷慨激昂。提到苏轼是豪放派的诗人,就不能不提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开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显得十分的与众不同,再往下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词中境界宏大,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虽然是在坎坷的仕途中所写,可苏轼却丝毫没被挫败,更未流露出人生苦闷的消极态度。无论遭受了什么,都掩盖不住苏轼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纵然豪迈可是苏轼也有柔情的时候,苏轼在妻子王弗二十七岁死时将她埋葬在母亲坟前,并亲手在埋葬她的山头种植了三万多株松树。更是在十年后写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无不流露出来。可惜苏轼这位大文豪在徽宗大赦天下的北归路上一病不起,死于常州,时年64岁。

诗词之美,在于生命之中。若能潇洒地将生命之美公然书于天地间,我愿把生命的一切,换做一首诗词。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佳人文人把生命之美载于诗词,留给世人一道道丰富的文化遗产。诗词还是一道风景,守护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两旁,静静地,默默地。

初一:李莉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