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看松
我站在高山之巅,纵眼望去,苍苍一片松林,似海一般辽阔无垠,一股绿色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好一片松林!就像身着军装的战士毅然驻守在那里。
问松
松,你为何坚守这山上毅然不动,难道你不觉得枯燥无味吗?不如做一只鸟,在蓝天无忧无虑地翱翔。还有,你为何四季常青,用绿色来装点大山,何不给自己一个假期?
松不语,只听见微风徐徐吹来,答曰:责任!
寻松
责任,如此简单而又复杂的两个字,好写不好做,懒人总是这样想。但是一滴水不足以证明海洋,社会中一定会有有责任的人。
就如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在出席南美洲国家联盟特别首脑会议后被确诊为感染了甲流,他立即拨打了十三个电话给亲人和接触过的11个国家元首,交代事情并建议元首们立即进行身体检查。之后才欣然接受治疗。这就是伟人对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对家庭肩负的责任。
还有中国的“稻草”郝劲松。他称自己是再平凡不过的公民。他既不是什么政府官员,也不是司机,却不远来到上海,为一位身陷“钓鱼执法案”的司机辩护。他说:“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维护我们的法律”。他还曾为火车站食堂不开发票的事上诉法律,几经周折。他不愧是一棵“劲松”,“风”再大,也要承担起维护法律的责任!
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像山上的松,坚守着一个对责任的信念:我承担,我无悔!
敬松
苍劲的松,我敬佩你执着的责任心。人也要像你一样,做一棵“亭亭山上松”!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独辟蹊径,思路新颖的考场佳作,文思缜密,语言清爽,材料鲜活,抽象阐释与形象说理水乳交融是其鲜明亮色。“看松”、“问松”、“寻松”、“敬松”四个片断深入递进,环环相扣。以咏松的托物言志与典型事例的说理论证两相对应,以此揭示了“责任”的深度涵义--为他人,为社会,勇于牺牲自我;遇事敢于承担。
军训第天
今天我们就了开始正式的军训生活。早上我在一阵吵闹声中醒来了,一看表才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了忙碌,我才反应过来,今天必须在6:20就集合。所以我也马上起床了。开始晨练,我们围着大操场跑了一圈,迎着太阳跑过一圈后身体就开始疲惫了。接着,我们进行了队列练习。终于到了吃早饭的时间,虽然一天都吃馒头的饭菜并不可口,但是累了一个早上的大家还是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早饭过后,我们又开始了为时几个小时的练习。这一上午不仅头顶上有太阳的曝晒,而且天气也是十分的热,刚刚站了5分钟的军姿就已经要体力透支。而后,我们又练习了齐步走,一个摆手的动作、抬脚的动作都要练习几十次以上。汗水慢慢地顺着头顶流淌下来,大家都精疲力竭了,可是训练并没有终止。直到一声号令“12连休息几分钟”。瞬间,大家的眼睛都放出了光彩,即便是仅有几分钟,大家也都很知足。休息时,我们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了。
午休后,我们一直练习齐步走。开始时,我们不是排面不齐就是立定时脚不用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下午的刻苦训练,大家能做到摆臂整齐、排面整齐、落地整齐了。
这一天,很苦。但大家的辛苦换来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题目
-
亭亭山上松辛酸苦辣的意义—— 读《经典永流传》杨天豪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不是中国人没有对困难的恐惧,而是困难有对中国人的恐惧。——题记当初只是连十七周岁还没到的孙杨参加了08年的奥运,自那时候开始,他就和缶结缘,和奥运结缘!数年走过来的努力拼搏,换来的成就让人格外珍惜,回首往事,辛酸苦辣荡漾心头,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任你在外风光无限,在内都要百般刻苦。他的梦想是让中国游泳站在世界巅峰并不断保持,不断超越,不断向上,这个梦想注定不平凡,嘴上的梦想最终回到现实中来。孙杨,用自己的努力,让中国在游泳界站在了巅峰。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它的体育就要强,体育强了,国人的身体素质强了,才能在世界立足,在世界称霸。这不单单是孙杨一人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拼搏的目标,为国战。雇佣兵为钱站,中国军人为国战,信仰不同,战斗力也不同。同样,在和平的时代只有用文明的方式来保持我们强国的地位。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国不只在体育付出努力,还在各个领域创造奇迹。中国人不怕吃苦,中国人最能吃苦,多年的心酸不是身体精神的负担,而是人生的精彩。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只有拼搏了,才没有了悔恨。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任你困难再多,中国人依然挺直自己的腰板,骄傲的立足世界。孙杨刚从澳洲训练回来,成了“脏脏包”,但他没有怨言,这是为了他的梦想在奋斗,为了他的祖国在奋斗。当今社会,一个知名人物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就像以前一个名人代表了一个贵族。少年强则国强,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乐观的态度,是中国立足世界的资本和自信!600字 初中 记叙文
-
亭亭山上松青葱的森林里松一直屹立在那,无论风吹雨打,还是寒冬腊月都依然屹立在那,像一名军人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默默无闻的守着森林,守护着自然。每次走在家乡的田间小路上都可以看见松挺拔的身影。看见松树就像看见了家乡一样,我的家乡是安徽,安徽卫视的标志也是松树,是一棵迎客松。在家乡的山里总能看见松树,有时是一两棵孤单的松树,有时是一片生意盎然的一片,有时是夹杂着其它花草树木的一片,像流动绿色的风,吹到哪哪儿就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这是刘桢对松的评价“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千古名句足以看出松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拥有优美的姿态。松的踪迹越来越少了,父亲说:“很多松已经被人砍了去卖钱了。”原来大片大片的松树被砍去了很多,现在很少见到大片的松林,偶尔可以看见几棵松憔悴的屹立在道路旁,可是一直坚守在那的松又能坚持多久呢?会不会有一天,它也会惨遭毒手……我和松是陌生的朋友,每年回家都能看见松,但只是打个照面,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村口有一小排松树,以前我总很淘气的摘下一小撮松针,用它编织成各种样子,天热了就在松林里躲猫猫……可是现在松却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几年后能否再见到松的踪迹。希望松能继续守护着,继续挺拔的屹立在这里,一直到永远。初二:余梦雅55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西施亭在诸暨南门约一华里远的浦阳江畔,有一个西施亭,那是为纪念绝代佳人西施,于1980年建成的。走出解放街,跨出南门堵洪桥,便能望见西施亭那精巧别致、临江而立的险势,迎空翘伸的亭角,使过往的行人莫不投以敬仰的目光,有的则停下脚步,欣然观赏起来。亭身呈六边形,高大约五米,直径足有三米,由亭顶、亭角、亭柱、亭座、亭栏、亭基六个部分构成。精美多姿,真有夺巧夺天工之感。亭顶成葫芦形,像古代勇士的头盔,六只亭角,像一根根展翅欲飞的天鹅长颈,朝六个方面凌空昂伸,停脚的末端又向下一弯,犹如天鹅头上的橙黄色喙子,朝江面觅食。每两只角都成一个面,每个面的檐口接成弧形,上面钳搁着一根根银灰色竹节模样像筒瓦,覆盖着亭子。左右各七根,逐一短缩,惟中间一根亭顶相连,因此从亭顶开始形成六只夹角,活像六把色彩悦目的纸扇。亭檐下面六块翠绿色的檐条,相互榫接,构成一体。檩面上画有“双龙争珠” “双凤争花” 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图案花。檩条与每个柱子榫接处,还有六只褐红色的“牛腿”,支撑着伸向空中的亭角。在亭子里有六根粗圆的朱红色水泥柱子,柱子间有四块石头座板,每块长约1.4米,宽0.3米。座板下面各有接近椭圆形的装饰洞孔,使亭座不致单调、呆板,益增壮观。亭子的地面用七块特制木板拼成,呈多边形,可容纳23人。六根柱子的四周,用翠绿色圆钢管围成栏杆,供游人使用。走进亭子,往上看,每根檩条的腹面画着图话。第一幅是《浣纱》,画出了西施少女时的形象。第二幅是《送别》,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贱为了血洗国耻,采用范蠡的计策。西施为成全复国大计,毅然赴吴。画的就是送别的场面。第三幅是《赏月》,是画西施到了吴国,在深宫中望着月亮思念故国之情景。第四幅是《抚琴遥望故土》,画西施坐在花亭旁边弹琴朱追念生她养她的家乡之态。第五幅是《西施范蠡泛舟五湖》,画的是当年越王打败吴国后,范蠡弃官为士,同西施一起泛舟五湖的情景。最后一幅,画的就是“西施亭”胜状。游客欲之西施亭的渊源,视画六幅,便知大略。在亭子外围,凭栏眺望,北能看到城全貌:蓝天绿山,高楼林立,电线如网,拱桥似虹,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东能目及金鸡山、化肥厂、机床厂。要是再向南看,绢房厂立即进入视野。凭栏俯视,只见江水粼粼,绿波澹澹,机船訇然,樯楫自闲。若遇和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迈出亭子,向北走二三米,往下蹲26级石阶,便到亭基下的江边,在这里仰头往上看,只见基砧高峻陡峭,亭亭而立。基砧上的亭子,大有凌空欲飞之状。真是“玲珑中透壮观,别致中有灵透”。沿水边再往南走几步,还能见嶙峋的崖石上有清人依照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笔法写的“浣纱”两字。太阳渐渐下山的时,西施亭就被夕阳的金辉倒映在江面上。这时,江面浮光掠影,晃动不已。啊,这不是西施正在为故乡的巨大变化而翩翩起舞?1200字 初三
-
荆州亭生在幽人杯底,老在幽人怀里。此物最销魂,不止闲愁堪比。你看落红一地,我看落红与你。此夕最销魂,只是当年而已。50字 初三 诗歌
-
荆州亭惆怅何从说起,不在心头笔底。花落雨无声,一夜小窗半闭.欲觅落红无地,欲写相思无计。只是问归期,此外侬皆知矣.50字 初三 诗歌
-
梦亭小桥薄雾唤牛铃,池塘倒影戏蜻蜓。忧抚琴弦乐进林,错把梦里当天明。50字 初三 诗歌
-
荆州亭飞入小池明镜,飞入小檐阴影。底事厌飘零,如此落花风景。或曰闲愁无凭,到底闲愁如病。梦里唤何人,又被何人唤醒?50字 初三 诗歌
-
古诗和松树·亭亭山上松翻译赏析《和松树·亭亭山上松》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200字 二年级 叙事
-
亭亭复亭亭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眼前飘过一群身着青色百褶罗裙、腰间系着一根金丝线绣成的束腰、穿一双明艳粉红绣鞋的女子。她们低头间有着含羞;抬间间有着风情。安静时如幽兰之姿、有一种超然尘世的神情,她们幽静的与木桥相依伴;舞动时如鸿羽飘旋、明眸顾盼的神情,曼妙风情点亮碧水蓝天。空气中到处流淌着她们的清香,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她们是谁?是人间不食烟火的女子吗?是尘缘未了、情爱未断、落入凡尘的仙女吗?世间会有美丽娴静、清丽超俗的女子,可在她们的面容上依然还能寻到一丝世间的尘气。世间会有容貌绝色,如同仙女一样的女子,可她们倩影始终还差几分仙逸之气。世间的女子怎么能够比上她们?她们到底是谁?春天花儿喜欢绽放。桃花可以在一夜间烂漫,盛开在塘边、在斜坡、在路上甚至在你家的庭院前,大胆张扬着她的明艳、妩媚,妩媚中带着几分妖邪之气。几分妩媚、几分妖邪就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目光,连风流英俊的才子崔护都没有逃过桃花的妖艳,结了一段桃花缘,更是误了功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也可以一夜绽放,梨花依然也可以象桃花一样开得喧闹、开得纷杂。一点、二点、三四点连不知名的小花都可以在春天开得惹人怜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花在春天都有着一张明艳、妖媚的面容。荷花在春天只会悠闲的打开她的心事,就算身边桃花再艳、梨花再美,丝毫都不会影响她的心绪。在春天她将心事慢慢发芽,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开得飘逸、开得纤尘、开得孤傲。当春天花儿生命殆尽时,属于荷的花季就到了!夏是炎热、浮澡的,可荷花依然开得那么静谥。满眼碧绿,点点粉红、阵阵青烟,缕缕幽香。荷就这样亮相于夏日中,唤起人们的暇想。一池夏荷就是一幅中国写意花卉画:笔墨灵动、细腻传神,画风恬静淡泊,意境悠远。一池夏荷就是一曲中国丝竹民乐:池边柳树丛中的鸟鸣;池中的蛙声;徐徐清风似柔柔之手拨动青梗的声音;采莲少女坐在船间穿行荷叶间摇桨的声音;石桥上翩翩男子悠扬的笛声;偶尔有斑驳的月光拂过荷叶跳出了几个更动人的音符。一池夏荷就是一段中国汉唐古典舞:池中风姿绰约的人影、气韵流畅的风影、若实若虚的月影,引得无数众人感叹、赞许不绝。荷花凭借她的风姿自古以来得到了多少名人雅士们的青睐与赞颂,所以我一直不敢用笔墨去赞荷的风姿、颂荷的纯洁。从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离骚》;从汉乐府《江南曲》到南朝萧衍的《夏歌》都载入了关于荷的诗词。进入隋以后荷文化逐步进入了兴盛时期,咏荷诗词俯拾即是。众人皆知的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千古难求的咏荷佳作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到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们把不同时期、不同姿态、不同感悟的荷带进我们的视野。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环境就会开出不一样的荷,不一样的赏荷者自然就会在心中开出不一样的荷。我依然清晰的记着:江南西子湖畔的荷。我始终认为江南的荷是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或许因为江南独有的水榭楼亭、黛瓦青墙、长街曲院就让江南的荷花蕴藏了无限的心事。那怕只是一荷一叶这样的轻描淡写,依然也能把荷的风骨诠释的淋漓尽致。西子湖畔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画面,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景致,在西子湖畔中到处可以捕捉。江南的一抹抹烟雨也能唤醒荷的一段段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碎成一湖青荷。江南的一抹抹烟雨就把荷的爱情系在了西子湖畔,一系就是千年。纵然一系千年,荷却愿永远沉醉在西子湖畔不愿醒来,江南的风情这一刻也就停留在了这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也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池亭亭夏荷,一池亭亭秀莲,一池亭亭西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亭亭复亭亭写景作文:亭亭复亭亭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眼前飘过一群身着青色百褶罗裙、腰间系着一根金丝线绣成的束腰、穿一双明艳粉红绣鞋的女子。她们低头间有着含羞;抬间间有着风情。安静时如幽兰之姿、有一种超然尘世的神情,她们幽静的与木桥相依伴;舞动时如鸿羽飘旋、明眸顾盼的神情,曼妙风情点亮碧水蓝天。空气中到处流淌着她们的清香,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她们是谁?是人间不食烟火的女子吗?是尘缘未了、情爱未断、落入凡尘的仙女吗?世间会有美丽娴静、清丽超俗的女子,可在她们的面容上依然还能寻到一丝世间的尘气。世间会有容貌绝色,如同仙女一样的女子,可她们倩影始终还差几分仙逸之气。世间的女子怎么能够比上她们?她们到底是谁?春天花儿喜欢绽放。桃花可以在一夜间烂漫,盛开在塘边、在斜坡、在路上甚至在你家的庭院前,大胆张扬着她的明艳、妩媚,妩媚中带着几分妖邪之气。几分妩媚、几分妖邪就吸引了诸多文人的目光,连风流英俊的才子崔护都没有逃过桃花的妖艳,结了一段桃花缘,更是误了功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也可以一夜绽放,梨花依然也可以象桃花一样开得喧闹、开得纷杂。一点、二点、三四点连不知名的小花都可以在春天开得惹人怜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花在春天都有着一张明艳、妖媚的面容。荷花在春天只会悠闲的打开她的心事,就算身边桃花再艳、梨花再美,丝毫都不会影响她的心绪。在春天她将心事慢慢发芽,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季节开放,开得飘逸、开得纤尘、开得孤傲。当春天花儿生命殆尽时,属于荷的花季就到了!夏是炎热、浮澡的,可荷花依然开得那么静谥。满眼碧绿,点点粉红、阵阵青烟,缕缕幽香。荷就这样亮相于夏日中,唤起人们的暇想。一池夏荷就是一幅中国写意花卉画:笔墨灵动、细腻传神,画风恬静淡泊,意境悠远。一池夏荷就是一曲中国丝竹民乐:池边柳树丛中的鸟鸣;池中的蛙声;徐徐清风似柔柔之手拨动青梗的声音;采莲少女坐在船间穿行荷叶间摇桨的声音;石桥上翩翩男子悠扬的笛声;偶尔有斑驳的月光拂过荷叶跳出了几个更动人的音符。一池夏荷就是一段中国汉唐古典舞:池中风姿绰约的人影、气韵流畅的风影、若实若虚的月影,引得无数众人感叹、赞许不绝。荷花凭借她的风姿自古以来得到了多少名人雅士们的青睐与赞颂,所以我一直不敢用笔墨去赞荷的风姿、颂荷的纯洁。从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到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的《离骚》;从汉乐府《江南曲》到南朝萧衍的《夏歌》都载入了关于荷的诗词。进入隋以后荷文化逐步进入了兴盛时期,咏荷诗词俯拾即是。众人皆知的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千古难求的咏荷佳作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直到近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们把不同时期、不同姿态、不同感悟的荷带进我们的视野。不一样的时期、不一样的环境就会开出不一样的荷,不一样的赏荷者自然就会在心中开出不一样的荷。我依然清晰的记着:江南西子湖畔的荷。我始终认为江南的荷是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或许因为江南独有的水榭楼亭、黛瓦青墙、长街曲院就让江南的荷花蕴藏了无限的心事。那怕只是一荷一叶这样的轻描淡写,依然也能把荷的风骨诠释的淋漓尽致。西子湖畔处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动人画面,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景致,在西子湖畔中到处可以捕捉。江南的一抹抹烟雨也能唤醒荷的一段段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碎成一湖青荷。江南的一抹抹烟雨就把荷的爱情系在了西子湖畔,一系就是千年。纵然一系千年,荷却愿永远沉醉在西子湖畔不愿醒来,江南的风情这一刻也就停留在了这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也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池亭亭夏荷,一池亭亭秀莲,一池亭亭西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
亭小人来亭边,停步细心听。不但有鸟鸣,山水美更美。50字 二年级 叙事
-
亭小人来亭边,停步细心听。不但有鸟鸣,山水美更美。高唐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袁懿莉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兰亭“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从桂一年秋”,这就是大诗人陆游眼中的兰亭。兰亭,是我的家乡————绍兴的著名胜景:“兰”字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此植兰而得名,“亭”字则因汉代在此设立驿亭所称。兰亭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住所,王羲之在兰亭写下的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因此而闻名天下。兰亭地方不大,但是景色雅致。那儿的鹅池碑、兰亭碑、御亭碑……处处都在诉说曾经的故事:相传王羲之很爱鹅,专门为养鹅建了一个池,至今还养着几只可爱的白鹅呢!而鹅池碑上的“鹅”字由王羲之所写,笔法娟秀挺拔;“池”字则由王献之所写,笔法豪迈奔放,这块碑也因此被称作“父子碑”。鹅池的北岸就是碑亭,碑上的“兰亭”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碑亭的东面则是曲水流觞之处,当年王羲之会友在兰亭清溪,他和友人沿溪而坐,在清溪上游放下装了酒的觞,酒觞顺水而下,在谁那儿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则罚酒一杯。王羲之则乘着酒兴,挥笔写下名作“兰亭集序”。继续向前走,就能看到御亭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临写的“兰亭序”,反面则是乾隆皇帝即兴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这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御亭碑的背后有十八口水缸,名曰临池十八缸。传说当初王献之问父亲字要怎么才能写得好,王羲之就指着这十八缸水说:写完这十八缸水,秘诀就有了。王献之恍然大悟,从此苦练书法,写完十八缸水后,终于成为和父亲一样有名的书法家了。十八缸旁有十八张石案,可以拿毛笔蘸水缸的水在石案上写字。我握着毛笔,却不禁陷入了沉思:原来如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书法大家,也不是与生俱来就写得一手好字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正如高尔基所说:天才处于勤奋!650字 四年级 散文
-
游龙亭在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去游览了开封的龙亭公园,参观了龙亭、杨家湖、潘家湖,领略了六朝皇宫的风采。龙亭公园大门坐北朝南,门前就是古色古香的宋都御街,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一道笔直的石道向北直通龙亭大殿,两个形状不同的湖分列石道左右,东面的湖叫潘家湖,西面的湖叫杨家湖。湖水清清,许多游船在湖水中穿梭,一面面三角形的黄色龙旗飘扬在湖栏边的旗杆上。龙旗的边缘有两边是锯齿状的,另一边是平滑的。旗面上有一个看上去很虚弱的龙,好像都快死了似的。接下来就是一座跨越湖水的石桥,桥面上左右两边有一些间距很小的阶梯,近看好像是一块块积木似的。跨过这座桥,就是雄伟的龙亭大殿。大殿高高在上,要爬一道非常陡的石阶才能上去。台阶正中是雕刻着一条条姿态各异的龙的石雕,两边才是供人通行的台阶。大殿正门口两边挂着一副“登百尺台徒叹盛衰万寿宫,话七朝事尚许清浊两湖水” 的楹联, 八个大红灯笼整齐排列在屋檐下,每个灯笼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走进大殿门口,远远看到里面有一些身着古装的人好像在表演、饮酒,怎么回事?我赶快拉爸爸过去看。噢,原来里面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蜡像,贴在保护蜡像而树立的玻璃墙上,可以看到里面是皇帝在宴请大臣,几个宫女在吹笛、跳舞。看看大殿正中台阶上的皇帝,正在笑嘻嘻的端着酒招呼大家喝。下面的大臣分列两边的酒桌旁,有一个穿武将服装的大臣真贪吃,左手端着一杯酒,右手还抓住一个鸡腿往嘴里塞,连看皇帝都顾不上了,不是饿坏了吧!我非常喜爱龙亭公园。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古代的知识,了解了古人是怎么生活的。直到夕阳落下,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游兰亭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和同学们踏上了开往兰亭的汽车。兰亭到了,我们兴奋地下了车,排好队,开始了一天的兰亭之旅。我们首先去了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我迈着轻快的脚步穿行在“绿荫大道”中,四周环境优美,水与竹的结合反衬出森林公园的静谧,一个个古典雅美的亭子宛如温柔雅静的少女,为公园增添了不少色彩。我们走到了烧烤区。扑面的食物香味令我们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坐了下来,亲自动手烤食物。可不久我发现,烧烤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不仅需要一些基本的烧烤技术,还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们挣脱了礼仪的束缚,大口地咀嚼着,不顾形象,释放出来了我们的童真与野性。浏览完了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又去了兰亭。跨进兰亭的大门,再走一段僻静的小径,就到了鹅池。鹅池,顾名思义,就是有鹅的池子,一只只白天鹅游在水中,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成为兰亭一道靓丽的风景,再向前走,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高大的亭子,里面有一块碑,听老师说,这是兰亭的镇亭之碑:御碑亭。因为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写的《兰亭集序》,反面是乾隆皇帝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所以我们也称之为“祖孙碑”。这块由俩个皇帝题写的碑矗立在兰亭中,格外引人注目,也令游客们产生无限遐想。碑旁边,就是传说中的墨池。据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苦练书法,写黑了十八缸水,便有了现在的墨池十八缸。到了兰亭,名家书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参观项目,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乃至世界书法的精髓。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该回学校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兰亭,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回校的旅途!六年级:谭丽莎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兰亭游绍兴是闻名遐迩的“书法之乡”,喜爱书法的我自然把兰亭作为我学习游玩的首选之地。今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的兰亭游也如愿的拉开了序幕。当我们的车缓缓的进入停车场,在通过兰亭的一条幽幽古道边,入耳的好像是黄郦的鸣叫,但浓密的绿叶把它们遮挡起来,真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啊!这条古道的两侧虽说有些现代化的建筑,但仿佛古韵犹存,沁人心脾,或许兰亭就是值得我们这样细细琢磨,慢慢品味。走过小道,我一眼就望到了鼎鼎大名的鹅池了。只见池中有两对大白鹅在昂首欢啼,似乎在说:“我们可不是一般的鹅,我们是兰亭的鹅,是别有一番风味的鹅!”又回首看了鹅池旁边的石碑上大大的“鹅”字,像足了一只昂首阔步的鹅,摇头摆尾的走了过来,我不禁感叹:“王羲之的书法,真是如神来之笔相助啊!”在我的赞叹声中,继续往前,便是我最欣赏的“祖孙碑”了。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临的《兰亭序》,背面则是乾隆皇帝的诗。两位满族皇帝对汉族的文化十分欣赏,书法如行云流水一般,尤其是康熙皇帝,将兰亭序写得大气磅礴,包含着对祖国河山尤其是江南文化的赞美与留恋,整个文字潇洒自如,不愧是我最欣赏的君王。听,有泉水的声音!原来我到了曲水流觞处,在古时,将一个盛满酒的杯子漂在水中,酒杯漂在谁的面前,坐着的人就要赋诗一首,倘是作不出诗,那可是得一饮而尽以作惩罚的。古人不仅有闲情雅趣,更有满腹经论,让我们这些后辈佩服不已。我虽然到过兰亭多次,但每次都能发现它新的诗情。我想这个书香浓郁的地方定有让人更意犹未尽的美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期待着下次美丽的兰亭游。650字 小学
-
游兰亭这个暑假,妈妈答应带我去兰亭。我天天盼着,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终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了兰亭。走进兰亭,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 “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写,并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现在兰亭的鹅池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我们又来到流觞亭,亭前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沟,就是有名的曲水。水沟边上有一个个石凳,上面还有垫子。是王羲之和朋友坐在石凳上在曲水面上放上盛满酒的杯子,酒杯漂到谁那里,谁就要作诗,作不出者要罚酒一杯。我们又来到右军祠,祠旁有一水池,就是“墨池”。王羲之当年练字很勤奋,用墨池洗笔,居然把整个池水都染黑了!接着,我们又来到康乾碑前。为什么叫康乾碑呢?因为康熙和乾隆都非常敬仰王羲之的字,所以留下了自己的诗词。其实,康熙和乾隆的字也是非常漂亮的。终于,我们要去看王羲之的著作《兰亭序》了。据说是当时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我们又来到一块碑前,上面刻着“兰亭”,是一块兰下缺亭上缺的断裂碑,据说文化大革命时碑被打断了, 1980年被人重新找回部分,缺少中间一小截。据说此碑是是康熙写,也有传说是乾隆写的,后来的书法家曾想修复补写此碑,可能是因为此碑是皇帝所写,也有可能是此字写得比较好难以描摹,留下让后人遗憾也可让人遐想的“兰亭”碑。游了兰亭,不仅让我欣赏了优美的风景,还让我深深地体会了王羲之练字的刻苦。650字 六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