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350字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350字 初三 应用文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崇礼重德,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导我们首先要注重个人的修养,同时培养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人民就能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人生——《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暑假里,我在家读了一本名叫《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小说,他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在一次航海过程中,所在船因触礁而使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便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八年的孤独的漫长生活。

二十八年啊!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这是一个多么难熬的时间啊!可是鲁滨逊就独自一人在这样一个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用船上剩下的仅有的食物和工具建设创造出他自己的王国!想想看,鲁滨逊能从一无所有发展到衣食无忧,可见他的智慧是不可衡量的!最初,鲁滨逊也悲观过,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抱怨上帝的不公。但是,时移事迁,他变得乐观起来,开始自己建造房屋。

我从心里敬佩着他:他在生病时能想到薰烟草来治病;做蜡烛时能想起用羊脂当蜜蜡做灯;用麦粒收获麦田;用捕来的几只母羊繁殖到近百只羊,每天还能喝到挤出的羊奶,有时候还能吃到羊肉。真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啊!不光如此,鲁滨逊的动手能力也很强,他独立制作了木筏,家具,篱笆,蜡烛,粗糙的面包等,还凭借着信心和耐心将一把麦粒变成了成亩的麦田。

与鲁滨逊相比,我就显得极为渺小了。鲁滨逊有着恒心和信心,单凭这个我就与他相差很远。记得有一次,妈妈交给我一个很简单的任务——让我把平时所见到的好词好句抄在摘抄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刚开始的时候,我答应的很爽快,把见到的好词好句都抄在漂亮的摘抄本上,但是我只有三分钟热度,一两天的时间,我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直到有一天,妈妈问我摘抄本抄到几页的时候,我才猛然想起,不禁低下了早已羞愧的头。妈妈料到了事情的发展,再次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我答应了,因为我每每想偷懒的时候都会想想鲁滨逊,想想他的恒心和信心,想想他在悲惨命运面前的乐观坚持……

在命运的面前我怀疑,在面具后面铁一般决心……

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有决心。面对困难逆境永不言败,勇往直前。这也算是鲁滨逊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应用文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