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随笔》有感
《培根随笔》的内容涉及到人世间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每一篇随笔都包含着培根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大到“论强国之道”,小到“论礼貌”,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培根。
从“论真理”、“论死亡”中,可以看到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嫉妒”、“论贷款”中,可以看到精于世俗人情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中,可以看到热衷于政治,深知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宫廷化妆舞会”、“论园艺”中可以看到一个注意细节,热爱生活的培根;从“论虚荣”、“论言谈”中可以看到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培根随笔》文笔简约,条理清晰,智慧明彻,使我不禁感叹:培根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呢!清高孤傲的作家不屑于些生活小事,市井作家也写不出安邦治国之道。培根则融合了二者的写作特点,扬长避短,阔谈了自己的见解。它像一盏灯,在人们迷茫时照亮眼前的黑暗。这便是培根的大智慧。
书中《论强国之道》令我感触最深。任何一个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这项重担就落在了治国者的身上。如果一个国家有一位英明睿智的领导人,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像他的领导人一样伟大;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软弱无能,那么这个国家只能被人瓜分,任人宰割。
国家是否富强主要取决经济和军事。想要富必须发展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若想强,必须壮大军队,俄罗斯的强军计划和朝鲜的先军计划足以证明这一点。富可以使他国向我国靠拢;强可以使他国不敢同我国对抗。关于这一点,全球超级大国美国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一个好的政策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振兴一个国家。人民赋予了治国者权利,治国者就有义务将国家带向富强。同样的,如果治国者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他必然会受到国民的爱戴,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那百分之六十的选票不是白给的。
当然,光靠领导人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这个民族团结一致,心系一起。就如当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正在内战的国共两党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证明我们胜利了。
在合适的时机,英明的治国者推动改革,增强综合国力,人民团结在以领袖为中心的领导下,共同努力,便能开创一个盛世……
《培根随笔》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读《培根随笔》有感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且时刻告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在这五十八篇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出各有各蕴涵的深远意义,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的人。而培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随笔展现了他的文采,展现了他的人格,也展现了他的论点。
相似题目
-
读《培根随笔》有感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生在世就会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所以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然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来的。“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1000字 高一 读后感
-
读《培根随笔》有感昨日趁着阳光慵懒,倚在大树旁,绿荫掩着脸庞,指尖轻抚书页,《论青年与老年》自顾呢喃:我的青年时光是否也会转瞬成为老年,两鬓斑白?《论青年与老年》这新颖的标题让我为之深深触动,青年与老年似乎是两盏截然不同的灯,一个闪着强烈而火热的白光,另一个却泛着淡雅柔软的暗光;一个让人活泼,一个让人沉稳。青年与老年正是如此,两个不同的时期,两个不同的观念。青年必要变为老年,而老年也曾是青年,看似相互对立的两个时期,其实他们都经历过那段岁月,但岁月沉淀下来的并不是青年的创新而是老年的守旧。青年也好,老年也罢,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我们不应该反驳任何一个,我们要渴求他们宝贵的特点,要将他们慢慢磨合,最后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不必感慨青年时没有老者们的成熟与稳重,而老者们也不必在年老之时驳回青年们的一腔热血与炙热情感,只因要相信青年是你早期的的模样,老年是你被塑的样子。你们必定不要成为敌人,因为你们万万不可仇恨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青年与老年应成朋友,若还不是,那只是尚未互相了解与汲取罢。阳光散去,飒飒风声吹得满树叶落,合上书,“青年时我处处碰壁,老年时我怨恨自己,当然,那不是我想要的。”青年是能量,老年是方向。4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读《培根随笔》有感《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700字 初三 书信
-
读《培根随笔》有感《培根随笔》中隽永简洁的笔力,饱含哲理的文字令我感触深刻。这本书包括58篇散文随笔,重在对人性中某个涉及真理、宗教、信仰……看完这本书只需一天,但真正透彻灵魂却要十年之久。我本是一个非常有嫉妒之心的人,看不惯那些比我优秀的同学,就排挤他们,不愿与他们为朋,作伴。但随笔中的嫉妒篇说:嫉妒是=最为惑人心智、最顽固、最持久的了,使我们认识到嫉妒是一种卑劣下贱的情欲,是一种属于恶魔的品质。这句话给力我心灵以深深的洗礼。是的,嫉妒之心是不好的表现,即使有时它可能成为你走向自强的催化剂,但嫉妒之心给予我们的弊处是不容置疑的。许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嫉妒心爆棚,而从耿直变得堕落,从坚毅变得怯懦,甚至使人生的理想面临倾覆。于是,我开始避免嫉妒,学会把嫉妒转变为羡慕,以激励自己前进。青春的道路上也愈发轻松、自由、阳光。随笔中,论嫉妒使我坦率诚恳,学会放开,论礼貌亦让我懂得礼节,学会拘束。此篇说:只有内心品德很高的人,才可以不计较小节,犹如没有衬景的宝石,必须自身珍贵才会蒙受世人厚爱一样。这使我们知道了礼节的重要性。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礼貌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现在,每逢过节,人们都会看到亲友们团聚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家甚至都不与对方寒暄几句,就只顾沉浸在手机的聊微信,刷微博之中。大家都没有了以往那般热闹活跃的气氛,亲情变得冷漠,礼貌甚至让嗜于电子的人们笑话,这是可笑而可耻的。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十分有气节的,居然在这个科技蓬勃的年代遗忘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人性的美德!培根在随笔里也提出“要使自己举止文雅,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炎黄子孙却不能做好,这是多么令人悲哀呀!所以,在礼貌方面,我们应当时刻鞭策自己,对待亲友一样,对待陌生人也一样,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也不会失传。有了礼貌,我们的举止也优美得体,生活也会自如。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去感受和体会的地方。在这里就不一一去解读了,希望众多读者们能好好感受这本书,它可以带你遨游哲理的世界。800字 初二 应用文
-
读《培根随笔》有感读过培根的散文随笔,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文艺复新时期的情况,得知培根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他的散文清晰明了,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关注现实,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并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可以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道理,我们也可以把散文中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培根随笔语言凝练优美,意蕴深刻,不多的文字中,却蕴含了许多丰富的哲理,所以我们应该向培根学习,把他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当中,并且学会如何用小故事来描绘出深刻的道理。赣州二中初三:孤寂的泡泡250字 初三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读《培根随笔》有感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生在世就会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所以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然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来的。“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广元市实验中学高一:卟良的承诺1000字 高一 读后感
-
财富有价,德行无价—读《培根随笔》之论财富有感财富有价,德行无价——读《培根随笔》之论财富有感《培根随笔》是英国培根的一部文学著作,每一篇培根对其谈及的问题都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读完第三十四篇论财富,也让我对如何致富和正确消费有了更深的见解。在论财富的第一句,笔者写了这样一句话,财富不过是德行的包袱。这里的包袱有障碍的意思,即财富能让人背弃道德。之中还有这样一个虚构,财神普路图斯首天帝朱庇特派遣时总是磨磨蹭蹭,而受冥王普路托差遣时却跑得飞快。这段虚构的寓意是,靠诚实和汗水致富通常很慢,但靠他人死亡发财则快如钱财从天而降。作者有写若把普路视为魔鬼,当财富来自魔鬼时,的确来的很快。这里的魔鬼则指靠欺诈,压迫和其它不公正的手段获取财富。可见,为了取得财富,神都可以昧着良心采用不正当的方式,更何况人呢?!这里的财富,无非是一种物质的欲望,这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也是与生俱来的,但当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时,人就会忍不住这巨额的诱惑,不顾道德和信义,采取各种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赌徒和犯罪分子的心理,虽然他们是得到物质或是经济的满足,但却失去了人最宝贵的品质道德,最后都会遭世人唾骂的!这几年,贪污受贿这个名词在我们眼前也是频繁出现,这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个令人痛心的名字--文强,成志杰他们都是禁不住金钱作文的诱惑,受贿的金额也让人触目惊心。人无贵贱,財无多少,人的品质并不是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并不是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他们最终也都是受到法律的严惩。我曾经也收到过财富的困扰。我四年级时,一次和朋友去书店看书,目光受到朋友手中的一本少女图画的诱惑,哪有可爱的贴花赠品,全市市场上买不到的可爱的贴花。我被迷住了,和朋友互相互赞叹着。禁不住诱惑,油然而生了偷得想法,我环顾四周,手拿着的书悄悄伸到后面,准备撕下组后一页贴画。最贼心虚的我又拿了一本书装作看的样子,脚却紧张地没了知觉。一想:这书店多安静,撕书的声音那么大,被人发现怎么办?头望着天,眼睛一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若无其事的与朋友大声搭讪起来,背后悄悄往下撕。终于撕下来了,我偷偷卷起来塞进口袋,可这纸竟然太长,衣服盖不住,没法带出去,只得放弃,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的做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也庆幸当时没有犯下这严重的错误。让我明白:不是自己的莫伸手,伸手比被捉财富是德行的包袱,并不是说对金钱不屑一顾,而是要求我们获得财富要分清有道无道,就像书中所说:他追求财富增加显然不是为满足其贪婪之心,而是为了得到行善的资历。财富有价,德行无价!只有靠自己努力,诚实和汗水所得,我们才会不愧良心,花的安心。1000字 高一
-
随笔小感_抒情随笔(1)路之感路-----人生之路。坎坷小路。山间小道。就连悬崖峭壁上那一块块凸出来的石头。小河上那一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孤零零的独木桥。山上那一条随时都有可能有野兽出没的林间小道等等,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呢?是的,也许你不会经过悬崖峭壁上那一块块凸出来的石头,但你的人生中会经历如同悬崖般危险的事情;也许你不会经历小河上那一座独木桥,但你会经历可能和生命擦肩而过的瞬间;也许你不会经历那一条随时都有可能有野兽出没的林间小道,但你会经历一个处处充满危机的危险道路;也许。人生有太多太多不同的路需要我们去经历,需要我们去体验,愿我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条路!(2)爱心爱心是在别人遭遇困难时伸出的一只手,爱心是你投入募捐箱里的一枚钱币,爱心是对失败者一个鼓励的眼神,爱心是对自卑者一个明媚的微笑……爱心是无限的。爱心可以让一位孤独的人感到温暖;爱心可以让一位在病痛中呻吟的患者重新鼓起对生命的信心;爱心可以让一位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重新站起来;爱心可以。奉献爱心可能会使你失去一些东西,但爱心会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收获爱心会使你的生活增加一分甜蜜,会使你感到幸福。正如巴尔德斯所说:“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别人,你的心中也会春暖花开。”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奉献自己的爱心呢?朋友,请你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吧!500字 高一
-
读《蜥蜴》有感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主任陈老师要求我们去读《读者》,其实我早就迷上了《读者》里面每一篇文章,不说全部是精读,但至少我一字一句都看了进去。不知是哪一期《读者》,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真的不怎么吸引人,叫《蜥蜴》,普普通通的开头,简简单单的结尾,可就是这朴实无华的语句,打入了我的心房,以至于让我提笔写下了这篇“不起眼”文章的读后感。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作者去沙漠旅行,走到了一棵仙人掌面前,有一只蜥蜴正仰着头,等着仙人掌上的露水滴落下来,作者没看两眼就走了。返程时,又遇到了那只蜥蜴,一成不变地仰着头,唯一变了的,是仙人掌上的水珠不见了,对!被太阳蒸发了。作者不忍心把蜥蜴丢在沙漠里,于是把它装入自己刚喝完的空塑料瓶中。第二天,当作者想把它埋葬时,奇迹地发现蜥蜴活了,于是把它又送回了原来的沙漠。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去旅游时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让我感受很深。蜥蜴可以说是起死回生。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文中这只蜥蜴的求生意识;塑料瓶中仅剩的一点点水滴救活了蜥蜴,这一点点水是蜥蜴唯一的希望,虽然很渺小,但它并没有放弃,反而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了死亡的威胁。蜥蜴很像一个众所周知的名人,或许大家都已猜到,霍金。霍金一生十分的坎坷,一个有着如此多的智慧的人,身上都有着疾病的禁锢,有着疾病的烦扰。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他也能够完成一部部巨著,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没有消极,没有沉默,反而和正常人的心态一样,乐观,积极,向上……和霍金,和文中的蜥蜴一样的人有很多,海伦·凯勒,史铁生等等。这些名人的故事,让我感到一种挫败感,想到自己平时的抱怨,平时对生活的不满,惭愧油然而生。这些人,这些物,每一件都在启示着我们要在逆境中生长,我们有健全的身体,而他们没有,他们都没有抱怨自己,抱怨生活的不公,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这样做呢?由这篇《蜥蜴》我联想与感悟到了许多。希望大家可以像蜥蜴一样,在逆境中升华。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800字 高一 读后感
-
读《童年》有感对于童年,我想,最好的诠释应该就是幸福了吧!像派大星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像海绵宝宝一样天真烂漫地微笑。而对于阿廖沙,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群蚁排衙般的黑字,将我引进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曲折故事。阿廖沙,出生在俄国一个木工家庭,家境贫寒,早年丧父,仅四岁同母亲一起寄居在外祖父家里,目睹并经历了层出不穷的暴行,这一切,都使他朦胧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阴霾与仇恨中。为了一点不起眼的小事,外祖父鞭打他使他失去了知觉,一连躺了几天;善良的工人“小茨冈”伸手去挡打在阿廖沙身上的树条,胳膊都被打肿了,不料,阿廖沙的两个禽兽般的舅舅要他去抬沉重的十字架时,一失手被舅舅们活活砸死了;舅舅们因为无聊,一次又一次地制造歹毒的恶作剧来加害老长工格里高利,用卑鄙的手段寻开心;出于嫉妒,他们把阿廖沙的父亲狠心的推进冰窟窿;为了争夺家产,两个舅舅大打出手,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父疯狂的殴打无辜的外祖母,导致粗发针残忍的扎进她的头皮里,天使般慈祥的外祖母却毫无怨言;舅舅无端地打死了自己的老婆,冷血的没有人性;当外祖父一败涂地的时候,便挥挥手将阿廖沙和外祖母赶了出去;继父整天不务正业,对于阿廖沙母亲的劝告无济于事,并用脚尖猛踢她的胸脯;阿廖沙十岁那年,母亲也撒手人间……合上书,我浮想联翩:是啊!在这儿,对于亲人,他们不闻不问;至于亲情,早已被龌龊代替。整个家残无人性。接踵而至的恐惧并没有压倒阿廖沙面对生活的勇气,但是,那一幕幕恐怖而又目不忍睹的画面还是深深地印在了年幼的阿廖沙心上,为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可望不可即的阴影。小小年纪,饱尝了太多的辛酸疾苦。我觉得,一个不曾拥有爱与被爱的孩子必定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吧。相比之下,我作为一个幸福的人,心中似乎燃起一份小小的骄傲。生活,像一条沉重无形的锁链束缚着他,令人窒息。而打开这把枷锁的人,我想应该就是他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外祖母了。当阿廖沙正处在黑暗的边缘摇摇欲坠却又束手无策的时候,是外祖母用美丽动人的童话将他重新唤回光明、神圣的世界。并对他百般呵护、关心,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用无私的爱陶冶了阿廖沙高尚、坚定的情操。面对令人发指的污秽、丑陋、自私和贪婪。外祖母用行动给予了他善良的力量,使他的身心没有受到恶势力的腐蚀和摧残,是外祖母培养了他正直、坚强的性格。想到这,我暗暗的保证,要做一个像阿廖沙一样勇敢的人,无论困难再怎样恶劣,都要怀揣乐观的上进心,不能心灰意冷,即使再多的苦,也不能被扼杀灵魂。黎明的曙光,只有充满信心、具备实力的人才配拥有。可以说,阿廖沙的童年如同地狱一般纷乱,是外祖母为他驱赶屈辱与丑恶,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光明,把他灰色的童年渲染成了五彩斑斓的另一个天堂,洗濯了他本应恶劣的灵魂。在阿廖沙的世界里,外祖母便是真善美的化身。从我心底里,外祖母的形象一直都是那么的高大、伟大,令人油然而生一股敬意……她拯救了一个人人敬仰的伟人,为世人保留了许多令人爱不释手的文学财富,以及阿廖沙本人对世界的影响之大。这个时候,谁又会想到,曾经的那个无知的孩子,竟然会是伟大的高尔基呢?我们的童年跟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不怕挫折,孝敬父母,不奢侈浪费,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想,这会是一本令我受益终生的书……山东日照东港区日照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安静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
-
作文读培根随笔从小妈妈就会买很多文学杂志给我,但每次读到第一页的“卷首语”时,我总会隔过去,因为我觉得那些文章读得太累。所以,妈妈常常在我不想读卷首语时说:“这些文章都是文学佳作,要在心情静如止水的时候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真谛。”我便常在最平静时翻看这些文章,真的大有所获。暑假,我读了弗兰西斯·培根的《培根随笔》,觉得它就是我们人生这本书的“卷首语”。《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亦却是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形体和颜色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的美却一点也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很美丽的女生却出口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能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
强国的良药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窗外一片倾盆大雨,雷声轰响,屋内我又品了一本好书《培根随笔集》。知识与理性之光照耀在淡薄的灵魂之上,我感到十分平静,仿佛空灵的山谷里出现一个纯洁的少年,无比单纯。《培根随笔》一书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是由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和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全书至今共59篇,至今畅销不衰。(应为58篇)近日是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便来探讨本书中的其中一篇《论强国之道》。不需要太华丽的词藻,也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准确,实在是一种更加“华丽”的语言魅力。“没有运动便没有健康,对个人和国家无不如此。一次正当体面的战争,是国王或共和国极好的锻炼。”这是培根所述的一句话。战争既能锻炼士兵素质又能积累经验,无不是国家富强的良药。然而这一切皆是需要条件的,可见,国家想要强大,关键要骁勇善战之民。若民气卑弱,百姓无力,这一切也不过是梦幻之景罢了,这便又将条件往后推了一步。那么,国家富强要集合哪些因素呢?其一是能干的大臣,能处理国事,使国家摆脱困境免于祸患;其二是国家领土以及城镇的多少。有的国家虽然领土狭小,犹如细枝,却不失为强大君国的基石;其次是人民必须拥有勇敢好战的素质。若士气低落,就算有再多的战车枪炮,诸如此类也不过是披着狮皮的羊。总结了前面几点,最核心的因素便是不可让绅士贵族繁衍过快。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贵族绅士的风度豪气影响着人民,蔚成风气,人民也自然好勇尚武;若贵族腐败封态,国家也必然不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一贵族汪精卫便被恐日情绪所围困,只看到了日本的强大却看不到中国的优势,成了怕死懦弱之人并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各类协定。诚然,汪精卫自然有着一段灰色可悲的汉奸岁月,却也为国做了不少贡献,怕是属于民的气节,对此我没有什么舆论,但正是如此,我更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他的功绩与“灰霾 ”。强国之道,亦是强民之道;强民之道,更是强力之道。这些都算是国家一路行来的经验,是实用的,宝贵的。作为祖国的花朵,学生便是强国的未来。也就是说,在强国之道上,学生要认真学习,勤奋向上,长大后为国效力,也是能做出一番大贡献。培根随笔,耐人寻味;强国之道,亦是如此。900字 初三 议论文
-
一杯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茶——读《培根随笔》有感培根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当我翻开他的随笔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短的文章能写出些什么道理来呢?可当我耐心读下去的时候,一点一点的惊奇慢慢蔓延在我的心头:他写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有着自己的价值,每句话都好像在诉说着一个哲理。在他的随笔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谈美》和《谈友谊》。美,是自古至今人们谈论的永恒话题之一,而每一个人对于美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所以培根也写了一篇《谈美》。培根把美分为了内在美和外在美,他说:“论及美,容貌美胜过肤色美,文雅得体的举止美又胜过容貌美。”我想,在培根心中,外在美胜过于内在美,当一个人虽容貌不如人意的时候,他的德行举止却位于人上,那么,他就是美的。而现在更多的人只注重于外在美,用形形色色的化妆品把自己的外表包装的光鲜亮丽,但却不注重于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文明,那么即使他的外在如同仙子般美丽,那他也称不上是美的,所以,让我们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也注意提升我们的内心修养,让我们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而《谈友谊》这一篇中培根提出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在自己角色演不好的情况下,要是再没有朋友,那他只好下台了。”的确,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那么,孤独、寂寞只有自己承担,快乐也只是自己独享。当碰到困难时,没有人激励;失去信心时,只能等待着彻底被击垮。而有了朋友,你可以把快乐向他们诉说,让快乐加倍;你可以把忧愁向他们倾吐,将忧愁稀释。这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吗?《培根随笔》如同一杯值得让我细细品味的好茶,读熟它,读透它,对我们的人生将不无裨益,也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600字 初三 议论文
-
坚持就是胜利读《根鸟》有感坚持就是胜利——读《根鸟》有感梦,是什么?我一口气读完了曹文轩的《根鸟》。故事是十分纯美的,它讲述了一个少女紫烟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决心救出紫烟,他出发了,一飞冲天,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门。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镇……一个个场景奇异而玄妙。根鸟成长在显示与梦幻之间,他决定以梦为马,度过他的成长阶段。恍惚、迷乱、摇摆、清醒、执着、一往无前,在痛苦中品味着欢乐……最终,那个在根鸟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大峡谷,终于真正出现在根鸟面前。那个大峡谷,开满了无数白色的、纯洁的百合,白色的鹰,高傲地在峡谷上方,久久地盘旋着……在到达大峡谷的途中,根鸟遇到过许许多多我们无法想象的磕磕绊绊。在菊坡到青塔的路上,他步履艰难地在沙漠中行走;在青塔,他买马的钱袋被人偷走;在鬼谷,他被“长脚”拉去开矿,被束缚了自由,束缚了梦醒,但终于逃脱;而在米溪、在莺店,他迷惘过……但他坚持下来,终于找到了大峡谷,找到了他的梦想……虽然这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产生的梦幻世界,但我从中得到了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在生活中,根鸟所盼望的那个长满百合的大峡谷,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梦想吗?根鸟在寻找梦的途中所遇到的磕磕绊绊,不正是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吗?根鸟最终找到的大峡谷,不正是我们经历了磨难,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的欢笑吗?但不能忘记的是,不管是根鸟找到他的梦,还是我们实现我们自己梦想的途中,都会历经磕磕绊绊。要克服它们,必须要坚持到底!我们决不能被困难摔垮,我们应当勇敢地站起来,努力打败它!我们心中想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找到它!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能够记住我的话——坚持就是胜利。然后,去向自己的梦想,扬起帆儿,展开翅膀!上城区大学路小学六三班叶佳惠6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读《复活》有感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6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文章短小却不失精彩,语句简练却引人深省。——这是《培根随笔集》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融入文章的世界,文中信手拈来的名言警句总能让你意犹未尽。在《谈友谊》中,培根说:“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相反的效果:它可以使欢乐加倍,又可以使忧愁减半。”是啊,朋友是你忠实的伙伴,他可以和你一起分享快乐,也可以为你分担忧愁。记得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个坐在座位上看着成绩单上的红色大叉,一个劲地烦恼为什么当初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解题方法。平时要好的朋友在我身旁坐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下次肯定会做得更好。”她还为我分析了这道题的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脑海中的黑云一下子就拨开了,不过一会儿就和她一起嬉戏打闹起来,把烦恼的缘由也忘得一干二净。友谊,是人生之路上陪伴你的重要力量,没有友谊,世界只不过是一片荒原。“不要追求耀眼的财富,而是去追求你可以正正当当地获得、合情合理地使用、高高兴兴地分配、心安理得地留下的那种财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去诚实劳动来获取财富,而不是走歪门邪道去谋取利益,即使这样可以令你财源滚滚,那也只是厄运来临前短暂的满足罢了。现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人为了钱财违背道德去干违法的事情,最终也只能在监狱里悔过。总之,做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应该本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读《培根随笔集》就像品茶,要细品,才能知其味。初二:蔡晓烨点评:从读后感的角度而言,其实本文的语言和思考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作者是利用所读的内容进行现实生活的印证,也就是说,当读到一句有触动的话,作者不仅仅是对于道理本身进行延伸,而是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的联系其实就是我们阅读的一大目的。好的书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一会,就忍不住停下来想一想,因为书中传递的思想很有启发性;一类是看的过程中“根本停不下来”,说明书的情节非常有吸引力。而作者本篇读后感,无疑证明了《培根随笔》属于前者。$(".zkC p:last").css("margin-bottom","0");$(".btn_li a:last").css("margin-right","0");点评老师:马娟娟800字 初二 读后感
-
培根随笔读后感《培根随笔》这本书刚开始接触它时,只觉得它是一本简单议论事物的书。可当我从新温故这本书时,却又发现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哲理。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会更加从容地解决。《培根随笔》的作者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他有一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文章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多数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其中有一篇是"论拖延"的,他说"幸福就像市场,如果你能多待一会儿,价格就会降下来;有时他又像西比拉卖神谕集那样,起初整套的出售,然后一次次地毁掉其中几卷,余下却仍然要全套书的价钱。"这也就说明了在不同的时间,拖延一会儿所带来的会有所不同。有的是拖延一会儿,能受益更多。有的是拖延一会儿,则会错失良好的机会。而要抓住机会,是要讲究时机的。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他还说"时机的成熟与否必须缜密裁察"我们要想成功抓住机会,就得考虑时机是否成熟。而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缜密思考过。机遇的出现绝非偶然,抓住机遇也并非巧合,这其中也是需要深思熟虑和选择的。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论幸运"。他有一句话说的好,"每个人都是自己好运气的设计师。"的确,好运气不是靠偶然得来的,而是自己争取过来的。"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而这就叫做"潜能"。"幸运之神虽然是盲目的,但并非无形的。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他们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不断作出细小的努力来达到幸福,这就是不断地增进美德。"幸运之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得为自己去争取幸运,而不是等着好幸运来找我们。成功并不完全是属于我们的,它也有幸运的一部分。与其说那些历史人物是伟大的,不如说他们是幸运的。《培根随笔》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哲学、道理,还有智慧。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原计划在进行的,我所能做的则是发现并继续探索。800字 读后感
-
英雄至此却思量读《培根随笔论复仇》有感刀光剑影的英雄故事,是否真的如其表面那段正义?——题记人们总一味沉溺于理想中那些形形色色的英雄情怀,更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所如痴如醉。历史的画卷总是由仇恨与复仇交织绘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伍子胥为父报仇的故事。当年,平王被奸臣费无忌盅惑,诛灭伍家,伍家上下除伍子胥外无一幸免。于是伍子胥便踏上慢慢复仇之路。当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的使命相冲突时,家族使命已远远高于一切。几经周折,终于以胜者姿态踏上楚国土地的伍子胥发现平王已死,不仅对城内无辜百姓进行屠杀,而且连平王尸体也不放过,硬生生从墓穴中施出,进行鞭尸。看到此,人们一面为伍子胥成功的复仇感到庆幸,但又不得不疑惑,伐楚?鞭?这是否还是君子复仇?这与那些只有采取下流行径的小人还有何分别?而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是一个经典的复仇人物,可他的复仇却有别于伍子胥。父王暴病而死,叔父夺权,母亲改嫁,朝纲混乱,百姓更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当哈姆雷特得知是叔父害死父亲,复仇的火焰越燃越烈。他的复仇不仅是为死去的父亲还一个公道,更肩负着民族危之的重大责任。培根曾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我认为哈姆雷特的复仇更倾向于为国家公益,这于伍子胥的私仇,这样的复仇就显得更加正义,也更能被人们所接受。复仇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本应的目的则是让对方意识到错误。再回到之前所谈到关于伍子胥的故事,他多年来对信念的坚持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一个人心中对当年仇恨也此念念不忘的人,又怎么能让那个本可以愈合的伤口愈合呢?不仅我们大家,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对这一类事件又是否应思量一下呢?伍子胥的事,可歌可泣,但却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去复仇,如此行径之后又是否能平静内心呢?以德报怨是复仇的最高境界,一个视仇恨高于一切的人心中放着太多的包袱,又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在盲目崇拜一个英雄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又是否真的正义?当血与泪交织在一起时,一篇篇有关复仇的诗歌渐渐在历史的烟消波静间消散……我不禁思量,复仇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8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总有一弯明月——《培根随笔》读后感在了无生气的黑夜里,总有一弯明月,陪伴着我走完崎岖的前路。——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书作为文明的使者,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时光中停留了下来。而面对密密麻麻的书籍,我却抽出由著名的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写的《培根随笔》,在这处处充满哲理的世界里遨游了起来。在这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读着,一句话便使我深思了起来。话是这样说的,"对于在上的人表示尊敬并不是一种奴气,而是处世应尽的一种责任。假如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居于我们之下的人又怎么肯对我们表示尊敬呢?”从前的我,无论是从书本中读到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抑或是从电视剧中特立独行的英雄,都深深加固了我心中对此的不屑。而书中培根对于荣华富贵的渴求而不断低头的性格也是我无法认可的,但我单单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却读懂了“尊敬”的真正含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由于官场的过于腐败,电视剧中特立独行的大英雄是因为有着过于危险的任务而变得冷酷,而对于我们,这些都是不存在的问题。与亲戚朋友见面打一声招呼是表达尊敬;在父母回家时接过沉甸甸的包是表达尊敬;在校园里遇见老师亲切地问好也是表达尊敬……过去的我们也许觉得这有些许虚伪,可这些行为却是必不可少的,它传递了你对他人的尊敬,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敬。带着新领悟的道理,兴致勃勃地投入了继续的旅行。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让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求知的精神为我们铺好了道路;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让我知道了友谊使道路的两旁开满鲜花;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让我懂得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前进。而在这路上,总有像《培根随笔》这样的好书,化作了一弯明月,陪伴我走完这崎岖的前路。8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读《根鸟》有感《根鸟》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籍,讲得是一个令听者动容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梦的传奇故事。我合上这本书—《根鸟》,心中不能平静,我为根鸟的遭遇感到痛心,为他追寻梦想的勇气而感到佩服,根鸟—这个坚毅、善良、不放弃的人物深入我心。因为一个梦,根鸟开始了寻找女孩的路,为了梦想,他坚强的面对困难,为了梦想,他执着的向前探索,为了梦想,他执着的不肯放弃。14岁的根鸟,因为去打猎遇到了一只白鹰,看到了白鹰腿上一个女孩求救布条,布条上的事进入了他的梦中,醒后他想寻找解救那个女孩。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他离开家独自走过荒漠,草原,大山,村落,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虚伪的长脚、狡诈的金毛、冷漠的班主……品尝到了旅途的寂寞、艰辛,饥饿、寒冷、疾病,各种各样的诱惑、时时刻刻地折磨着他,他也曾经徘徊过,恍惚过,但他从没有放弃过。最后,终于见到了梦想中的大峡谷,那是一个比天堂还要美丽的地方。根鸟的不放弃令我深思。米南德说“谁有经历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执着的根鸟不畏磨难,终于到达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经历了重重磨难,才得以成功。他使我想到了贝多芬也是这样,他失明失聪,却谱写了流传至今的华美篇章;司马迁也是这样,他关押狱中,却书写了《史记》这著作;史蒂芬·霍金也是这样,他全身瘫痪,去坚持探索出科学的奥秘;屈原也是这样,他惨遭宫刑,却完成了千古绝唱《离骚》……他们都可以坚持不懈,那我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羞愧,我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比如我满腔热血的去学习了古筝,可是一个月以后,便没了热情,被枯燥的练习,磨疼的手指给打败了,就闹着不再学了。比如做数学题时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就不再钻研,找别人讲给我听。手指的疼,练习的枯燥,与根鸟所遭遇的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我也应该坚持下去,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一件事情,一旦着手,不达目的,绝不罢手。《根鸟》教给我要不放弃,向目标前进,《根鸟》也教给我要有梦想。同时,《根鸟》还教给我在生活中,要有双善辨的眼睛,要提防像金毛,长腿这样的坏人,还要禁得住诱惑,不误入歧途。《根鸟》使我在梦幻中游走,在真实中体验人性,主人公根鸟给予我很大的启迪,我会像他一样执着的追寻梦想的。800字 初一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