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乌塔》想到的
读完《乌塔》这篇课文,我合上书本时,仿佛看到乌塔正化身为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中,她的翅膀强劲而有力。而我正像是圈养在华丽的笼子里的小鸟,每天锦衣玉食,但翅膀却慢慢地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想着出去旅游,但在中国,我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样,从没想过自己出去玩。在我的记忆里,为数不多的几次旅游都是一家人成群结队去的,父母都把我看得牢牢的,生怕我丢了。学校里组织野炊,父母也是担心不已,为我打点好一切,又不断地吩咐老师要照看好我。我就像温室的花朵,没有急风骤雨的吹打,没有阳光的曝晒,也没有风霜的侵凌。这朵花长得高大而美丽,但一旦离开了温室,又能存活多久呢?父母的溺爱,让我习惯了依赖。乌塔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都去打工挣钱,端盘子、发广告、带孩子等,什么都做过,但我从未想过要凭自己的能力去挣钱,我也从未培养那些生存的能力。与乌塔相比,我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听说鹰妈妈在小鹰的翅膀结实了之后,就会把小鹰推下悬崖,使小鹰不得不练习飞翔、练习捕食,因此小鹰才具备了生存的能力。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放手吧,让他们见识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学会接受世界,感受内心的自由和激情。像老鹰一样果敢放手,才会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生命进行曲
当,林中栖息的精灵欢快的 把你从梦中唤醒,你是否感受到 一丝情感的触动? 当,倦鸟归林,夕阳拥着晚霞入睡 你能否感受,一股暖流将你 颤抖的心灵轻轻抚慰? 这,是生命的呼唤; 这,是生灵的共鸣 也许,每天的学习令人乏味, 让你忘记了动物的可爱 也许,成堆的作业会很头疼; 让你模糊了对生命的记忆 也许,生活对于你毫无新意; 让你眼中,只剩下一片没有生机的灰暗…… 但,生命从来没有停息过: 看鱼儿在水中跳跃, 蝶儿在花中欢舞, 春燕在柔柔的雨中与柳条嬉闹, 夏夜知了鸣声不停, 大雁高飞,风花雪月, 冬,还有那小蚂蚁在不知疲倦的忙着 芦苇在风中柔柔扭着腰肢 稻谷还在积蓄着力量 柔美与力量并不冲突 在生命的世界里, 这些都是自己独特的美的方式 一年四季,万物更新 当亘古的风吹走羸弱的生命 必定会带来坚韧的美丽 从高大的蕨类植物 到矮小的墙上的小草 生命,从未停息过 那些可爱的生命呵 放下笔去感受你们的欢愉 告诉我,你们为何如此快乐 美得如此令人痴迷? 哦,那朵蒲公英悄悄告诉我 因为有生命, 生活,用心去活, 才能美得耀眼 让生命不息,快乐不止
相似题目
-
由《乌塔》想到的由《乌塔》想到的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乌塔》的文章,文章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乌塔独立自主的个性让我很有感触。文章最后乌塔与“我”的那段对话,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呢?其我们很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家长们的溺爱紧紧拴住了我们脚步,他们的过分关爱让我们感到窒息。就拿我来说吧,在家里,我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洗刷刷,都是妈妈一个人全部承担。我只需做到认真学习就行了。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学习闲暇时,想去帮妈妈做点什么时,总是被妈妈好言拒绝,结果我成了十足的书呆子。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对所有爸爸妈妈说:“爱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独立自主,而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包办所有的一切,这样只会害了我们。”我们都被父母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一片自主的蓝天,只能通过电视、书本里的东西来感知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天下无强盗,可是在父母的眼里坏人太多了。他们觉得所有的坏人都盯上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便强迫孩子生活在自己的画好的保护圈里。而作为孩子我们也只好被动接受。乌塔是幸运的,因为她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博的学识,她还能亲身去经历、体验和感受。而我们就被养在鸟笼的小鸟一样,时时刻刻被保护着,应该说我们是幸福的,但却是遗憾的幸福。在这里我想对父母说:“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翱翔的蓝天,只有放手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由《乌塔》想到的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边课文。乌塔,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如果不是你亲眼所见,你敢相信她一人独自游了很多国家吗?这对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事。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在中国,像乌塔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不让我们做任何事情,导致我们不会叠被子、洗衣服,甚至连衣服也不会自己穿。父母的过分溺爱,使我们养成依赖的思想,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笼中的小鸟,家长们,您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您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您还能去给他穿衣洗脸吗?所以,那些把孩子紧锁着的家长们,快打开“溺爱之锁”,让孩子们拥有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吧!父母们,请放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们去自由自在地飞翔,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人生的道路吧!由《乌塔》想到的假期闲着没事,翻开上四年级的语文书。我的眼睛停留在《乌塔》这篇文章上,便写下了这篇读后感。我认为乌塔比我快乐,她小小年纪就可以单独在欧洲旅游,见到非常多美丽的景色。我只在课本看过威尼斯、埃菲尔铁塔,我多么想像乌塔一样亲自去看看啊!就因为乌塔见多识广,所以我觉得她比我快乐多了!当然,中国和外国的家长有很多的不同。我非常向往外国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我羡慕乌塔有朋友式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孩子很多自由的活动空间,不像我的父母总是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从小就把我严严实实地包管起来,没有给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间。我就像温室里的一颗小草,不经风雨,不见彩虹。而中国的家长却认为他们非常体贴孩子,他们不准孩子们做冒险的事,是出自于对我们的爱,他们以丰富的经验来告诫我们,以防我们做错事、走弯路。但我觉得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爱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乌塔的父母就支持她做她喜欢做的事,这样的爱是最崇高的!我想把自己和乌塔做个比较,我认为乌塔比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它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而我呢,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唉!没办法,正如我老妈所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乌塔是快乐、自由飞翔于蓝天之间的苍鹰,我只是在笼中在待飞的小鸟!父母们啊!让你的孩子们有很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吧。不是溺爱,而是支持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是给他们自由的空间!由《乌塔》想到的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让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十分强,让我不得不敬佩她,所以在学这一课时我学的十分认真。在中国她这样大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从而让中国的孩子养成了一个坏的思想——依赖别人。我想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这句话。我想对父母说:“我有翅膀,请不要人为折断它。我会站立,会远行,让我们经受风雨的磨练吧!由《乌塔》想到的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乌塔》这课。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乌塔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去游欧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却当家中的“娇娇女”,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为这次欧洲之旅准备了三年,路线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个中学生,几乎不要家长帮忙,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读书,看课本,什么都要依赖父母。和乌塔的自理能力比起来,我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从乌塔身上,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优秀的人才,对未来有用的人才,能回馈社会的人才,不是光会死读书就够的,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积累不是光看电视图片就能学到的。“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并不完美。”乌塔的这句话,如雷贯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发表几篇作文的时候,乌塔已经在自费旅游多个国家了。和乌塔比起来,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说,我们国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们都在父母的爱护下娇养的有些软弱苍白了。其实,小孩子应该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总是一帆风顺的话,长大后走入社会,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就会很差。容易在困难前退缩。平时得到锻炼的人,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就能自信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不会轻易言“败”。亲爱的爸爸妈妈,多给我们一些锻炼和自由吧,让我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让我们多一些自信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把你们对我们的爱变成溺爱,过度的保护只会使我们丧失独立的能力。不要把我们当做小鸡护在羽翼下,我们要做的是雄鹰,展翅高翔的雄鹰!社会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动手干实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未来是我们的,请放开对我们过度的保护,让我们经受风雨的磨练,在这美丽的大千世界里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吧!1200字以上 三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在第七单元中,我们们学习了许多篇名人的成长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乌塔》这篇文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体现了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这使我想到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独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说是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游历世界呢?许多父母溺爱孩子,他们都认为这是爱孩子,可他们错了,不,他们应该是犯了个极大的错误,如果爱孩子,那应该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难!乌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赞扬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四年级:哆啦小梦3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由《乌塔》想到的在这周我们学了一篇文章《乌塔》,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自己游历欧洲的故事,让文中的“我”又惊讶又佩服。乌塔的独立性深深地打动了我,她用三年设计好了这次旅行,查了每个地方的警察局号的码,以便遇到危险时求助;读了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六日去餐馆、超市当小时工赚取路费。我看了文中的乌塔,又看了看我,我可真是非法和她比呀!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总要让爷爷奶奶帮着,学习就更别提了,自觉性太差,总要让父母叮嘱和辅导。但是就在今年暑假我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没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去旅游过。今年暑假时我参加了一个去桂林拓展训练的夏令营。当时我的衣食住行全都是我自己打理的,不但如此,我还不时地帮助我的室友晾晒衣服、开电视……在参加夏令营时也做了不少超越自己的事情,比如:8公里徒步与自行车骑行、15公里的独木舟漂流和5公里的江在上漂流。不光有这些项目,还有一些非常刺激的项目,比如:探索溶洞、攀岩、溜索、速降。在夏令营的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三番两次的中暑和还有一次差点被淹死,但是总体来说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夏令营。通过这次活动,我增强了独立性,学会了有困难要自己面对,我变得更加勇敢了再害怕的项目也敢于尝试了,磨练了我的意志,增长了我的见识,真正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要向乌塔学习,学习她的独立、勇敢的精神。我有一个想法,我的妈妈在秦皇岛工作,我想我自己一个人坐火车秦皇岛,在妈妈的公寓中给妈妈一个惊喜,大家说怎么样呢?600字 四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学了《乌塔》这一课,一个德国14岁的小姑娘乌塔很让我震惊,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最让我敬佩的是她没有向自己父母要钱,而是利用节假日挣来的旅游费,她还非常细心,在家提前阅读好了各地的书籍和旅行路线,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请求帮助,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脸红起来,羞愧不已。从小到大,我就是家里的“小公主”,爸爸、妈妈对我十分疼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装在包里怕丢了。”别说一个人出去旅游了,就是串门在别人家玩,也得再三叮嘱,生活上,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帮妈妈做做家务的时候,他们也总告诉我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干活有爸爸妈妈呢,你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还记得那次我和我的好几个好朋友去外面玩,走之前,妈妈叮嘱一遍又一遍“跟好别人,别走丢了”,一看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为了我的安全,妈妈特给我买了一部手机让我随时能和她联系,于是,我便出了门,刚和朋友坐上车,“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声从口袋里传来,原来是妈妈,我一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妈妈“坐到了车上没有,一定要跟好队”。从手机铃声一开始就有别的同学对我含褒带讽地说:“你妈妈还很关心你呢!”我对她们笑了笑,“那是妈妈爱我”。可接下来每过5分钟妈妈就打来一次电话问我,这下真的遭到同学的笑话,一个同学对我说:“都几岁了,你妈妈怎么还这样关心你啊!哈哈!”我也是个长大了的孩子了,同学们都独立自主了,而我还永远是妈妈眼中的那个长不大的小不点呢!我也想独立,自己除了写作业外自己能干点什么事情,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却总是对我太过“爱护”了。听到他们的冷嘲热讽,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现实就是现实,我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着我,对于他们给我的“过剩的爱”,我没办法,只能接受着。那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有好多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心里也觉得有点孤独和落寞。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整天把孩子呵护的像温室的花朵,就会失去自强自立的本领。如果让孩子自己克服困难,那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8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由《乌塔》想到的学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想了很多。我们中国很多孩子被父母溺爱着,大多数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相比较,中国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经验的丰富,强烈的自主意识就要比其他国家的孩子差很多。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遇见彩虹,其实,只有让孩子能够自己面对生活,面对烦恼,才能得到锻炼。课文中的德国小女孩而乌塔她就有十分开明,理性的父母,就像文中的一句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认为,爱的方式有很多,关心是爱,严厉是爱,但爱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乌塔的父母就支持乌塔做她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爱是最崇高的。我希望,我们中国孩子也能独立自主。2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相关推荐
-
由乌塔想到《乌塔》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读了《乌塔》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她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非常佩服乌塔的勇气与胆量,更佩服乌塔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乌塔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让我想起了我的一次亲生经历,因为小时候我都是和妈妈一起睡觉,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提出我长大了,要自己一个人睡觉。那是我坚决反对,妈妈不可以这样对我,我又是哭又是闹,整天拉着妈妈,要她跟我一起睡觉,可妈妈的态度非常的坚决,非要我自己一个人睡觉。到了晚上,我冲到了妈妈的房间,吵着要跟妈妈一起睡觉。妈妈怎么会答应呢?还说我是胆小鬼,还没有小女孩胆子大,然后就把我塞进了我自己的房间里。我非常生气,要去妈妈房间找妈妈算账,可妈妈早就把门锁上回房睡觉了。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放声大哭,觉得妈妈做的太过分了,可这又有什么用呢?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关了灯,躺了下来,我总觉得身边有无数双的眼睛看着自己,床底下仿佛有一只可怕的怪兽,我害怕得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最终我害怕的不得了,就裹着被子去敲妈妈的门,对妈妈说:“我好害怕,我怕怪兽,我睡不着。”妈妈心软了,就答应了我,把我带回了我自己的房间,直到我睡着。看看乌塔,她真的很了不起,才十四岁竟然就独自一人去游历欧洲了。乌塔为了这次旅行,从三年前就开始收集相关资料,旅费也是自己挣的,每到一处都不会忘记给家里寄一封明信片报平安,好不让家人担心。再想想我们中国的孩子,从小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小就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所以,今后我们应向乌塔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650字 四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德国小女孩乌塔,通过她独自环游欧洲,折射出德国小女孩独立自主、热爱生活的品质。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震撼于乌塔的独自旅行,对比我们中国孩子事事依赖家长,我感到十分羞愧。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我认为,乌塔的经历体现着西方国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独立。西方提倡独立而开放的教育模式,孩子们很小就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乌塔为一次旅行准备了三年,自己打工挣旅费、阅读相关书籍、计划旅行的方方面面,最后满怀热情的上路、收获满满。面对别人的帮助,她会非常感激。而在我们中国,家长们只看重考试成绩,孩子们只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中国孩子出门旅行只是学习的调剂,是说走就走的事。旅费,父母给,旅行,父母陪,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认为父母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太懂得感恩。以前,我的生活也是被妈妈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年级入学以来,每天我的课余生活不是写作业,就是兴趣班,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少到没有……然而,升入四年级,我向妈妈提出了抗议、举起了独立的大旗。起初妈妈不同意,觉得我自觉性太差。我拿出练习册,认真地说:“妈妈,你看,以前我做完练习册,你帮我检查、指出错误、再让我改正,这并不是个好办法。如果让我对照答案自己检查,不仅能节省你的时间,我也能用不同颜色修改,复习时更有针对性啊。还有,遇到实在不会的习题,我可以再向你提问呀。”妈妈听了,同意让我试试。就这样我和妈妈达成协议,每天放学回家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行检查,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现在,我觉得自主学习让我更加充实而快乐了。然而,其他很多方面我还需要妈妈的帮助、不是很独立,今后我要试着自己做更多的事、承担起一份责任!700字 四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最近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只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能自己一个人游历欧洲,所以我被乌塔那热情、大胆、细心的精神品质所折服。学完这篇课文,我的心里很不平静。难道大人所说的爱,就是给我们孩子无穷的宠爱和保障吗?我看未必,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可相反的是我们渴望自由,想像乌塔那样自己独立,并且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每次我想帮妈妈干点什么,可是总被妈妈婉言拒绝,在妈妈看来我是金子,我是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只需要负责学习,真是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夏令营,因为这夏令营的五天全靠自己,连洗衣服也是如此,我就因为找不到袜子,脚直接穿在鞋里难受了一天。是啊,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没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别说出国,就连天津市自己都出不了!所以我希望,与我同龄的孩子主动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同事也希望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一片独立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400字 四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乌塔是一位德国女孩,她已经14岁了,住在汉堡。乌塔是一位爱体验世界的孩子,她独立游历了欧洲并且没有家人的陪伴。她还说自己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年”。这已经足以说明了乌塔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具有很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在看完这篇课文后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孩子们和外国的孩子们比有什么不同之处?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便知道了答案:中国的孩子在放假期间都是由妈妈、爸爸或姥姥、姥爷等一些亲人带着出去玩。因为家长,尤其是老人都怕外面的世界太乱,怕出安全问题而不让孩子加强生活的自理能力的训练以及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可是外国的孩子呢?自理能力特别强,都是家长精心培养的,这也与他们从小自己独立锻炼分不开的。就像乌塔说的:“有时我们会一起出去玩,但我们兴趣不同也会自己出去玩。”向外国的一些名人,小时候都会自己独立生活。有的名人小时候会自己出门卖报纸,有的会自己去草丛里观察生物,还有的自己会和老师一起研究电子……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还应多加锻炼这种自理能力、独立面对外界的能力。因为是姥姥把我带大,有一些事情都是姥姥帮我做好,我很少帮姥姥分担家务,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姥姥分担更多的事情。每天洗自己的袜子;每天帮姥姥扫扫地;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每天饭后帮忙收拾碗筷;周末帮姥姥买菜、洗菜、择菜……因为我还太小,只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条理,同时也让我学会了更多生活经验。乌塔已经14岁了,我才9岁,还有5年的时间,我想我14岁时一定要做一个好好学习、独立性高的孩子,这5年的时间一定不能浪费,所以我要在这5年的时间了加强自理能力的锻炼,平时多学多练,再让爸爸妈妈多给我报夏令营和冬令营,增强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不想让中国的孩子输给外国孩子!700字 四年级
-
由乌塔想到的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乌塔十四岁就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我被乌塔勇敢、独立、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乌塔家人的做法点赞。我已经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了,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一个人出去旅游那是想也别想的事儿。在家里,我不做任何家务,无论是整理房间,还是洗碗,擦桌子,都是妈妈一个人承包,我只是学习的“功臣。”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当我想帮爸爸妈妈做点什么,总是被妈妈婉言拒绝。我也想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孩,和乌塔一样去远行。今年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妈妈给我报了滑雪冬令营活动。妈妈怕我一个人不能自理;滑雪很危险,担心我的安全;妈妈担心的问题数也数不完。而我心里也有点害怕:“我能行吗?”而乌塔教会了我怎么去做。从现在开始我就要查找如何穿戴滑雪器具;滑雪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何防守保暖……是乌塔给了我信心。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我也要从这次滑雪中真正的感受到它的艰辛、快乐。我也想让妈妈早点放手,让我变成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450字 四年级
-
读乌塔想到的就在最近不久,我在课本上读了一篇文章—乌塔这篇课文里面中的乌塔是一个自主意识十分强、不依赖父母、热情活泼的女孩,虽然她比我大不了多少岁 ,可是她的心理却不知比我强大了多少倍!她让我简直是望尘莫及呢。并且啊,如果换做是我自己一个人出远门旅游的话,我可能会躲在角落,不敢出去吧。还有啊,我们中国孩子都像这篇课文中的一样:“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很爱我们,会带我们一起出去玩, 但一般不放心让我们一个人出去玩。”还有,课文中乌塔说的那一句:“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去玩?”让我十分地震撼,乌塔竟然想到了这一个问题!当然,我个人认为吧“父母是担心我们的安全才不让我们单独出去玩吧。还有乌塔说的一句:“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看到这一句,我特别想说:我们中国的孩子那个不是这样的?每次都是只从电视上看见或者从书本中认识这个世界,但乌塔竟能如此说出我们的心声!让我特别的感动。并且通过乌塔这一篇课文,我懂得了:在父母羽翼下生长的禾苗在风雨中是撑不了多久的。我们不能总是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我们从小就被父母娇生惯养多了,一点也不像课文中的乌塔那样的坚强、那样的独立 所以呢,我要劝你们一句:雄鹰之所以能翱翔在那蔚蓝的天空,是因为它经历过风雨,练就了一副再强的狂风也吹不断的翅膀;千里马之所以纵横驰骋,是因为它练就了一副铁打的筋骨。只有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生活,才可以明白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咸。不要把你们对我们的爱变成溺爱或者宠爱,过度的保护只会使我们丧失独立的能力。60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
从乌塔想到的《乌塔》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德国小姑娘才14岁就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我读了之后,我非常敬佩她。我还有许多的感想。我想到了我们国家的孩子,有的在假期里看电视玩电脑写作业。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一般不让他们一个人外出,更不要谈一个人出去旅游了。我又想到了自己,我虽然不能去游历欧洲,但我可以一个人出去玩,在我上一年级时我就可以自己一人出去玩了。第二,我没有时间在双休日内玩耍,因为我在双休日有两个兴趣班,我还要拿出半天时间写作业(多时写一天)。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玩。我希望父母们不要管的太严了,让我们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不是说玩电脑,是一个人出去玩,锻炼一下。如果时间够多,还可以去各地旅游,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孩子开拓视野。六年级:飞翔丿我的梦3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从《乌塔》想到的乌塔是个德国小姑娘,14岁,趁暑假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和中国姑娘邓小洁偶遇于罗马时,乌塔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弗洛伦萨,准备前往希腊。关于乌塔的故事收录在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那是一篇略读课文。班上的学生读完课文哇哇叫个不停。我问他们不住地哇哇什么。异口同声:“我们也想旅游啊。好羡慕乌塔啊。”我说:“前两天学校不是组织你们去欢乐谷了吗?”急性子何卓毓说:“那是老师带着去的,一点都不自由,不算。”我们的孩子出门旅游是件大事,要么父母带着,要么老师看着,旅游团给每班配了2名带班老师,学校还会要求班主任跟队。一句话:不放心。记得两年前教2年级,学校组织学生去本街道的一个景点玩。半天时间,5位家长打电话来问:“孩子怎样啊?麻烦老师叫他多喝点水,叫他不要乱跑,不要摔到了……”我们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社会圈定的安全地带里长大。但是很讽刺的是,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率在世界上却遥遥领先。课文读完,我让学生说说对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看法。王前同学很急切地说:“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危险。一个14岁的女孩子独自出门,还去那么多国家,很容易被骗走的。”女孩子朱岁婕立刻回答:“书上不是说了‘乌塔早就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一个小小的声音从角落传来,那是可爱的小女生许淑欣在说:“知道警察局的电话就安全了吗?为什么我表姐被人骗到广西做传销到现在也找不回来啊?”这个问题太尖锐也太复杂,我只好装作没听见。精明的彭剑锋同学立刻指出:“乌塔根本不可能去旅游,她是小孩,哪来的钱去旅游?”我说:“你读读第五自然段。”第五自然段说的是:乌塔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彭剑锋家是开餐馆的,彭剑锋看了这一段话立刻举手:“老师,我家饭店工人的工资很少的,他们只有几百块,乌塔在餐馆打工怎么能赚到游历欧洲各国的钱呢?”我只好说:“欧洲的工资很高。”彭剑锋释然:“我也想去旅游,可是挣不到钱。”是啊,在中国成年人找工作养自己都困难,出门旅游更是件奢侈的事情,更别提孩子了。况且,中国是反对用童工的。见多识广的朱子桥说:“老师,出国要签证的,办签证很难的啊。要好多钱的,乌塔去那么多国家,怎样办到签证啊?”也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普通护照出国免签的国家全世界一共23个,欧洲有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波黑、格鲁吉亚、黑山、马其顿之类的9个国家。看来,普通中国小孩要想去欧洲旅游基本没有什么可能了。周游列国,甚至周游列省,对我们的孩子来讲,确实是有心却无力。不过还好,孩子们最后总结说:“我们要学习乌塔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上要学会独立,不一定要出门旅游。”舆论总把中国孩子不能独立的大棒子打到中国的家长身上,可实际上,在观念问题的表象下是更为复杂的经济、政治问题啊。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
从《乌塔》想到的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乌塔一课。学完后,使启发非常大。《乌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十四岁小女孩乌塔住在汉堡,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游历欧洲。通过作者与乌塔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乌塔是一位既勇敢又有独立生活能力非常强的孩子。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是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打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厅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段话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乌塔在这次旅行中,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有计划),每到一地就先查当地的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和危险及时请求帮助(有安全意识),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不草率)。说明她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仔细回想我们中国的孩子:自理能力有乌塔好吗?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一人出远门?为什么不能独立?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是家长过分的溺爱而造成的。我们也想一个人出国旅行,可是你们的溺爱使我们感到窒息。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变得衰竭!乌塔小小年纪就敢一个人游历欧洲,真勇敢,如果是我绝对不敢,以后我一定加强自理能力,做事情有条有理,长大像乌塔一样游历欧洲。记得有一次,爸爸和一位好朋友约定好了去四川游玩,可是在头天晚上爸爸妈妈骗我说:“如果我们不去了你自己去怎么样。”把我吓得连忙说不要呀。但是自从学了《乌塔》这一课我感到很惭愧,她只不过比我大五岁,但是他都敢自己旅游,而我不敢,我一定要像乌塔学习。中国的家长朋友们,由此看得出:乌塔的自理能力多么的好,都是她爸爸妈妈平时培养出来的,他们不溺爱她,敢于让她一个人游历欧洲,而且为了旅行,他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要是您的孩子也用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您能让吗?赶快为自己的孩子打开“溺爱之锁”,让他们自由的飞向蓝天吧!800字 二年级 议论文
-
从乌塔想到的_3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乌塔》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德国小姑娘才14岁就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我读了之后,我非常敬佩她。我还有许多的感想。我想到了我们国家的孩子,有的在假期里看电视玩电脑写作业。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一般不让他们一个人外出,更不要谈一个人出去旅游了。我又想到了自己,我虽然不能去游历欧洲,但我可以一个人出去玩,在我上一年级时我就可以自己一人出去玩了。第二,我没有时间在双休日内玩耍,因为我在双休日有两个兴趣班,我还要拿出半天时间写作业(多时写一天)。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玩。我希望父母们不要管的太严了,让我们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不是说玩电脑,是一个人出去玩,锻炼一下。如果时间够多,还可以去各地旅游,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让孩子开拓视野。六年级:飞翔丿我的梦3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从《乌塔》想到的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最难忘的是乌塔独自一人到国外旅游的经历。她14岁就能独立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了。想想自己,虽然已经九岁了,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人一步。有一次,我想和同学去利川旅游。回家和爸妈说了这件事,本以为他们会同意的,没想到爸爸妈妈却说:“去利川多危险呀!万一迷路或遇到坏人怎么办?不行!”我不满意的说:“如果你们总是不放心我,那我长大以后怎么独立生活?”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的脑袋都摇得像波浪鼓一样。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小鹰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不是像风筝一样总是让捆绑自己的绳拽在他人手里。不过这也不全怪家长,我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确实很差。比如,我吃饭的时候总要家长不停地催促;每次都要别人提醒才知道带好红领巾;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再看看乌塔,会先设计好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提前想好出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措施,每到一处都会及时给家里报平安等等。如果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相信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放心的,也就会答应我独自一人外出的请求。所以,我要向乌塔学习,不断地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争取有一天能够独立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450字 四年级
-
读《乌塔》想到的自从前几天学了《乌塔》这篇课文,这三页短短的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一篇一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女孩独自游历欧洲各国的故事。那么现在我们来议论一下吧!乌塔是一个独立性强、计划周密的姑娘,我五体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细心,同时我也想到一个自己的故事:有一天,我决定要坐班车去学校,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一个人坐班车上学。”爸爸妈妈同时点头同意。我背上书包,连蹦带跳地向上车的地方跑去。刚走下楼就听见爸爸冲着我大喊:“儿子,你的语文书落家里了。”我仔细一想:不对!我昨天应该把书装进书包里了,还做了个记号,不会忘的。不过还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楼梯,推开家门,结果爸爸手里拿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书,只不过经历一番“盛装打扮”,变得和新的没多大差别,我气得火冒三丈说:“班车都快走了,现在该怎么办?”爸爸说:“我来送你吧。”便把我送到了学校。而我所谓的“独自出行”计划,就连这栋楼都没有出去就破灭了。这就是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所谓“爱护”。但我们终究是要长大的、独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个类似乌塔一样的家庭里,我父母的这种“爱护”会不会变成真正的爱护呢?450字 四年级
-
从《乌塔》想到的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乌塔》。其中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金发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乌塔的独立性很强,能在欧洲旅游一天还那么惬意,说明她安排的十分周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在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有这里可以看出,乌塔的独立性很强,那么有防备。而且,乌塔花了三年时间来准备这次旅行,还阅读了与欧洲有关的大量书籍;为了挣旅费,她每个周末都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说明乌塔对这次旅行是十分渴望,才去辛苦地挣旅费。乌塔的个性也很坚强,不然怎么能独自一人到欧洲去呢?我顶多独自一人从家坐车到塔山下,和她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啊!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在温室里生长的禾苗在风雨中是撑不了多久的。我们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被大人娇生惯养多了,不像课文中的乌塔一样坚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里,我要劝你们一句:雄鹰翱翔天空,是因为它练就了一副狂风也吹不着的翅膀;千里马纵横驰骋,是因为它练久了一副铁打的筋骨。只有我们亲身去体验,去面对,才能明白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450字 四年级 应用文
-
从《乌塔》想到的自从我学完《乌塔》这篇课文,深受感触,也很佩服乌塔,年仅十四岁,就能独自一人环游欧洲,这在中国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乌塔不依赖父母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自立,能干和勇敢的品质值得我们欣赏。乌塔才十四岁时就自己去了欧洲和澳大利等地方,在旅游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这说明了乌塔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强。这一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去学习,中国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几乎上下学都要接送。父母真想让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这样我们的学习也不好。乌塔能自己打动挣旅游费,帮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还陪别人家里的小孩玩,在中国,家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掉。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生活,同在一个地球上居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学习她并不是模仿她独自一人去旅游,而是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自立能力不是一下子能学会的,而是只有通过时间能锻炼出来的,所以,我想让天下所有的父母能从小锻炼她们的独立能力,从一点一滴中,明白自立的好处和道理。“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天空,让爱更充实,让爱更完美一些吧!六年级:张羽450字 六年级 写人
-
从《乌塔》想到的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文章。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在罗马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和乌塔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环游欧洲,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准备。读完这篇文章,我对乌塔非常敬佩,感触也很深刻。我今年已经10岁了,乌塔只不过比我大几岁而已。然而,中国的孩子如果说:“我要自己走遍中国!”我们会怀疑他是不是疯了;在外国,小乌塔独身游历欧洲却是事实。我在家里是全家人的宝贝,爸爸妈妈惯着、宠着,什么事都由着我的性子来,稍不合我意就要耍性子发脾气。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当回事。而在国外,两三岁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就要自己独立,父母不再管他们。如果摔伤了,我们一定会大哭大闹。外国的孩子却不管有多大,都会自己爬起,不掉一滴眼泪。我是这样被溺爱,许多同龄人也是这样,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现在可以依赖父母,但以后我们长大了,父母不在身边了,我们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不再依赖父母,应该脱离父母。如果以后我们连自身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我们还怎样在社会上立足?还怎样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呢?我想对家长说:“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应该管好自己,请放开你们溺爱的双手吧,这样你们的孩子才能展翅飞翔!”450字 四年级 应用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