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的日子——读《党在我心中》之《清贫》有感
翻阅《党在我心中》一书时,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停下来傻想起来:如果是我……真的,很多时候,要是换成我,还不知道会不会那样呢。
书的第十到十一页《清贫》,说的是方志敏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他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方志敏被俘的那一天,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他,并且猜到了他是什么人。想从他身上发个意外之才,但是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一只自来水笔和时表,他们猜疑他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最后他们还是什么也没搜到,转过来把他的时表和水笔也抢走了。他的家产仅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啊,方志敏就是这么清贫。
36岁的方志敏,面对狱中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感人肺腑的语言,闪耀着一名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方志敏叔叔的“清贫”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来源于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革命者虽然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清贫廉洁,艰苦奋斗,正是共产党赢得人民、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再现代家中都是以孩子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有一次我看见别的同学在用一只很漂亮的笔,我就想买,可是家里还有好多水笔呢,怎么才能让爸爸再给我买一支呢?我想了好长时间。有啦……下午放学时我跑到爸爸身旁,忙说“爸爸,我的水笔没墨了,我要在买一支。”爸爸答应了,也给了我钱。我兴匆匆的跑到店里,看见好多漂亮的笔,我买了一大堆笔。有的到现在还没用完呢!我和方志敏叔叔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所以我一定要向方志敏叔叔学习,学习他那种“清贫”的精神。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党的一员,我们要向每一位革命者学习。
有感翻阅《党在我心中》一书时,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停下来傻想起来:如果是我……真的,很多时候,要是换成我,还不知道会不会那样呢。书的第十到十一页《清贫》,说的是方志敏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他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方志敏被俘的那一天,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他,并且猜到了他是什么人。想从他身上发个意外之才,但是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一只自来水笔和时表,他们猜疑他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最后他们还是什么也没搜到,转过来把他的时表和水笔也抢走了。他的家产仅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啊,方志敏就是这么清贫。36岁的方志敏,面对狱中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感人肺腑的语言,闪耀着一名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方志敏叔叔的“清贫”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来源于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革命者虽然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清贫廉洁,艰苦奋斗,正是共产党赢得人民、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再现代家中都是以孩子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一次我看见别的同学在用一只很漂亮的笔,我就想买,可是家里还有好多水笔呢,怎么才能让爸爸再给我买一支呢?我想了好长时间。有啦……下午放学时我跑到爸爸身旁,忙说“爸爸,我的水笔没墨了,我要在买一支。”爸爸答应了,也给了我钱。我兴匆匆的跑到店里,看见好多漂亮的笔,我买了一大堆笔。有的到现在还没用完呢!我和方志敏叔叔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所以我一定要向方志敏叔叔学习,学习他那种“清贫”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党的一员,我们要向每一位革命者学习。
西湖(府苑)小学五年级:胡佳月
清醒
我喜欢,简单而不张扬的个性
我追求平凡的点滴
我渴望把笑靥
定格在纯美的记忆里
只是很单纯的去回忆
足够了
我讨厌虚伪
我厌恶所带给我的不真实
那种繁杂的美丽
我不想要
也不想与它交织
我几乎不曾恨过人
如果有
或许就只有自己
我所犯下的错误也好
由于别人的原因也好
只怪自己
浮华的世界
只有靠自己
因为
恨一个人
就要超越
而我
正在努力的超越自己
虽然我
只是一个普通人
这几天经历的种种
仅此而已
我想
这已经足够了。
相关推荐
-
感谢清贫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清贫虽然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但它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清贫虽不好,但它塑造了我的灵魂。在我慵懒的时,它呼唤我勤奋;我昏昏欲睡时,它呼唤我清醒;我高傲时,它呼唤我谦恭;我莽撞时,它呼唤我谨慎;我跌倒时,它呼唤我站起。清贫仿佛是我学习的动力,使得我每时每刻都能为着理想而努力学习。因为清贫,我可以从母亲在亲戚家中带来一个皱皮小橘子中感到沉甸甸的母爱。因为清贫我可以从父亲那粗暴的呵斥声中听出他的温情。“扎断了你的手爪子!”当我好奇地把手指伸向旋转着的电扇时,他这样吼我。因为清贫,我整夜整夜的梦见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在梦中他也吼我,吼得我泪流满面,浸湿了枕头。因为清贫,我可以感受父母在地里的辛勤劳动,使我体验了地里挥舞着镰刀、顶着骄阳、满身汗水的滋味。因为如此,我才不奢望穿上那华丽的衣服,只希望穿上那干净的衣服,尽管我的衣服朴实无华。我安安静静地学习,快快乐乐地领奖,然后带回家去换回两朵笑颜。感谢清贫,是清贫让我懂得我所吃、喝、穿的来之不易,让我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一片苦心,让我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友谊,让我受到了别人的爱戴。感谢清贫,是它让我拥有了世间的一切,是它告诉了我爱的真谛,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500字 五年级
-
清贫的生活我是弃婴,被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周幽王打到我们国家时,我被献给了幽王。幽王见了我,满心欢喜,立马撤兵回城,并封我为王妃。尽管我有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我却不曾高兴过。宫里的明争暗斗,让原来就不爱笑的我更难得露出一次笑容。因而幽王总想尽法子让我开颜,只要我可以笑,他便不惜代价。后来我一再得宠,幽王废了皇后,立我为皇后。但这些,不能让我开心,不能使我快乐,我依然不笑。尽管我知道,我笑时国色天香,花枝乱颠,但我始终不笑。于是,幽王发出重赏:谁能令我开颜一笑,便赏千金。一个叫虢石父的人前来献计,说此法定能令我一笑。次日,幽王与我同游骊山,燃起烽火,擂鼓报警。诸侯闻声前来相救,却发现平安无事,便速速退兵。一队队兵马,匆匆赶来,急急退去,像极了小时候我最喜爱的走马灯。回想起童年的欢乐,我不禁启唇而笑。“一笑百媚生“,幽王更加为我的笑貌神魂颠倒。醉心于我的容貌的幽王,不再过问朝政。终于有一日,犬戎兵攻入皇城,幽王再次燃起烽火,诸侯却不再前来相救,以为又是逗我开心的把戏。幽王失信于诸侯,被杀,我则被叛兵带走。虢石父正站在叛军中得意大笑,他得意忘形地告诉我,他知道我喜欢走马灯,而幽王会为诱我一笑不惜一切代价。于是他便献出“烽火戏诸侯”一计,借幽王之手,毁掉了西周。我望着虢石父,冷艳地笑了,带着鄙视与无奈的苦笑,枕着三月落樱,离开人世。我是褒姒,有倾国的美貌。为了我的倾城一笑,幽王亲手毁掉了西周。。600字 五年级
-
清贫·富贵·幸福金钱,一个在这个时代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它是罪恶的,他可以让一个人走向歧途;在某些人的眼中,它是宝贵的,是美好的。因为他们觉得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快乐。人们每天为钱奋斗着,努力着,因为我们要生存,要活下去,那就离不开钱。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可是有谁想过,有钱以后不一定就会快乐!在大家过着清贫的日子的时候,虽然没有钱,但是每天过得很开心,就算每天两个人只吃一袋方便面;就算只有一间矮小破旧的房子,而在这房子中只有一张小床,一台老式电视机,可能已经要坏了,模模糊糊的,但是大家坐在那张破小的床上,看着已经旧掉的电视,屋子中时常也会发出大笑,电视不重要,可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大家在一起… 在没钱的时候,你总会幻想,富裕的好日子,是多么美好,为了钱,你放弃了家人,放弃了好友,放弃了那个小小的家,放弃了那以快忘记得诺言…可当你真正有钱了,回头看看,身边已没有任何人了,那大家为了明天的饭而努力而互相帮助的事,现在也只能从梦中看到了。时常你也会发现,自己好孤独,好寂寞。当你独自一人在这漂亮的大房子中走动,你也会觉得空荡荡的,虽然这里什么都有,但从前那无忧无虑的笑声以在时间中消逝,留下的只有那回忆;当你望着一桌子山珍海味,你也不会感到美味、幸福,你还是会想起,妈妈包的那韭菜馅饺子当你独自睡在那大床上,你还是会想起那个破旧的小床,虽然很旧但却,很温暖。想想从前那清贫的日子,每天为好日子努力着,每天都会为那一点点成就而高兴而满足,而现在,每天都在为挣更多钱而在努力着,每天都在奔波,都在忙碌,就算谈成一笔很大很大的生意也不会感到满足,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好坚强,一点一点心变得更硬,不会再因为看见乞丐穿着破破的衣服只为几元钱而为别人下跪而哭泣;不会再因为看见孩子因为家里的贫困而辍学打工而哭泣。自己变得毫无人情味,变得不会微笑,不会哭泣,像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事。为了钱你放弃了所有,可能到最后你也后悔了,因为钱并没有带给你幸福与快乐,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恼,有的只是那孤独和寂寞…900字 五年级
-
清贫富贵幸福金钱,一个在这个时代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它是罪恶的,他可以让一个人走向歧途;在某些人的眼中,它是宝贵的,是美好的。因为他们觉得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快乐。人们每天为钱奋斗着,努力着,因为我们要生存,要活下去,那就离不开钱。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可是有谁想过,有钱以后不一定就会快乐!在大家过着清贫的日子的时候,虽然没有钱,但是每天过得很开心,就算每天两个人只吃一袋方便面;就算只有一间矮小破旧的房子,而在这房子中只有一张小床,一台老式电视机,可能已经要坏了,模模糊糊的,但是大家坐在那张破小的床上,看着已经旧掉的电视,屋子中时常也会发出大笑,电视不重要,可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大家在一起…在没钱的时候,你总会幻想,富裕的好日子,是多么美好,为了钱,你放弃了家人,放弃了好友,放弃了那个小小的家,放弃了那以快忘记得诺言…可当你真正有钱了,回头看看,身边已没有任何人了,那大家为了明天的饭而努力而互相帮助的事,现在也只能从梦中看到了。时常你也会发现,自己好孤独,好寂寞。当你独自一人在这漂亮的大房子中走动,你也会觉得空荡荡的,虽然这里什么都有,但从前那无忧无虑的笑声以在时间中消逝,留下的只有那回忆;当你望着一桌子山珍海味,你也不会感到美味、幸福,你还是会想起,妈妈包的那韭菜馅饺子当你独自睡在那大床上,你还是会想起那个破旧的小床,虽然很旧但却,很温暖。想想从前那清贫的日子,每天为好日子努力着,每天都会为那一点点成就而高兴而满足,而现在,每天都在为挣更多钱而在努力着,每天都在奔波,都在忙碌,就算谈成一笔很大很大的生意也不会感到满足,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好坚强,一点一点心变得更硬,不会再因为看见乞丐穿着破破的衣服只为几元钱而为别人下跪而哭泣;不会再因为看见孩子因为家里的贫困而辍学打工而哭泣。自己变得毫无人情味,变得不会微笑,不会哭泣,像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事。为了钱你放弃了所有,可能到最后你也后悔了,因为钱并没有带给你幸福与快乐,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恼,有的只是那孤独和寂寞…800字 五年级 叙事
-
清贫·富贵·幸福金钱,一个在这个时代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它是罪恶的,他可以让一个人走向歧途;在某些人的眼中,它是宝贵的,是美好的。因为他们觉得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带给我们快乐。人们每天为钱奋斗着,努力着,因为我们要生存,要活下去,那就离不开钱。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没有钱办不到的事。可是有谁想过,有钱以后不一定就会快乐!在大家过着清贫的日子的时候,虽然没有钱,但是每天过得很开心,就算每天两个人只吃一袋方便面;就算只有一间矮小破旧的房子,而在这房子中只有一张小床,一台老式电视机,可能已经要坏了,模模糊糊的,但是大家坐在那张破小的床上,看着已经旧掉的电视,屋子中时常也会发出大笑,电视不重要,可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大家在一起…在没钱的时候,你总会幻想,富裕的好日子,是多么美好,为了钱,你放弃了家人,放弃了好友,放弃了那个小小的家,放弃了那以快忘记得诺言…可当你真正有钱了,回头看看,身边已没有任何人了,那大家为了明天的饭而努力而互相帮助的事,现在也只能从梦中看到了。时常你也会发现,自己好孤独,好寂寞。当你独自一人在这漂亮的大房子中走动,你也会觉得空荡荡的,虽然这里什么都有,但从前那无忧无虑的笑声以在时间中消逝,留下的只有那回忆;当你望着一桌子山珍海味,你也不会感到美味、幸福,你还是会想起,妈妈包的那韭菜馅饺子当你独自睡在那大床上,你还是会想起那个破旧的小床,虽然很旧但却,很温暖。想想从前那清贫的日子,每天为好日子努力着,每天都会为那一点点成就而高兴而满足,而现在,每天都在为挣更多钱而在努力着,每天都在奔波,都在忙碌,就算谈成一笔很大很大的生意也不会感到满足,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好坚强,一点一点心变得更硬,不会再因为看见乞丐穿着破破的衣服只为几元钱而为别人下跪而哭泣;不会再因为看见孩子因为家里的贫困而辍学打工而哭泣。自己变得毫无人情味,变得不会微笑,不会哭泣,像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事。为了钱你放弃了所有,可能到最后你也后悔了,因为钱并没有带给你幸福与快乐,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恼,有的只是那孤独和寂寞…800字 五年级 说明文
-
清贫读后感“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方志敏清贫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清贫的,可他对革命的那份舍生忘死的热爱却是感人的,他的精神熠熠生辉的,点燃了我心中一腔浓浓的爱国情愫。记得书中有一个场景是这样写着,寒冬腊月,方志敏身穿一件破棉袄去参加苏维埃代表大会,路上他的双手早已冻僵,身穿新棉袄的代表们于心不忍,要给他换件新棉袄,他坚决不收,反复给来人讲“要节省,要减轻群众的负担”。就是这样一句朴素无华的话,却折射出他不要老百姓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在他心里为自己想的少,为百姓想的多,一个贫民出生的他,如此心系百姓,着实让人敬佩,想想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少人吃不饱饭,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资丰富的社会中,不像以前那样的贫困。现在的我们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成了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能不好好用功读书,否则怎么对得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呢!想到这些,我陡然间觉得耳红,为妈妈有一次没有满足我吃肯德基而惭愧!记得还有这么一段话,方志敏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粥,而大家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让警备员对伙房说“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要搞特殊化”!作为一名苏维埃弋阳主席,他能够和老百姓一起同甘共苦,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与老百姓并肩前行,齐心协力!而他们仅仅是为了一碗白粥就相互谦让,而我们呢?天天吃白米饭,还时不时的浪费一些,菜呢?都是大鱼大肉的,家庭条件好的,就更夸张了,澳洲龙虾,神户牛肉,牛排什么的……点上那么多,有些甚至没吃就倒掉了,这是有多么的铺张浪费呀!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们吃的饱,穿的暖,有什么好抱怨的,有什么资格不去用功读书,报效祖国呢!清贫是方志敏一生的作风,解放中国是方志敏一生的信仰。这正是我们值得向他学习的地方,作为方志敏家乡的一名学生,我也应该秉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将方志敏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的繁华昌盛而努力奋斗。800字 读后感
-
读《清贫》有感(2)今天我学了《清贫》这一篇文章,课文主要讲的是方志敏被捕时,两个国方兵士采取反复搜身、威胁恐吓的办法,想从他身上得到贵重钱物,结果一个铜板也没有收到的事,真实的展现革命者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时点明“清贫”是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的“清贫”是不可超越的,那些国军只是一直想着钱,脑子里除了钱还是钱,一点儿也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而方志敏是为了革命事业。方志敏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他们工作一天,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学完这篇课文,我感受到方志敏的爱国情怀和不被反动力量屈服。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效祖国!4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读《党在我心中》有感一本书一个世界。读《党在我心中》一书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那一个个熟悉的故事,顿时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我的眼前掠过。从1886年英国侵略者强占香港一直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这半个多世纪,中华儿女经受了无法想象的种种灾难。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祖国的劳动人民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忍耐力终于度过了这一段黑暗时期,并从挫折中找到了国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中国从此不在迷失。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展科学,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插上了飞速的羽翼,登上世界之高峰,使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其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的祖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保护和依靠下,我们才能过上安康和幸福的生活。啊!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毛泽东、邓小平、周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想要报效祖国,就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用智慧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湖州织里镇仁舍实验小学六年级:胡蓓蓓5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党在我心中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使我很受感动。文章中的伟大的共产党员—刘胡兰,仅仅15岁就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坚定的革命战士,为了党的利益,为了人民的解放,用自己的短暂人生谱写了永生的诗篇。在敌人的严刑拷问下,临危不惧,保护了党的利益,保护了人民生命的安全,献出了自己年仅15岁的宝贵生命。她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真正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光荣事迹激励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同市城区四十八校三年级:王欣雨25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党在我心中清明回老家探亲,舅婆送了一把木手枪给我,我高兴的忘乎所以,跟伙伴们在竹林里玩起了打仗的游戏。当我正高举木手枪,准备代表人民代表党,枪毙伙伴里的三个叛徒时,阿毛爷从山上回来了,阿毛爷走近我,微笑的拉起我的手问:“你是悟坤家的孙子?”“恩”。阿毛爷在边上找了块石头坐下,从身上拿出一袋汗烟滋吧滋吧抽起来,眼睛一直看着前方一块长满紫色丁香的山头,原来这老头还懂得欣赏花呢!“阿毛爷,你喜欢紫丁香花啊?”阿毛爷没有回答我,敲了下他的旱烟袋,说“爷爷讲个故事给你听。”记忆的长河徐徐拉开。1944年的5月23号。那天天刚蒙蒙亮,就听见鬼子飞机的轰鸣声。我们在中华民族先锋团团长傅彬然的带领下,一边紧急疏散村里的百姓,一边进入战斗状态。我和同村的董水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我们一起参军,一起入党。战斗打响后,我们一个步兵营悄悄的上了乌油竹园,想在鬼子背后给个突然袭击。打游击是我们的长项,山上地形我们比鬼子熟悉,那时候我一直觉得只要上了山,鬼子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可是,那天,我发现我错了。在乌油竹园等待我们的竟然是一个旅的鬼子。最后一颗手榴弹,最后一颗子弹,战士们就用身体去抵挡鬼子的脚步,甚至身边的竹子都拿来当武器,只为拖住敌人,让村民和伤病员有时间转移。首长给我们的时间是一小时,可是,临近一小时的时候,我们一个营只剩下5个人还活着。是撤退的时候了。董水银受了伤,他的手臂和腿部都中了枪,我给他简单包扎了下,背起他就往坡风岭转移。鬼子穷追不舍,离我们5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董水银使劲挣扎着下了我的背,对我说:“阿毛,快走,我这样会拖累你们的”,可是,我怎么可能丢下他,我执意的再去背他,没想到,他拿出仅剩的一颗手榴弹说:“阿毛,战争迟早会胜利的,好好活着,帮我多看看胜利后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一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我哭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片紫丁香花开的地山头就是水银牺牲的地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80年代初,中国打开了南大门,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1997年,被英国侵占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澳门也回归了。2008年,中国还召开了奥运会。我活着,我用我的眼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水银兄弟,你可以安息了。阿毛爷自言自语的说着。党这个字眼神圣而庄严,但是象我们这辈在温暖阳光下成长起来的小孩不能象老一辈那样感同身受。党离我们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3岁就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8岁进入学校戴上红领巾,中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努力学好本领,时刻准备接手传承棒。明耻教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浙江杭州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三年级:陈寒阳10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清贫的日子读《党在我心中》之《清贫》有感翻阅《党在我心中》一书时,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停下来傻想起来:如果是我……真的,很多时候,要是换成我,还不知道会不会那样呢。书的第十到十一页《清贫》,说的是方志敏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他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方志敏被俘的那一天,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他,并且猜到了他是什么人。想从他身上发个意外之才,但是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一只自来水笔和时表,他们猜疑他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最后他们还是什么也没搜到,转过来把他的时表和水笔也抢走了。他的家产仅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啊,方志敏就是这么清贫。36岁的方志敏,面对狱中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感人肺腑的语言,闪耀着一名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方志敏叔叔的“清贫”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来源于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革命者虽然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清贫廉洁,艰苦奋斗,正是共产党赢得人民、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再现代家中都是以孩子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一次我看见别的同学在用一只很漂亮的笔,我就想买,可是家里还有好多水笔呢,怎么才能让爸爸再给我买一支呢?我想了好长时间。有啦……下午放学时我跑到爸爸身旁,忙说“爸爸,我的水笔没墨了,我要在买一支。”爸爸答应了,也给了我钱。我兴匆匆的跑到店里,看见好多漂亮的笔,我买了一大堆笔。有的到现在还没用完呢!我和方志敏叔叔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所以我一定要向方志敏叔叔学习,学习他那种“清贫”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党的一员,我们要向每一位革命者学习。有感翻阅《党在我心中》一书时,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不由得停下来傻想起来:如果是我……真的,很多时候,要是换成我,还不知道会不会那样呢。书的第十到十一页《清贫》,说的是方志敏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他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方志敏被俘的那一天,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他,并且猜到了他是什么人。想从他身上发个意外之才,但是他们从方志敏身上只搜到一只自来水笔和时表,他们猜疑他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最后他们还是什么也没搜到,转过来把他的时表和水笔也抢走了。他的家产仅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是啊,方志敏就是这么清贫。36岁的方志敏,面对狱中的严刑和诱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感人肺腑的语言,闪耀着一名革命者对信仰的忠诚。方志敏叔叔的“清贫”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美德,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来源于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革命者虽然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清贫廉洁,艰苦奋斗,正是共产党赢得人民、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再现代家中都是以孩子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一次我看见别的同学在用一只很漂亮的笔,我就想买,可是家里还有好多水笔呢,怎么才能让爸爸再给我买一支呢?我想了好长时间。有啦……下午放学时我跑到爸爸身旁,忙说“爸爸,我的水笔没墨了,我要在买一支。”爸爸答应了,也给了我钱。我兴匆匆的跑到店里,看见好多漂亮的笔,我买了一大堆笔。有的到现在还没用完呢!我和方志敏叔叔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所以我一定要向方志敏叔叔学习,学习他那种“清贫”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党的一员,我们要向每一位革命者学习。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
清贫体弱昨天被胃病折磨,我很早就躺在床上休息了。虽然躺在床上,可我一夜没有真正地合眼。一来是胃病折磨的我不能睡着,二来是因为昨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个日子,如今只有我一个人记得它,而在我的心理是记得非常非常清楚的。它是我的母亲和大哥离开我的日子,至今已经是整整16个春秋了。今年,我是更加地想念起我的这两个亲人,每每看到一个跟他们有关的事物和事情我都会想起他们来。也许是年龄逐渐增大的缘故吧!于是,在今年我连续写了很多很多的关于他们些许小事。让朋友们看了心里甚是纳闷。在此,说句对不起了!而今,我想让自己的“童年记忆”稍告一段落,但是我的笔触之间始终逃不脱他的阴影,于是我的肺腑语言就此开始产生了。清贫虽然是个农民,可是清贫一直不善于农家的劳作。清贫体质一直不好,只能是偶尔为之,兴趣而已。实在愧对“农民”二字。从小,我就体弱。各种毛病折磨着我,据母亲说:我出生时,是家里最穷的日子,不仅妈妈自己没吃,而出生后的我,就是一天靠着米汤来喂我的。十来天后体重没有任何的增加,反而更见得消瘦,从此我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每当母亲说起这些都会流泪,都会自责,说她对不起我。父亲想把我送人的原因,一来是家穷,二来就是我这身体。三天两头我都会被病折磨的不成样子。而在这时,母亲就显示出了对我独特的爱,为我寻药,煎药甚至到处借钱。尽管我每次生病都是非常地痛苦,可是我却没有感到一点的痛苦,甚至是感觉自己处在异常的温暖之中的。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每次生病,妈妈都会问我想吃什么,在这个时候,我不管提什么要求妈妈是尽量地满足于我的。而我,看着妈妈的满脸的皱纹,说:妈妈,我只想你抱着我。这并不是妈妈平时不抱我,而是妈妈的确是太忙太忙了,所以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也是我小时侯的一种奢望。而母亲,我亲爱的妈妈,说我这是懂事。记得一次,我病得严重。自己配的药没有办法医治好我的病,妈妈借钱带我去城里的医院。我不知道这次花了多少钱,妈妈一直没有跟我说过。只记得那天我好了点,妈妈带我到了车站等车。等车期间,车站里叫卖冰棍的声音吸引了我小孩的眼球,妈妈懂得我的心思,叫我坐在椅子上别动,没有问我就去买了一支冰棍。这天,是我有生以来吃的第一支冰棍吧!我是牢牢地记住了这冰棍的味道的。于是,我递给妈妈吃,我说:妈妈,这冰棍很好吃。妈妈说,宝贝吃。我说,妈妈不吃,我也不吃。最后那支冰棍是在我和妈妈嘴中一人一口地吃完了,这融化进我和妈妈嘴里的冰棍,把我和妈妈之间的爱也这样融化进了心里啊!吃完之后,妈妈问我还想吃吗?我说想,但我不想妈妈买。我说剩下的钱还要付车费呢?妈妈说只要我想吃,妈妈抱着我走着回家也行。我说,我不允许妈妈走路。回家后,妈妈把这件事时时地挂在嘴边,说我是如何如何地懂事,知道妈妈心里的难处。其实,除了妈妈带我去看病外,大哥也是经常带我去的。而在我生病的期间,大哥也都是用最溺爱的眼光看着我,让我感觉到家的温馨与亲人的慈爱!(关于大哥一些带我看病的细节有我的《病榻梦境》可以参照!)因为我的体弱,从小大家都不让我干任何的重力活。而我也逐渐地形成了不想去干。妈妈说:只要你健康,妈妈就高兴。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让妈妈高兴。大哥一直希望我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希望我能离开这农村,过上轻松的日子。于是对我的学习很是看重,管教很严,我知道他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烦忧啊!这都是源于我的体弱,希望我这辈子不再过艰苦的生活,说我的身体吃不消。而我的父亲,虽然是知道我的身体不好。他从来都希望我能做个老实的农民,希望我和大哥们一样去劳作。他说:只有劳动才能过上好的日子。每当此时,妈妈就帮着我。跟爸爸吵架,说父亲就是为了自己,从不为我的身体考虑。而父亲就说妈妈都把我这个孩子宠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了。为了我的身体,妈妈和爸爸也吵了不少的架。哥哥们也帮着我,经常跟父亲吵架。家里连成了一条线来反对我的父亲。记得有一次,爸爸因此怒火勃发,从而打伤了我妈妈。那时,妈妈哭,我也哭。后来,我的身体似乎有所好转。不过也不是特好,就是能干一些轻松的活儿了。再后来,希望我在读书上有所成就的大哥病了,一病多年,不见好转。我也告别了学校,听到我中途离开学校的消息,大哥是深深地自责。说是他的缘故,让我不能念书。他说假如他的病能好的话,一定让我重新读书,他说我不利于劳动,只能在学习上能让我过好以后的生活。这句话,我感动。虽然知道自己读书也不能有什么前途,但是我为大哥的这句话而感动。再后来,母亲也病了。三哥离家出走。体弱的我只能担负起家里的重担了。第一次去学会种田,第一次一个人身单影只地在广阔的田野间劳作,我真的吃不消。可是我知道为了深爱我的大哥和妈妈,我得坚持下来。每天汗流浃背地回家,给妈妈大哥烧饭,煎药。每当这时,妈妈会哭着说:妈妈对不起你!我随即回答妈妈:妈妈,我不辛苦。于是劳累的身体就随即变得坚强起来。我以为这只是暂时的。而后来,妈妈却没能逃过病魔的厄运,在16年前的今天走了。我全身虚脱了,我白白劳累了。晚上,大哥被人发现服了毒药。我几乎癫疯般地跑到大哥面前:你为什么,为什么啊!大哥的脸上挤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说:你身体不好,以后自己好好保重!这是大哥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大哥啊,原来你一直不忘我的身体啊!我此时才知道你就是为了不连累我而选择了离开的啊!你怕我的身体吃不消啊!最后,送到医院的大哥由于多年的生病再加上服毒太多而没有抢救回来。对我的体弱一直念念不忘的母亲和大哥却先我这个体弱的人而走了,这能不叫我一直处在伤心之中吗?此后,我也一直没有做过多大的体力劳动了。自己开了一家小店,虽然没能赚钱,但是可以自己混饭。我记起对我念念不忘的大哥,我要让他们在阴间不再为我担心,我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在空闲的日子里,我读书,我写文章。每当这时,总会被父亲恶骂,说我以为自己是书生,天天不干活,以后怎么养家?而我心里想,我一定要以我手中的笔来养家糊口,我这辈子要以手中的笔为生。这是父亲永远也不明白的。而今,我身受着胃病和肝病的折磨。我手中的笔已能养家糊口,母亲、大哥在世,肯定会以我为荣。可是每次被病痛折磨的难以承受,而在此时,我便会想起母亲和大哥对我体弱的爱护。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昨天这样的日子,胃病折磨我的时候,正当母亲和大哥离开16周年的日子,怎不让人伤心,怎不让人失眠啊!母亲啊!大哥啊!你们可知道……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
清贫与富贵我在台湾念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军人子弟,他的父亲大概很早就退伍了,所以没有领到太多的长俸和福利,后来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很清苦。虽然贫困,但他家的桌子总是擦得一尘不染,厕所、地板亮得反光。每次到他家吃饭,我都震慑于老伯伯一口洪亮的山东腔,以及他那威严的仪容。而他的孩子,我这位同学,尽管一身旧衣早就洗得发白,却永远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最近偶尔忆起童年往事,念及他家那极尽简朴的陈设,窗明几净,堂堂正正,我才赫然想起,这就是占人所说的清贫。清贫,也就是贫而不贱,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这种人穷则穷矣,然尊严所在,绝不容人轻视贬抑半分,不食嗟来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见他,都还得敬他三分。幼年在台,成年在港,我都曾见过不少这种清贫寒士,或是菜园老农,或是精神抖擞的焊铁工人。他们面目明朗,好像自己正在干一件天下问顶重要的事似的。上个月我与陈丹青先生参加一个活动。活动快开始了,门外还站着一大堆人。陈丹青问场地经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者说是为了安全,不能让人人入场。进得会堂,我们发现空间其实多的是,于是陈先生出去交涉,要求放人进来,我则请前排观众一起挪椅子,好腾出位置让其他人有地方站。正当大家开始动手搬坐椅之际,现场的保安人员突然用手按住站起来的观众,同时大喝:“干什么!统统不许动,回去!回去!”态度相当粗鲁。不论我如何解释,他们亦充耳不闻,场面开始变得有点混乱。然后管理人员闻声而至,看看里头究竟在闹什么。动气的我告诉经理:“你的保安骂人呀!”于是她对着一位保安随手一指:“你!撤!”这时,一位冷静的观众适时指出我的错误:“他并没有骂人。”没错,那位保安的确没开口骂人,他只不过是气势有点凶、语气有点暴罢了。说他骂人,只是我自己实在看不惯。然而,我又怎么会看不惯呢?这类保安人员的粗野言行我早就碰到过不知多少回了,他们似乎只有两种态度,不是对着贵客恭敬行礼,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声色俱厉,几乎没有任何中间地带。又有人提醒我,城里这些保安多半是农村来的。我也晓得,他们只是在执行命令。每次遇到问题,他们只能依照上级指示维护“安全”,不敢自己做主变通。因为他们从来不被赋予这种权力,他们的工作就是听话。每次执行任务,他们的方法往往就是高声呵斥越出界限的人群,甚至动手拉扯不守规矩的家伙。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因为或许他们自己平常就是被人这样对待的(我想起了那一声“你!撤!”)。几天之后,我在一家餐馆吃晚饭,去洗手间的时候路过一间房门半开的包间,里头传来阵阵怒吼。我本能地走慢几步,看见房罩一位喝红了脸的人正在痛骂一个低着头的服务生,他叫道:“我这身衣服你赔得起吗?你老板还得叫我大爷呢!你这XX浑蛋!”我马上就想起那天那一位尽忠职守的保安,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态度很接近眼前这位“大爷”,而是他的样子很像这个吓得缩起了身子的服务员。两年前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穷人的尊严与不羞辱》。他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很多弱者根本连饭碗都很难保得住,更不用说要保住自己的尊严了。那么,我们的社会能够维护他们吗?这是一个嫌贫爱富的时代,城市主流如此,甚至连公权力也是如此。在街道上追打小贩的城管可曾表露过善意?穷人与弱者的尊严,就和他们的财产一样稀缺。因为《公共人的衰落》而渐为中国读者认识的社会思想家桑内特还有另外一本广受好评的著作-《尊敬>。尽管他谈的主要是西方成熟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我们读来却一点也不陌生,那种尊严丧尽的情况原来大家都有。每一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每一段人伦关系都被体制割断,传统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对,只剩下权力高低之间的从属关系还在发挥作用。然后,无情的市场竞争就进来了,情况只有变得更坏。有意思的是,尊敬一定是双向的,“以敬待人不能单靠命令就会自动出现,它还是种互相承认。互相承认则需要协商的存在,它涉及个体人格与社会结构的庞杂性”。用大白话讲,这就是面子。当那位“大爷”觉得服务生不给自己面子、因而当众羞辱他的时候,他也许不知道这种粗暴本身就是很丢脸的行为。弱者饱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强者就因此得到尊严;恰恰相反,尊严与面子是人际的舞蹈,任何一个剥夺他人尊严的人,都不可能是个体面的君子。难怪这个社会不只再也看不见清贫,而且连富贵也都几近消亡。富贵者也,既富且贵;今日中国有多少富人身上是带着贵气的呢?所以我愿意为孙立平的观点添上一笔注脚:除了穷人与弱者,现在的富豪和强者其实也不见得很有尊严。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
历经清贫话沧桑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回想起童年生活时,大都有一种酸楚、苦涩的感觉。因为在那个时期,我们连同我们的父辈、兄弟姐妹,以及许许多多普通的家庭,曾经一道经历清贫、度过生活的种种艰辛……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随教书的母亲一同下放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在一栋农户的土坯房里。当时六兄妹中,最大的才十二、三岁,最小的刚能“咿呀”学话。一家八口,全靠父母每月总共还不足一百元的微薄工资养家糊口,艰难度日。那时候,由于粮食实行定量供应,一家子的口粮必须精心地算计着、并节省着吃,才不至于“断炊”。为了避免出现卯吃寅粮的现象,用红薯、芋头等杂粮和着米饭填饱肚子是常有的事。而吃的菜,大都是青菜、萝卜、南瓜、茄子之类的蔬菜,鸡鸭鱼肉则是餐桌上的稀罕物,除非逢年过节才有些许荤菜打打牙祭。平时,吃的所谓的零食,大多是番薯片、南瓜干之类的东西,要不就是一些从山上采摘回来的野果子,至于糖果饼干之类的对我们来说那是奢侈品,一年之中难得有几回入口。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们姐弟几人去镇里办事,看见有人卖冰棍,姐弟几人馋得直流口水。见此情景,妈妈摸出口袋里仅有的一枚五分硬币,买了一根冰棍,姐弟几人轮流着一人一口贪婪地吮吸起来。。。。。。这稚气而令人心酸的一幕,以致于许多年后,妈妈一回想起此事,心窝里还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至于穿的,那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做衣服要凭布票才能扯到布,为了节省下一些布票,以备婚丧嫁娶等急需之用,通常做衣服都是给大的做,而小的则捡大的旧衣服穿。由于我在男孩中排行老么,所以轮到我穿的衣服,大都已穿了几个人,那衣服褪色起毛不说,甚至还打了不少补丁。记得有件旧棉袄,给我穿的时候,外层已打了几个补丁,里层破烂得可以看得见夹层中的棉絮。那时,我还小,还不知道什么叫难为情,竟然穿着这件旧棉袄,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入于大庭广众之中,一点也不知害羞,俨然一个披着大氅的小将军。偶尔心血来潮,还会往乎所以地穿着它蹦上床,当着众多人的面,来一段杨子荣快马加鞭奔赴威虎山的即兴表演,引得大人们笑得眼泪直往下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大人们的眼泪,或许一半是因为欣喜,而另一半却是因为辛酸和苦涩而流下的。但当时幼小的我,是无法理解到当时大人们这种复杂心情的。改革开放后,祖国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家的变化也非常大。先说住,原来我们在乡下开始住的是土坯房(还是借人家的),后来父母花700百元买了一栋破旧的老砖房。那时的房既不宽敞也不美观,仅可挡风避雨而已。而现在兄弟姊妹几人,每家在县城都有了一套商品房,虽说不及别墅阔绰,但也窗明几净,宽敞舒适。至于穿的方面,和以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以前,穿衣为的是遮羞御寒;而现在却讲究美观、新潮,男的大都西装革履,女的更是一个比一个娇艳时髦。真是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再说吃的,以前不论是瓜果蔬菜还是五谷杂粮,只图填个肚饱;而现在却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鸡鸭鱼肉在餐桌上早已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而时令果蔬、粗粮野菜却成了餐桌上的新宠,并冠之于“绿色食品”的美称。至于出行方面,以前大都靠双腿步行,条件好些的也不过有自行车,而且走的大都是沙子路和黄泥路,出行一趟,若是晴天,整个人则灰头土脸,若是雨天,则满身泥泞;而现在柏油路、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车一会儿一趟,的士一招手就到,为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我四哥去年还买了辆私家车,双休日或节假日,大家出门旅游或回乡下走亲戚,坐上小汽车,一路欢声笑语,其乐陶陶!我生于共和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困难时期,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而今享受着和谐社会的美好生活,而且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
于成龙清贫一生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晚年自号于山老人,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明末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1661)谒选,授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于成龙开始了他清廉卓越的仕途生涯。在二十几年中,于成龙历任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江南江西总督。他以天下为己任,劝农励俗,兴利除弊,恪尽职守,然而对自己却要求极严,他的好友熊赐履在为他撰写墓志铭时,称他“性善吃辛苦,诸人所不能堪者,一处之恬如”。正因为如此,无论他到何处任职,“所至民怀其德”。于成龙初任广西罗城知县时已45岁,而当时的罗城,由于长年战乱,城乡残破不堪,百姓生活极端困苦。于成龙上任前,亲朋好友都来相劝,让他不要到那“蛮烟瘴雨”之地去吃苦。于成龙不为所动,变卖了部分家产,凑足路费百两,毅然登程。来到罗城,情况比预想的更糟;“无城郭,庐室居人数家”,而县衙无门,“插篱棘为门牖”,院内长满荒草,“虎啸猿掷,白昼行庭中”。于成龙就在破屋之内“累土为几案,其旁置一爨一盂”,开始在这里吃、住并办理公务。随即“召吏民来前,从容问所苦,喻以急公敬上之意,申令行事”。为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努力招抚流亡,发展农业生产,他经常到田间察看,并与农夫农妇亲切攀谈,宣传力耕之道理。他还采取一些措施,诱导、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嘉其勤而获者,愧其惰者、荒芜者。民大劝悔,穗被野,牛羊满山。公(指于成龙)以其暇日,增陴浚隍,招民人居。新筑室者,公手书题额或门联以示奖导”。几年之后,罗城县面貌大为改观,百姓日富。为了感谢于成龙,百姓经常送钱送礼,而于成龙一概拒绝。他只拿朝廷俸禄,额外一文不取,尽管他生活十分清苦,却从不打百姓的主意。一次,百姓见于成龙身体不好,就凑了些钱送去,于成龙坚决不收,百姓跪在他面前说:“知阿爷苦,我曹供些少盐米费。”于成龙笑着将众人挽起,说:“我一人,何须如许物,可持归易甘旨奉汝父母,一如我受。”众人只好将钱拿回。又一次,于成龙的儿子来罗城看望他,百姓闻之,特别高兴,一起来到县衙后堂,说:“阿爷人来,好带物安家去!”于成龙对百姓送来的礼物仍以好言谢绝,并让儿子速离罗城。百姓得知此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康熙六年(1667),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今合川)知州。罗城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上路之日,“罗人送至三四百里。窥公清风两袖,明月一船不能赴合,令一眇者,素善星卜,偕公而往”。于成龙一到合州,首先免除官员的随从之费,自己仅畜一羸马,以家仆自随。当时,官场积弊颇多,地方官员以土产馈赠上司几乎成了风气。一次,知府下帖,让合州送鱼。于成龙很不以为然,他说:“民脂膏竭矣,无怜而问者,顾乃欲渔吾鱼,吾安所得鱼乎?”他不但不送鱼,反而呈文备陈合州百姓困苦之状。知府自知理亏,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裁革了十余件对合州不合理的摊派。康熙十七年(1678),于成龙因政绩显著,升福建按察使。赴闽之前,于成龙命人买了许多萝卜。有人讥笑说:“贱物耳,何多为?”他却非常坦然地回答:“我沿途供馔赖此矣。”福建自宋代以来,就是市舶重地,在此任官者极易发财。然而,于成龙到任之后,仍以清苦自励,不改初衷。外国前来作贸易的商人经常有送礼者,于成龙一概谢绝,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不久,于成龙便以清廉之名受到康熙皇帝的褒奖,并提升为两江总督。他虽地位变了,但克己奉公丝毫不减当年。赴任之前,他先请假回家葬母,然后雇了一辆骡车,与幼子同行,各袖制钱数十文,沿途住小店不入公馆,悄无声息地到达江宁任所。于成龙做官从不带家属随任。这时因年已65岁,且身体多病,才带小儿子在身边侍奉。他自奉简陋,每日粗茶淡饭,所食只青菜一把。于是,江南人民送他一个美称———“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成龙卒于任,终年68岁。死后,同城的将军、都统等来到他的寝室,见他生活清苦,私人财物只有一袭绨袍,几罐盐豉,“四壁萧然,无异寒士。将军僚属相哭失声”。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一传出,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奠祭。康熙皇帝闻知,十分感慨,特赐与其操守相符的谥号“清端”,以示褒奖。于成龙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的爱戴和敬仰,正如时人范郁鼎所言:“其节操至死不变。”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