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同志的一生
刘禅同志出生于三国时代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刘备是西蜀最大的地方军阀割据势力。小时候的刘禅就十分聪明好学,表现出了一个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特品质,于是后来,刘备让他做了自己的接班人。刘禅虽然出身贵族,却十分关心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当时中原大陆是曹魏中央政府,东南是孙吴割据,而西南正是刘禅的父亲刘备的蜀汉割据。军阀混战年年不断,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年轻的刘禅深深地认识到只有祖国统一才可以使老百姓脱离苦海。
虽然自己的父亲是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刘禅依旧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祖国统一事业决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刘备夷陵之战遭惨败,让刘禅同志做了继承人。可是就在刘禅同志打算大干一场,着手实现西蜀和平回归中原大陆的时候,“蜀独”势力集团代表诸葛亮却乘机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致使统一事业陷入僵局。
当时,诸葛亮自任蜀汉丞相,妄图在西蜀继续东汉政权的反动统治,并不断骚扰我祁山边境。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司马懿将军奋起反击,成功的打击了“蜀独”分子的嚣张气焰,保卫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身在后方的刘禅虽然身在后宫,依旧关心祖国的统一进程,机智地与“蜀独”分子展开斗争,屡次在诸葛亮最嚣张的时候,巧妙地把他调回成都,使诸葛亮六出祁山而未果,成功的粉碎了“蜀独”分子的分裂阴谋。
后来,诸葛亮穷兵黩武,众叛亲离,身死五丈源,祖国统一大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就在刘禅同志又打算大干一场,着手实现西蜀回归中原大陆的时候,“蜀独”残余势力代表姜维却乘机掌握了蜀汉兵权,致使统一事业再次陷入僵局。面对当时严峻的局势,刘禅同志没有灰心。他清楚的意识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统一之势不可阻挡,然而统一的过程是曲折的,长期的,甚至会有暂时的倒退。
于是,在蜀汉政府,刘禅同志依旧勤勤恳恳,为祖国统一默默奋斗。在后宫,他吃喝玩乐,宠幸美女,不问朝政,巧妙地将当时蜀汉政权内部的“蜀独”势力逐渐排挤出去,有效地从精神上削弱了“蜀独”势力,成功的瓦解了他们的意志。
然而“蜀独”顽固分子姜维气焰十分嚣张,先后九次带领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流氓团伙侵犯我中原边境,给广大无辜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原中央政府委派司马懿将军之子司马昭同志出任边防总司令,成功地击退了姜维分裂集团的多次反扑。
后宫中的刘禅同志日理万机,每天都要跟好多美眉打牌聊天,工作十分辛苦。然而,每每想到战场上,华夏同胞自相残杀,他总要默默流泪,并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西蜀和平回归中原大陆。特别是当司马昭同志率领的中原中央军陷入困难,处在危险境地的时候,刘禅同志总会义无反顾地伸出革命之手,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央军,挽救了司马昭同志,挽救了祖国统一大业。
由于以往跟诸葛亮分裂集团进行革命斗争的时候,刘禅同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斗争经验,深刻地认识到“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于是在跟姜维分裂集团做斗争时,刘禅同志依旧巧妙地从后方瓦解了“蜀独”势力对中原大陆的骚扰,致使姜维分裂集团九伐中原,最终却一无所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乘姜维分裂集团出兵之机,刘禅同志机智果断地撤回了在阴平的蜀汉驻军,为后来中央军顺利入川铺平了道路,基本实现了蜀汉回归中原的和平统一。(只在绵竹发生了小规模暴动:分裂残余势力诸葛瞻,也就是前分裂集团首领诸葛亮的儿子,顽固抵抗,被中央军彻底粉碎。)
最后,姜维集团为了避祸,转而屯田沓中,后又与另一个钟会分裂集团结合,阴谋反扑。当时司马昭同志已接任中原中央政府总理,掌管全国事务,接到姜维,钟会密谋军事叛乱的消息后,果断的派兵前往,一举粉碎了叛乱势力,消灭了为首的姜维钟会叛乱分子,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保障了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公元263年,在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刘禅同志终于来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首都:洛阳,并受到了司马昭总理的亲切接见。两个伟大领袖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历史从此展开了新的一页,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到了洛阳,刘禅同志看到了祖国统一的革命事业蒸蒸日上,于是毅然投入到对过去蜀汉老部下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在工作实践中,刘禅同志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他不用以往教条主义的说教方式,而是身体力行,每日陶醉于醇酒美人之中,展现了祖国统一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了广大前蜀汉干部,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由于工作努力,刘禅同志甚至忘记了远离故乡的痛苦,以至于在一次思想汇报工作的宴会上,当司马昭总理关切地问道:“颇思蜀否?”刘禅同志诚恳地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体现了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工作为乐,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气概,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当时,在座的前蜀汉干部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并纷纷表示一定要继续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看到刘禅同志如此的赤胆忠心以及如此高效的工作能力,司马昭总理欣慰地说:“我无忧矣!”
然而,总有一小撮顽固分子不断地诋毁,诬蔑刘禅同志,说刘禅同志懒惰,愚蠢,甚至直接对他进行人身攻击,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针对于此,在后来的一系列工作会议中,司马昭总理一再高度评价了刘禅同志为祖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和努力,并特意加封刘禅同志为“安乐公”,充分肯定了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贡献,有力驳斥了一小撮“蜀独”分裂分子的荒谬言论。
纵观刘禅同志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把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西蜀顺利和平回归祖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向刘禅同志学习!
刘禅的悲哀
刘禅(阿斗)的悲哀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在《登楼》中无限愤慨地将李煜隐喻为后主刘禅,抨击那无能的君主居然仍在祠庙里接收朝拜,在杜甫悲叹后没多久,他的祠庙便被废除了。
他叫刘禅,却没有多少人愿意直呼他的姓名,当赵云从护心镜中小心翼翼将年幼的他交给刘备时,刘备大怒将他掷于地下道“为这扶不起的阿斗,险损我一员大将!”彼时他尚在熟睡之中,却已被冠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称号。
他是世人眼中的亡国之君,是史学家摇头叹息的对象,是魏主眼中懦弱无能的手下败将。人们在千年之后仍唾弃他的同时,在这个提倡人道主义的社会,竟无人想过他的感受。
“万众皆迷画中仙,无人怜爱世间魁。”
他本应是一个生性开朗活泼的少年,生于田园乡土之中如闲云野鹤般四处游走,畅想着未来的一切,在粗茶淡饭中过着宁静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可是,上天似乎总爱开玩笑,他的父亲是刘备,那个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汉室后族。他是刘备唯一的长子,只有他,能将蜀汉的光辉大业传承下去,于是,那副叫做“命”的担子从此压在了他的肩上。
双翼都压上了全蜀汉未来的人还如何轻松,如何去做梦?
他从兵荒马乱中长大,见证了母亲的死与父亲强硬果敢的帝王崛起,他年幼的心里其实是怕的。但怕又能怎么样!他既然生于帝王之家,就活该如此!
他含泪选择了宿命,也将那一点微渺的梦想扼杀在了心底。
他的确算不上一个好的君主,在他十六岁登基之时眼里还尚有迷茫,他毕竟只是一个生性安宁的普通少年。这一切,看来都十分平常,但在他的父亲刘备的雄才大志善于谋略以及丞相诸葛亮“卧龙”的美称和才华横溢之下,再华丽眩目的金山也变得黯然失色,更何况他并无太出众的才干。
魏国的狼子野心是永远压制不住的,他们看透了刘禅的软弱无能,在诸葛亮死后第四年发动兵变,包围蜀国。
金銮缭绕的大殿里。
“陛下,再冲一次吧!”
“不,退兵,投降!”
他果断地开始了他人生中最独立的一次反抗,但也就是这一句话,使得他背上了千古的罪名,使得他成了史上最胆小怕事的君主,蜀汉从此葬送于他的手上。
但人们从未想过吗?蜀汉虽然在刘备和诸葛亮的管理下初具规模,但始终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国家,刘备称帝几十年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一个摇摇欲坠千疮百孔的王朝复还如初,更何况这次是与最强的魏国对抗。
没有刘禅的委曲求全,蜀国能不伤一兵一卒就顺利投降吗?
没有刘禅这一刻的果敢,蜀国能保留那百里河山吗?
他用自己的清白换来了全国上下百姓的安宁,也换来了他屈辱一生的终结,换来了他的遗臭万年。
那个曾经语笑嫣然的少年在龙袍上身的一刻已不属于自己。
觥筹交错间,丝竹轻唱,席上众下,独刘禅大醉。
魏主酌上美酒,笑盈盈道:“刘禅,此间可有你蜀汉好?”
“美哉!予乐不思蜀!”
仰头喝下龙角杯中如琥珀般透明的液体,宽大的袖幅扬起,遮住眼角不经意间滑下的泪滴。
郭豆豆
相关推荐
-
禅非有禅字才为禅,禅者无欲亦无求。风吹花落可为禅,一片禅意雨打柳。50字 高一 诗歌
-
扯禅“禅”需要“悟”悟出未曾察觉的道理。不是发明,不是创造。一种颠覆,一种挣脱。颠覆旧有的,僵化的思维观念。挣脱红尘俗世的束缚。一种思想的洗礼,一种心灵的释放,一种自然的回归。特立独行的心间修行。得悟,一言足矣。若不得,奋笔漫卷亦是空文一纸。“何谓玄妙?”“未问之前”可意会,不可言传。(PS:一声叹息恐怕这就是一纸空文,空谈而不入,真是六根不净额若隐若现的洒脱诶)倘若执着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又怎能悟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200字 高一 日记
-
心禅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对于生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是一个对事物感触模糊不清的人,总觉得这个也有,那个也有,当遇到要对生活做出判断时,我就发窘了,不知如何是好。曾经也有人告诉我,对待生活只要由心而定就行了,人生在世,如此短暂,如果不活在性情中,那不是对不起自己了。我一想,也是,做一个性情中人总比一生模糊要好。于是,我便做了一回。大喜大悲,由心而起,凭心而定。我忽然觉得这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攸哉,攸哉,潇洒其中。生活对于我是那么的充实可谈笑风声久了,便会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事。比如,你要做得好,这样才能让人感叹,羡慕,于是,你便拥有成功的喜悦。这种高兴会缠着你,久久不会散去,你会感觉这是那么的爽。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压力。因为要比别人好,所以要激励自己,让自己处于压力之下,这样你便会有动力。可有时,真的受不了,便无法继续。到头来,所有人都会对你冷淡,眼神中透出的不屑犹如一把尖刀刺入胸膛,那么深,那么深。我便从云端落入谷底。夜深人静,独椅窗前,心中无限惆怅。寒风无情地从我身边掠过,我忽然有一种随风而去的感觉,不再回来。可我做不到。夕阳西下,只留一缕彩云布满天穹。远处传来清钟低音,悠扬婉转。我顿时觉得十分惊奇,在这喧嚣尘世之中,怎会有如此清幽的钟声。可再一想,便明白了,原来是后山寺庙的晚钟。听着声声清音,心中不知怎的畅快了许多,于是,边散步着向后山公园走去。这里的人很多,有的在运动,有的在闲谈,甚是悠闲。可我无心参与,便向后山走去。途中景色优美,鹅卵石铺设成的小路光滑柔润,让人心之所向。无意侧头,我看见一味身着灰袍的曾人坐在小路旁的石椅上,手捧佛经,细细读着。他的神情安详平淡,睿智的眼神中似乎蕴涵着洞悉万物的能力,但又好象有一点沧桑,幽雅的气质,不知怎么形容。他看着佛经,读到精妙之处便颇有感悟地品味一番。安详的面容带者几丝喜悦,不掺任何杂质,让人好宁静好舒心,所有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我不再向前,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生活不在乎享受,而在乎体会。所谓的大喜大悲都缘于心,心燥,则沦落其间,不可自拔;心静,则笑看其中,点滴感悟,与心共享。800字 高一 叙事
-
扯禅“禅”需要“悟”,悟出未曾察觉的道理。不是发明,不是创造。一种颠覆,一种挣脱。颠覆旧有的,僵化的思维观念。挣脱红尘俗世的束缚。一种思想的洗礼,一种心灵的释放,一种自然的回归。特立独行的心间修行。得悟,一言足矣。若不得,奋笔漫卷亦是空文一纸。“何谓玄妙?”“未问之前”可意会,不可言传。(PS:一声叹息恐怕这就是一纸空文,空谈而不入,真是六根不净额若隐若现的洒脱诶)倘若执着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又怎能悟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200字 高一 日记
-
我的同志生活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周末。晚上场里放电影(每个周末场里都在放电影),在没有开映之前我们一群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当时场里住的都是平房,我躲进了一间没有猪的猪舍,猪舍紧挨着洗澡房,而洗澡房的遮挡物竟然是一层薄膜(因为洗澡房亮着灯)。一切又是那么巧合,我刚躲了几分钟,这时有人进洗澡房洗澡。透过灯光一尊朦胧而修长的人体在我眼前晃动,离我之近又如此真实。我屏着呼吸生怕被人发现,直觉也让我肯定他是个男的,而我也从未见过成年男人的裸体,难免心生好奇。他真的很好看(因为他是场里长得最帅的一个,同时也让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性且是对男性产生了萌想)。有了第一次的偷窥让我更想看第二次,好不容易等到了周末。这回不是在捉迷藏,就连好看的电影我也无心观赏,而是跑到猪舍守候去了。在房主没有洗澡之前我事先在薄膜上扎个小洞,等啊等,好不容易把房主等进洗澡房。看见了,我真的看见了,还瞒清楚的,只是没有毛且小了点(哈哈哈......现在回想起来好好笑,当时我以为每个男人都是那样子的,直至自己发育成男人的时候我还怀疑自己为什么长那么多毛)。突然一只大手向我伸了过来,我挨逮个正着。左邻右舍都跑来看热闹,糗,糗,糗,说多丢脸就多丢脸。父母把我带回家,一进门父亲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鞭子在我屁股上肆意“弹拨”,之后将我锁在房里思过。接下来是邻居及同学对我的嘲笑,还好是一阵子,大家就把这件事给淡忘了,没过多久我也随母亲离开了农场。也许我就是从那时侯开始喜欢上了男人,男人对我是一种诱惑,男人同时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这就是我的童年,在不经意中让我对性的“认知”到对性的转向,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你能理解我的所为吗?我的故事还很多,不是一下子就能说的玩道得尽的。650字 高一 演讲稿
-
刘禅哭诉尊敬的先考刘备:您该安息了,但你应该死不瞑目吧,因为您有一个遭众人指责的儿子。我,刘阿斗是个扶不起的君主,妄千古奇才诸葛亮侍奉左右,出谋划策。我手下有骁勇善战的赵云,有英明神武的姜维,而我本应是个雄姿英发的君主。可是,我不是,我只是不问朝政,整日醉生梦死的刘禅!那天,你让丞相发誓要把我抚养成人,诸葛亮为此鞠躬尽瘁,穷其一生去兑现诺言。可是,我让你失望了,我整日过着酒肉生活,身边美女成林,哪管什么朝政?结果,蜀国抵挡不住魏国的千军万马,蜀国毁于我,我就成了千古罪人,而不是父王所希望的我可以有个流芳百世、照耀千古的好名声。于是,我便成了千夫所指、败坏家门的亡国奴。可是,这个下场是我想的吗?自出生以来,我的地位高高在上,尊贵到连选择自己的路的权利都没有。自懂事以来,听得最多的就是丞相所言:“你要做一个好国君,让蜀国国泰民安。”我没有童年,童年在丞相的谆谆教诲中变得暗淡无光。父王,我也是人啊,我也想过自己的生活,哪怕我只是受尽苦难的一介草民。然而,我却如此身不由己,我活在世上的唯一一个目的就是做个好国君。其实,我讨厌征战南北,讨厌什么金戈铁马、为国争光,讨厌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去他的什么恩重如山,去他的安邦治国,去他的专心朝政,我想把这一切都抛在身后。我想到深山老林里去,徘徊于莲花池边,流连于山中杏花,在花架下吟诗,在花丛中化蝶飞,好不快活!然而这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我还是您的儿子,还是一国之君。可是我厌恶被别人安排好的生活,犹如笼中之鸟无自由之身。我宁愿做平民百姓,平平凡凡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那些卖艺唱戏的都比我幸福。生活埋葬了我选择的权利,我一直在等,等长大成人,等着走向为我挖好的坟墓。诸葛亮最终为我尽职尽责而积劳成疾,我却依旧不思上进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世人都责备我的无情,我的不思上进,而我的苦衷无人知晓。蜀国之灭,丞相之死,能只怪我一个人吗?我讨厌国家间的明争暗斗,我想退隐做空谷幽兰。然后,我无心政事,不问战况,听着靡靡之音,度日如年。可是,我对不起忠心耿耿的丞相,对不起为我舍命保江山的将军士兵,也对不起您。都说我无悔改之心,我是一个扶不起的君主。都说我堕落,胸无大志,可是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人生、理想那全是废话。身为国君的我很想泪流满面,很想痛痛快快地选择自己要走的路。还有一件事让您耿耿于怀吧,那就是蜀国被魏国灭后我居然乐不思蜀。可是,一言难尽啊,我早就对生活的一切麻木不仁,反正都要过别人安排好的生活,在哪里过不一样?又有谁会知道我笑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痛苦?您大可以骂儿臣不孝,可是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会再做您儿子,不被人侍奉左右,即便做一个天涯浪子,我只想痛痛快快做我自己。您安息吧。不肖子刘禅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
刘禅的悲哀刘禅(阿斗)的悲哀“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在《登楼》中无限愤慨地将李煜隐喻为后主刘禅,抨击那无能的君主居然仍在祠庙里接收朝拜,在杜甫悲叹后没多久,他的祠庙便被废除了。他叫刘禅,却没有多少人愿意直呼他的姓名,当赵云从护心镜中小心翼翼将年幼的他交给刘备时,刘备大怒将他掷于地下道“为这扶不起的阿斗,险损我一员大将!”彼时他尚在熟睡之中,却已被冠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称号。他是世人眼中的亡国之君,是史学家摇头叹息的对象,是魏主眼中懦弱无能的手下败将。人们在千年之后仍唾弃他的同时,在这个提倡人道主义的社会,竟无人想过他的感受。“万众皆迷画中仙,无人怜爱世间魁。”他本应是一个生性开朗活泼的少年,生于田园乡土之中如闲云野鹤般四处游走,畅想着未来的一切,在粗茶淡饭中过着宁静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可是,上天似乎总爱开玩笑,他的父亲是刘备,那个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汉室后族。他是刘备唯一的长子,只有他,能将蜀汉的光辉大业传承下去,于是,那副叫做“命”的担子从此压在了他的肩上。双翼都压上了全蜀汉未来的人还如何轻松,如何去做梦?他从兵荒马乱中长大,见证了母亲的死与父亲强硬果敢的帝王崛起,他年幼的心里其实是怕的。但怕又能怎么样!他既然生于帝王之家,就活该如此!他含泪选择了宿命,也将那一点微渺的梦想扼杀在了心底。他的确算不上一个好的君主,在他十六岁登基之时眼里还尚有迷茫,他毕竟只是一个生性安宁的普通少年。这一切,看来都十分平常,但在他的父亲刘备的雄才大志善于谋略以及丞相诸葛亮“卧龙”的美称和才华横溢之下,再华丽眩目的金山也变得黯然失色,更何况他并无太出众的才干。魏国的狼子野心是永远压制不住的,他们看透了刘禅的软弱无能,在诸葛亮死后第四年发动兵变,包围蜀国。金銮缭绕的大殿里。“陛下,再冲一次吧!”“不,退兵,投降!”他果断地开始了他人生中最独立的一次反抗,但也就是这一句话,使得他背上了千古的罪名,使得他成了史上最胆小怕事的君主,蜀汉从此葬送于他的手上。但人们从未想过吗?蜀汉虽然在刘备和诸葛亮的管理下初具规模,但始终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国家,刘备称帝几十年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一个摇摇欲坠千疮百孔的王朝复还如初,更何况这次是与最强的魏国对抗。没有刘禅的委曲求全,蜀国能不伤一兵一卒就顺利投降吗?没有刘禅这一刻的果敢,蜀国能保留那百里河山吗?他用自己的清白换来了全国上下百姓的安宁,也换来了他屈辱一生的终结,换来了他的遗臭万年。那个曾经语笑嫣然的少年在龙袍上身的一刻已不属于自己。觥筹交错间,丝竹轻唱,席上众下,独刘禅大醉。魏主酌上美酒,笑盈盈道:“刘禅,此间可有你蜀汉好?”“美哉!予乐不思蜀!”仰头喝下龙角杯中如琥珀般透明的液体,宽大的袖幅扬起,遮住眼角不经意间滑下的泪滴。郭豆豆1000字 初三 散文
-
禅禅,这对于一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说到禅,你,会想起什么呢?也许,花香袅袅,轻烟曼舞,一位双目微睁的僧人盘坐在一块绣满魁丽花朵的席子上。他的面前有一张小小的矮桌,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在紫砂做的茶具旁是一小杯用冒着蒸汽的烫水反反复复灌满了十几次因此茶香浓溢的龙井。茶香灌满了小小的僧房。阳光温暖的触角伸了过来,彷徨在屋内。也许,那位高僧并没有在品茶。他轻轻地,有节奏的敲打着散发着木的清香的木鱼。而嘴中则喃喃的念着意味深远的诗句。对面的佛像表情严肃深沉,但凝视着端坐着的僧人时,佛像的嘴角好似扬起一丝慈祥的微笑。吟诵完诗句,僧人直起身来,缓缓步到香盒前,认真地捧起三支摇曳着的香,将它们点燃。身到佛像前,仔细地把香插入层层香灰中。青烟在风的领导下旋着向上,最后消逝在茫茫云海中。也许,禅只是一种心境,在你浮躁难以安下心来时,默默立在你的身边。禅,其实一直在每个人的身边。它就像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影子一样,随时随地跟随着在浮华苍生里的每个奔波的人。其实,只要你静下心,就可以看见禅美丽的双眸。初一:冇璺400字 初一 散文
-
禅花秋凉,冬至,残花碎一地,惹风霜,凝望,梦一场,悲怆,无由浪荡。往生情,木石怨。你是那一株摇曳的禅花,润泽大地。我是那一枚冰魄般的顽石,亦能补天。你与我守得清幽,冀换尘缘一面。我与你离别,衔玉坠凡世,富贵之家,静默荣华。惶惶懵懂,未见如约人。圣贤书?读来何用?不若放浪形骸,不若凤歌痴醉。我泼墨于一泓清池,染那一对依昵的鸳鸯。我笑世人情伤,暗弹清泪,钻入销魂帐。流连,莺莺燕燕,浮云过眼,可有缱绻?那一日,我被簇拥庭前,竟见你眼含幽怨。时光倒转,四目情牵,你我又怎会是初见?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你可知这些分别的日子,是我不能释怀的难言。再见,我们,再见,你带着幽怨,我带着狂癫。丝竹绕耳,声声慢。荣国府凤姐像一把刀子,割开了一幕幕复杂姻缘,涟漪翻过,你无言,只坐窗边,绣出绢花一瓣。我仍是个顽劣的孩子,偏执的存在你世界边缘。房门紧锁,你在榻前泪满脸,我在门前轻轻闭眼。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缠绵?这是怎么样的一段爱恋?我在你的心上划出一道道伤,再往我的心上撒一把把盐。我们带着那些被世俗桎梏的枷锁,面色苍白,彼此在无奈中伤害,彼此在伤害中相爱,彼此在相爱中无奈。荣国府,大宅院,胭脂斑斑,伤心人却无眠。你在埋葬那一朵朵飘荡在尘埃里的花儿,你在埋葬那一段段飘荡在尘世中的爱恨,你在埋葬的是你的心,还是我无法解释无法辩白无法看破的爱?葬花处,两颗心无声的哭,我不能把我的痛苦向你倾诉,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的孤独,在漫天飘飞的落花里凄楚。红楼,载不动许多愁,花残人瘦,相见难厮守,欲语泪先流。大观园花团锦簇,曲径通幽,你在草径间轻落莲足,我在一汪绿水前不忍举步。醉宴,又是一杯杯喝不完的苦酒,我不回头,醉了哀愁,听你远走。这一桌欢喜,竟藏泪千滴。袭人,暗香袭人。宝钗,发带宝钗。金陵园景,我是看客,也是从者,我沉默的那一刹那,居然想起前世里不能与你倾言的痴痴傻傻,是我醉了吗?也许吧!蝶双飞,自在的爱侣在享受片断的轮回,我凝望一朵花,我低喃一句话,在这茫茫天下,没人知道,你和我的家,是那缕归去的晚霞。徘徊,尘世徘徊,在爱与不爱,在爱与被爱。我的眼前,是一片海,你的心呢?是否真的甘愿归隐楼台。这就是我们求来的姻缘吗?颂佛千万年,弹指一挥间,只换来执手相看泪眼。你在我面前,却不能与我永远。你想要那顶凤冠,我却不能亲手把它肃正在你的额沿。那一次,我崩塌了坚持,翻破万卷禅释,才终识,入世出世,早有所指――哀莫大于心死。尾声扫院落,蒲团坐,唱颂箬,敲寂寞,岁月蹉跎,焚烬这一炉炉香火,你归尘土我归佛!那一刻,我手拈禅花,笑意浅盈。那一天,我再释真经,流水清澈。那一月,我行脚化缘,尽展欣颜。那一年,我走遍名山,碧海蓝天。那一世,我遇见你,仰望星穹,一枚星石,滑坠夜空,原来往昔种种,我仍然残留梦中。1200字 高三 散文
-
禅意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寂寞时光,我走在街上,看那灯火阑珊,孤独的霓虹灯,闪烁着寂寥。阴天的日子,我想起了许多,我不能在像从前一样虚度时光,十几年的青春就这样在我没有雄心壮志的日子中一点点的消散。那曾经年少轻狂的我已经不敢在大声呐喊,记得那时候的我总是说我的命运由我不由天,就算天在厉害我也要逆天而行,可是现在我发现我无法改变现状。我总是幻想,可忘了现实和梦是不同的,在梦中星的闪烁依旧是闪烁,可现实却不是梦,远远望去,那星闪烁的是孤独,是寂寞,是无奈,可现实却只能深深掩埋。我还是忘不了她,那个美丽的女孩,朋友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赶上了。"可我没有觉得,我怎么也赶不上,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充满许多无奈,往往许多自己有把握的事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我们不能刻意去追求,让生活自己决定。看过一首诗,讲述的什么是人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凭,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的欢乐忧愁,壮年的漂泊流浪,老年的闲淡了悟,无一不是人生的历程,总是有许多人刻意去追求什么,想要把东西几近完美,可是他们却忘了世上的东西没有完美的,如果一切都是完美的,就不会有春之花,夏之实,秋之果,冬之草,就不会有那些有着缺陷的美丽事物,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一个人活在世上,他的一切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了,他们都肩负着上天给予的重任,挑着这个重任去寻找人生的道路。浪费了几年的青春去寻找答案,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就像拾叶者一样有着自己的目标,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曾经在香烟袅袅中看见叶子片片落下,随风而来,又随风飘去,看着看着仿佛又有了一丝明了。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了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也就不会在刻意去追求完美,那么生活就多了一点乐趣,何乐而不为啊。800字 初一 散文
-
秋禅一帘秋雨,一夜秋凉,秋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晚秋,夏日的燥热,夏花的绚烂,夏日沅水的张狂,随着蓝天上的云卷云舒,在萧瑟的秋风吹佛下,秋凉充溢了旷野,沉寂静俏,绚烂的夏花换装成秋黄满地,满田的稻穗沉淀着秋的实华,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着秋收的人们,禾堂里的晒垫上晒满了颗粒饱满的谷子,漫溢着丰收的稻香,沅水就象一条蓝色彩带,静如处子,平如镜面,江鸥长鸣,声声漫漫,悠悠婉转惊了远山近水;古城街巷,安静恬淡,悠悠岁月,静守秋之安然。秋天是黄色的,也是红色的,更是色彩斑斓的;寂寞梧桐锁寒秋,几场秋风,几番秋雨,那夏日翠绿的梧桐叶,就渐渐金黄,蕴染出秋日的斑斓色彩,那深秋的梧桐叶不经意之间,一个晚上就飘落一地,萧瑟秋风,霖霖秋雨,摇曳的是对夏之翠绿的依依不舍,飘落的是来自尘土仍将归于尘土的佛缘,拾一枚梧桐秋叶,捧在掌心,与之呢喃,秋之韵味,秋之静美,盈满双手,漫溢古村,萦绕在唯美的山野之中。潺潺溪水,枫叶瑟瑟,古城龙井寺旁边,晨钟暮鼓,一池秋荷,满池秋韵;秋天的荷池,没有夏荷的粉红,也没有夏荷的丰韵,有的是荷莲的孤傲与莲香,漂浮的残荷,曾经的浮华,消融在秋水之中。四季的轮回,生命的乐章,在经年中更加华彩;静下尘心,佛堂之下,弥勒佛前,双手合心,参禅佛缘,洗去凡尘,为的是心静,心安,了却那红尘里的熙熙攘攘,尔虞我诈;古井泉水,清澈透明,冬暖夏凉,静静的守侯着烟火缭绕的古井寺,望纭纭香客,捧一鞠清泉,袅一缕轻烟,了一身尘缘。世上所有的相遇 ,都是一次久别的重逢,枫叶染红了迎风亭,更染红了守望在迎风亭下的一潭秋水;你每次的匆忙,都叠加在守望着你的那一汪泪痕涟涟眼眸,相逢是首歌,更是一首悲戚的离歌;一枚枚红透了的秋叶,细诉着秋的呢喃,秋的壮丽,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着那生命的跌宕起伏,一个生命的晚霞不正是酝酿着另外一个生命的朝霞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清秋之冷落,你我的擦肩相遇,都是因前生五百次回眸的缘而来,珍惜流年的偶遇,也许下次的相逢将是来世经年的晚秋,甚至浩浩烟波,再也没有你我相逢的港湾。枫叶飘落,飘洒着一丝丝的伤痛,厮守一个春夏,谴倦了两个季节的缠绵,在深秋如血的晚霞里,摇曳着凄美的舞姿,凄戚绝然,一摇曳一徘徊,再多的不舍,缘尽情散,缘走念断,悲乎?戚乎?然情感似乎就是这样,处久了,就淡然了,淡然了,就散了;“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乐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也只是古人神话般的传说而已,是古人希翼看到更美更纯而又超脱现实的情感故事而已,就正如民间传说了上千年的梁祝化蝶的爱情故事,凄美,超然,更是被我们一代一代的演义得美仑美奂。秋风来,秋霜白, 万物沉于寂静;秋花凋零,小溪枯瘦,水流潺潺,溪边柳丝,细如发,风起摇曳舞翩翩;秋雨霖霖,寒蝉凄切;霜寒起,千陌黄,薄蔼萦绕,满地秋黄的田野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朝霞熠熠,暖暖的秋阳霎时消融了涂抹在满山遍野的秋霜,收割后的稻田凌乱的堆着些许稻草,几只野生的禾鸡在稻草里啄着谷子,几十只山黄蟆此起彼伏的跳跃着,就象一波波的黄浪,涌动在小溪旁边的田野里,在这凄黄满地的旷野中,驿动着生命的华丽。暮蔼沉沉笼寨落,满山秋色渐朦胧,秋鸿一声长啸鸣,徘徊之意情绵长,离愁声声催泪下,肠断处凄冷彻骨,霞云几重飘云涯,秋风几缕捎愁思;一弯弦月挂枝梢,月色凝寒,倚着轩窗,一杯清茶,一笺素纸,笔花溅落处,风月惹情思,秋寒满地流,庭院兰草处,蟋蟀拨弦,琴声悠悠,一弯残月,几束星光,些许禅意,几缕暗香,幽梦满帘。一枚秋叶,红如残阳,演绎着 生命的静谧,一枚秋叶,孕育着来年春天的翠绿;生命的轮回,总是那么壮美,丰腴,诠释着几许禅意。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
论禅道青莲陌,禅意如云。“禅”为境,“禅”为意,“禅”为心。一个“禅”字可错综复杂,贯穿红尘烟火繁华;又可缥缈不及,逍遥空灵超脱物外。禅道可谓是异彩纷呈,可又简素如一。,则论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初识这四句真言却在华美的文章,只觉得这话清澈舒朗,但却不解其意,后知这原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这样的臻境,又有几人能参透?人间空茫虚无,只有真正放下,看淡得失,才可云水随心,自在悠然。从这话起,我便对禅有了份执著,可禅却是讲究自在,不讲究执著苦求的。我有时为一缕禅意,不思茶饭,忧虑万千,禅也讲究不急于求成的。我却是没有那般道骨,做到云淡风轻,而在人间百般欲求中自苦。这样,怎可做到万境随心。自此之后,我便对慧能禅师充满无限的崇敬,觉其是人间大智大圣者。帘子为何而动,因风,诚然,这似乎在大家看来是不必回答的答案。其实不然,慧能禅师有云,“帘动因心动”,悄然昭示“万境随心”。好比我们考砸了或者是跑步摔一跤,会觉得颜面失尽,心想这下大家对自己必是心怀嘲讽,看自己的眼神也会冷漠而又幸灾乐祸,自己便觉得人人阴毒,世道凉薄。可能同学们并不在意,甚至对此一无所知,我们可能将同学表现出来的种种,让自身情绪扭曲了。世道虽不乏险恶,但若我们看得明媚,那便明媚许多。他人之恶也因自身之恶而生,若我们能够领悟大容与大德,那我们的面貌便慈善柔和,就算是烟火味浓的俗世凡夫见了心中的一隅静好也会被触动,毒辣阴险的人见了也不忍凶神恶煞,气焰嚣张。人道勇者不惧,智者亦不惧。此不惧并非实力高低抑或武功高强,智者有一颗大到漫过天涯的心,包容,看得幽长深远,所以不惧。说起禅语,不得不提一人——仓央嘉措。说起他,不仅文艺青年对他的诗情幻意无限感慨,连普通青年们也都说这人是六世达赖,一代情僧。他曾写过“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相见。”写得极柔情,大家或把这“你”理解为一个倾世佳人,我倒认为此“你”为真知,为圣境,为至禅,是仓央嘉措苦苦追求的温暖,净化众生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也只是一句梵音禅语,便可化人间为极乐禅境。 ,论及禅境。“禅境”是个唯美曼妙的词,自然也是唯美曼妙之境,像清幽古寺,诗意小巷,一隅芳草。禅境是个悟禅的环境,禅境并非一个实在的美好,而是一个无形的思考。一滴晨露,也能包容我们的影,我们的身与心便在晨露依偎中变得透彻起来;一方画巷,也是另一个属于禅的世界,落木萧萧,天地茫茫。写到这里,观者会觉得禅境是特殊且高深难以领悟的,禅境是那么飘渺而不可捉摸。一瓣花,一梭云,一缕柳,寻常人难能与它们心神合一,共建臻境。在生活中,却是处处有禅的,此禅亦是高洁,更是难寻。所谓常义禅境,只是那样的清静不被俗世所扰,使我心长宁,远离纠纷烦恼的圣地。但如能在俗世浮华中寻禅,悟禅,并以禅道在红尘紫陌上自如穿梭,那就更是高明。离心即身,虽在世间,然已超脱。禅境无形,处处可为禅境;禅境无意,污泥亦至禅。但此却非人人可心领神会,与禅修之关联也是密不可分的。 ,后论禅修。禅修是清苦,但却又自得其乐,自享其趣。大多正规禅修,除了斋戒,就每日聆听高僧大德讲经,后自己诵经礼拜。光就这条,许多人提出异议,少林和尚为武僧,便可食肉,且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写这话的大抵是个官场文人,曲尽其妙地洗刷了武僧食肉之过,看似又将食肉之举提升到高深莫测的境界,非寻常修行能比得了。从公心来看,食素保护环境以及生灵。从私心来讲,食素可以静心,亦能净化心灵,亲近本真。我深信肉俎之油污蒙蔽人心,使人心混沌且世俗,早将赤子无邪之影远远掷去。吃素自然吃得清素,这样的清素也是干净纯澈的,能使人铁骨虽瘦仍傲然出尘,心无杂念,方可智慧清明。正是因此,佛道相通,都是野鹤闲云,行云流水,且心烂漫不染杂尘,做事喜巧妙化之或去除心念。只有墨家才积极抗争,使人民群起激昂来免除人间疾苦,但这样的激昂是没有沉淀的,对疾苦的认识也停留在低级阶级,没有意识到世间疾苦,是人性给人带来的疾苦。所以信念不坚定,极易被统治者收买,被世俗疾苦所害,也不达自己苦苦追寻的“天下民主”的境界,又成了政权的奴隶或祭品。而统治者给少林武僧吃肉的权利,实则是剥夺了他们禅修的权利,让他们成了百分之百的纯种莽夫而没了佛性,沦为巩固统治的工具,这种看似激昂的墨家似的抗争,其实也是愚痴的。有人也会认为念经是个枯燥无意义的苦差事,还有人用和尚念经来比喻做重复而无意义的事,身在心不在,那只是一些未悟念经真谛的人所为罢了。念经的经文虽是晦涩难懂,但我们将心沉下来,自会在声声梵语,阵阵檀香中有所参悟,若没有一颗禅心,想与佛性相通,实不为一件易事。 ,必论禅心,禅心是一切的根基,而禅心又是与生俱来的。若我说禅学禅,有人道:“这人可真傻!学那些虚东西,真是无聊愚蠢透顶!”或是自以为是地哈哈笑几声,皱着大而油亮的脸,磕着瓜子,又说打折的商品和可钻的空子,然后继续诽谤圣贤,那这样的人,便永无与禅结缘的可能了,一生庸庸碌碌,不得真正的快乐与清宁。禅心同慧根,是婴儿之时便带到世间的,慢慢便会显露出来,有禅心的人需得有信心,不可因道不同他人,怕性格孤僻便与俗世混为一谈,就像白玉陷进污泥,是莫大的可惜。有禅心之人,需将禅缘看做一种神圣的责任,不改初心,林黛玉便是有禅心之人,她写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话解意不难,意解殊妙,人间的浮华却无绛珠仙草立足之境,她便绝尘遁去,去寻那方干净了。禅心难得亦难守,不知我自己是否有禅心,但总不至于太世俗,两相迷茫,可却只余坚定,对那瓣禅心的追寻。 ,末论禅学。自认为与禅学相通之术有二:哲学与心理学。其中似乎哲学更与禅学贴切。对于哲学,曾有个精妙的比喻,关于小白兔,最好把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从这句话中,找禅学与哲学相似之处,同认为人之微茫,以及实际宇宙之外更大的无极。但禅学中的“无极”是浩繁空漫的,无形亦无涯无边,而哲学认为它至少是有形的,有个真切的答案,所以哲学之句似山路绵长,曲曲折折才能道尽其意,而禅学之句似清潭幽深,朦胧模糊的本真在其中徐徐摇曳。哲学家的姿势是爬,无疑是极艰涩困苦的学术研究,而大禅师则为行,得失随心,去留无意,没有那样谨慎地成为学术之仆。再说心理学,多用于心态调整,人际交往和研究人性,然而禅学则简单地化解了这些问题。心理学以小见大,而禅学以大容小。与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心理学可以通过对心理的判定附带战略、勘察、牟利等功能;然而禅学认为,这些事情是无需解决的,是要从人的灵魂上根除。很多人问,那不是空泛的大道理吗?不够实用,岂是所有人都能拜服于禅学?正是因为禅学此点,才代表一种随性与逍遥,这并不是对学术的不严谨或散漫,但这种态度会使禅更灵动,使人更自在,即容即空,大抵为禅在对人对事时的态度。 ,莫以为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佛家思想,更莫以为是个自衬会写文章的人在卖弄才情,讲些无畏的大道理。禅学,从古代历史文化沉淀中来,向生活的细微角落而去。禅学,疏亮而精深,在禅学中释放本我,可获得在匆忙中看淡风云虚怀若谷的洒脱,在人流中教清风识字,邀芭蕉赏雨的悠闲,此为禅之美,禅之益。 但愿十年后,得览此文,仍是心怀清宁,一纸莲香梵语,禅道悠扬。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1200字以上 抒情
-
禅语语录禅语语录 1、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2、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3、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4、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5、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6、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7、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8、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9、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10、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11、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12、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13、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4、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15、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16、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17、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18、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19、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20、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21、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22、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23、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24、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25、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6、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2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8、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29、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30、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31、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32、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33、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34、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3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36、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37、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38、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39、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m.kt250.com)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40、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41、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42、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43、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44、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45、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 46、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47、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48、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49、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50、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51、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52、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53、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54、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55、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56、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57、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58、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59、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60、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61、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62、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1200字以上
-
禅意教育教书到现在,似乎越来越明白教育的意义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孩子走得更好。前些时,看到杂坛里的一篇东西,是一个曾被老师骂过的学生发表的内心独白,其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批评的严重不满,看看那些话,也都是一线老师经常会说的话,都是他们恨钱不成钢的常用批评语,可这些话恰恰都在这个学生的心里扎下了根,他说,他记得那位老师批评的每一句话,对她的“好意”他一点都不领情,他觉得很多话都深深地刺伤了自己的心,他要让她看看自己一个在她眼里的“差生”并不比那些“优秀生”差,他在社会上活得比他们都好,现在,他已经走上了社会,而且生活得很不错,他不满老师当初对他的种种批评,这种刻骨铭心的恨,显示出一种真实的内心表白,告诉她自己比别人好,告诉她作为教师的粗鄙和失败。我知道,一个老师能让一个学生如此耿耿于怀,定是出言太不逊了,或者伤痕太深了,亦或是这个学生有着不同一般的性格特征。一般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批评,都会随之淡去,好也好,差也差,都不会有太深刻的记忆了,而且对老师当时的做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好处也可以体会,对不当处也能谅解了。但学生总会对老师的各种做法留下一定痕迹的,对老师的印象也会定格在与老师的个别交往中,或许老师那么多精彩的讲课都不会有什么记忆,而偶尔一次批评却可能让他永生难忘,虽然不是触动得很深,但也会是他对这位老师的定格。而作为老师,当然也会在学生毕业后回顾自己的不足,总难免遗憾于对他们的批评,歉疚于自己的过于粗陋的处理、教育,也希望自己过往的教育带给学生的都是微笑。其实,师生都是希望这样相处的。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有那么多的情况下处在一种师生对立的状态呢?学生个体的复杂性,班级管理的种种因素,课堂教学的调节,课外繁杂的工作,都让师生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就集中在少数的学习困难生或行为习惯困难生上,他们因为从小家庭或社会教育的缘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并不能在教育中配合老师,因而导致教师的气愤,产生不少的批评。总有老师说心痛、胃痛、头痛、胸痛,等等,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承认这些病都是让学生给气的,说实在的,有些学生的木讷迟钝,有些学生的反复违纪,有些学生的使坏做恶,总让教师伤透了脑筋,他们总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却又总被痛苦围困着,不能打骂,不能体罚,还有很多的师德要求,作为教师可以做的就是批评教育,而这些批评,轻了,不能起到惩戒的作用,重了又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很难把握的,而最后又常常伤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教师“内伤”都很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常有的事。老师,身为人师,当然应身正为范,礼仪待人,批评也是不可以随便侮辱或伤害孩子的内心的,那么最终难受的、感到过不去只能是教师自己。那么,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我想应当学会禅意教育。我不知道真正的禅意,我只根据我知道的那种意思去理解,因为我想禅应该是一种非常深奥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我只模糊地认为我们跳出来看这个世界,或许就能明白更多,洒脱更多。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高僧站立山头,有几位哲人便一起探究他在干什么,有的说他在欣赏风景,饱览祖国河山,有的说他在感慨世事,思索生命起伏,有的说他在领悟道义,明辨真理,但当他们上去问他时,他只淡然一笑,说:“我就在这里站一下,什么也不干。”我想,真正的禅意或许就在于此,我们不必去太深地领悟太多的东西,有时候简单的也是最真的。当教师就是教师,别把自己神化了,“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还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千万别把自己当作拯救世界的佛祖或上帝了,如果教师的教育可以达到这种地步的话,世界上还哪来那么多罪恶和坏人呢?学生行为不端,我们需要教育,需要指出,并尽量让他转变,但千万不要非让他转变不可,有些人是无法转变的,人是有各种发展的,他们并不会像你想像的无可救药或一无是处,到时候你也只能换来几句“别以为自己了不起,读了这么多书,还不是一个教书的?拼死地干活,到头来一年还不是那么点钱?比起我来,差远了。你是有社会地位了?还是有名利了?啥都没有。凭什么把你自己失败的思想用来教育我呢?我比你聪明多了,有用多了。”相信你的学生,他们都是人才,他们自会有他们的成功之路,别指望每个人都像你那么活,都像你那么有好习惯、好思想。看到差生,你生气吗?没必要。你生气他也这么过,你不生气,他也这么过;你批评,他也这样,你不批评,他也这样。唯一不同的是,你批评得不当,很可能就会有现实的麻烦、将来的积怨。跳出来看问题,我们会看得更清楚:我们是教师,教化他们;他们是学生,学习生活。生活是什么?是变化。禅意教育不是拿教育当生命,不是用主观扭转客观,不是用伤害去医治,更不是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不拿率真当情谊,不用无知当好意。活得飘一点,像风一般吹过,像风一般自由与无形,也是禅吧。(时2007/03/27)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议论文
-
禅悟人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几个非常有趣的等式:“life+love=happy,life-love=sad,life=1/2happy+1/2sad”从以上等式中,可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生活需要爱,有爱才愉悦,无爱的人生是可悲的。二是人生就是喜忧参半的,不必太过纠结,要淡然。我是一名无神论者,却喜从禅诗、佛经故事中悟得为人的道理。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其中,生、老、病、死是肉体、生理上的苦,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三苦,是精神、心理上的苦,五阴炽盛苦总结了身心诸苦。其实,除生老病死外,人生诸苦,无不是由心念起。常持淡泊心人生在世,总有这样那样的烦忧。对于紧握在手的,应当珍惜;对于求而不得,应当淡然。身处顺境之时,不必沾沾自喜,须知乐极生悲;身处逆境之时,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相信否极泰来。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凡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充满了变数。“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古忧。”历史长河的风云变幻,落在每个人身上,归根到底,真正能改变历史,起到转折性、决定性作用的不过那么几个,更多的人只是被蛮荒洪流一笔带过,也许激起过小浪花,却最终被湮灭。我们都是看电影的人,虽然会有短暂的感同身受,随着剧情变化而激动,却终究无法代替剧中的人去生活,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是自己仅有的短短几十年光景而已。《红楼梦》中说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其实这句话放在每个凡俗之人身上,都能有所影射,种种不甘心、不舍得、不放手都是烦恼的本源。一念无明,妄执为惑,执念不放,自然要受煎熬之苦。世间万物自有其发展变化规律,人大可随性随缘。无舍何来得?舍去妄念,得来坦然;舍去不甘,得来恬淡……身为一个不被赋予重大历史使命的平凡人来说,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既不能获得恒久的铭记,也无法焕发无限深厚的影响,但至少可以凡事看淡些、看远些,让快乐在生命中所占的比率尽可能拓展得更多些,让短暂的人生经历留下更多的闪光点。谨修公正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如镜子般“物来则应、去而不留”的忘我境界,但至少可以尽可能减少因“有我”而先入为主的不客观臆断。以不识斗字却见性成佛著称的慧能禅师在剃度之前有个故事很有意思:当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讲解《涅槃经》时,风吹幡动,有两个小和尚争论:一说是幡动,一说是风吹幡动,应为风动;慧能在旁一语道破天机:“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心在动。”“关心则乱”,人是处于交际社会中的一个细胞,总有着这样那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在涉及利益分配的时候,没有人真正可以做到无我的公正,只有严格遵守回避制度,才可使当局者从迷津纠结中跳脱出来,以无我的公平之心,明辨是非。世间万物,于人而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思想、心性才是主观的有我之心,是客观世界在人心投射的烙印。而唯有无我的本心才是佛性。诸多落马的高官,最早也是受国家正统思想教育的好干部、好公仆,只因在职场、官场各种潜规则的熏陶之下,难以抵御钱、权、色的腐蚀,对本我附加了太多的欲望,起了贪念,动了私心,才变成了掉进窄口瓶的硕鼠,瘦着进去,吃肥了却再出不来了。恰如慧能禅师偈语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不动,则万物空,正所谓无欲则刚,公则明断。存念慈悲心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诠释的虽是她无望的爱情,却也道出了人们慈悲心的所在。心怀慈悲,必是深刻了解对方的感受,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分忧的细腻情感,是对生命万物的尊重和敬仰。有一则佛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也引人顿悟:两个和尚下山化缘,遇一妇人要过河,大和尚背起妇人淌水而过,小和尚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忍不住问:虽说慈悲为怀,但对方是为女子,又怎可抛却男女授受不清的清规戒律呢?和尚回答:过得河去,我已把妇人放下,而你却还记在心里,没把她放下。其实,心存善念,并不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和阻碍,而在于内心的妥贴安稳、不求回报。真正的慷慨,不是将诸多自己弃而不用的东西施舍给他人,而是舍得拿出自己珍爱的东西与人分享。一个百万富翁捐出他十分之一的财富,与一个乞丐捐出一天的口粮相比,虽然富翁付出的钱财在绝对值上是远远优胜于乞丐,但其诚意却远不及乞丐,因为对于乞丐而言,是倾其所有扶助他人,其慈悲仁爱之心,绝不亚于佛经故事里尸毗王割肉饲鹰、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之境。人心不可测、不可夺,仅以此文抛砖引玉,引导朋友们在感悟禅理、提升修为的过程中自觉、觉他,时常修持淡泊心、公正心、慈悲心,勿陷于忧烦、苦恼,而不自知、不自拔。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