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拜师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众所周知的《中华美德故事》,里面有许多故事,如《磨杵成针》,《体恤之心》,《愚公移山》,《一杯温开水》等,但是让我最难忘的是《张良拜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张良的男孩。有一天他悠闲自得地在桥上走着,突然有个老人向他迎面走来,把鞋子向桥下一扔,便命令张良去捡,并给他穿上。张良都一一照做,老人说:“明儿一大早老桥头碰面。”第一天张良没有比老人早到,老人便再次下达了这条命令,直到第三天,张良来得比老人早,老人便送了他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从此每天熟读它,不再浪费时间。
张良可真尊敬长辈,不仅给老人把鞋捡上来还帮他穿上,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像张良那样给老人捡回来,更别说穿上呢!一开始张良并没有言必行,行必果,老人批评了他,他虚心听取了,因为他想:老人老了,行动不便,还比他起得早,自己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所以他知错就改,得到了属于他的《太公兵法》。张良身上的三个品质:尊敬长辈,言必行,行必果;知错就改值的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些品质。记得有一次,长笛老师让我们回去练习一首曲子,但是今天作业一大堆呀!这可怎么办呢?结果我一做就到深夜,很晚才睡觉,自然也没有练习。第二天,老师在一个一个地检查,轮到我时,我吹得吞吞吐吐,老师让我回去练习十遍,但是作业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大堆,但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长笛,我一回到家,便争分夺秒地做起了作业,吃晚饭也狼吞虎咽的,最后终于有时间吹长笛了!10遍,20遍,30遍……。我反复地练习,直到吹熟为止。第二天,我吹给老师听,吹得流利又动听,老师表扬我说我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张良拜师》的故事让我下定决心向张良那良好的品质学习,努力,学习做是要像张良那样知错就改。
打雪仗
“快起床,下雪啦!妹妹,快看,屋顶上全是雪!”一大早,哥哥就睡醒了,在床上兴奋地叫了起来。我懒懒的睁眼一看,果然,外面真的在下雪。我们迅速穿戴好衣服,急忙叫醒妈妈,早饭都来不及吃,就立马冲下楼去。
到了楼下,只见地面到处都是银装素裹,仿佛进入了一个白茫茫的雪世界。突然,一个雪球朝我飞了过来,正好打在我的头顶上。抬头一看,原来是哥哥。就这样一场雪球大战拉开了帷幕。“好啊!你竟偷袭我,接招吧!”我一边气愤的叫着,一边做了个大大的雪球朝哥哥扔了过去,然后拔腿就跑。这下可把哥哥好斗的士气给激发了,只听哥哥在背后大叫:“别跑!看我的。”我心里想:“我可没那么傻!我才不会停下来呢!难不成我还要让我再挨一球吗?”想到这我便加快了速度,并顺手从旁边的灌木上抓了一把雪做了个雪球,转身向哥哥扔去。哥哥也不甘示弱,飞快的再次朝我扔了过来。我急忙往旁边一闪,还好逃过一劫。正当我放松戒备的时候,又一个雪球朝我飞了过来,这次可没有刚才那么幸运,哥哥的雪球刚好打中我衣服上的帽子。我们俩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我们你打我扔,互不相让,开心极了!看我们玩得这么开心,旁边观战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加入到我们雪球大战的队伍,队伍越来越大。我们欢快的叫着,跑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该吃早餐的时间了,直到妈妈把我们叫了回去,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下雪真好玩,我喜欢雪,更喜欢打雪仗!
相关推荐
-
《张良拜师》读后感《张良拜师》读后感《张良拜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遵守约定只能早到不可迟到,要尊敬长辈,不要以为长辈太老就可随意放纵自己不懂尊重。要懂得感恩!其实,长辈的话是非常有用的。这个故事讲了一个老爷爷试探张良,第一次约张良,张良竟然迟到,第二次老爷爷又约,张良又迟到了,第三次再约张良,他干脆不睡觉直接来了,这次总算没迟到,老爷爷看他很有诚意,就送给他一本书,并告诉彵多研究就可以当帝王的老师,过十三年到济北郡山下找一块黄石,那就是老爷爷!《太公兵法》张良一看就好好的研究起来了,很多年以后他成了有名的兵法专家,十三年后他找到了那块黄石,陈它当珍宝一样祭拜,张良死后他的家人一样把皇石当宝贝一样供起来。这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3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张良拜师》读后感《张良拜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张良,他是一位名臣。年轻时,一次在过桥时他看见一位老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鞋子掉到了桥下的沙滩上。于是,老人叫张良把鞋捡回来。张亮出于尊敬把鞋捡了回来,老人就交代他三天后在这见面。可是一连两次,张良都比老人晚到。直到第三次,张良终于比老人早到了桥上。老人会心一笑,将闻名于世的《太公兵法》传授于他。于是,张良干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张良这种尊敬长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张良相比,我差远了……前天,妈妈答应要带我去剪刘海,后来被工作给耽搁了,这使我恼火至极,看什么都不顺眼。爷爷见了,就好心来安慰我:“我的乖孙女儿,是谁欺负的你,让你这样生气,爷爷来帮你出面!”“你走开,我自己的事自己会处理,不需要你来插手!”我一把推向爷爷。爷爷向后退了几步,喘了几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好啊,你现在长大喽,翅膀硬了,就不用我这个多余的老头子管喽!可是你想想自己小时候,是谁把你拉扯大的呀?”爷爷说完,就伤心地回到了房间。听了爷爷的一番话,又想起刚刚才读完的《张良拜师》中的张良,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还记得,每次姑姑买东西给爷爷,他都舍不得吃,总是先把东西拿来给我挑,我不要吃的、吃剩下的爷爷才自己吃……想到这儿,我不禁流下了泪水。我二话没说,跑到爷爷和妈妈跟前,向他们道了歉,他们也原谅了我。第二天,妈妈带我去剪了刘海,我心里乐开了花,比吃了蜂蜜还甜呢!一个人的美德就体现在尊敬老人这些细小的地方,这是我从《张良拜师》中获得的启示。6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读《史记·张良拜师》感受张良在桥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不小心将一只鞋掉在桥下。张良替老人把鞋捡上来,并为老人穿上。老人很感动,约定第二天早起在桥上送给张良一部兵书。第二天、第三天张良都来晚了,老人很生气。第四天老人很早很早就来了,见张良合衣睡在桥上等候,很高兴。于是将兵书传给张良。张良拜师两次未成,第三次得以真传。可见要办成一件事情,非得有点“执着”的精神不可。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二年级:李昊洋150字 二年级 读后感
-
《章鱼拜师》读后感星期天,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名叫《章鱼拜师》的书。在书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知识,如牛、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蝇、老虎的尾巴能当钢鞭用、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黑猩猩的眼睛是动物中最好的……读着读着,书中一篇叫“小鱼吃大鱼”的故事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一直认为大鱼吃小鱼是鱼类们生存的规律,小鱼生来就是给大鱼欺负的,小鱼就是大鱼的粮食,但是,海洋中的小盲鳗(mán)却改变了这个自然规律,它是大鱼的克星。它吸附在大鱼的身上,趁机从鳃(sāi)部钻进肚子,锋利的牙齿把大鱼的内脏和肌肉消灭一空,真是个厉害的小家伙。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在地球上再弱小的动物也有超强的本领,了解了再强大的动物也有它的弱点,懂得了在日常生活要尊重所有的人,更明白了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去克服。《章鱼拜师》这本书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和我一起去阅读。35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孔子拜师》读后感寒假期间,我重温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它很有教育意义,使我感触颇深。孔子年轻时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时他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距洛阳有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花了几个月终于到达洛阳。见到老子后,他谦逊有礼,老子欣然收他为徒。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人品。孔子真诚求学、谦虚好学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看看孔子,再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比起孔子,我主动学习、刻苦学习、谦虚学习的精神实在差远了。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读课外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的兴趣。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有时也是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考试成绩好了,爱“翘尾巴”;成绩差了,爱“发脾气”;成绩不好不坏时,有时还“无所谓”。就说这次语文考试吧,虽然得了全班第一,但也只有89分。这说明我还有一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作文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粗心的毛病还没完全改掉。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千古圣人孔子都能谦虚求学,我想我通过勤奋努力也能做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后,我也要像孔子一样谦虚好学,孜孜以求,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快乐学习,争取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陕西安康汉滨区果园小学三年级:樊星瑶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5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从苏轼谈张良“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这是苏轼眼中的张良,苏轼认为豪杰绝非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那只是匹夫之勇,不足道也。真豪杰应有临辱而不惊,无故加辱而不怒。应能忍。何谓‘忍’,忍如刀刃在心头而不形于色。韩信因能忍胯下之辱而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一代军神,勾践应能忍亡国屈身为卒之辱而灭吴国,刘邦应能忍淮阴称王而一统天下,司马迁应能忍宫刑之辱而成一家之绝唱。他们都因为能忍常人不能忍而取得成功,所以,能成大事者必有大忍。众多史学家都认为张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得到了黄石老人的《太公兵法》。可苏轼不这么看,他认为黄石老人教张良的不仅仅是《太公兵法》,更重要的是忍。当张良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黄石老人拾鞋时,他也没有显得厌烦,还为老人穿上那只鞋子。即便自己祖上三代为相是贵族之后,也没有嫌弃。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才是他能成功的重要原因。项羽之所以败,不在于他没有能力,因为他不能忍,即便他力能扛鼎又有何用呢?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不在于他的功夫怎么了得,因为他能礼贤下士,能忍项羽所不能忍,所以他能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我们呢?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忍吗?我看未必啊,当你的顶头上司对你呵斥时难道你就甩门一走了之吗?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当你哪天发现自己不能再忍了,你就想想你的家庭,你的责任,或许那时你就能忍了。忍不是屈服别人,忍是为自己蓄积力量等待下一刻爆发,如果你被人诬陷,你就忍忍吧;忍不是害怕什么,忍正是你不害怕的表现,如果你忍了,正说明你掌握了真理;忍不是你做错了,忍是为了你的亲人不受伤害,如果家人误解你责骂你了,不要顶嘴,宁可自己忍,不伤父母心啊!现在你还说我们不需要忍吗?我想应该把忍字当做一种文化传承下去,因为忍不仅是古人需要的,我们需要的,也是下一代人所需要的。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清逸111700字 高三 议论文
-
《神笔马良》读后感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故事书《神笔马良》,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放牛的穷孩子叫马良,他从小喜欢画画,可是没有钱买画纸和笔,他问贪官和画师借毛笔,结果被嘲笑,他们认为像马良这样的穷小子还想学画画,简直是天大的笑话。马良并不因为被嘲笑而气馁,于是他用大地做画纸,用树枝做画笔;用屋墙做画纸,用木炭做画笔;日复一日的苦练,他的画画技术也越来越好。有一天,一位老神仙送给了马良一支神笔,可以把所有画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马良用神笔为乡亲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帮助了很多穷人,并用神笔惩罚了无恶不作的贪官和他的狗腿子们。看完故事,我在想如果我有神笔我也要帮助别人。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个漂亮的大房子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所学校,让那些不能上学的孩子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很多快要灭绝的动物,让人们不要再猎杀它们。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个复原机,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们,在复原机的帮助下,可以恢复健康不再残疾。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个制冷器,制造出很多冰川送往北极和南极,让北极熊和企鹅依然快乐生活。如果我有神笔,我要画个空气净化器,净化被我们污染的空气,让每个人都能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如果我有......我知道没有那么多如果,那些如果只存在我的梦想里,但我心里暗暗发誓我要成为像马良一样的人,一个不畏恶势力,刻苦努力,奋发上进,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7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神笔马良读后感读了“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这本书,认识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其中马良是个淳朴善良、正直坚毅、不屈不挠的一个人,而经常跟马良作对的画师,是个生性残忍、阴险狡诈、无恶不作的人。马良从小父母双亡,家里十分穷苦,但乡民们常常接济他,帮助他,照料他。马良很喜欢画画,但没有笔,他并不灰心,在砍柴时,拿起一根树枝,就在地上画画。所以,他做梦也想得到一支笔。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一个有梦想的人,只要真正愿意行动,他的梦想必将实现。终于,他的善良、诚心感动了老神仙,老神仙送给了马良一支笔,并且还是神笔。马良有一支神笔后,他就帮助那些穷苦人画农具。这事愈传愈远,很快,马良有支神笔的事被官府、财主知道了。他们想把神笔占为己有,于是处处陷害马良。马良来到州城,他决定改名,改为“冯郎”。阴险狡诈、无恶不作的画师趁马良生病时,把神笔偷走了。马良醒来后,发现神笔被偷,心里十分伤心,他决定去京城皇帝那里去告,自己却无辜入了监狱。皇帝要马良画金山银山摇钱树,马良画了一片大海,海上有座岛,岛上有金山银山摇钱树。马良又画了一座大船官员、官兵上去了。又让马良画又多又粗的风。马良也画了。画完,马良还在继续不停地画风,皇帝让马良别再画了,马良不听,又画了几把又粗又大的风。终于,海愤怒了,它将大船淹没在了海中,海也慢慢地将那小船撕得粉碎。读到这的时候我觉得很解气。如果我有一支神笔,会给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们画学习用品,好让他们的知识更丰富。我会给那些发生干旱的村庄,画许多粮食,以免他们挨饿,我还会给那些贫困的山村,画电视机,让他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读了《神笔马良》让我知道了,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要善于开动自己的脑筋,用智慧赢取胜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纯净、善良、正直、坚毅。700字 读后感
-
《小兵张嘎》读后感《小兵张嘎》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他叫张嘎子,他的爸爸妈妈在抗日战争年间牺牲了,张嘎子和他的奶奶相依为命,张嘎子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天都帮奶奶做事。要战争年代奶奶带着小嘎子东奔西逃时落下气喘心跳病,这时,我真想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医生,去帮奶奶治病呀!老奶奶和八路军是朋友,八路军常常来老奶奶家落脚。老奶奶有一个最好的八路军朋友,他是老钟叔。他是地区队的侦察排长,名叫钟亮。因为腿上犯了关节炎,己在老奶奶家住了五六天了。老钟叔给张嘎子用木头做了一把木头枪。有一天黄昏,从县城来的敌人突然包围了他们的村子,并杀害了张嘎子的奶奶,抓走了老钟叔,张嘎子为了救出老钟叔给奶奶报仇,所以去找八路军。读到这里我非常感动,因为奶奶是为了保护老钟叔和张嘎子而牺牲的,而老钟叔为了保护张嘎子而被敌人捉去了。后来,张嘎子找到了八路军---老罗叔,老罗叔是拿笤帚疙瘩夺过敌人的枪的英勇。老罗叔带张嘎子去见他们钱队长,钱队长问起老钟叔的情况。老罗叔告诉钱队长说老钟叔被关押在宪兵队。“昨天被鬼子打了三次,抬回狱中时话都说不清了”。这时,我多想变成动画片中的“多拉A梦”,这样我就可以用“任意门”到狱中去救他们呀!有一次,他们听说鬼子要把一些人带出去,但他们不知道老钟叔在不在里面,但是他们还是去了,在这次战斗中虽然没有看到老钟叔,嘎子却捉到一个敌人,虽然腿受了伤也不害怕。张嘎子在一个叫玉英的小姑娘的家里养伤,玉英也想当八路军。他们计划好了,张嘎子的伤一好,马上去找八路加。后来,张嘎子用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救出了老钟叔,为了奖励他,钱队长举起手枪说,“经过区队部的研究,决定把手枪发给张嘎同志佩戴,作为对他的奖励!”拿了手枪后,张嘎子向玉英说“我现在想参加共产党,你瞧我够格吗?”如果我是玉英,我一定会说,你可以,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四小五年级:杨锐琪7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在诗词里拜师学艺生活中处处是课堂,处处是老师。只要爱动脑筋,我们每天都从老师那里学习很多受益匪浅知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字一骈,四句一体,用老马那壮志未酬的心绪暗喻自己的处境。远大的抱负,雄心未泯。让人不禁联想,啊!两千年前的曹操,虽然已经步入晚年,却仍然永不止步地追随自己的目标。从这首诗中,我学会了学习古诗的欣赏要学会站在诗人的角度和立场,体会诗人的心境,感受诗人的感受,这样学起来,品位诗词,就如同在品味一种心情。“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感叹诗人无限的想象力,“天河”、“鲛人”、“对月流珠”一些意象读后不禁让人引起翩翩遐想。眼前当真是出现了一幅图画,鲛人对月流珠的幻真场景。简简单单寥寥数语,却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笔法,因而才能描绘出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从这儿,我学会了,写诗,要营造绘画美,才能带给人色彩和意境上的享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思念”一词在古仁人诗句中见多不多,“忧愁”也不在话下。我倒认为,此举既写出了词人那思念的痛苦,又写出了浓浓的忧愁。尤其在于“消魂”、“人比黄花瘦”这几句点睛之笔,将人的倦容和忧伤到极点时的那种悲哀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一品就有苦涩的味道。是啊,写诗,最最重要的还是靠那细致熟练的工笔啊。细腻的笔触、诗话的言语、和真实的情感才能铸就一篇香茗般耐人寻味的诗词。总而言之,古典诗词在历史文学价值中是很高的。要想学会欣赏和写作,一时两时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要想追求“老师们”那巧夺天工的笔法,估计还要等些年头才能达到那功到渠成的地步。“师从诗中来”是我的至理名言之一。所谓诗,浓缩了多少文化的精华。不拜他为师,怎能学到文学中的精彩,领略文化的魅力呢?当然,有些片面。但我想,我从“老师”那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今后,还要慢慢的斟酌和体会吧!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一:沤沫槿艳700字 高一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