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
生活,仿佛一杯茶,初始,淡淡的,无味,久了,就慢慢品出味道了。
——题记
有那么一段时间,品茶之风在家里盛行。父亲和哥哥都是好茶之人,以前,在旧屋,地儿不大,没有放茶具的适宜之地,所以只好在自己的饮杯里泡茶,泡久了,就有一层茶渍,十分难洗,也实在麻烦。后来,他们也就索性不泡了,只是偶尔忍不住过一下茶瘾。现在,住新房子了,宽敞,茶具自然就摆出来了,这让父亲和哥哥着实欢喜。每次吃过晚饭,若是两人空闲,就会坐下,品上几口,有时,也会拉上母亲和我。
有一次,周末回家,吃过晚饭,恰巧那天哥哥休息在家,他招呼我坐下和他一起喝茶,对于茶,我倒也不反感,就坐下了,坐下后,哥哥就忙活起来,冲茶、烫茶杯、滤茶……娴熟的动作我看的是一愣一愣的。几分钟过后,茶泡好了,我拿起一杯,细细端详着,隔着玻璃茶杯,杯子里的茶,晶莹,泛着荧荧绿光,轻轻抿一口,茶的清香顿时在嘴里漫开去,味儿并不苦,只是一般的甘,还带一点甜。“小瑜,你怎么看茶?”哥哥突然问我。“嗯……”我想了想,结合书本知识和自己的见解,说,“茶,是我们中国的珍品,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早于唐朝就有了,历史悠久。不同的茶叶泡出的茶不同,味道,或是清淡,或是浓郁,或是甘甜,或是苦涩,反正各有千秋。茶的种类也多,有纯茶,有花茶,也有奶茶。但是,喝纯茶,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有醒脑作用,我想,这大概也是那么多人喜欢喝纯茶的缘故吧!”“小丫头,懂得还真不少!”哥哥笑着摸了一下我的头,“那么多人喜欢喝纯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品它的味道。”说着,哥哥递给我一杯茶,还是原来那壶茶的,只不过颜色要深些,褐绿了,我喝了一口,味道很苦,但随后就很甜,比之前喝那杯要苦,也要甜。“怎么样?”哥哥问我。“好苦,不过苦后的甜却比先前喝那杯还要甜。”我说。哥哥接着说:“其实,品茶,就是这样,品的就是这个味道,先是淡然无味,好像凉白开一样,慢慢地,就有味道了,品出了苦,也品出了苦后的甜。人生也如此,不是吗?”我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不错,正如哥哥所说,人生,本就是一杯茶,原是淡淡的,喝起来,索然无味,但当我们努力过,奋斗过,久了,就开始变浓了,茶香四溢,喝起来,无比苦涩,尔后,却又无比甘甜,让你回味无穷。
指导老师:黄启秀
品茶之初味
在时光的碎影里,细品一缕茶香,寻一份久别的深思。
——题记
拖着行李箱,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好像又看到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年,拖着行李箱,轻快二而坚定的走向未知。带着浅浅的微笑,我,回来了!
眼前的老屋,与记忆里的重合,却显得更加苍老。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间,洒下斑驳的碎影。在树下泡一杯最爱的茶,煮沸的水,冒着热气。看茶叶在水里沉浮,起起落落,渐渐舒展开,染绿了一杯水。空气中晕开了一缕茶香,飘向四周。浅浅,淡淡,轻吟着“矮草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好久没有这样子了……
看着杯中的渐渐变绿的水,品一缕茶香,品茶之初味,亦品人生之味。
看茶叶在水中沉沉浮浮,恰似人生起起落落。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没有谁是世间万物的主宰,但是每一个人却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人生的起起落落与未来,无人能预知。记得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我们自己。”在逆境中,带着30°角的微笑,从容的走过。
等待……
等待茶沉到杯底的那一刻,便是一杯好茶泡成的时刻,便是成功的时刻。两次洗茶,是沸水对茶的洗礼,宛如挫折对人生的洗礼。好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了人生的沉浮,苏东坡也许就只是历史上一个普通的文人墨客,发不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情;缺了逆境丛生,范仲淹也许被历史的长流掩埋,没有留下令人赞叹不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读不到柳宗元脍炙人口的《小石潭记》。他们在等待,也在煎熬中名流千古。
感受到指尖的灼热,回过神来。抿一口茶,涩涩的味道在舌尖萦绕,一股甘甜从深处散发出来,弥漫着。这就是“苦尽甘来”吗?
回首,风雨之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品茶之初味,亦品人生之味。
相似题目
-
品茶我知道外公和爸爸每天都要喝上几杯茶,才会去做要做的事。一位叔叔送来一包新茶,每一颗都是绿毛尖。从没喝茶水习惯的我,今天也想品尝一下。午饭后,我拿出茶叶罐,揭开盖子,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稍微抓了一些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冲了半杯开水,盖上杯盖,只见茶叶浮在水上。没过两分钟,又见水面上的茶叶陆陆续续沉入水中,一片片茶叶渐渐涨大。本是透明无色的水也变成淡淡的绿色。于是,我打开杯盖,捧起杯子轻轻呷了一口,浓郁的茶香沁人心脾,那苦中带有又香又鲜的味道,真叫人回味无穷。200字 一年级 记叙文
-
品茶妈妈告诉我茶分为:绿茶、白茶、花茶、红茶……茶真是品种繁多啊!绿茶又可以分为青峰、雀舌、碧螺春……妈妈拿出了一些茶叶让我仔细观察,茶叶有的像小鸟尖尖的舌头,有的像弯弯的月牙,还有的像细细的松针,真精致啊!妈妈用手捏了一点茶叶放入杯中,先倒了稍许的开水,晃了晃再把水倒掉,妈妈告诉我说这叫洗茶。接着再倒入大半杯水,只见茶叶一根根的竖了起来并在水中上下舞动,就像舞蹈家在水中翩翩起舞,样子可悠闲啦!茶水的颜色是绿绿的,还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口,我大叫起来:“啊!好苦呀!”大家哈哈的笑了起来。外公这时告诉我,茶叶的作用可大了,能解渴、润肺、提神……我又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水的味道好像一点也不苦了,还有一点甜甜的感觉呢!300字 三年级 写景
-
品茶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一种闲情雅致。现今的人们在百忙之中也不忘泡上一杯浓茶自斟自饮,来消除疲劳,去烦益思,振奋精神。我没有嗜茶的习惯,但是偶尔也会泡上一杯,看着那些不规则的细长条在水中舒展开,逐渐沉淀。当一股清香飘出,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喝上一口,微苦中略带香甜,醇醇的,很让人回味。人生如茶,先苦后甜,最后是回味。只有吃得苦中苦,才会有甜美的未来,老来时回头看,才不枉此一生。指导老师:高颖200字 小学 记叙文
-
品茶——题记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听着悠扬的琴声,我,陷入了沉思。一天,我沮丧地坐在家里,即使天空是蓝天白云,可我因为考试的失利而觉得天空是灰沉沉的。爷爷知道了我的心事,特意拿来了新买的茶具,走过来对我说:“来,跟爷爷学学品茶。”我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爷爷拿起早就煮开了的电水壶,先烫了一遍茶具,然后就往泡壶里放茶叶,倒进热水洗一遍茶,再倒掉水,茶香随着蒸气,飘进了我的鼻腔里。我顿时来了点精神,坐直了身子。爷爷往泡壶里再次倒热水,原来干瘪的茶叶膨胀起来,舒展出一点叶的模样。爷爷将茶倒进小杯子里,茶色淡青诱人,飘着独特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过小杯子,先闻了闻,好香!然后汲了一口,可是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芳香,而是苦涩。我先是一惊,然后疑惑地问爷爷:“爷爷,闻起来这么香的茶,怎么喝起来却是苦涩的呢?”爷爷笑而不答,却慢条斯理地往泡壶中注入第二遍的热水,茶叶在水中舒展出一片片碧绿的嫩叶,并随着水流翻滚而翩翩起舞。爷爷让我喝第二遍泡的茶,我先是犹豫,可还是忍不住那飘着诱人的清香的茶。这一次,我只喝了一小口,可这次和上一次的不同,这次只掠过一丝苦涩,然后却是一种甘甘的味道,细细品味,甘之如饴,满嘴留香。我满脸疑惑。爷爷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品茶就好比人生,你第一次品尝到的可能是苦涩,可第二次、第三次的尝试就不一定是苦涩。难道你不知道”苦尽甘来“吗?自己好好想想吧,我相信你一定能领悟这其中的道理。”听完爷爷的话之后,我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那美好的风光,我豁然开朗:对,这次考试的失利只是暂时性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考试在等着我去挑战。不能总因为一次的失利而放弃一切,这样,太不值得了。我一定要努力,这样我肯定可以品到胜利的甘甜。人生如茶,第一次可能品尝到的是苦涩,可是勇于去品尝第二次、第三次,你就会发现,苦涩之后的是甘甜、芳香。750字 初一 散文
-
品茶我老爹是个十足的“茶奴”,家里收藏着各种各样的茶,红茶、绿茶、黄茶、乌龙茶、花茶;金骏眉、碧螺春、君山银针、大红袍、安化黑茶······应有尽有。渐渐地,我也被老爹带动起来,空闲时喜欢喝上一口醇郁的茶水。因此,我家的水大部分用于沏茶。我喝茶,总是很随意的,就用一个超大的瓷水杯,放上一小攒茶叶,倒上满满的开水,于是可以非常享受的读书了。即使随时间茶越来越清,但我也不在意。我爹喝茶时,却超讲究这讲究那的。我家客厅里有一个茶台,上面是一个红木的大茶盘,茶盘上放着茶具,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爹喝茶,真的是费事还费时啊。泡水,把茶叶放到盖碗中,然后倒上水,许久,把茶水过茶滤到公道杯里,再把水倒入小巧的茶碗内,细细品尝。“呼!香啊!”——老爹感叹。我喜欢白茶,因为它很清淡,味道也不浓,没有苦或涩,只有淡淡的清香在口中回味。没有某些茶的浓郁,只是很单纯的香味,沁人心脾,不会很刺激你的味蕾。可我老爹却喜欢红茶、普洱,沏上一杯,品它那浓浓的味道。有时爸爸问我要不要来点红茶,我摆着手拒绝:“红茶又涩又苦,我不喜欢。”“哪里有啊,明明味道棒着呢。”看着他一口口喝着茶,我不免有些动心了,好吧,就喝一口。我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还是很苦。“红茶美容养颜,减肥通便,好处多多哦。”我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大摆着手回卧室了。老爹每天依旧喝红茶,但我却动摇了。偶尔,我也会做到茶台前,耐心等待爸爸沏茶,悠悠的用小茶碗品茶,哎哟,不错哟。感觉茶好像不是很苦了,或许,是我也能尝出其中的香味了吧。随年龄增长,我对茶的爱没变过,但我从稚嫩走向了成熟,茶从甜变为了苦,嗯,也不知是好是坏呢。我在未来的路上,会有茶一直陪伴。650字 初一 散文
相关推荐
-
品茶有关品茶初三作文2我们的祖国,也就是中国,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延续到现在。在我们小的时候,便时常听到老人和大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没错,渐渐长大的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个事实,而且,我还认为,品茶之道,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茶,有不同的口味;而每一种口味,都能使真正会品茶的人感受到一丝丝的意境。喝大红袍,会感到酸涩和苦涩,可如果慢慢品味,你会觉得必入心脾,似乎如进入了梦境一般,沉醉其中;喝铁观音,会觉得它很清淡,可那是不会品茶之人的感受。铁观音虽然清淡,可如果配合它散发出那浓浓的茶香,慢慢品尝,那可是别有一番滋味,有一种隐居世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觉。每种茶有每种茶的滋味,可只有真正会品茶的人才会知道茶真正的味道。如果在《马说》里面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那么把这名话引入品茶之道里,应该是“其真无茶邪?其真不知茶也。”喝茶的时候,要用杯具。喝茶的那时候,要用茶具来喝。这句话是我年幼无知的时候,慈祥的外公告诉我的。这句话在当时的我,会对外公说出一番那样的话。“外公,你也太会说笑了。这茶,只是一种酸酸的饮料而已,倒在哪个杯不行?切!”在当时,因为说出了这番话,免不了受到了外公的痛骂,可现在的我,为我当时的言行而感到羞愧。我现在至少可以知道,用茶具来喝茶,不但是对茶的尊敬,更是对品茶之道这项文化的尊敬。茶具有许许多多,每种更是形态不一,并且边上的图案栩栩如生。许多茶具更是出现在古董之列中。例如九龙杯,九条龙在杯边里四边排列着,形态各异,好像九条龙在杯中游动着,这杯更是帝皇之物。古代来说就是端庄大方,现代来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这茶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许这样说实在是太夸张,不过那的确是巧夺天工,做工精致。茶可以反映别人的品行,就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本质。品得茶,知茶的人便是淡泊名利,想为社会真正做贡献的人。文化,我们为此面惊叹;中国文化,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品茶之道,博大精深,希望这个文化,这个茶道,能一直传承下去……800字 初二 议论文
-
品茶最近不知为何,我爱上了品茶。茶,早已被我们所淡忘,替代它的是时尚的冰淇淋,劲爆的可口可乐,苦涩的咖啡,营养的牛奶……但,我执意爱上了品茶。取一只玻璃杯,在安宁如水晶宫的杯中随手撒入几片茶叶,倒入滚烫的开水,水如同瀑布般倾泻而入,仿佛孙大圣正手持金箍棒大闹水晶宫一般,玻璃杯中顿时翻江倒海。泡茶无须满,八分即可。静置片刻,茶叶在杯中慢慢地舒展开来,缓缓沉入杯底,茶便可饮用了。此刻杯上香气氤氲,水汽弥漫,待雾气散去,便可见那深绿色的茶叶,似乎在勾引着我的味觉。捧起茶杯,清香萦绕鼻间,轻轻啜一口茶汤,任那润滑清淡的茶汤在舌尖上滚动,它仿佛变成了一股温暖的热流,一直涌入我们的心底。热气便在我的全身发散,苦苦的,涩涩的,然后便是一种莫名的甘甜,那茶香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我听到了潺潺流水,那悠扬古琴之声,看见了那茂密丛林,那宽广平原……又仿佛在与孔子谈理论义,与周公对弈手谈,与陶潜远望南山……神经立即缓和了许多,头脑立即顿时生出一股轻松之感,半杯茶喝下,额头竟沁出细细汗珠。回味着茶叶余下的甘甜,才猛然发现“茶如人生”果真是真理,人的一生不也与品茶一样吗?青年的艰苦奋斗是苦涩的;中年的硕果累累是甘甜;到了老年,祥和安宁,是那富有意味的平淡。再者,茶不是经爆炒之后才换来这萦绕之香,莫名之甘的吗?所以人们品茶时,茶也先释放苦的一面,才能让你细品“甘”的到来,可谓是先苦后甜,来之不易。我们的人生路也需要经过爆炒,才能换来那茶香弥漫。生活如茶,苦中泛着清香。人生如品茶,品味其中美好的意境。世间浮躁,人心浮躁,若要不平,惟有香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觉,爱之难舍。当你烦躁时,不妨喝一杯茶,它会让你躁动的心情慢慢归于平静;当你悲伤时,不妨喝一杯茶,你会发现原来生命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静静地品茶,你的世界才会多了一处平和的角落。750字 初二
-
品茶对我来说,茶,很美。但那种美却与天边彩虹的美、绽放花朵的美有所不同。茶是黑、绿、灰、褐的聚合,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脸上显出道道皱纹。这就是美,一种辛酸的美。此时的茶脆弱极了,稍稍一折它就断了、碎了。我用手轻轻地捏起一撮茶,生怕有什么闪失,怕听见茶叶碎裂的声音。此时的茶仍然香,没有水的配合它仍然香,是苦带来的香,是苦中的香……捏着茶的手停留在杯口,放手,茶叶从指间落下,静静地躺在杯底等待命运。我拿起水杯,热水顺着杯沿刷刷地流下,冲刷着茶叶,拍打着茶叶。茶叶飞舞着,漂荡着,把纯洁的水染成安详的绿色。热气慢慢地上升,把白色的瓷杯团团围住。迷蒙中看见卷曲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张开……四处弥漫着茶的芬芳,虽淡,却雅。不像花香那样浓郁,而是清淡的香,朴素的香,香得沁人心脾。茶,多美……轻轻地呷一口茶,开头是苦又是涩,可后来,却是甘。略喝一口,只是苦和甘,可你细细地品,却能尝出好多种滋味,回味无穷。茶,一个多么普通的字眼。可只有用心去品,才能品出茶的特点,茶的不普通。茶美,美的是它的香,它的味,它的……400字 初二 状物
-
品茶夜空因为点点星光让人铭记;海洋因为滚滚波涛让人铭记;而这一天因为品茶让我铭记。 我一向不爱喝茶,因此一直不明白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喝茶,果汁饮料不是更好喝吗? 直到那一天,我的想法才有了改变。 放假期间,姑姑到我家来,带来了一些龙井茶。听说,龙井茶是茶叶中的上品,很多人都爱喝。于是,我想何不趁此机会,尝尝这让人求之不得的茶呢? 于是,我跑到厨房里,拿了些龙井茶放进茶杯里用水冲泡。接着,浓浓的茶香便溢了出来,幽幽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气,我便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谁知,“哇!”我一下子全吐了出来,这茶比其他茶还要难喝,我刚要把冲泡的这杯茶倒进垃圾桶时,老爸进来了,他看我要把茶倒掉,连忙过来阻止。“你怎么这么浪费,这可是上好的龙井啊!”“这哪是什么龙井啊,简直比药还苦,怎么喝下去?”“别急,这喝茶可有讲究了,拿到一杯好茶就要慢慢品,这样才能品出它真正的味道。你再试试,你一定能尝出不同的味道。” 我再次端起茶杯呷了一小口,含在嘴里细细地品尝,等到咽下的时候,有点清凉的、甜丝丝的味道,感觉回味无穷! “爸,这茶真的很不错。”“你能品出来就好。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慢慢地学会尝苦,才能感受到甜。古朴的凝重成了岁月的沉积,正如茶叶的涩叶停留在喉口没有散开一样。茶如人生啊!” 这一天,我懂得了只有体验苦难,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苦涩的背后也许就有甜蜜的嫩芽。这一天,让我铭记!5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品茶茶被誉为"国饮",想必是有其中的道理,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叶的国家,因而中国人的饮茶文化自然要比西方人浓厚的多,饮茶的历史也更悠久.当中国人沉浸在茶香中时,西方人正被一种名为"咖啡"的饮品所吸引.一时间,茶和咖啡成了世界上的两大饮品.再后来,就进入了碳酸饮料的时代,简单地说就是汽水时代,不过还是以气劲十足的可乐为主体.炎炎夏日,从冰箱里拿一罐可乐爽一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一种酷酷的感觉.正在可乐风靡全球之时,咖啡也不甘示弱,依旧凭它那浓郁的香味和不错的口感为人们所青睐.因而咖啡和可乐既是同行,又是冤家.好像茶不见了踪影茶并没有就此消失,她只是不愿意像可乐和咖啡那样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因为她不属于时尚.她源于自然,属于清新.或许有一天会有一种更酷的饮品,取代可乐的咖啡的地位,但它绝对取代不了茶.中国人的茶看作是有生命的.茶长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茶最美的瞬间是它的第二次生命.泡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多一分过头,少一分不到位;投茶量不能过多或过少;泡茶的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茶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你惟有把茶看作是有生命的,茶才会为你展现瞬间的完美.看着茶叶在水的冲击下慢慢沉下去,又缓缓浮上来,好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真令人羡慕.顿时,茶叶的清香散发开来,弥漫了整个房间,给人一剂安定剂,浮燥不安的心情也会随之安静下来.我习惯在品茶时加上和谐优美的背景音乐,温馨的感觉从我的内心深处渐渐发出来,充溢了全部身心,像空气和水透过无数细微的毛孔,扩散在整个房间.惬意……思绪随着茶叶的舞动变得像一缕飘忽不定的轻烟,瞬息万变,像脱缰的野马,溅起一阵阵的心潮,又像旋在风浪里的一片树叶,一会儿被抛到这儿,一会儿被抛到那儿.茶需要时间,需要品味,需要感悟,然后她也带给你一种享受,一份难得的遐想与自在.用自然的绿色的白色烘托茶香,用古色古香的茶具凸显文化气息;用光,音,色,味,动感吸引茶客;以专业的茶艺师为客人奉茶.茶是深刻的.可乐不需要品味,只需要一张大口咕噜咕噜地往下咽,然后嗝称赞一句:"好爽!"咖啡和可乐是永远不能和茶相媲美的."一碗喉物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底茶的精妙之处在哪儿,是很难口述的,你必须自己去品尝,去感受,最后的还会说一句:"果然不同凡响."人和若有此享受,一生足矣.900字 初二 散文
-
品茶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的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叙友情、重俭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我虽然不怎么喜欢喝茶,但是我觉得茶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记得有一次,我如约去参加一位同学的生日派对,派对上的饮料都不怎么好喝,于是我只好点了一杯茶水。这是我第一次喝茶,也不知道好不好喝。茶水端上来了,我怀着好奇心端起茶杯,想尝尝茶的滋味。我先抿了一小口,觉得有点苦;又抿了一口,一阵阵怪味袭上心头;我再抿了一口,我已经受不了茶水的苦味了,我恨不得马上把茶水倒掉。我把茶杯递给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同学,让他也尝尝茶水的苦味。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一边喝,一边还笑嘻嘻地说:"真好喝,真好喝……"我惊讶地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这杯茶水很苦吗?"他说:"虽然我觉得苦,但这茶水里还蕴藏一丝暗暗的甜味须要你去细细品尝,慢慢体会。"我连忙接过茶水,想亲身体验一下茶水里的甜味。我鼓起勇气,抿了一口,真神奇!苦滋滋的茶水里竟然真的隐藏着一丝淡淡的甜味。我再喝了一小口,从中寻找着那一丝淡淡地香甜……啊!味道好极了!从此以后,我也喜欢上了品茶。通过这次品茶,我还懂得了"苦尽甘来"的道理了呢!这次品茶"品"出来的道理还真不小啊!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五彩缤纷的茶俗,始终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情趣,在人们眼前闪烁,在人们的身边传播。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品茶品茶给我带来的乐趣苦涩到甘甜,这多么像人生的历程,从那一次简单的品茶中,你可以享受无穷的乐趣!兴奋的一爸妈今天带我去旅游,我们全家下杭州,可这不幸的是,下雨了!但我们还是在游船上来了次“观雨品茶”。等待的二坐在船上慢慢的前行,细细的小雨给我们添了些寒意,但更多的是浪漫。我们要了壶绣球,我认真的看她们怎么泡茶的,先是抓了一小把茶叶放进壶里,我开始想这么点肯定不够的,但到后来这么想是多余的了,接着倒进开水,水一进,茶叶就全飞上来了,等水都进去了,茶叶浮在水面上,水有点微黄,我马上要一杯,爸爸却说不行要等一会儿,我只好等,隔三岔五的问一遍“好了没”爸爸总是说没有。奇妙的三刚刚还在水面上的茶叶,忽然舒展了身躯。一个接一个飘落下去,我饶有兴趣地看下去,这些茶叶好像在跳舞,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地落下去,偶尔也会有几片茶叶飘上去了可又很快的落下来,它们不仅在跳舞还在变魔术,原本淡黄的茶水越来越深,散发出浓郁的茶香。爸爸叫我别看了,可以喝了。我倒进一个小茶杯里,准备品这奇妙的茶。苦涩的四我满面高兴的喝了一口,却满面乌云的吐出来,这是什么?毒药吗?怎么会那么苦?我以为自己尝错了便再尝一口,再次吐出来,我问爸爸说:“怎么这么苦,是不是要放糖啊!”爸爸好笑地对我说:‘怎么会呢?不苦的,你再喝几口,慢慢喝。”我照着他说的喝进一口,第一直觉是苦,太苦了!甘甜的五可慢慢发现在这苦中有丝甘甜,我让这茶在我口中待了好久,苦涩消失了,更多的是由甘甜取代了!茶水通过嗓子进到我的肚子里,感到很舒服,再喝一口,这回喝到了几片茶叶,茶叶滑滑的,最后滑进了喉咙。全身感觉洗过一遍,这茶叶和茶水似乎把身体里的坏东西都洗掉了一样。不舍的六船不知不觉到站了,我们放下茶杯上岸,丝丝细雨打在我们的身上,这有些诗意般的感觉了!但我还是对那“品茶”情有独钟,多有趣的一次经历啊!750字 初一 写人
-
品茶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作文课——品茶茶的名字可不一般,有的叫碧螺春,有的叫金山翠芽,有的叫茅山长青••••••这些名字多么有诗意,每个名字都包含着绿,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茶叶是多种多样的,姿态万千,有的似眉毛,有的似螺,有的似雀舌••••••茶叶的颜色有深绿,墨绿,灰绿。闻一下,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味。咀嚼一下,一开始清香,淡甜,然后慢慢地变成苦涩味,最后又变成甜甜地了。茶叶虽然多种多样,种类繁多,但是泡过的茶叶更是别具一格。我首先把茶叶放进杯子里,倒进开水。我仔细地观察茶叶的变化。茶叶开始慢慢地展开,过了几十分钟,茶叶由硬变软了颜色也变浅了,变成绿色地了。闻起来,一股清香直沁我的心脾。然后我拿起茶杯,喝了起来。茶很好喝,由苦中带甜慢慢变成甜中带苦。最后茶喝完了,嘴里还有一股清香,让人回味无穷。喝茶还可以润嗓子,讨治人的情操,它的作用可真大呀!品茶可以陶治人的情操,还能滋润嗓子,还有一股清香味流在口中,令人回味无穷。我爱品茶!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品茶平日,妈妈最大的爱好莫过于品茶,每次我写作业她都要给我端杯茶来,我也是饮牛般一饮而尽,虽我并不排斥,但觉得茶总是不如可乐等饮料那么好喝解渴。五一小长假,妈妈的茶友请她到自己的茶室去品茶,我也有幸跟着去了。到了那儿,阿姨首先拿出她自己的茶具,什么天目杯,南瓜壶。。。我也没太记清。阿姨又开始泡茶,她动作娴熟,首先将茶具,茶杯,茶叶等一字排列开来,把开水从大杯子倒入中杯子,又倒入小杯子,最终金黄的茶水呈在了我的面前。我正准备一饮而尽,这时妈妈拦住了我,才告诉我,品茶很讲究规矩,先是拿着杯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杯子两旁,中指托在杯底,这种拿法也叫“三龙护鼎”;其次是品,茶不能一口喝完,要分三次,一喝、二饮、三品。我按照妈妈说的又试了一次,果然,这次品出了茶的特有香味,喝完觉得神清气爽,五体通畅,精神振奋。喝了太多种茶,都记不清什么茶,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碧螺春”了,碧螺春是根据茶叶的特点命的名,碧,是因为茶叶碧绿鲜嫩;螺,是因为它炒后卷曲似螺;春,因为它采摘于早春。你仔细观察茶叶上面,会发现茶叶嫩头儿上沾满了细细的银毛。泡碧螺春很有讲究,先是把开水控制到六七十度,再放入茶叶,不盖盖子,冲泡不多时,茶叶就在水中徐徐舒展,绿芽上下翻飞,茶水更为银澄碧绿。用鼻深吸一口气,奇香扑鼻,沁人心脾,再喝到嘴里细细品味,茶味儿微苦带涩,咽下后嘴里泛甜,满此留香,生津止渴。原来这才是品茶呀。虽需等待,但等待之后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从中享受到了“苦尽甜来”的乐趣。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品茶品茶小朋友,你喜欢品茶吗?如果喜欢,那我们就聊聊品茶吧。茶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在中国人们总结出喝茶“色”“香”“味”三步走的品茶之道。先拿一个玻璃杯,放入少量茶叶。接着,用烧开的水冲泡。茶叶像受惊的鱼儿欢蹦乱跳。过一会儿,茶叶缓缓下降,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茶叶落在杯底,就像河里的水草一样,有的茶叶像水蛇一样在杯里游动,还有的茶叶像树上落下来的枯叶在水面飘着。茶书上说,品茶宜先观茶姿,再闻茶香。如果你把鼻子放在杯口,再深深地吸一口气,那真是心旷神怡。端起杯子,品上一口,那真是“回味甘甜,余味无穷”。有一次我做作业时觉得身体比较疲惫,就想起在书上的一句话:“茶和咖啡一样可以提神。”于是,我泡了一杯茶,喝了一口,感觉“甜中有苦,苦里带甜”,我觉得疲惫顿时烟消云散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妨在家里试一试泡茶、品茶,那时,你就知道茶有多么好喝,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4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品茶有一天,妈妈带我去散步,忽然我看见大街上有一个新开的茶馆叫博洋茶馆,哈哈!和我们的作文学校一个名,一定有文化味道,我得去看看。我刚要跟妈妈说想去茶馆,妈妈就带我进去了,看来妈妈就是带我来这的。走进茶馆。一股古代的气息向我扑面而来,装修得真好,两排射灯发出柔和的光。有一个美丽的大姐姐,把我们带到一个精致的房间。房间里面挂着一盏宫灯,还有古筝现场演奏,古色古香。我看见一个软软的垫子,我心想,这怎么坐呢?我呆呆地在那站着,一动都不动。我看见妈妈盘腿坐在垫子上,我也模仿妈妈的样子坐在上面。可惜我有点矮,妈妈说:“你可以跪坐在垫子上,古人都是跪坐的。”仔细地看看这个房间,墙上有好多的画,还有一幅对联。上联写着: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侍茶的大姐姐问我喝什么茶?我想了想说:“我要喝xí爷爷去浙江茶农那喝的茶。然后说了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姐姐笑了笑,说:“茶农的茶好,我马上就给你泡。”然后大姐姐拿来茶盘,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好神奇呀!然后大姐姐拿起茶壶,我看那茶壶,里边已泡上了绿茶,一片片嫩绿的茶叶,像一个个绿衣舞女在翩翩起舞,使我更期待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突然,我看见大姐姐给妈妈倒茶时,妈妈用两个手指在桌子上敲敲,这令我很好奇。便问妈妈:“妈妈,这是干什么呀?”妈妈笑了笑说:“这是为了表达谢意,古代乾隆皇帝,带两个大臣去民间微服私访,在一家茶馆里,皇上给大臣倒茶,为了保密身份,不许跪下磕头,一个大臣就发明了这个动作。”原来如此!于是,大姐姐给我倒茶时,我也这样做了做。然后我就开始喝茶了,有点苦,又有点甜,真好喝呀!看来以后要少喝饮料,多喝茶了。我也想给别人倒茶,便拿起茶壶,但不小心烫到了手,好烫啊!姐姐说:“要先放茶叶,再倒水,最重要的是千万别烫到手,而且茶壶的嘴还不能对着家人,这是不礼貌的。”茶里边的学问可真多呀!学了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倒茶,真开心!以后家里有客人,我就可以给客人泡茶了。今天喝了茶,还学到很多茶的知识,我想起卢仝写的七碗诗,难道喝了七碗真的能成仙吗?我不禁沉湎在对茶的美好遐想中了。800字 三年级
-
品茶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后略微含的一丝甘甜。——题记我眯着眼凝视着它,眼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作业之多,嬉戏之少,老师之严,欢笑之少,压力之重——造就了成长的烦恼。静谧之夜,而我在“醉里挑灯看书”。那段岁月,也只有月亮听我诉说,也只有夜风抚慰我那炽热的心。学习之余,我有时也会靠在窗边,眺望远处伫立的那几棵树,只是一点鲜绿,而看那天空,却有昏暗地一望无际。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回到绿树的时候,心情则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一转身,又进入了那静谧之中。茶香正四处散逸,我的心情已沸腾起来。成长的步伐加快了,烦恼日益增多,而我更加忧郁。在最后的征途中,我拭去了额头的汗水,我努力拼搏,终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春的光彩。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山重水复”之时,谁放松下来,后则是“沼泽千里”,反之要谁是有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了。难道我真要让烦恼化为一缕清烟,缠绕我的灵魂,让我迷茫吗?回答是否定的。若“成长”是一篇文章,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其上的一点暇疵。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指面的学习,现在被暴风骤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深处了,但辛苦的奋斗后期盼的结果让我无怨无悔。生命如一条河流,成长便是那奔腾不息的河水,不知何时而生,不知何时而死,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在操控着,有些人一辈子被控制,有些人则靠着拼搏和毅力,冲出了控制。河水源远流长,并不会因为阻碍而打破这一规律。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火,去品尝成长的味道。凝神窗外,秋风仍在吹着,我感受着大自然的微妙变化,时间也消悄离去。再一次去品尝那杯茶,那“苦涩”似乎已经随着温度,随着心灵感受的时间而荡然无存了。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品茶品上好的安溪铁观音,像读一本好书,美妙无比的韵味是一种辛苦的寻找,需要有长久的耐心。会喝茶的人都知道,对于品茶,得一泡上好的铁观音,是可遇不可求的。闲暇之时,邀得二三知已,泡上一壶好茶,品品茶,聊聊天,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休闲方式。彼此敞开心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茶以“润物细无声”的姿势渗进我们的心中,而我们却香茗在手,清香悦鼻,为茶而茶,为品而品,畅游在心灵的世外桃源……而读一本好书是进入一个丰富的世界,等待着有人打开它,细细揣摩它的骨肉,感知它的体温和呼吸,体察它的细枝与末节,并隐约地认识写书的那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收获。品好茶安溪铁观音既要求品饮者掌握铁观音的冲泡技艺,又要求品饮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用艺术的眼光和艺术的心灵品茶,以茶为媒、以茶修身、沟通自然、陶冶情操,才能品得人生真味。然而,读一本好书除了需要细心地阅读,还需要有不浅的阅历,经遇过坎坷波折,见识了世态人情,才能读懂书中的甘苦。这就如同喝酒,总得有些酒量,才能品出酒的种种妙处,倘若喝得勉强,入口皆是辛辣之味,醉过之后还会头疼。品茶和读书,都要花费时间,要有耐心和细心,要谢绝酒桌上的喧嚣和牌桌上的争斗,选择清静淡雅之处,心怀一份宁静与平和,在寂寞中领略茶与书中之韵味,是一种辛苦的寻找,找寻一份清雅的乐趣,品出人生真味。可以肯定地说,内心趋于浮燥的人是不会品茶和读书的。拥有一泡好茶,就像得一个知己,有时会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对于好茶,爱茶的人不会独享,必邀得三五好友共同品尝,以茶为媒,陶冶情操,品出韵味,品出乐趣,品出快乐。我以为,懂得品饮铁观音真是一种境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读懂一本好书,像一个人结交了一辈子朋友,到最后找到一个知己,足矣。因为,知心朋友间是互相沟通和接近的,而读懂一本书却总是躲在书中与“她”为伴,读书人默默无言地慢慢寻找书中的人生哲理。读书如品茗,越品滋味越浓。夜阑人静时, 读书不可无茶, 手捧一本好书, 桌上一杯香茶,慢慢研读,细细品茗, 让袅袅的茶香带走读书的劳累,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书海泛舟之人,真是人生之快事!800字 初三 散文
-
品茶茶,清淡而甘甜 ;茶,淡中带幽香;茶,它令人回味无穷,令人陶醉其中,令人仿佛进入到另一片天地中,是那般宁静。因此,我格外喜爱喝茶,常常与父亲对饮。对于茶,我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觉。我第一次接触茶是五岁那年。一天,父亲在餐桌上沏了一壶绿茶,不一会儿,就将我吸引住了。那茶呈淡绿色的,冒着一缕缕清烟,隐约可闻出一丝丝的芳香。我心中不断地猜测——这“绿水”好喝吗?我眼睛一直盯着它。父亲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微笑地倒了点茶水给我,让我品尝。还告诉我,这水是“茶”,它可缓解紧张的心情。说罢,又见父亲半闭双眼,端起茶杯微饮一口,颇为享受。而我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模仿着父亲的模样微饮一口,闭着双眼准备“享受”却发现这茶淡淡地,虽然弥漫着一股清香,但带有一种苦涩。丝毫感觉不到“享受”的滋味。我只好皱着眉头将余下部分一饮而尽,感觉更为苦涩了。父亲看后不住地摇头,为我这可笑的样子摇头,说:“茶重在‘品’而不是‘喝’,品茶可令久抑于心中的苦闷得以释放。更重要的是,从品茶中,可有所感悟。你还小,不懂的确,那时的我无忧无虑,天真自在。犹如草原上空盘旋般的鹰一般,自由自在。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需要喝茶调节心情,也不知道茶中能悟出什么道理。但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我渐渐地学会了品茶,不再那般狼吞虎咽。也学会了用茶来调节情绪。每当自己心情十分烦躁时,我总会沏上一杯茶慢慢地品尝,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逐渐地,我迷上了喝茶。时常,我与父亲两人就在餐桌上对饮。那时的我们仿佛进入了一片茶的天地,四处都撒满了茶,茶香也随之飘飘渺渺。而茶的味道却是淡中有幽香、苦中带甜,涩中有醇,给人一种平淡又宁静的感觉。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父亲的那句话是对的,茶的确能让人调节心情,它能令我保持良好的心态,摆脱压力的缠绕。慢慢地,正如父亲所说,我从茶中悟出了一些道理。我明白了凡事总是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你看,人们品茶,品的不正是涩味后的甘甜吗?学习不正是如此,每个成绩背后不都有着相应的付出吗?“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说得多好,多形象啊!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这种先苦后甜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努力地朝着高峰挺进!茶,总披着一件神秘的外衣,而凭着我的拙笔更加无法为茶传神。我只用心去品尝,体会……800字 六年级 散文
-
品茶爸爸从苏州买来一盒新上市的碧螺春,它包装精致,就像藏宝箱一样。打开层层包装,里面露出了像花瓶一样的茶叶罐,是一种精致的瓷器,做工细腻,白底蓝花,听爸爸说,它们叫青花瓷!可珍贵了。爸爸说,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盛产于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极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杂种各种果树,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爸爸看到我的馋样,同意让我跟他一起品尝。我赶紧打开一罐茶叶,一股迷人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茶叶米粒般大小,长着细细的白毛,就像一只只胖胖的绿色的虫子,很是有趣。我伸手就想倒出一点放到杯子里来泡,爸爸拦住我说:“碧螺春茶泡法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它叶片细嫩,直接倒开水要泡熟的,需要把水凉一凉才可以用来泡茶,水温度以70至80度为宜。”爸爸找来一套细瓷茶具,用水冲洗干净,倒上开水,我在一旁焦急地等着。好不容易等到爸爸说可以放茶叶了,我迫不及待地地拿出一些茶叶,小心翼翼地放进茶壶里。那茶叶一下子沉到了水底,慢慢地伸直了腰,展开自己的四肢。看!它们是那样的翠绿、柔滑。一股淡淡的清香从杯子里散发出来,里边似乎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果香。我急不可耐地就想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道,爸爸再一次说不可以,它拿起茶壶,把茶水全部倒进水池。我正在奇怪,爸爸给我解释说,“品茶需要平心静气,第一遍加的水品茶时一般都不喝,而是倒掉,叫做润身,洗去杂质,碧螺春的细毛也就随之脱落,就像是给茶叶洗个澡。”爸爸再一次向茶壶里加满了水,茶叶已经全部展开了,一排排挤在一起,就像士兵排列整齐等待将军来检阅。统一的嫩黄,统一的姿势,统一的身高。那茶水泛着淡淡的绿色,清澈透明。香味更浓了,是一种纯粹的茶香,从茶壶里边飘起来,慢慢的弥漫了整个房间。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慢慢地抿了一口,茶香浓郁纯正,香滑爽口。忍不住再喝,慢慢的,仿佛感觉到那茶水从嗓子一路流过,流过五脏六腑,说不出的舒畅,从来没有的神清气爽。真不愧是珍贵名茶!品茶也真的是一种享受。一边的妈妈奇怪地问我怎么这样的安静,我自豪的说“我正在跟着爸爸学习中国茶文化,修身养性呢。”800字 四年级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