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梵净山1200字以上

游梵净山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金秋十月,本应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可是一连十多天的阴雨天气,把一个很好的心情弄得非常糟糕。正在无聊发闷之际,好友打来电话,邀我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一起去游梵净山。好友之约,有如一缕阳光照进心田,阴霾被一扫而光。晴好的天气,说来就来。久违的阳光终于拨开云雾,太阳公公饱含歉意地洒落下大把大把的金辉。简单收拾一下,就和好友整装出发。

我们一行12人,分乘3台小车,沿着308省道和209国道,一路向西,经凤凰,过松桃,越铜仁,入江口,一百八十余公里的路程,被我们半天功夫就甩在了身后,晚上我们就住在梵净山下的梵街。半夜时分被淅沥的雨声惊醒,莫非天公不作美,意在让我们空跑一趟?

梵净山之名,从我始到麻阳之日,就多次听人在耳旁提起。不少新识的朋友都说那地方值得一游,建议我适当的时候到梵净山去看看,毕竟这里离梵净山非常近。是啊,如果以后回到长沙,再专程来看梵净山,不仅路途远了,人也要辛苦很多。于是,到梵净山一游的愿望就在心中生根发芽、日渐鼓胀。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镜内,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有人说它海拔高2572米,也有人说是2494米,但不管哪个海拔高才是它的真正高度,总之它是贵州的第一山,而且是西南的第一名山就是了。

根据网上的介绍,梵净山因其山体庞大雄浑,摩云接天,早在明初就被尊为“名岳之宗”,是全国著名的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汉传佛教中唯一的弥勒菩萨的道场。梵净山的闻名与开发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净山区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奠定了梵净山“古佛道场”的佛教地位。因此说,是佛教文化为苍茫的梵净山披上了一层肃穆而神奇的色彩。

早起天空飘落的雨点,印证了半夜雨声的真实。看样子今天的天气比较糟糕。站在梵净山大门外的广场上仰望,梵净山的上空,云雾缭绕。广场上的流动商贩围住我们,不停地向我们作着介绍,这样的天气山上很冷,如果不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到时就要花费很大的代价,言里言外,就是要我们买她一件单薄的雨衣以备不时之需。

小贩的热情倒是提醒我们,有必要准备一件应急用的雨衣,不为避寒就为防雨雾,这样的气候,山上的雾水和山风都应该很大吧,如不防备一旦湿了衣裳,再经山风一吹,落个感冒就不划算了。正准备和小贩讨价还价,负责后勤的小龙已把准备好的雨衣送了过来。12件雨衣同一个颜色,嫩嫩的鹅黄色,配上这满眼的青翠,甚是好看。

人说梵净山最美的季节是每年的四五月份,要看梵净山,那时的梵净山最美。每年四五月,高山上满是绽放的杜鹃,美丽非凡;珙桐花开,迎风飞舞;“天降”紫薇,挺拔神奇。可惜,这些优美的描绘,是我从网上看到的,我们来的季节,不是春暖花开的四月,而是金秋十月。十月的梵净山,没有四月的娇艳秀美,却有与众不同的成熟冷峻。

因为是雨天,我们放弃了徒步登山的想法,那八千步台阶,只能作为一种奢望,停留在记忆之中了。进山之路,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虽然我们不用步量,也省略了很多的辛苦,但途中感受的惊险刺激,一点也不亚于亲身的攀登。路随山势起伏,车同路转峰回,时而深涧里,时而峭壁边,车左是悬崖,车右是峭壁,那险峻,那弯急,无不令人胆颤心惊。送客的小中巴,一路飞驰,如履平地,那驾车的师傅轻车熟路,一任同行女士们的尖叫,唆唆地,二十几分钟的模样,就把我们送到了登山索道站。

登山索道站,据说是八千步台阶的起点。如果从这里乘缆车,就可省去五千步台阶的艰辛。还据说,乘缆车登山只需半个小时,而步行则需要5个钟头。在这样的雨天里,大家自然不愿徒步,倒不是因为偷懒,而是路陡湿滑出于安全的考虑。再说,坐在缆车中,俯看整个山区,风景定会别有一番滋味。说不定,还能从缆车上,看到珍稀动物“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呢。遗憾,真正的遗憾,我们坐上缆车,跃上的不是山巅,而是云山雾海,放眼窗外,一片雾朦。向下是雾,看远是云,山峦树影隐踪其中,只剩一片虚无一片飘渺,却也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几分神秘与惊奇。

车过17个支柱,就到了索道的终点。舒服的登山之旅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步行的艰难了。山上的风仍如广场商贩的衷告,真的很大,也很寒,下得车来,禁不住一个冷颤。顺着站旁的指示牌,我们开始了剩下三千步台阶的攀登。说真的,我真为索道设计者的睿智而心生佩服。如果索道直通山顶,人们轻轻松到达金顶,减少了攀登的辛劳,也省去了因为攀爬带来的一身臭汗,但也因此失去了登山的体验,对沿途美景的感悟,也就失去了登山的意义。留下三千步台阶,让游者体验一下登山的感受,享受一下到此一游的快意,留下一份对艰辛的记念,是多么的必要啊。

陡步三千步台阶,说起来容易,不就三千步嘛,可一旦登上这三千步的征程,才发现,这一点都不好玩。还没走上几百步,我就已经气喘脚沉,迈不动步了。台阶是新的,全木质结构,依山伴势,层层叠叠,蜿蜒而上。站在台阶平缓处看,向上直入云端,向下没入雾海,只乘站立处云飘雾过,恰似通往天宫的天梯。我等就象是赶赴王母娘娘蟠桃会的神仙,逍遥自在,悠哉游哉。

一步一个台阶,我扎扎实实地走着,当然也不忘浏览身旁的景致。梵净山有着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山中繁衍生息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堪称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567平方公里,同年又入选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被誉为“地球和人类之宝”,是我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成员之一。遗憾的是,这古老的森林,多样的物种,一切的一切,都处在云雾之中,平时或许偶尔能见,今天却只能望雾生叹。

路的两旁,倒也能见着一稀奇古怪之树,似乔木非乔,似灌木又非灌木,从树的形态看,没有主干,却又似乎全是主干。树冠整齐,就象是园工剪过似的。看树身,很是苍老,象是经历过苍桑岁月。越往上,这些树就越矮,越显苍老。树奇,而让树扎根的土壤更奇。它们没有很深的土层,只有岩石上薄薄的一点泥土,而这不起眼的土层,却有着10-14亿年的高龄。这些生长在古老地层的树,是如此的茁壮,如此经得起风雨。梵净山的岩石也很奇怪,一层一层的,象是页岩,却比页岩坚硬得多,处在高山之巅,历经千百万年风吹雨打,却没见风化碎落,始终保持着不屈的坚韧。看那蘑菇石、翻天印,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梵净山的与众不同。

因为雾大,我们终究没能看到梵净山的真实面目,更没法领略她与众不同的美质。也因为新老金顶维修,也未能实现登顶宏愿。站在普渡广场的崖边,看着仙境般的云海,心想,倒也没有白跑一趟,毕竟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韵味的梵净山,如仙如幻……

游森林公园

6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在辽宁省北宁市西郊,医巫闾山中段,坐落着风景秀丽的闾山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888公顷,隶属 于医务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气候宜人、森林茂密、山峰峻拔、溪流潺涓,态旅游圣地。

闾山森林公园的主体,为东亚地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它与华北植物区系现存较完整的天然阔叶混交 林一起是辽宁省的森林生,构成了松涛绿浪、起伏跌宕的林海景观——屡山林海,位列99年锦州十佳景榜首。

遍布于林海之中的奇峰怪石,形象生动;古树名松,各具风姿,云深林翠、岩奇洞幽。步索道吊桥, 赏森林风光,聆百鸟蹄唱,憩原始木屋,沐清风艳阳,会使你真正体会到一种松弛的幸福和自然的生态美感。

景区内还有始建于唐代的闾山四大道观之一的三清观。宋代道士陈手书的“福寿”字中字,是闾山 众多摩崖石刻中的精绝之作。明代道士张三丰曾在这里练就了“洗髓功”,这种神奇的功法至今仍在台湾 、新加坡一带流传。三清观上院的闾山天险十八蹬以及遗址中保留下来的石柱对联,更是世人皆知,至今 仍然向游人传递着道教的历史文化信息。

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丰富,有植物上千种,其中著名的有映山红、黄菠萝、锦带花、珍珠梅等,药用植 物500种,山林中盛产几十种营养丰富、可以食用的山野菜。夏秋季节,各色鲜花开满山谷,把闾山装点 得分外艳丽。景区内还有野生动物几百种,昆虫上千种,举目可望鹰击长空,俯首可见花鼠跳跃、彩碟飞 舞,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使人乐此忘返。

闾山保护区以其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而成为自然科 学考察、旅游探险、消夏避暑的理想去处。自93年建园以来,森林公园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山野爱好者, 带着对大自然伟力的敬仰,走出遍布钢筋水泥的城市,投身于峡谷山颠、河畔密林,去倾听大自然的心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