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屋再见时
我与老屋再见时,已入冬了。
本就萧索的冬阳被冷清的朔风扯碎,毫无力度地打在铁青的旧瓦上,映上墙砖的斑驳,那丝荡漾在寒气中“人生若只如初见”对物是人非的感慨,闵婉之意愈发浓而沉了。
印象里的老屋一直嵌在一幅充满乡风俚俗之趣的水墨卷帖中,掩在斑斓的桃粉杏白中,静谧而温婉,飘渺的炊烟被潜心描摹,无穷乐趣尽蕴于那不绝的鸡犬相应声里。推开沉厚的木门,一室齐乐融融之景。人生之极乐也!夫复何求!
木门的触感仍然粗沉厚重,墙瓦的青黑依旧温润湿冷,即使东至已至,屋外的风光仍强撑着做旖旎之态。不过,眼前的老屋在我眼中不再温和安恬。那种潇冷的气息,是从何时变得如此彻骨的?从家人一个个离开老屋开始的抑或是从他们的衰老,我们晚辈成长的岁月中日日沉淀积成的,答案恐怕仅此而已。
眼下,我与老屋再见时,也是我与老屋道再见之时了。
我们是来接老屋的最后一位住客的。外婆蹒跚的步子迈出旧损的门槛,并不怎么利索的转过身,我看不真切她那浑浊的眼眸中是否有了泪水,只觉那一刻她的世界仿佛静止了一般,合上门板的动作格外缓慢,沙哑的“吱呀”声是老屋的祝福与别词,一把小小的锁拴住了难以抵风御雨的摇摇欲坠的门板,却紧紧地隔绝了尘世的喧嚣,锁住了幽静,宣告了老屋结束了属于她的时代。那一刻,我的心格外平静,我想从今往后,我和老屋内心的沉静都将永远的深锁着,任凭世事嚣杂,斗转星移。
外婆走向我们,脸上的沧桑霜尘渐逝,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笑颜。我们一路缓缓走远,斜射的红晖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晕上了晚霞的光彩。我的家人们,扶老携幼,一路笑语,走在那镀满夕芒的乡路上。我回首,看那渐远的老屋,再不萧索也似从无萧索过那般,一片的温和祥乐,恍悟不禁莞尔。
老屋里所承载的是人生的跌宕起伏,每一段的人生,见证从沸腾到冷却,从喧嚣到沉寂,最终归依内心最深的永恒的沉静祥和。保持内心的那份永恒的平静,在纷杂的喧扰中不忘初心,不浮不躁,老屋的境界,我直到与她再次相见时才真正领悟到。
初见时乍现的惊艳固然令人倾心,而我所钟情的恰是再见老屋时那隽逸的沉静。那种沉淀着深情与可靠的沉静心境是漫漫岁月中不退的永恒。
我爱读书
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小到大,我看过许多书,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淘气包马小跳》、《小鹿斑比》、《埃及历险记》……,它们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头脑变得充实起来。其中我最爱看的是《小布头历险记》,因为它治愈了我的“胆小病”。
这本书是妈妈给我买的。它讲的是,幼儿园里有个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儿,她的名字叫美丽,有一次过年,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发了礼物,美丽收到了一个很小的玩偶,它叫小布头,她不喜欢,就跟同桌交换了。可是当同桌把小布头带回家后,小布头就想要去找自己原来的主人。勇敢顽强的小布头,经过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自己主人。
记得那天下午,当我看到小布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主人的那一刻,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高兴地跳了起来,又喊又叫,旁边的妈妈还以为我生病了呢!
我最喜欢小布头了,他不怕困难,挑战极限,想尽所有的办法一定要找到主人,那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后来,每当我想看电视不想写作业时,我就会想起小布头,他是那么的努力,不管什么时候都朝着目标前进,我怎么能懈怠呢?就咬咬牙坚持完成作业;每当我遇到难题不会解答想放弃时,就会想起小布头,他用尽全身力气拿起石头去救主人,想出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我怎么能遇到难题就放弃呢?于是就换种方法拼命思考,努力地解题;每当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不敢独自睡觉,看见人不敢主动问好时,都会想起小布头,他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什么困难都不怕,我怎么能这么胆小呢?于是我变勇敢了……
小布头,谢谢你,你教会了我勇敢,还教会了我顽强,更教会我坚持。并且你还让我还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爱小布头,我爱读《小布头历险记》!
相关推荐
-
老屋与新屋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顾名思义中秋为一年中秋天的中间,中国有入秋凉意浓的说法。可南国的秋天却如夏天,金风不在。在太阳公公一个多月精心关照下,田野间的小草、青菜,树林中的树木大口大口的喘气,呜呜的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悲凉。中秋节前回家。在这之前一直没有注意过围楼,毕竟有10年没有在那里住,淡了。当嫦娥在门缝里偷看老屋的时候,我正好回家经过。老屋的墙像个怀胎10月的孕妇,肚子很凸;又像个驼背老翁身体臃肿,老态龙钟。墙角下,小草边音乐家蟋蟀正轻声的诉说。蟋蟀们唱着古老的歌曲,本是兀个独唱,今天多了我一个,反正多我一个不多。歌曲中有建筑老屋时的高昂的激情,拉锯的嗤…,打砖的啪…。,铺瓦的哇…一切一切的声音;有婚姻进行曲,有生命的礼赞。老屋由晶莹如玉的小孩到高大稳重的青年再到现在的迟暮老人。我得赞美蟋蟀,把一个老人跌宕的人生和曲折的情怀谱写的那么淋漓尽致,如此优美动听。我也庆幸我驻足一会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也不为过。风走,雨来;风来,雨走,太阳开始尽情地舒展自己的懒腰。老屋皱起眉头,眯着眼。唉,老了,经不起太阳晒,身上的皱纹也一年比一年深,一年比一年大。突然啪的一声,接下来是轰轰的声音,老屋倒下。蟋蟀们停止了自己的演出。在第一时间蟋蟀和我一样为老屋默哀。我只有如此,而蟋蟀却把老屋的故事谱写成歌曲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从这里看我比蟋蟀差远了。搬屋是很讲究的,有如婚嫁,有如生死。要选好日子,选好时辰,得有次序的进出。家里搬屋就的时辰选在晚上11:30-1:30,我回到家时距这个时间就差1个钟。要忙了!开始准备东西,先生在旁边解说:先要从老屋的大炉灶里点火,用火把带火去新屋,这就是搬新屋叫‘进火‘的说法来源。第二是大锅,再是家禽、碗筷。搬屋是要闹的,就像是闹洞房。当晚还要在新屋煮东西吃,人愈多愈好,人气旺。进门的那一刻点燃鞭炮,接着叽里咕噜说一些天语,虽然是半夜但今晚你最大,没人敢说你,我就是让全村的人知道今晚我家进火。一直忙到凌晨3点,沉沉睡去。第二天早早起来接受亲戚朋友的祝福,准备几桌饭,期间喝喝小酒,谈谈生活,吹吹牛。在搬屋的当月有只进不出的说法,这个简直是要人命的,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连垃圾都不许倒,呵呵,倒是清闲了一下。接下来的时间里,都是在清理老屋,能用的就拿走,暂时用不着的就留在那里。新屋并不漂亮一方面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设计也不好。不过怎样总算是摆脱了对老屋的依赖。人总说:屋老了,没什么运;人也老了,更没什么运气可言,弄个新屋给老两口转转运。居于落叶归根的思想老屋还是要留着的,当老屋不是自己的时候不知会不会有这种想法?我没有。有感情的是围楼,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是真正的老屋,属于自己的老屋。记忆中的围楼的屋子倒塌有几天时间了。以前繁荣热闹人声鼎沸换成现在的零零散散,中间夹杂着蟋蟀的歌声,小鸟的笑语。从晚上一排排整齐到现在稀稀疏疏的灯光围绕在围楼旁像是天上的点点星火毫无规则。站在楼顶,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原来老屋的就是这种情形:整齐而方圆,那是巨人们画出的正方形,是巨人们画出的圆。外方内圆,方是抵御外敌的角楼,圆是我们捉迷藏的地方。一直没有真正去感受客家围楼,记忆中的世界都是围楼的世界,没什么秘密,一切都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说围楼其实是客家围楼中的一种:碉楼,外方内圆的哪种。我感叹爷爷们为我们做的圆庭,里面可以随意的玩游击战;可以跳绳;可以打牌;那儿也是放电影的好地方。圆庭四根大圆柱是小时候一直想拥抱的,只是到现在还是不能完全抱过来。碉楼四角的碉堡在我出生前几十年就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作用。作为碉楼最高点的碉堡只有登高的一个用处,在小时候碉堡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一直有股好奇心想去看看,结果是左脚跨进碉楼被主人责骂的时候不得不退下来的无奈。最后因为没有一个碉堡是属于我家的,所以这个愿望也一直没有实现。碉楼寂静而神秘。倒下的碉楼外围老屋反射出一道道苍白的月光直射到楼顶我的心房。颤抖?我竟是在颤抖!我是应该去碉楼看看。第二天我还是一直提不起跨进碉楼的 勇气,小时候被人责骂的阴影依然还在。况且老人不在了,自己一个对着这么大的围楼想进去还真需要勇气,只好在自家楼顶多望一眼苍白的老屋,然后再次踏上南下的征途。那天刚好中秋节。1200字以上 高二
-
老屋斑驳的门/风反复叩响/檐前鸟雀出来答话/草/指了指失语的苍容/——古道白杨《老屋》风在耳边低吟浅唱,吹开了我的记忆之门,却吹不开那扇故乡的门。老屋曾是生产队的粮食保管室,是集体生产时期的产物。地面是用泥土铺成的,有的是凸起的小山丘,有的是凹陷的低洼,一脚一十年,印下喜哀愁伤。墙是用大土块堆砌而成,灰黄色的土块里记录着流逝的光阴。抬眼向上,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天花板,而是可以使视线直至屋顶,最终聚集在顶角处的普通青瓦屋顶,有的地方稍有缺口,不是雨珠散落,就是阳光倾泻。其实,老屋已经很久没人住了。因年久失修,老屋变得像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经历了大半辈子的操劳,不再讲精彩的故事,只是静静地坐着。斜阳下,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老屋好像在酣睡,也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们静静地走近老屋,谁都没有说话,耳边只有风吹和鸟鸣——陪伴老屋度过无人探望的日子。绕过一个大弯,我们终于到了老屋。老屋好似一位慈祥的老人,睡着了却好像醒着。轻抚深褐色的大门,我却不敢推开,拍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时,一种久违的感觉涌遍全身:终于到家了。我仿佛看到一家人围在一桌吃年夜饭,仿佛听到我妈唤我回家,又仿佛闻到柴火燃烧着的灶台的味道。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我与她相隔太久,彼此已经陌生。它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老屋是孤独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被冷落了,四邻都搬到镇上住了,即便是回家看看,间隔也很久。曾经热闹的院坝变成了青苔与杂草的的地盘,任他们恣意生长。老屋前的空地——耕种了几代人的希望,如今也变得荒芜。还好,那棵黄桷树依然挺立,与老屋并肩站着,像失落的老友互相安慰。鸟儿不时来看望他们,叽叽喳喳讲着外面的故事。而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无悲无喜,等着失乡人的归来。750字 高二
-
老屋青砖瓦顶那是别人家的老屋,而我家的老屋却是黄土黑瓦木板门且早已有点点洞洞,那是白蚁光顾后留下的痕迹,地面还保留着厚实的泥土,或许是久日无人踩踏,地上的青苔也与尘土混为一体,地面早已看不出其原本的黄泥色。听爸爸说,那座黄土黑瓦的老屋,是太爷爷一手一脚自己动手砌起来的,砌墙的黄土是从几百米外的山脚担回来的,和着沙子和石灰再一点一点舂砌起来,我们那里叫这样垒成的墙做“黄土墙”。黑瓦更是经过精心挑选才一片片重叠在房顶之上,辛苦的是太爷爷,却换来了后代的安全舒适。叔叔也总是和我们小一辈的说起,他们小时候经常坐在爷爷身旁听的那些故事:在战争时,这间黄土房曾多次为身为共产党员的太爷爷和太伯爷提供了躲藏的地方,即使经过了枪林弹雨的扫荡,黄土墙上也只是留下一些子弹孔罢了,这可成为了老屋战功的勋章。当战乱过去,爷爷便在这间老屋中成家立业。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父亲那一辈的兄弟姐妹们还是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用草绳提着刚钓起的鱼跨入老屋,带着新收获的弹珠蹦出家门,拎着新扎的风筝往外跑,过节时,老老少少总喜欢聚在老屋的客厅里三三两两地聊天,聊到某个激动的话题,众人总会一哄而起,其乐融融。这些事情虽小,却记录着老屋在和平时的欢乐情景。这间老屋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哇哇坠地,学业有成,到成家立业乃至生老病死。看着每一个女孩穿着洁白的婚纱在长辈的牵引下跨出门槛出嫁,看着每一个男孩迎娶貌美的新娘踏进门槛,看着新生的婴儿降生后络绎不绝的祝福送入家中,更看着逝去的长者被亲人送离家中。这些人间的离合悲欢都被记录在老屋的历史里。时隔多年,推开那斑驳的木门,腐朽的气味扑鼻而来,下厅的墙角长了一株小树苗,梁间燕子筑的巢依然还在,堂上的老式木桌椅早已落满灰尘,旁边的天井也因春雨连绵的滋润早已生出了小草和青苔,在茁壮地生长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找不到一丝脚印,似乎从未有人踏足过。多年过去了,慢慢地,老屋再也承受不住时间的重量,在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后,房梁已直直地插在了木桌的旁边,阳光充满了整个湿漉漉的土地,墙角的树苗愈发娇嫩,而木桌椅的灰尘在空气中欢快地飞扬着,地上的灰黑土地却多了一串又一串的脚印,伴着脚印的是儿孙们一遍遍的叹息,但不知是谁提起要重建新屋,土地上的脚印却无法扼制地增多,来来往往,热闹地讨论着土地的分配。老屋,是历史见证者,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的历史,更见证了和平时期的幸福快乐;老屋,是回忆的寄存处,摸着每一块瓦片,充满着我们对前辈深深的回忆与思念;老屋,是子孙后代的欢乐地,吃喝玩乐尽从此出发。我希望新建的屋子更能承载着我们子孙的欢声笑语!1000字 高二
-
老屋触摸着老屋,指尖划过的是历史。触摸老屋,感受到它的跳动。老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暖,更多的是一种踏实。所以老屋在,人心就不会散。老屋的每一寸肌肤都显示过他辉煌过,神气过。老屋见证着历史,默默的见证。默默地像是一位聆听的老者。感受到他微弱的呼吸。那么微弱。仔细聆听。又在微弱但又有节奏的在跳动。历史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老屋的面貌,他已不再年轻,但不服老,颇有一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来头。熟悉这是我对老屋的评价,有我儿时在老屋的痕迹,并不直的“一”字。它见证着我的成长,历史仿佛在我身上重演。我已越来越不需要老屋,但又越来越对老屋有所依赖,担心老屋的命运,这位老人能不能熬过谈的风烛残年。令人揪心。老屋或许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承担着我太多太多的快乐与踏实“拆了,盖新的。”这句话不知听了多少遍。一遍遍心里在默默祈祷。或许这是老屋最后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但老屋似乎并不买账。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提起过。我又重新一遍遍触摸小时候的痕迹,那么真切令人回味。山东潍坊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高二:潇潇晓晓400字 高二 散文
-
老屋培根曾经留给我们一句话,“我们有一样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老去,那就是年龄”。今年的一天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老屋。走进老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透过参差的瓦缝,洒落在地面上,地面长满了青青的野草。高过膝盖的野马苋油油的在风里招摇,似乎欢迎我光临他的领地。旧时的石凳上还看见有人与一群孩子们着陀螺的影像,“我的陀螺是你们的老大”我举着陀螺钉在他们的眼前晃来晃去。石凳长满了青苔,软绵绵的青苔免费给你搔痒。阳光映在老屋的木柱时,无以名状的斑驳,刺刺的扎痛了我手。老屋老了,我的忽然知道了。捣蛋似的蜘蛛牵丝引线,从屋角跑到屋楞上,拖着长长的尾巴懒懒的睡在线上,就象幼时的自己睡在摇篮里。我的举动,惊动它的梦乡,它瞪着眼看了我,“你是谁啊?”惊慌地沿着细钢丝躲在屋檐上的瓦缝里。老屋没有增加快什么,也没有减掉了什么,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那埋思苦读的孩童,还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妈妈做自己的监工,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劳累一天的爸爸四角伸开,呼呼的酣声带着进入了梦乡。老屋增多了灰尘,每一粒落在桌面,都是每一粒明珠落在心里:每一粒躺在地面,都记录了每一件事落在老屋里;每一粒睡在屋里,都是童年的梦沉淀在记里。老屋老了,脱掉了大牙,还泯着嘴嘻嘻的笑。老屋老了,黑发染成了白发,拐杖伴着它在门前等候我。老屋老了,木制的颜色被风雨剥落了,留下的是木的枯黄。我回来不是照顾老屋的,为的只是与老屋作最后的一次别离。爸爸告诉我,老屋没有用了,决定卖出去以方便在外地工作。“老屋老了,没有用了?”我呆滞的双眼仰望苍穹。春风离去,为的是大地珍藏起幽幽余香;为的是在夏季结出粒粒果实;为的是来年酿造更醇的喜悦。江河流走,为的是冲破平静在激流中凝聚力量;为的是在平原地带孕育文明;为的是人类繁衍千秋万代。高山隐去,为的是在雨后绽放绚丽的彩虹;为的是在秋叶枯黄时仍然容颜依存;为的是包容更多的土石。老屋没有老去,老去的只是遍地的野马苋,只有它们被岁月的流水冲走。老屋保存着它的老骥伏枥。冬来时为人们珍藏温暖。老屋保存着童年的乐趣,欢声笑语中自己一片天空,让心自由飞翔;给自己一条河流,让身体在流水中舒展;给自己一片绿色,让水泥森林的禁固得以释放。老屋,是你相伴了我的青春年华,让我以你的朴实拥抱世界;让我以你的坚强不移奋斗理想;让我以你的无丝奉献社会。老屋,一座永远的丰碑矗立在大地上。时间带走了我的年龄,然而老屋却永远也带不走。900字 高二 散文
-
我与你再见时初见,满腔雄志,懵懂小子;再见,意与日去,倦怠书生。——题记雨纷纷之时,我难得回了趟出生之地。饭后闲暇,祖父兴致勃发,叫我一起去家后的小山上散步。后山虽不高,却连绵至视野尽头。山间的小路近年也修整过,不再是泥泞的泥巴路,而是平整的水泥路,就算是下雨天也不会将新买的鞋子弄脏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小路上,犹如积水,空明澄澈,树影婆娑,犹如水中荇藻,纵横交错。如此闲景,又有两位闲人,却无赏景之闲致。我满腹心事,一路无话。四下一片静谧,只有树间不时传来的啁啾鸟鸣。突然,身旁一直沉默着的祖父驻步,我疑惑地回头去看,只见他眈眈注视着小径边的一棵参天大树。那树算得上是众多树中最高大的了,尖尖的树顶仿佛要刺破苍穹;挺拔的树干又粗又壮,似乎一个人合抱都不够;树干上的纹路繁密且深刻,看得出来是有些年头的了;坚挺、茂密的树叶在月光下莹莹发光……我看得出神,只听得祖父以缓慢而苍老的声音道:“这是小时你与我一起种下的啊。” 噢!原来是你。我怔了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哈哈,去种树喽!”还未满四岁的我扎着两只翘翘的羊角辫,费力地拖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树苗,蹦跳着就要冲出门去。祖父连忙拉住我:“外面正下雨呢!山路脏得很。新买的小鞋子不要了?”我满不在乎地回应:“没事儿没事儿!”说罢又大笑着冲进雨帘,祖父只好赶紧打伞跟上……“嘿呀,终于种好啦!”我也不顾手上脏兮兮的泥,就往脸上擦汗,白净的小脸瞬时变成了小花猫,祖父眼眸含笑地对我说:“在小树苗前许个愿吧,能实现哦。”“那——以后我要挣很多很多钱,然后买很多很多的糖果……”——想到这儿,我不禁笑出了声。那时,心中愿望虽幼稚,但至少还是怀揣着明确的志向的,再想想如今,我敛了笑容。淫慢度日,因琐事心烦,又怎能成大器?心无明志,做事又怎能不惧险阻,披荆斩棘?我释然地拍了拍你那粗壮的树干。你也是心中有所想,不惧风雨,才会成为树中的佼佼者吧。回去的路上,尽是爷孙二人欢声笑语,再无啁啾鸟鸣。800字 初一
-
我与他再见时初秋的阳光落在大地上,穿过树缝形成一个个光斑在地面上跃动着。时不时吹来一阵风,吹得泛黄的树叶沙沙作响,一切是那么明媚美好。我站在Y中的大门前,望着里面熙熙攘攘的人流。听说,他也在这所中学呢。我咬了咬下唇。周围人声嘈杂,而我思绪如海翻滚。我与他的相识,是在幼时。我们的妈妈是极好的朋友,这也注定了我们的友谊。记忆中他是个沉静的男孩子。小时候,我们总是坐在草坪上讲故事。我总是说的那个。而他,总是抿着嘴轻轻笑,听我的胡诌,他只比我大七个月,我却总觉得他比我大七年。我们是同一年上的小学,但是读的不是同一所,为此我还难过了好久。在小学,他的理科与体育潜能完全发挥了出来,我们的见面,却越来越少了,最近的一次,竟也已在两年前。他似乎没变多少,只是,好像更静了一些。此后,我们再没有见过面,也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儿时那“我们要上同一所初中,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的约定。嘈杂的人声把我从思绪中拉回现实。我低下头,再看了一遍那张通知书单。我被分在初一(七)班。七,是最有魔力的数字。也许是见面太少,我的内心竟无比期待,不知这“七”能否造就我与他的重逢?我深吸一口气,心跳忽然加快了。初一(7)班在五楼。我抬头望望那高度,忽然就丧失了走上去的勇气,希望上天不要和我开玩笑,我默念,终于迈出了一只脚。一楼到五楼,来来不要三分种的路程,我爬了整整五分钟。每一步,都是带着满满的希望和紧张的。一步,两步,三步……到了。我站在五楼楼梯口,旁边就是一溜传出嘈杂人声的教室。七班在走廊中间。我低着头,一步步挪过去,到后门了,我已不敢抬起头,怕看不到他熟悉的身影。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重温完一遍他的模样,我鼓起勇气,轻轻抬起眼。教室门口,倚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沉静的等待的姿态,一如曾经在我家楼下等我的男孩。我的心一下子落地,心中漾满了欣喜。他抬起眼,对上我的目光,阳光拉长了我们的身影,他的眉稍眼角落满了浅浅的笑意。他抬起手,做了个无声的邀请手势,这三年,我们一起走。我点点头,心中一恸,眼眶忽然湿了。800字 初一
-
我与地球再见时自从我离开地球去火星探索已经五十年了。我在这失重的状态下每一秒钟都度日如年,我依然记得五十年前的那天——雪下的很大,很急,街道上冷冷清清的,但发射场却是人山人海。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倚在我驾驶的载人一号飞船上。亮白而倦息的枝条被压低了头,但是却不能阻止我向火星进发的决心与勇气。偶尔几阵风拂过,也极微小细弱,还没享受够就被现场热闹的气氛给阻挡了。随着倒计时的口令下达,我驾驶的飞船成功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后,缓缓着陆火星,并开始为期五十年的探索。我在火星采取了地球所需的样品资料后顺利完成任务……。眨眼间五十年过去了,到了我返回地球的时候了,飞船成功在中国着陆。当我打开船舱,一阵清爽的凉风扑面而来,并夹杂着旁边桂花树的香味,当我一只脚踩在发射场基地的跑道上时,整个人浮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我又回到了离别五十年的地球,五十年后的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射场地改变了许多,占地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又出现了许多跑道,几幢指挥中心,跑道旁还架起了欢迎回家的标语,当我几项体检都达标时,我走出了发射场。发现街道都快不认识了,从前宽阔的马路现在被分成了几层,一层供开私人飞机,一层开私家车,一层是行人。这里进行科技革命后还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因为这些车都会自动感应。都是无人驾驶。我漫步在回家的路上,以前污染严重的化工厂也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走在路上,像是漫步在公园里一样。皎洁的月光倒映在路上,为我在黑暗中指明了家的方向。我回到家中,发现每户家庭里都有机器人陪伴,家里全是自动化了,打扫卫生,做家务都是机器人。看见妈妈穿上了人工智能的衣服,里面采用了纳米科技,可以自动升降温,家里的床也变成了有助于脊椎良好的床。每一个家就像是一个小花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的平均寿命也增长了两倍。第二天,天边升起了我已经五十年未见的太阳,阳光是那么的明媚,空气是那么的清新。阳光与树叶的露珠反射,倒映出美妙无比的彩虹。地球在这五十年之间改变了很多很多。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阳光灿烂,照得我的心暖洋洋的……800字 初三
-
我与玉兰再见时二、三月份,乍暖还寒时,南方的玉兰早已盛开。上海的玉兰开得繁茂,虽不似别处的艳丽,但胜在娇憨纯美。院内巷里,哪儿都能见着她玲珑的身影,欣喜地巴望着春天。清晨漫步于小径。她那雪白的瓣朵迎着朝阳,泛着温润的橘色,淡黄的花萼托着瓣儿。花儿又挨挨挤挤地望着,望着美丽的初春。细细看去,有的纯美怒放,小小的身躯仿佛吸收尽日月的爱抚;有的娇羞欲放,半遮着小脸,一双美目眼波流转;还有的含苞待放,迫不及待来赶趟儿。她们轻轻笑着,嬉闹着,微风拂过,又缓缓舞蹈。树叶的婆娑为她们伴奏,小鸟的低吟是和着的和弦,小草的摇曳是给予她们的鼓舞,日月的凝视是对她们的爱怜。这生机的景象,那样宁静美好。我时而在花树下写写画画,时而望着玉兰痴想,时而倚着玉兰远望。玉兰仿佛给了我灵感,给了我动力,让我不断迸发新的思想。在获得作文奖后,我跑到玉兰跟前,抚摸着她,向她诉说我的喜悦。她静静地聆听,没有说一句话。又过了几日,也是我该离开的日子。拖着沉重的步子去找玉兰,却见满地残损污浊的花瓣,只有零星的几朵颓废地倒伏着,一动,便飘落下几片瓣儿,与泥土混为一体。如此萧条,更不复日前生机盎然的景象。你和我一样都要离开了……你是否和我一样不舍呢?初露锋芒的我,本着对文字的热爱,好想在这个大平台展现、证明自己,好想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而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我不得不回老家完成学业,可那里没有这样的大舞台,也没有时间描绘自己的本心,仿佛一切归零。就像你的瓣儿,瓣落归根,不复存在。可为什么你如此顺从而甘愿陷入黑漆漆的泥中,不去继续展现你的美丽?你是那样的富有生机啊!你为何不反抗花落的命运?你……你!你争先恐后化为春泥,甘愿化为树的养分,再经过日照雨淋,获得更强的力量。你啊,经过漫长的酝酿和蓄势,努力在下一次开出更加茂盛洁白的花。你知道你的宿命,知道生的主旨,于是勇敢地选择化归,努力绽放更美的生命。我沉思:人生亦复如此!每一次坎坷困难都是宝贵的养分,沉积起来,为了下一次更加惊艳的涅槃。我的脚步不由得轻快起来。下一次的欣然盛开,就是我与玉兰再见时。800字 初一
-
我与故乡再见时老家在四川,与它分别已有三年了,当我再次与它相见时,一切都已变了。时过境迁,它的变化给我带来了更多惊喜。下了飞机,驶在高速上,两旁全然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几户坐落在山腰上的人家,几缕青烟,袅然升起在青翠的山林间,飘荡在这片被绿色覆盖的大地上。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充盈了狭小的空间。又是这熟悉亲切的感觉。哦,四川,好久不见!到达目的地,如今的老家竟已是一个繁华小镇了,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又陌生。晚上的四川还是老样子,天黑得比上海要晚一些。已是七点钟,天上却还是蒙蒙亮。老头们在街角打牌,老伴们就在广场上跳舞,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四处游乐,推着餐车的小贩也陆续占领这夜幕,市井的亲切与热闹一片祥和,给小镇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一阵香气自街角传来,夹杂着辣椒和各种配料的味道。啊,多么熟悉的味道,勾引着我。寻味而去,是一个四川特有的油锅串摊车,食材在油锅里炸得金黄,在调味碟中碰撞,在行人的嘴里发出“滋滋”的声音。香气弥漫街头,周围的空气也早已熏染,这味道瞬间打开了味蕾的记忆,我咽了咽口水,毫不犹豫地走向前去。拿了几串放入盘中,递给老板,老板笑笑,一声地道的四川话:“好嘞!”他接过盘子,把串串放入滚烫的油锅中,串串在油锅中发出“滋滋”的声音,一点点缩水,很快表面变得金黄,飘出阵阵香气。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把串串一提,在锅边一抖,抖掉多余的油,放入调味盘中,我看他拿起辣椒粉就要往里倒,连忙道:“唉,老板少加点儿啊,微辣!”“你是外地人吧,要加点折耳根吗?”老板又笑,笑得憨厚又实在,豪放又亲切。我很好奇折耳根是什么,便让他少放些。各种调味料包裹的串串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香气,我坐下来尝一口,一股浓郁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后来我才从爸爸口中得知,折耳根就是鱼腥草,本地人很爱吃。这浓郁而热烈的味道,不仅象征着四川人民的热情,也象征了这座热情的城市。口中的串串,又辣又腥,却还想接着吃。吃完了串串,虽已满头大汗,满脸通红,但是,爽啊!一身轻松。四川,充满魅力的故乡,当我与你再次相见,已一头醉倒在了你的怀里。800字 初二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