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邹忌讽齐王”说起1000字

从“邹忌讽齐王”说起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从“邹忌讽齐王”说起

《战国策》有记载:邹忌形貌昳丽,谓妻、谓妾、谓客:“我孰与徐公美?”皆说美于徐公,于是自鸣得意。然旦日见徐公,自以为“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终于悟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讽齐王纳谏,终于使齐称霸一方,战胜于庙堂。

无论是妻、是妾、是客,都是邹忌最亲密的人。然而事实常常是这样,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甚至导致错误的判断。

“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更是这样。亲子、夫妻、密友,感情越亲,越容易欣赏对方的优点,进而“爱屋及乌”,一并包容热爱其缺点,最终却影响了认知的正确。

如果说这份私情缘于人性的本能,那么还有一份“亲密的感情”,它们像冰川下的火神,像戴着面具的恶魔,暗中涌动,煞是可怕。这份亲密之情,是杨国忠匿于君臣之情下的欲望,最终开元盛世败落,人民颠沛;这份亲密之情,是朱棣隐藏在亲情之下的野心,最终发动政变,夺得亲侄的天下;这份亲密之情,更是袁世凯隐藏于友情下的邪念,一句“杀荣禄如杀一狗”,却害得光绪帝被囚瀛台,七君子血溅菜市口……

然而疏者却不然。感情疏远者,常常独处事外,以“旁观者清”的眼神洞察事态变幻,然后得出明智的判断。如果这位疏者再具有大智慧、大胸襟、大气魄,更足以拯救国家,推动历史。疏者,古如钟离春,不凭美貌单凭一颗救国救民之心,面谏素不相识的齐王,使齐王大有所悟,兴国兴邦;近代,如康有为,虽与帝王毫无近交,却三番力谏上书,掀起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推动历史的车轮辘辘轧过;现代,又有抗战时的李鼎铭,一介文人,却在危亡之时,向素不相识的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的大胆设想,推进了抗战的步伐。

诚然,感情亲者并不总会影响认知,而疏者并不总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夫妻之亲,如长孙皇后,忠言直谏,保唐太宗明贤;君臣之亲如王安石,屡次上书神宗,推行变法……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道:亲贤臣,远小人。同样,我们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识,重要的是从周围的真实人生出发,从事情的实际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

解剖:本文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但作者并未简单地把这一典故作为例证,而是由此引发出深层次的思考。由亲密的人对认知事物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亲密的感情”问题,再反过来思考感情疏远者在认知上的特殊的优势。文章至此,已经颇为深入。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思考感情亲疏能否决定认知,得出“不能仅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自我对事物的认知,重要的是从周围人的真实人生出发……自己去探索,去认知,去判断”的深刻结论。文章从一个典故出发,推出了颇为精辟的观点,正得力于对典故蕴含的深度开掘。

从“鸟巢”看到的、想到的……

650字 五年级 日记

2008年8月8日的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在北京鸟巢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直到节目结束以后很久,我仍然被它那浩大的场面和恢弘的气势所震撼着。

爸爸看到我对鸟巢如此好奇,就耐心的给我讲解了许多关于鸟巢神奇的地方。

4.2万吨的钢材是鸟巢的主结构,在这个庞然大物上,却没有一颗铆钉,整个结构的连接都是采用高科技的焊接手段,让人不可思议。

那酷似祥云的主火炬重达30多吨,是首钢的叔叔阿姨利用将近三年的时间设计完成的,说不清它复杂的内部构造,单看它壮硕无比的体积,就足以让人嘬舌,看到它高高地镶挂在鸟巢的主结构上,与整个鸟巢浑然一体,疑似天成。当圣火点燃的那一刹那,充满胸臆的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还有那任意变换的场地舞台,在表演结束后,就换成了田径比赛的主场地,可在开幕式当中一点都看不到跑道的影子。

在无风的鸟巢里,却能猎猎飘扬的国旗和五环旗……

那用烟火显示出的巨大足迹和倒计时,无一不令人叹为观止。难怪美国人都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把我们许多设想都变为了现实”。用科技办奥运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其实不仅仅是鸟巢,由鸟巢我们可以想到水立方,以及设在青岛、天津、香港的所有比赛场馆,无论哪一处都是设计者匠心独具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从真正意义上诠释了通过科技了解奥运,通过奥运理解科学的真谛。

从水立方美国名将菲尔普斯连多八金,到鸟巢波尔特连续打破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以及中国军团勇夺51枚金牌,这一切都铸就了北京科技奥运的辉煌,为鸟巢和水立方两座奥运史上奇迹般的建筑增添了更加绚丽的光彩。

走到收获了太多的成功与喜悦的金秋,离充满希望的春天还会远吗?有了这13亿颗共同跳动的中国心,一定会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一个又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