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换上新的春联,寓意避邪除灾,迎祥纳福。这一习俗据说已有好几千年了。
农历腊月二十八,是贴春联的好日子。一大早,爷爷就让我跟他准备一下贴春联。我说:“贴春联还不简单吗?用透明胶把春联贴在门上不就完事了吗?”爷爷笑着说:“没你说得那么容易,贴春联可有不少大学问呢!”接着我们俩一边准备,一边讲起了贴春联的道道。
首先说春联吧。春联分上联和下联,还有横批。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调;位置不能贴错,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贴春联时要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行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春联也是从右往左念。明白了这些,我把爷爷提前准备好的春联工工整整地贴在了大门上。我们家春联上联是:全年顺景家兴旺;下联是:四季平安满福堂;横批是五福临门。
接下来在家里贴“福”字。“福”字有正贴或倒贴两种。大门上的“福”字应该正贴,因为大门是出入之地,应该要庄重和恭敬。而箱子柜子上的“福”字应该要倒贴,表示福气和财气会来到屋子里和柜子里。说到这儿,我在大门上又工工整整地贴了一个“福”字,爷爷则在室内的柜子上倒贴了一个“福”字……
我和爷爷贴了一次春联,懂得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收获可真大啊!
令人难忘的除夕
大年三十在大家的期盼中来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爷爷正拿我写的春联,贴在大门上呢!爷爷说我写的春联比任何名家的春联都宝贵。我听了,心里可得意呢!
正当我想再好好欣赏一下时,耳边传来奶奶的声音:“大家都进来,今天吃圆子。”听到吃圆子,我更兴奋了。进了屋,只见奶奶正在和糯米皮儿,旁边摆着红枣馅和肉馅。我跑了过去,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你。”奶奶点了点头,笑眯眯地说:“我们涵涵长大了,懂得帮奶奶干活了!”等奶奶和好糯米皮儿,我们就动手开始包圆子了。“涵涵,你先看我示范一遍吧!”只见奶奶先从白面上揪下一小块小面,然后用拇指在小面球的顶部往下按,顶部凹了下去,就像一个“小酒杯”,接着舀一勺馅儿放入“酒杯中”,最后将四周的“杯口”合拢在一起,搓圆,一个胖乎乎的园子就完成了。“呵,还挺简单的!”还没等奶奶让我来做,我就迫不及待地学着奶奶的样子,搓首面团,可是怎么也搓不圆。“咦,真奇怪,看奶奶做那么容易,自己怎么等一步就做不好呢!”我又使劲地搓得起来,好不容易把面团搓圆,谁知“捏小酒杯”更难,我要么把“小酒杯”按得太浅了,装不下馅儿,要么就捏得太深了,馅都漏出去了,还被我打了个补丁。“唉……怎么这么难呀!”在我快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奶奶像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做圆子要讲究拇指和其他手指的配合,力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多试试几次就行了,奶奶第一次做圆子,比你做得还丑呢!”我听了,又打起精神,摸索起来。慢慢地,我手下的面团好像听话了许多,做得园子虽然比不上奶奶的,但顺眼了许多。
吃年夜饭了,外面鞭炮阵阵,桌上菜色丰富,比如有“年年有余”、“步步高升”,但是最让我垂延的是圆子,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听着大家的夸奖,我心里甜甜的。
相似题目
-
贴春联一到过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今年我和爸爸高兴地接到妈妈分派的光荣任务——贴春联。我很喜欢传统红纸上的春联,恨不得马上贴好展示出来。我看着爸爸贴对联那娴熟的动作,羡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对联翻过来,用刷子弄点面糊涂在对联的背面,浆糊十分粘糊,纸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双手已经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说:“涂浆糊时用力要均匀,春联要想贴牢,四个角比其他地方多涂些,才有足够的粘力。”我不敢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复刷上浆糊,正兴致勃勃想贴到大门时,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对联。我纳闷地看着爸爸,他边低着头边看说:春联可不能贴反了,要不然会让人笑掉大牙!春联都是从右往左念的上联为右,一般以三四声结尾,下联为左,一般以一二声结尾,这样念起来才朗朗上口。”听爸爸这一说,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书上看过这常识。我大力拍拍额头,好险啊!差点贴错对联了。我爬梯子准备贴横批时,爸爸提醒我,必须要贴正不能贴歪,这是一种礼节。我心里暗想:“贴春联讲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开眼界。”我胆胆颤颤地想直接把横批压实,爸爸在下面叫了起来:“不行,先得把横联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这样才不会掉。”爸爸说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轻微地调整一下横联左右高度,再轻轻压平,终于把“一帆风顺”贴好。我爬下梯子时发现所贴的春联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点点挤出春联和墙壁中间的空气,皱巴巴的地方变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将那红红的春联齐心协力贴得漂漂亮亮,让整个家中有了新感觉,有了新气象。看着新的气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腾起了那种难得的满足感,站得远远的,我好像又听到了欢笑声,听到了嬉闹声,听到了新的一年人们的期盼声,我又开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联:人兴财旺年年好,鸿运家昌步步高。750字 小学
-
贴春联贴春联,代表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篇一:贴春联100每当过年时,人们都要贴春联,因为这是中国的习俗。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姥爷贴春联。刚开始贴题目——“富贵吉祥”时我就要贴,于是,爸爸妈妈同意了。我踩着椅子贴时没贴着,因为就差1厘米了。后来还是爸爸贴上的。贴“吉星高照纳祥,鸿运当头迎百福”时,我还要贴。这回,我非常认真地贴着。贴完后,我一看,漂亮极了。我很高兴,因为我长高了,能贴春联了。我要好好吃饭,将来长到2米。篇二:贴春联100今天对我来说是个无比重大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家要贴春联了。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贴春联的时刻。我先帮爷爷把旧春联撕掉,然后拿来了新春联和浆糊,我们就开始给春联上浆糊了。我费了好多时间才给一张春联上好浆糊,可是看看爷爷那边,爷爷已经把另外两幅上好浆糊了。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比不过爷爷快,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们开始贴春联了。爷爷爬上梯凳贴,我负责在下边看春联有没有贴斜。总算贴好了,我累得满头大汗。贴春联可真难呀!篇三:贴春联100大人们都很忙,春联在桌子上放了一上午还没有贴出去,看到这个情况,我自告奋勇地要求贴到大门上。但是我个子小,拿着春联够不着大门的顶端,爸爸这时赶过来,接过春联,要我去准备好剪刀和粘胶,协助他贴春联。我很快拿来了粘贴的工具,发现爸爸拿着春联,站在门边自言自语:“上联到底是贴在左边还是右边呢?”,我运用平时所学的书法知识,及时给爸爸指出上联所贴的位置。爸爸很高兴地表扬了我。位置定好以后,我拿出粘胶,用剪刀喀嚓喀嚓地剪成小段,帮助爸爸顺利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贴了出来。我和爸爸站在大门外,欣赏着我们的杰作,红彤彤的对联映在我们的脸上,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过春节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乐啊!我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像对联横批所说的那样,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750字 一年级
-
贴春联大年初一,我和我爸爸一起去贴春联。早上,我早早的起来,把爸爸妈妈叫醒了。“今天是 大年初一,妈妈负责做家务。我和我爸爸负责贴春联。”大家全部同意了。我和我爸爸开始贴春联了。首先,我的爸爸拿起了板凳。我站到了板凳上面。爸爸把春联递给了我。然后我又按住了春联。爸爸用它胶布粘住了下面,又粘住了上面。要粘下联了。我又按住了春联。“下联就该你粘了”我爸爸站到了板凳上面按住的春节,然后我用胶布把上面粘了,也把下面也粘了。爸爸说要倒贴福字,因为倒贴福字表示福到。然后,我又站在了板凳。把福字给粘上了。最后。妈妈收拾好了家务。把我们的家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我们去吃饺子了。大年初一吃饺子。250字 四年级
-
贴春联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贴春联的习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不公抒发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愿望,而且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除夕那天下午,我和外公、外婆、爸爸一起贴春联,横批是那张最小的,要贴在大门的上面,我够不着,就由爸爸来贴了。上联和下联就由我来负责了,外公搬来板凳,扶好,我站在上面,外婆把抹好胶水的对联递给我,爸爸在远处看春联的位置正不正,我把春联固定好。大家一起配合不一会儿春联就贴好了。200字 小学 记叙文
-
贴春联我们家乡每逢春节都要贴春联。无论是住在楼房,还是住在平房,家家户户都要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用来辞旧迎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据说起源于桃符。桃符的最初用意是求平安。据古书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有人在桃符上题写对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旧符指的就是桃符。后来,桃符便由桃木板变成了纸张。贴春联这一习俗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大户人家贴的春联,于是想推广,便要求每到春节时,金陵的人家都要将大红春联贴在门框上。有一户人家因为忙而没来得及贴春联,大年初一的早晨,被微服巡视的朱元璋看到了。朱元璋得知原因后亲笔题写了一副春联送给这户人家,但这户人家舍不得贴,把它当成限量版春联珍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联的内容除了表达新春祝福以外,更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贴春联有讲究,上下联的位置不能贴错。贴春联时,人们可以根据横批的书写方式来贴上联和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贴春联,不仅是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点评:小作者对春联的发展过程、贴春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对春联相关故事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对名句的引用和对贴春联、写春联的学问的讲述,增强了习作的知识性。550字 六年级 叙事
相关推荐
-
贴春联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二十八,贴窗花”这一天,人们还要在大门上贴春联和福字。我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窗花贴在我家的窗户上,显得清新、优雅、美丽。“一乐,一乐快来帮奶奶贴······”没等奶奶说完,我兴奋地说:“好呀!”然后箭一般的速度冲了过去。先贴福字,我和奶奶用双面胶毫无损伤地贴了上去。“可是福字应该正着贴呀,为什么要倒着贴呢?”这时,一个大问号在我的脑袋瓜子里出现了。我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然后笑呵呵地对我说:“一乐啊,那是因为福字倒着贴,就表示着福到家门了,很吉祥。这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盼。”“噢,原来是这样啊!”我惊叹不已。接着我又和奶奶一起贴了春联,这时候,家里家外顿时呈现出一派新气象。经过这一次贴春联,我不但练习了老师教我的剪纸技术,又懂得了课外社会知识,如果今后经常帮父母做事,可能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4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贴春联我家每年都要贴春联,每年的春联都是我爸爸自己写的。我家去年的春联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日日平安人人健康”,爸爸的意思是叫我上了小学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合作,要写今年的春联。我先在地上铺好红纸,倒上墨水,爸爸拿起毛笔,写下了“奥运之年人人喜,昌盛之世处处欢”的春联。贴好春联,我去走走看看别人家的春联,我发现别家的春联都是自己买来贴在门两旁的。我觉得我家的春联真好看,长大以后我也要自己写春联。200字 三年级
-
贴春联新年的脚步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也是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除夕,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妈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春联,叫上爸爸,我也拿来安全剪刀、透明胶等物品,兴致勃勃地来到大门前,准备贴春联。首先,我们把鸡年的春联换下来。可是,它们好像舍不得“墙妈妈”,一直不肯松“手”。没办法,妈妈只能把它扯下来。看着依然半新的春联被撕下来,我有点舍不得,妈妈却说:“这就叫辞旧迎新!”妈妈拿出新的春联。首先上场的是上联。妈妈将上联小心翼翼地铺开,摊平,就轮到我出场了。我将透明胶撕开一段,然后用安全剪刀剪了一段长短合适的胶带。接着,就轮到爸爸出场了。他一边将胶带贴在春联上,一边嘱咐妈妈:“按住喽,别贴歪了。”说着,爸爸将春联捋了捋,然后用手指将透明胶用力向两边撑,直到透明胶一头平平整整地贴到了墙上。这上联,用了三条透明胶带,才牢牢地贴住了。妈妈退后两步,看了看,点点头说:“嗯嗯,不错,不错,高低正合适。”接着,爸爸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下联贴在门的左边。贴完了上下联,该贴横批了。妈妈拿着横批比比划划,确定了高低之后,我就剪下两段透明胶让爸爸贴在大门上方。“终于大功告成了!”红彤彤的春联映在我们的脸上,我忍不住念了出来:“身体健康年年好,事事有成步步高。横批是,‘吉星高照’。”突然,一个问题从我脑袋里冒了出来。我急忙问妈妈:“妈妈,这春联上下联字数一模一样,你是怎么确定哪张是上联,哪张是下联的呢?”妈妈笑了笑,说:“这可有讲究了。区分上下联最重要的是看它们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也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一声或第二声,也就是平声。你看,‘好’是第三声,所以这是上联;‘高’是第一声,所以这是下联。读的时候,要从右边开始读,你呀,刚才读对了!”原来如此。看来,贴春联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不简单,它还让我长知识了呢!800字 三年级
-
贴春联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贴对联和福字,这是我们中国庆贺新年的悠久文化传统。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传承下去,使祖国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永远美丽灿烂。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户户洋溢着欢声笑语。我早早起床,随着爸爸妈妈和哥哥,一家四口来到南京弘瑞广场的家里,打扫卫生、贴春联。哥哥个儿高,自然担任起贴春联的重要任务,爸爸是“指挥官”,妈妈是“微笑官”,我是小小“观察员”。首先,我和哥哥一起将妈妈买的春联铺在桌上。一副春联包括横批、门心、上联和下联。我拿着胶水,帮哥哥仔细得将胶水涂满对联的背面,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哥哥拿着粘好胶水的对联站到门外,准备贴上联,爸爸赶忙说:“按照传统贴春联,应该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也就是说,正确贴春联的方法是当你面对们的时候,右手边应该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哥哥听了爸爸的话,重新调整好了上下联。只见哥哥将对联比划好位置,由爸爸和妈妈检查是否端正,确认位置后,一手固定对联顶端,另外一只手自上而下将对联贴平整。很快,上下联和横批都贴好啦。最后,要贴门心了,门心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爸爸指挥着哥哥:“福字记得要倒着贴”。我听了,连忙问:“爸爸,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爸爸笑着回答:“说来话长,我讲个小故事给你听。从前有户人家,家里很穷,读不起书,他家的老大爷自然也不识字,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贴春联,他也请了一位先生给他写春联,先生知道她不识字,就给他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谁知,他把‘福’字贴倒了,来他家玩的孩子们看了,就说‘大爷,您家的福倒了’。大爷说‘福到了?福到了好呀!’因为‘倒’和‘到’这两个字发音很像,是谐音。后来人们贴福字的时候总喜欢把福字倒贴,祈求福到,慢慢地演变成现在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听完爸爸的故事后,我和哥哥一起倒着贴好了福字,祈求新年福到家门。终于,一家人把春联贴好了,妈妈笑着看着我们,让我这个“小小观察员”朗读一遍。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家和事兴”。门心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到”了,年来了。今年,我亲身参与了贴春联的传统年俗,感受到了更多的年味。我和从古到今、千千万万的小朋友们一样,欢庆春节的到来。900字 三年级
-
贴春联除夕日一大早,爸爸便要我跟他一起贴春联。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我。我还小,当然是负责最简单的任务啰——撕掉旧的春联。这就是所谓的辞旧迎新嘛!开始工作,只听唰唰几声,下面的旧春联就被我迅速“消灭”掉了。可上面呢,问题来了——我个子还小,够不着呀!怎么办?所以我只好向一旁的老爸求助:“老爸!过来搭把手!”老爸听了,笑道:“啊?打把手?好嘞!”老爸啪啪地直往我手上打,疼得我啊啊直叫。我急了:“喂!老爸!我叫你‘搭把手’,可没让你打我手呀!”老爸没回答我,只是坏笑。笑够之后,他撸起袖子,伸手把我抱了起来,我终于把上面的对联也给“消灭”掉了。任务完成,我开心极了,终于能休息一会儿了。接下来,老爸上场。他麻利地拿起沾上糨糊的对联,迅速地把它贴上门框。贴“福”字时,没想到爸把它贴倒了,我惊讶地叫道:“呀,不好!爸爸,你把福字贴倒了!”爸爸听了,笑眯眯地对我说:“我是故意把福贴倒的,这意味着‘福到了’嘛!”我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这次贴春联,我学到了许多,心里真高兴。400字 三年级
-
贴春联春节将至,不少人家都在忙着搞年末大扫除,贴春联。贴春联看似简单,里边却有不少学问。大头爸爸和小头儿子也跟其他人家一样贴起了春联。小头儿子一拆开对联包装,大头爸爸就提醒他先分清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然后再打上胶水张贴。对联被铺展开,一联是“心想事成百业兴”,另一联则是“合家欢乐接富贵”,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着“招财进宝”。稍思片刻,小头儿子就将“心想事成百业兴”确认为上联,然后将它打上胶水贴在了大门的左边,又将另一联贴在了大门的右边。大头爸爸看着看着贴好的对联就开始犯嘀咕了,总觉得对联没贴对,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小头儿子见爸爸一犯愁,赶紧去网上查询有关贴对联的知识。输入关键字,百度一下,小头儿子很快就查找到了所需的知识。网页上显示着: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看过后,小头儿子琢磨着“兴”字是平声韵,那么“心想事成百业兴”应是下联贴在右边才对。情急之下,小头儿子急忙跑到门外准备重贴对联。此时,对联已牢牢粘在了墙上,一撕就会烂。小头儿子赶紧去问大头爸爸怎么办。大头爸爸也没责怪儿子,振振有词地对儿子说:“这样看起来,道理也还说得过去。先‘心想事成百业兴’了才会有‘合家欢乐接富贵’。事已如此,我们就打破常规吧!”小头儿子觉得大头爸爸言之有理,就不再想着重贴了。550字 初一
-
贴春联古往今来,贴春联是春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之一,今年春节即将来临,我们一家也买好了一幅春联,准备贴春联了。中午十二点整,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春联开始贴了。妈妈教给了我们俩如何正确地区分开上联和下联。我们先贴上联,把双面胶先贴在了上联的边缘,把它固定在墙上,我又觉得不大牢固,又用大透明胶把边缘固定了一圈。看着稳固的上联,我很开心。之后,我们又用这种方法把下联和横批都贴好了。看着大门的两边和上方贴好的春联,我和哥哥心里乐滋滋的。我们叫嚷着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来看,妈妈说:“门上少了个‘福’吧!”我叫着说:“不着急哟,我们还没有贴好呢?”哥哥从里屋拿出“福”字,哥哥告诉我要倒着贴。我茫然地看着哥哥,不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而不正着。哥哥解释道“因为正着贴没有什么喻意,而倒着贴不就是‘福到了’吗?”“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福”字后,我们又按着贴春联的方法很快地把“福”字也给贴好了。看着我和哥哥亲自贴好的春联和“福”字,大人们也连连夸赞,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一幅新的春联,一个新的一年。春联虽然便宜,但却承载了我们对新年的浓浓爱意。新的一年,新的气象。瞧!大街小巷里有贴春联的,有放鞭炮的,有挂灯笼的——人们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面貌,大街上一副张灯结彩的模样。春节,这个并不陌生的词语,有了春联,年味更浓了。550字 五年级
-
贴春联过年啦!过年啦!新年的脚步渐渐近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商场里人山人海,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露出快乐的笑容。今天是大年三十,村里男女老少都忙碌起来,爷爷奶奶正在蒸馒头,杀鸡宰鱼,切羊肉、牛肉……满屋子的美食令我垂涎三尺。妈妈拿着灯笼,我看见了说:“妈妈,你是要挂灯笼吗?我来帮你吧。”妈妈将灯笼递给我,我拿着灯笼,歪歪扭扭地爬上梯子,爸爸看见我差点要摔下来,叫我下来,让他来挂。妈妈把我叫去贴春联,我找出对联和“福”字,妈妈站在凳子上,把旧的对联撕下来新的贴上去,意味着辞旧迎新,日子越过越红火,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先贴横批,我指挥着妈妈贴,这边有些歪,左边有一点低……在我的指引下终于摆正了,现在要贴上下联了,我家的上联是:黄金宝地财源广。下联是:富贵门庭家业兴。呵呵,这其中的寓意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对联贴好了,该贴福字了,我站在凳子上让,把“福”摆正,让妈妈帮我摁住,我用胶带把四个脚给粘住,一个福字就贴好了,我们喜欢把“福”字倒着贴,福倒着贴,谐音就是“福”到了。春联,原名叫桃符,是用来驱灾避邪的,传说是用来驱赶一只叫“年”的怪兽,“年”也很怕火和红的东西,所以人们每年都要挂灯笼,贴春联。挂好了灯笼,贴好了春联,院子里红彤彤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过年真好!550字 五年级
-
贴春联大年三十的早上,我正在暖和的被窝里会周公呢,就听见妈妈在喊:“小懒虫,别睡了!快起来写春联了!”。在妈妈的催促下我睁开惺忪的眼睛,洗漱吃饭。一切打理妥当之后,爸爸已经把笔墨纸砚都摆上了桌子,我坐下来正正身子,拿起毛笔蘸了一些墨汁,三下五除二就写好了两副对联。分别是“犬过千秋留胜迹,猪肥万户示丰年”和“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横批都是“猪年大吉”。妈妈仔细看了看我写的对联说:“对联写得真不错,那接下来贴春联的任务也交给你了!”我拍着胸脯说:“请妈妈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可是刚说完大话,我立刻就犯了难。我拿着春联来到大门前心里开始嘀咕:“到底是上联贴左边,还是下联贴左边呢?”去问问爸爸吧!可是一想到刚才听说我要贴春联时爸爸不信任的目光,我就偏要贴好给他瞧瞧。我脑子一转,对啦!可以问“度娘”嘛!经过百度查询,我知道了上联应该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横批贴上面。我喜滋滋地贴好了对联,爸爸妈妈看了之后,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妈妈说:“小朋友真能干!过年了,你的书房也应该有新气象,再写一副贴在书房的门上吧!”我说:“妈妈,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又写了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是“学业有成”,我把它们贴在了书房的门上。忙活好后,我欣赏着自己的“大作”,还是很有成就感。贴春联让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真有趣!550字 四年级
-
贴春联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这天,窗外传来阵阵爆竹声,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笑声传遍小区,人人都喜气洋洋,开心极了。我望着这如诗如画的欢乐场景,不禁念起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念完时,爸爸妈妈已经拿出春联准备贴了。我们家的春联是这样的:上联是福星高照平安宅,下联是财源广进富贵家。横批是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大展宏图。我因为学过《春联》这一课,认为自己对春联已十分了解,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贴春联。我走去一看,哎呀!爸爸正准备把“福星高照平安宅”贴在左边,我对爸爸边摇手边说:“爸爸,您贴错了,春联并不是像读书写字一样从左向右的,春联是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来贴、读的。您要是这样贴的话,大家都会笑话您的!”爸爸听了,连忙把它贴在右边去,还边贴边说:“你看,读书就是好吧?爸爸就是因为没读多少书才不知道,你可要好好读书呀!”我听后用力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爸爸又拿出“福”字来贴。我看见爸爸把“福”字倒着贴,就疑惑地问:“好好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爸爸听后笑着弯下腰亲切地对我说:“傻丫头,你没听别人说‘福倒(到)了’吗?把‘福’倒着贴就是想让福到我们家来,图个吉利呗,懂了吗?”我还是不以为然,眼睛咕噜一,神气地对爸爸说:“‘福’倒着贴,不就是‘福到头’了吗?‘福到头’了,不就是没有了吗?”爸爸听了,只得乖乖认输,对我说:“好,正着贴就正着贴!可这个‘福’已经贴好了,屋里那个再正着贴,好吗?”我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春联贴好后,爸爸意味深长的说:“贴春联的学问真大呀!”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