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路1000字

书与路

10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书是路的明灯,帮你照亮夜行的路;路是书的注释,助你理解难懂的书。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的。有了书的路是真正快乐的路,它使人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给人一种与旅途结合的、内心迸发的“悦”的享受,让人更加深刻了书的含义,对书的理解焕然一新;有了路的书是真正有趣的书,它使人充分领略作者清新的笔触和高尚的思维,给人一种真正心灵相通的“乐”的享受,让人更加体味道路的见闻,对路的感受更上层楼。而没有书的路是费神耗时的路,也许能从中获得些许快乐,但它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就像在沙滩上写字,什么也不会留下,由于没有深度,这样的路纯属浪费生命;没有路的书是枯燥无味的书,也许会有一时的认同,但它很快就会荡然无存,就像在月宫伐桂,什么成就都不会拥有,由于没有见识,这样的书无益于自己。

“行万里路”就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感受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的自然与人文的一切内容,要在实践中磨练我们的坚强意志,培养我们的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充分的世间历练,能使人浴火重生,变得更加成熟,绽放得更加精彩,获得更多的阅历。

“读万卷书”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书的价值,与自己建立内心世界的联系,要在读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性格、心理与行为方式,使我们不至于在历练中变得阴险乖戾或愤世嫉俗又或八面玲珑而失去了原本的纯真,使是我们拥有高尚的情操。更深刻的书中认知,能使人骤变升华,变得更加高尚,生命更有意义,达到更高境界。

有了丰富阅历的人,就更能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了很高境界的人,就更能通过行路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

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早年博览群书,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遍查各地民风民情,寻访历史遗迹,搜集历史材料,厚积而薄发,终于著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为中国历史学研究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守仁,小时候苦读诗书,青年是又经历了远谪的凄苦,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以“行知结合”为主体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朱张之后又一位哲学巨人,他的理论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通过这些成功的例子,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读书与行路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应该行动起来,一方面多读书,拓宽知识面,加深认识;一方面也要注意观察生活,多外出走走,增长点儿见识,顺便放松一下心情。

只要将书与路良好的结合在一起,心情必会舒畅身体必会放松,思想必会纯净,事业必会成功,人生必会有所成就。

由句号想到的

450字 四年级 状物

中国的标点符号,搭配在那一个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中,简直就是珍宝般的书写工具。但是,标点绝不仅仅是普通的书写工具,它们每个都包含着一种思念、一种精神、一种寄托……尤其是句号,那力求圆满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在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后,对句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不甚满意,一连改了十多次,都不适意。最后,他茶饭不思,苦思冥想,力求圆满,终于改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天江南的明媚春光,更向世人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首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为世人所传诵。这难道不是句号那力求圆满的精神吗?

外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写《欧也妮?葛朗台》的时候,为了一个少女的形象,就改了二十四稿,终于感到满意。这难道不是力求圆满的句号精神吗?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但我们学生呢?却没有这种精神。有的人哗众取宠,偏要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但在事情里遇到困难时,往往就半途而废,留下一个令人费解的省略号,得不到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以,我们小学生要学习句号的精神,力求圆满,不在学习上留下一点有疑问的地方,这样的话,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由句号想到的,不仅仅是如何使用它,而是关于句号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