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之行
暑假,妈妈说带我去福建省看客家土楼。我们带着好心情和好奇心来到了永定。
在车上,我看到在崇山峻岭中点缀着很多圆形的屋子。妈妈告诉我,它们就是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来到福建土楼王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幢高大的房子。它们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这时导游说话了:“各位游客,这四幢楼分别叫五云楼、世泽楼、承启楼和侨福楼……”
导游一说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出发去了承启楼。承启楼的门上贴着这样的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妈妈告诉我,这是客家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走进承启楼,我就看到了四层楼高的围屋,它们是用木头建成的,每间房子的屋檐下挂着一个火红的灯笼,每间房子的门上都贴着一幅红红的对联,看起来非常喜庆。一楼以前是每户人家的灶房,现在每间房子里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游客挑选,二楼以上是居民区,现在里面还住着200多人呢!遗憾的是,为了保护土楼,二楼以上就不能让游客进去参观了。承启楼里有4圈围屋,由外到内分别是客厅、饭厅、私塾、祖堂,形成了外高内低、逐环递减、错落有致的格局。
导游告诉我们,客家人为了防止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土楼的建筑材料掺杂了石灰、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玉竹片、木条作筋骨。客家人夯筑起墙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到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呈桔瓣状排列。
看完客家土楼,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布局均匀、雄伟壮观”8个字。而承启楼的宣传语也印在了我的心中——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家乡一隅
回家喽!终于可以远离那大城市的喧嚣,回到恬静的乡下,回到那个让我怀恋向往的地方。
骑着单车,我和表弟一前一后,迫不及待地向着郊外驶去。视野逐渐变得开阔,耳边伴随着鸟儿们欢快的歌声,心情舒爽极了。走着走着,路两旁成片成片的荷叶映入眼帘,含苞待放的荷花夹杂其中,蜻蜓随风纷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此情此景,我忍不住吟了这句诗。
我们停好了自行车,沿着羊肠小路继续向前走去。这里的人多了起来,路两旁有卖水的、卖小吃的,还有卖莲花子的。看!莲花子上面还有小水珠呢,肯定是刚摘的,真新鲜呀!我买了一小捆,数了数,一共5枝。正要走时,卖莲花子的姐姐又递给了我两枝,冲我笑了笑。哈!今天还有赠品!我给了表弟几枝。我们一边剥着莲子,一边说笑着向前走着。
早就听爸爸说,这里曾是黄河故道,后来形成了湿地。据说这里的荷塘有万亩之多,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为“万亩荷塘”。只听其名,就知道它的广袤浩大。在这里,人们养殖鱼、虾、螃蟹,还引水种植起莲藕、水稻等。春有绿意盎然,夏有百花齐放,秋有硕果累累,冬有银装素裹,一年四季都美丽动人。近些年,人们还将这里开发为旅游景点,在家乡人的辛勤劳作之下,它美丽的姿色越发迷人。
看,前面还有个观光湖。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泛着金色,好似一池金水。殷红的夕阳渐渐地落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叽叽喳喳……”耳边响起水鸟的鸣叫声,它们欢呼着回到了那没在藕花丛中的巢穴,互相诉说着一天的喜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情此景,正好与此句诗对应。
骑车而返,鸟鸣不断,余晖相送,清风徐来,我陶醉在这恬静的自然风光里。
相似题目
-
土楼之行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两日游,我们来到了漳州,参观了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南靖土楼。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在旅游车上,兴奋地望着窗外的梯田、村庄、溪流、香蕉林……还有盘旋在空中的老鹰,它们不时打破天空的寂静,翱翔在遥远的天际……转眼间,我们来到酒店,开始享用午餐。午饭后,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踏入了最“年轻”土楼——怀远楼。怀远楼大约有110年的历史,建筑于清朝末期。“怀远”的寓意是怀念远方的亲人,胸怀远大的理想。这座土楼历经漫长的风雨冲刷,如同一个沧桑的老人。走近一看,只见门上有两个醒目的凹洞,仔细一瞧,才发现它竟然是子弹射击后留下的弹洞。看到这,我仿佛联想到,在那烽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人们坚守在土楼这个堡垒里,与敌人激烈交战……经过战争和岁月的洗礼,它却依然傲然挺立。这不禁让人感叹:土楼不但坚固,而且造型奇异,拥有如此强大的防御功能,进可攻,退可守。离开了令人赞叹的怀远楼,我们又步入了如诗如画的云水谣。抬头仰望,一颗颗古老的榕树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低头俯视,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呈现出岁月的痕迹。在明媚的阳光下,云水谣的一切是如此的美丽、动人。正如诗人所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刚刚才见一道绚烂的彩虹高高地挂在空中,慢慢地,彩虹羞涩地躲了起来。“滴滴,答答”,紧接着一场阵雨便闪亮登场了。听,那雨声如歌似曲;看,那豆大的雨滴如粒粒珍珠洒落在河面上,漾起一层层美丽的涟漪,真是美不胜收啊!雨停了,我们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最珍贵的土楼——和贵楼。这是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它填了200多吨的松木,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突然,淘气的雨滴又从天而降,在屋檐上滚动,在石板上跳跃,在青苔上舞蹈……我静静地听着雨声,欣赏着这雨中的美景,耳边不禁地回荡着那熟悉的旋律——《土楼交响曲》。真是“穿梭土楼间,人在画中游。”啊!土楼是福建历史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中华古建筑的一棵常青树;是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800字 五年级
-
土楼之行今天我和叔叔去南靖土楼玩,早上7:40就起床,8点就出发了,光坐车再加上吃饭就已经下午1点了。我们去了田螺坑,到了门口地图我就拍了照。哟呵,进入观景台,拍照的人用排队的。我也等了好一会儿。拍照还要排队的我第一次经历,底下就是“四菜一汤”(听叔叔讲的)。我们进入到这些“菜”和“汤”里头,有晒了好些芥菜,我也跟芥菜合了影。没想到的是这些“菜”和“汤”的里头在卖好多好多东西哦,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一个个的精美的土楼模型了,真是太美了,我一个劲的拍,哪里有我拍哪里,回家数数,拍最多的要数土楼模型了,嘻嘻!游完这四菜一汤,我们又去了那个叫什么湖(我忘了)但听说云水谣的电影还是在这拍的呢!那天我也不知道怎么,一直想睡觉出发的我在车上就睡着了,车开到哪儿我就睡到哪儿!这不,到了这什么湖了,都是叔叔叫我起的,拍照的时候眼睛是硬睁的,所以效果也不太好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和觉得最与众不同的是那裕昌楼了(因为最特别,所以名字记得牢牢的,嘻嘻)它还叫东歪西斜。在门口还看到在拍旅游频道的呢,叔叔管她叫美女(不过我顾看都忘记拍了)才去几个地方啊,就已经傍晚了。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看见了地上的啤酒瓶,我数了一下,差点被吓死。他们才5个人啊,喝了一箱又多好多哦。到了晚上吃饭才结束,我还真挺累的,到家后洗个澡,就上床甜甜的睡下了。南靖土楼之旅结束……5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相关推荐
-
游土楼我们从厦门坐旅游大巴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弯弯曲曲的山路,终于到达了漳洲市的南靖土楼。一下车,我看到的土楼是中间一个方形楼,围绕着它的是四个圆形的楼,看起来就像一朵花,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到了中午,我们去农家菜馆吃饭,那里的饭真是美味至极啊!吃饭时就下起了大雨,饭后我们还是冒着大雨去参观了一幢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圆形土楼。这座土楼共分五层,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仓库,第三层才住人。每一幢土楼墙都是厚度一米多,大门也只有一扇,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看了客家人的土楼,我真是感觉到它是大家庭小社会。200字 三年级
-
游土楼我们从厦门坐旅游大巴经过了两个多小时弯弯曲曲的山路,终于到达了漳洲市的南靖土楼。 一下车,我看到的土楼是中间一个方形楼,围绕着它的是四个圆形的楼,看起来就像一朵花,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到了中午,我们去农家菜馆吃饭,那里的饭真是美味至极啊!吃饭时就下起了大雨,饭后我们还是冒着大雨去参观了一幢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圆形土楼。这座土楼共分五层,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是仓库,第三层才住人。每一幢土楼墙都是厚度一米多,大门也只有一扇,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看了客家人的土楼,我真是感觉到它是大家庭小社会。250字 三年级 写人
-
揭阳楼之行走进揭阳楼东门,映入眼帘的是让人惊叹的巨石--泰山石。早晨,阳光透过云层,阳光照在泰山石上,酷似一幅山水画。这重达136吨,宽13.3米,高4.3米的东岳泰山的精品奇石瞬间变得更高大了。不但如此,它还寓意着揭阳人的“博大精神”呢!我走近摸一摸、闻一闻,我好似闻到了泰山的味道,摸到了揭阳人民的精神所在。接着,走过泰山石,向青铜鼎这个庞大物看去。啊!我看到这世界第一大鼎,猛然想高歌一曲,以壮声色!楼前的青铜鼎巍然屹立,好像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浩瀚之间,巨鼎在阳光中焕发出迷人异彩,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如此,但是揭阳楼远不止泰山石和青铜鼎还有九根半环形排列、立地通天的文化列柱、十二株伟岸挺拔的重阳木、借鉴中华世纪坛历史甬道铸就的130米莲花步道……这些都是揭阳楼的奇景,都是揭阳的传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揭阳人心中永不灭的骄傲!350字 三年级
-
游福建土楼土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这些土楼千姿百态,个性鲜明,有圆形的,正方形的……都是用土建成的,还真是神奇。走进游览区,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土楼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先来到“土楼王”,这是一座圆形楼,是漏顶的,有4楼,400多个房间,可以住800人。我想:一座普通的楼可以居住30人左右,要住八百人,得要多少栋楼房。我不禁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听导游说:这四楼,一楼是厨房,二楼是客厅,三楼是储藏室,四楼是卧室。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感到这儿的人生活真有条理。穿过“土楼王”我们来到“土楼王子”,听着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座楼一定很美丽,的确如此,确实很漂亮,这个土楼也是圆形楼,楼顶的,圆楼旁边还有两个小房子立在旁边,像是土楼的保护神。导游说:这座土楼是1912年建成的,历史很悠久,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听了都赞不绝口,竖起了大拇指。我望着眼前这巧夺天工之作,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股自豪感: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人民多么聪慧!400字 三年级 叙事
-
游福建土楼-游记我们参观了福建民居——土楼,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结构奇妙,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土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有正方的、长方的、圆的、还有半圆的,如同从天而降的黑色飞碟,又像是地下冒出来的巨大蘑菇。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土楼王子——振成楼,远远看去就像一顶官帽。从上往下看,福裕楼就像一只猛虎……这些造型奇特的土楼我说也说不完。土楼结构奇妙,可以防风、防卫、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土楼一般分为四至五层,一二层是没窗户的,因为这样小偷就很难爬上来了。土楼的门非常厚重,我使出全身力气推,门只动了一点点。门后面还有一根大门栓,这样敌人就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了一道大门,但后面还有两道同样的大铁门,哪怕三道大铁门都进入了,里面还有很多玄关。小偷进入以后就插翅难飞,可见当时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多么奇特又迷人的土楼啊!350字 三年级 叙事
-
福建土楼-很多人都看过《大鱼海棠》这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片,片中有一个非常壮丽的巨大圆形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个建筑并不是动画片中虚构出来的,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建筑——福建土楼。土楼历史悠久,它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和民国,并一直延续至今。土楼因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和宏大的规模而著名,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客家人的民居建筑,有长方形楼,正方形楼,日字形楼,一字型楼等三十多种样式。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楼,府地式方楼,圆楼等。土楼以土为墙夯筑而成,建造时比较注重实用性,外观简洁朴素,没有华丽装饰。厚实的外墙下半部没有窗口,上半部开有小窗,从外面看就像一个巨大的堡垒。为什么客家人要把房屋建造成这么奇特的形式呢?原来闵南山区在过去经常会遭受战乱和土匪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客家人从很远的地方迁居至此,出于对整个家族安全的考虑,便建造出土楼这种既具有防御功能又有利于家族团聚的建筑形式。位于永定县的振成楼是一座非常有代表性的土楼,它按八卦图形设计,其神奇的构造倾倒世界。振成楼建于1912年,它在外表上与其他的土楼差不太多,外墙都是用土建的,颜色是土黄色,屋顶上的瓦片是灰褐色的,乍一看感觉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土房子。但当你进去时,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颜色,大胆地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强调的多样统一的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杰作。土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650字 初中 说明文
-
有趣的土楼在中国还没跟美国建交时,有一天,一份秘报从美国国防部发到了美国总统办公室:据我方侦察卫星在中国福建侦察到大量核导弹发射基地……。美国总统瘫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语:“中国国防科技力量发展真是一日千里呀……。”其实,那不是核导弹发射基地,而是福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福建永定土楼。早晨,伴随着小鸟欢快地鸣叫声,我们跟着导游走到了第一座土楼——庚庆楼。刚一下车,扑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圆形土楼。它建于公元一八四九年,占地约六百六十平方米,直径三十三米,高三层,简直就像一个小型体育馆。庚庆楼在选址上有着很高的要求,充分考虑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绝对不会随遇而安,庚庆楼建造在土楼群的最外端,是一座保护其它土楼的楼,它之所以是一座圆楼是因为圆型不存在死角,具有较好的侦察敌情,武装反击功能,此外它还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抗风抗震、防火防潮、通风采光、经济环保的功能。在我看过的土楼中,我觉得是最有趣的是和贵楼,因为它建在沼泽上。我给大家讲讲和贵楼的来历吧:有一位风水先生来到了这里,他一眼就相中了这片开阔的沼泽地,便找到村长,让村民们在这块沼泽地上建房子,这就和贵楼的来历。你们可能还不相信,那我就用行动来证明一下吧,我拿来一根两米长的铁杆,用力往地下一戳,泥浆“咕咕”地往外冒,两米多长的铁杆真的全部没入泥土中,这下你不得不相信了!还有一座堪称中华奇观的楼——裕昌楼,我还是先给大家讲讲这座楼的来历:一个财主想盖一座土楼,他请来了当时最好的木匠,木匠说他一分钱也不要,只要每天有酒有肉,并且晚上给他吃顿丰盛宵夜就行,财主爽快地答应了。可是过后财主很吝啬,一连几天宵夜没有做,于是木匠很生气,决定做一座东倒西歪,又不会倒塌的楼,这就构成了这个中华奇观。参观完土楼,我深深感受到客家人的智慧真是取之不尽啊!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土楼一日游大家好!我叫郑清,你们也可以叫我郑导。我们现在在古老的土楼建筑群,一会儿我们会去永定环极楼、振成楼看一看。请允许我先来介绍一下土楼吧!福建的土楼年代久远,最早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年间和民国时期。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战祸频繁,当地民众大举南迁,也由此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叮呤呤,叮呤呤”,好了,时间到了,我们可以上车了。上车后我会跟大家说下游览时的注意事项。到土楼了,我们应该要尽量小声,不大声喧闹,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中国有大约十四亿人,对吧一对!如果每个人都来参观,每个人都丢垃圾,每个人都画一笔,你们想想那场面会多么可怕,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你画一笔,就可能会毁掉古代劳动人民的一滴汗水和一份辛苦。下面到达目的地了,下车。请大家跟着我们团队的浅蓝色旗帜走,有序地跟着我一边看,一边注意听我的解说。你们知道最早发现土楼的是什么人吗?——不知道。据说最早发现和引起人们关注土楼的是美国人,据说60年代,美国间谍卫星侦查到中国南方永定有许多圆圆、方方的“导弹发射基地”,侦察后才知道是居民居住的土楼,“中国的客家土楼”就在世界上出名了。永定全县有圆楼三百多座,方楼四十余座……底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楼内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样样俱全。请继续跟着我走,可不要走丢了哦。各位朋友,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自行参观,两个小时之后我在这里等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游客们,土楼之旅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得愉快!希望您能把游览土楼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分享。650字 四年级
-
知识之楼“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无穷无尽的探索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许多的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知识是开启心灵的钥匙中的最重要的一把。我就是一个书迷,什么《哈利波特》,《格列佛游记》之类的名着早已度过,可现在仍然还说得出大体情节,并且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置身于家乡的一个书城中。那些乏味无聊的漫画,我视而不见,那些虚假有害于青少年的言情小说,我将它们视为危险的、能够寄身在生物的活细胞中的病毒,我坚决抵制“电子海洛因”的诱惑。我在名着柜台中找到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坐在椅子上,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汪洋,我坐在一只小船上,划着船桨遨游于大海之中。看着看着,我这个“书虫”敞开知识的大门,让知识飞进我的大脑,贪婪地吮吸着知识授予给我的能量。时间从我打开的书中飞过,从我的眼睛边飞过。在我心中,我最害怕的就是时间,他虽然对待每一个人都公平,可在这时,他眨眼间就流逝了。就像我说的那样,整个下午走了,走得那样不开心。当我重新站起来时,脖子也酸了,眼睛也疼了,可为什么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呢?如果知识是海洋,那么我就是一名制船工人,拼命制造能够载着自己去海洋中遨游的小船,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知识是曲曲折折的山路,那么我就是一名鞋匠,修好每一双鞋,让每个人都能沿着知识之路,继续走下去。如果知识是一棵大树,我就是那热得发晕的小鸟,看到绿树成荫的大树就像如鱼得水,欣喜万分。知识就像春天,伴我领略春光无限之好;知识像夏天遮阳蔽日的大树,让我们感到凉爽;知识就像秋天丰收的果实,让每个人都尝到丰收的喜悦;知识像冬天温暖的一把火,温暖了人们。6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碉楼之乡被誉为“碉楼之乡”的开平,拥有一千多座碉楼,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就是坐落于赤坎三门里的迎龙楼。也许从各种图片中看到的迎龙楼,大概都是墙身暗哑,设计简单的一座碉楼。虽不如瑞石楼的金碧辉煌,方氏灯楼的风韵犹存,但,迎龙楼见证了开平四百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开平碉楼的发展历程。去年暑假,我曾经参观过迎龙楼。从村口走到迎龙楼,需穿过村中的小巷。小巷就是村民房屋之间的小路。村民们的房屋外墙都贴上了仿古的青砖,虽是仿古,但古韵不减。走到小巷的尽头,看到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碉楼——那就是迎龙楼,高三层,门两旁的对联是“迎猫瑞稔,龙虎气雄”,这大概是主人希望丰收,希望龙、虎守护他的意思吧!仔细一看,那历史的印记还清晰可见——墙上的小坑,不仅是时间的侵蚀,而更多的是保卫村民的痕迹。墙身后1米左右,这更突出了迎龙楼的保护作用。迎龙楼原名为“迓龙楼”,因人们在口头上少用“迓”字所以用“迎”字代替。在清光绪九年和三十二年,开平遭遇两次水灾,洪水浸过屋顶,但相传有迎龙楼扼庇护,乡亲们都平安无事,而迎龙楼的更大作用是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民国时期,社会不宁,盗贼猖狂,迎龙楼便是村民们的庇护所。后来,开平人们迫于生计,纷纷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同时,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建成了像迎龙楼那样就有中外特色的碉楼。从迎龙楼开始,数百年来 ,碉楼守护着开平人民的生命安全,见证着开平沧海桑田的变化。也从那时起,开平人民与碉楼结下了不结缘。如今,开平碉楼如一颗颗璀璨明珠,在侨乡大地上发光发亮。同时,碉楼向世人证明了开平劳动人民的智慧,华人华侨的赤子情怀。650字 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