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场700字

青春散场

7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回头看看才发现自己竟已走了这么远,懵懵懂懂的混着日子三年竟就这么糊涂地过去了。或许是到了该散场的时候了,这三年,最美好的青春,留下的终究只是回忆。

细细想来这场戏的剧幕早在完全打开的哪一刻就开始慢慢闭合了,离别,早在一年前就不可避免了。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同桌忽然表情复杂地对我说:“我要跳级了。”一开始还以为是他的玩笑,可看他越来越严肃的表情,我才慢慢相信了这个事实。我向他保证不对任何人说这件事,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件事毕竟是很突然的。那天早自习,他就那样清好了书包,在班主任的解释下走了,跟着初三的同学,准备进入高中。各种声音“嗡”的响了起来,或许有不解,或许有羡慕,或许有惊诧,但他在众人的目光中走了,淡然地离开了这个班级。

那个时侯似乎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意识到有一个人退场了甚至没什么留恋,只觉得旁边少了一个人,可时间久了才发现,原来(18)班,早已不是原来的(18)了。

如今,一年过去了,又到了这个时候,又有更多的人要离开。一年前的分别将现在的气氛渲染的更浓,再走一批人,就像将原来的“裂口”撕得更大,但总之已不完整,再走几个,或许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吧,每个人总有自己要走的路。

得知这消息后,抱着一个女同学嚷了几次:“我舍不得你啊!”本事玩笑话,却不自觉地有些泪盈满了眼眶,于是赶紧放开她,再把眼泪使劲憋回去。其实并不想哭,但一个人拥抱就好像眼泪的催化剂,让它们全都涌了出来,但绝不能让泪流出来,打架都知道那样很傻。

剩下的日子里,一起并肩作战,拼到最后的,不知还有几个?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不同的路,直到最后,余下的人们强打精神,勉强演完这场戏,最后,狼狈地退场。

或许我们本来就是萍水相逢,短暂的交集过后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观众退场了,我独自一人站在刺眼的镁光灯下,留下最后一滴泪,默默地看着我们的青春,匆匆散场……

《童年》读书笔记

800字 一年级 抒情散文

读了《童年》这篇小说后,我知道了当时儿童生活的艰苦。下面就来具体谈谈这部小说吧。

《童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阿辽沙”,它的主要内容是讲阿辽沙三岁就丧父,失去了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即将破产的小染坊。这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阿廖沙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阿辽沙和他的表哥们,使阿辽沙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阿辽沙的舅舅们为了争夺财产、分家,抛弃了一切,没有了人性。使他们的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仇恨的气氛。阿辽沙每天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只有他的母亲和外祖母疼爱他。可是,他妈妈因为不能再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改嫁了。后来阿辽沙结识了一个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长,"小茨冈"在一次抬十字架时,因为两个舅舅的自私,被压死了。阿辽沙就这样失去了最知心的好朋友,失去了友谊。不久后,一场大火将染坊烧毁了,外祖父被迫让两个舅舅分家,阿辽沙随着外祖父住在一栋楼房里,阿辽沙的妈妈回来后教他写字、算数。就在他十一岁时,妈妈就死了,外祖母不久后也死了。阿辽沙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惨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然体现出了乐观的思想。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想从障碍与不幸中解脱,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给作品在思想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这本书不仅有严谨的艺术结构,也有出色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

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对金钱的贪婪玷污了他的灵魂;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总之,我读了这篇小说后,既学到了为人处事独立的大道理,也提高了写作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我们以后一定要多读名著,那样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