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友550字

诤友

550字 初二 写人

圆溜溜的“铜铃”眼,短刷刷的双“马尾”,响叮当的笑声,再加上咄咄逼人的气势,这就是我初中二年级时的一位诤友——王艳。

她品学兼优,连任三届学习委员,像一个小老师。

有一次,要交作业了,我没有完成,于是找了一个借口向她借作业抄。“自己拿去抄吧!”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一下子就把我揭穿了。我也不客气,伸手就去拿她的作业本,她一声不吭地在“作业情况本”写上“×周,星期×,江泌欧抄作业,应罚……”这使我吃惊不小,手像触到刺一般,立刻把她的作业本放下了。“‘抄来的不属于自己,得分是自欺欺人’,老师不是经常这样教训我们吗?”我无法否认她的说法,只得保证下不为例。她便把刚才的登记擦去了。

又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动起手来,她立即把我俩扯开。“为什么打架?”“他骂我是头犟牛,说我笨。”我抑制着怒火说,她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说的一点也不错呀!”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动武,太可怜啰!无能嘛!”他见我自知理亏,脸露微笑,用平缓的语气继续往下说:“你以为打赢了他,就能证明你不是一头犟牛吗?只能证明你愚蠢!”我无法掩饰自己的羞愧,冲口甩了一句:“那么他就是一头笨猪!”围观的同学“哄”地大笑起来,我俩也在笑声中握手言和了。

二年级下棋学期已到,但我学习仍旧散漫。老师把我调到她的后座。每当我上课“开小差”,她总用笔头轻轻地敲我。这样老师放心,我却倒霉了。我对她说:“不用那么紧张吧?”她却回一句:“功在平时,认真学点知识吧!”

我想,如果将来她成为一名老师的话,肯定是位好老师,一定能教出一大批像她那样的学生。我感谢她——我的诤友。

四川成都洪雅三宝中学初二:4***

要什么自己去挣

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我因为号召中国发展高密度城市、小户型住房、使用公交,最近在微博上遭到一些80后、90后的围攻。大家众口一词地质问:“教授,凭什么你在美国住大房,却要我们住小房?”

我忍不住回嘴:“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中国不是加拿大,一般人在中国就要住小房。你不喜欢,就去加拿大。”

其实,更不中听的话我还没有说:“为什么我可以住大房,你只能住小房?因为我在美国当教授。你小年轻什么都还没干,凭什么轮到你住大房?”

有些网友大概听出我的话外之音,留言说:“你也许很辉煌,但不是谁都有你这样的能力,难道他们不应该活得有尊严吗?”

我只好告诉他: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并不辉煌,至少在物质上是如此,追求物质也不是我的生活目的。不过,中国就这么点土地资源,有这么多人,如果能力一般的人都非要住大房才有尊严,哪里去找那么多土地?

我们夫妻,从中国到美国都是一路名校上过来,从北大复旦一直到耶鲁。这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幸运,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在许多人眼里,这也算挺“成功”了。但我在48岁以前没有拥有过住房,也没有住过大房。事实上,在我43岁以前(女儿5岁以前),都属于蜗居一族。读书的最后几年,一家三口挤在纽约的小阁楼里。夏天的酷热,使放在壁橱中的蜡烛都化了,现在想想还如同是昨天的事,我们也没有觉得自己没有了尊严。我想不明白,我们40岁时在美国过这样的日子不觉得委屈,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就受不了呢?

记得读博士时生活最宽裕的一段时间,是我们夫妇携着刚出生的女儿在日本研修,那是1999年至2000年间的事情。如同许多中国的留日学生一样,到了日本才知道日本人居然住得那么挤。我们当时住了一套大概50平方米的公寓。日本客人来了都非常惊讶:“怎么能住这么大的房子?”我们住的那栋楼是美国各大学联合开办的“日本研究中心”进修生的宿舍,房子大的理由之一,是地段很差,就在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隔壁。到一般日本人家里访问就能看到,他们住得往往比中国许多中产阶层家庭要拥挤得多。而当今日本的人均GDP超过4.5万美元,中国还不到5500元。

再看看波士顿,属于美国最为先进的高科技城市之一,中等住户(包括单身)的年收入超过5.5万美元,人口才60万,密度比起中国大城市来小得多,土地资源多得多。但是,最近波士顿在兴建30平方米的小户型。这还是针对年轻的专业阶层的,其目的是想将租金控制在每月1200~1600美元,让年轻人有立足之地。设计者称,这些刚起步的专业阶层,经济能力有限,同时精力旺盛,一天到晚在外面创业、社交,回家不过是睡一觉而已。他们需要的不是昂贵的大房子,而是降低奋斗的成本。事实上,年轻人也特别欢迎这样的安排。

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富裕,从底层奋斗,从一无所有的起点奋斗还是“王道”。失去了这种精神,社会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这倒让我想起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的一句话:“所有的中年成功者,如果可能的话,都愿意以自己所有的成就和金钱去换回当年那穷困潦倒的蜗居生活。”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和美感所在,如果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能力,你就失去了生活。

当然,我不希望用一个80后、90后的概念打倒一代人。事实上,在微博上也有不少年轻人支持我,恰恰是他们告诉我:同龄人中确实有太多的人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父辈给他们。在我看来,国内当长辈的应该大胆地对后生训诫:孩子,还没轮到你。要什么,自己去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写人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