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柚子成熟时
我最喜欢吃水果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粉红色的桃子,可是我最喜欢吃的却是柚子。又到柚子成熟的季节,我又可以大饱口福,好好享受柚子带来的美味了。
柚子还没成熟时是深绿色的,浅绿色是在它快成熟时。最后,变成了黄中带绿。这就表示柚子成熟了,可以吃了。
成熟的柚子像个大皮球,它又大又圆,也像个大青桃,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
我拿起刀,在粗糙的柚子皮上切了6条缝后,使出吃奶的劲想将皮剥开,可是柚子皮却纹丝不动。我只好叫来帮手——妈妈,只见妈妈熟练地将皮用手掰开后,里面露出一层白色的东西,我好奇地问:“这白色的东西是什么?”
妈妈耐心地说:“这就是柚棉,它像妈妈一样呵护着里面的果肉宝宝。”
皮一剥开,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在房间里飘荡开来。而被剥去的柚子皮就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妈妈剥柚子皮的技术真是高超啊!
妈妈又将雪白的柚棉撕开,这才露出柚瓣,它们就像橘瓣一样,但比橘瓣大得多。柚瓣就像兄弟姐妹一般手拉手地相依在一起。
我迫不及待地掰下一片果肉,将它送入了口中,咬一口,汁水四溅,真是酸甜可口。这时妈妈对我使个眼神,我恍然大悟,便拿起几片柚瓣将它递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直夸我长大了,真孝顺。
我们一家人都爱吃柚子,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在柚子成熟的季节,与家人一起分享着柚子,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第一次做饭
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第一次。而最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做饭。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很忙,每天都要等到很晚的时候才可以回家。有一次,我午饭没有吃饱,到了晚上,简直快要“饿死”了。我以为爸爸妈妈快回来了,我就在家里等他们。可是,我等了很久很久也没见他们回来,出于无奈,我只能亲自下厨。
我就想着妈妈以前做过什么饭,是怎么做的,分别放了一些什么调料。经过我几番推论之后,我决定做上一碗煮挂面吧,简单一点。
说干就干,我马上就去找食材:葱、蒜、面、调料什么的一些东西。经过几分钟的“折腾”,终于找全了这些食材。然后,我就去烧炉子,烧好了之后,我就去洗手。不然吃了用脏手做的食物,会消化不良的。
现在正式开始做饭了,我先往锅里倒油,再放葱和蒜。那油仿佛故意在捣乱,油水溅了我一脸,接着放调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面大功告成了,还害的我的脸被油水烧了一脸痘痘。
我仔细地品尝了一下我的“杰作”,“啊,好咸啊!”我大叫了一声。原来是我把盐放多了,有句话说得是:煮挂面不放盐,有言(盐)在先。所以才让我的面变得这么咸。但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我太饿了,总不能把它倒掉了吧,而且这还浪费粮食。
虽然我这次失败了,但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若你不用心,就很难有收获。
相关推荐
-
又是柚子飘香时又是一年柚子飘香时,每每经过水果店,看到累得高高的黄澄澄一堆堆的柚子,我总会情不自禁流连,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奶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俩在一起的时光……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吃柚子,但不愿碰及到柚子那又苦又涩的皮衣,每当这时,奶奶总会笑盈盈地用她那双粗糙的、整天干着活的双手帮我剥掉柚子那又苦又涩的皮衣。当皮衣被拨开的那一刹那,饱满的果肉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奶奶总会掏出一个小碗,把果肉小心翼翼地剥下来放到碗里。碗中的果肉没有一个沾到皮衣,拿一块塞进嘴里,甘甜又清凉;兴高采烈的我,在这时总是会把奶奶细心为我剥好的柚子肉与伙伴们分享,贪吃的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一扫而空,带着意犹未尽的回味,回头望向奶奶,她脸上还是那一抹笑容,向着我微微的笑,突然想起奶奶还没有吃柚子,看着眼前空空的碗,不知所措,没想到奶奶却开口嘱咐我,说道:“快去和小伙伴们玩吧,让别人等你可不好。”玩耍的念头,又一次虏获了我的心,迟疑了片刻,便转过身,向外飞奔而去……又到了柚子上市的季节,柚子的香味依旧是那么沁人心脾,让人垂涎三尺,只不过经过了时间洗礼,我长大了,要去学习了,不得不与奶奶分开,从那一刻起,忙碌的学习,让我再也没空吃到那晶莹剔透的柚子肉,时间的流逝,也渐渐侵蚀了我与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们相隔千里,距离让我对奶奶的那份依恋似乎在慢慢淡去。直到有一天,母亲红着眼,告诉我说,奶奶她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才像如梦初醒似的,一下子内心仿佛崩塌了一样,连天空都像要下起雨来了。在脸颊旁不知何时已留下了一道咸咸的“不明液体”,连忙拭干了它,生怕被人看见,连忙跑回书桌前,埋着头,可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了我们俩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我又看着她那认真为我剥柚子的温馨场面,还有她那和蔼的笑容……原来那份曾经美好的回忆,没有被时间所消解,它们已深深烙印在了我脑海记忆的最深处,最深处,从未忘却过。“奶奶,您总说让别人等急了可不好,可是您为什么不等我,等我再次和您一起吃柚子呢?”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湿了我的袖口,湿了我和奶奶的一切回忆。又是柚子飘香的时节,柚子的清香在眼前飘过,拿起一块,塞入嘴中,得到的却不是那儿时的甘甜,而是那甘甜中的那一丝苦涩,“奶奶,我想你……”900字 初三
-
又到昙花一现时人们常爱用“昙花一现”来比喻那些稍纵即逝的稀有的东西。这便无形之中给昙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人更是将它视为花中仙子,夜之精华。为了一睹其芳容,在万籁无声的夏夜痴痴地等待。直到午夜,然而不到一小时。它又迅速调萎,香销玉殉。人们在惊叹它的美丽之余,不免心生遗憾,世间有哪一朵昙花能够熬过漫漫长夜。迎接东方的曙光呢?于是,浪漫的刘墉在他所种的昙花二月就升级的情况下,异想天开地将花摘下,置于冰天雪地的室外,整整一夜花上结了一层薄冰,了一朵“雪昙花”,依然盛放。刘墉又为它调整了方向,使它面对东升的旭日……于是,便有了他笔下的《雪昙花》。但我不喜欢昙花。想想它的一生,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萌芽。吐叶,米粒大的花蕾从叶间探出,渐渐长成钩状,渐渐饱满,积蓄着力量只等待开放的一刻,这些都与其他的花大同小异。然而别的花会选择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灿烂的盛开,而它却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深夜偷偷绽放。可以说花一生最辉煌的便是它开放的一刻,而着辉煌是建立在太阳无私的光和热的奉献之上。其他的花朵从自己的辉煌来回报太阳的恩情,用最美丽的笑脸去迎接它。而昙花,却吝啬得连它的面都不愿让人家看见。刘墉的昙花虽然勉强见了太阳,但那毕竟已不是一朵真正意义上的昙花,或者说它仅仅是一个冰雕而已。很欣赏古人的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白了,就是要知恩图报,凡事要讲个良心。可是,却总有人不能行古道。某报曾报道某某逆子虐待生母,虽然最后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改过自新,但在我看来他刘墉的那已无生命的“雪昙花”。昙花固然美丽,但只能用作观赏,在现实生活中可不能在不经意间扮演昙花的角色。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九年级:唐钱龙65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离别时又到七月离别时,暗黑的天空,含泪的星正注视着我远去的背影。“明天的我还是那个从六年艰苦岁月中爬出来的我吗?”我的心被即将离别的念头所占据,对离开六年同窗后的未来充满了迷惑。日历翻过,注定着离别的倒计时,看到自己亲密的同学,心如刀绞;听到他们幸福的笑声,觉得很孤单。也许有一年,我会望着他那似曾相识的脸,自然而然留下眼泪,没有过多的言语,捧着一颗离别的心罢了。告别会很快就结束了,如一颗流星忽然划过,转瞬即逝,一霎时的唯美过后,便又是无头的寂寞。唉!人为什么要有七情六欲呢?为什么要只留恋回不来的昨天呢?过多的为什么在我脑海中回旋,带来的只是不绝如缕的挂念。也许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可我为什么这么伤心?是谁,是谁把我的寂寞之门打开?是他?是她?哦,是他,就是他,是她勾起我那惆怅的回忆,是她唤回我内心的惋惜:六年级前,我是班里的害群之马。上六年级后,我依旧我行我素。可但当我面对她后,心中有一股力量使我为了自己的已久的梦想而奋斗,一切源于那件事——有一次上讨论课,题目是“我看《掩耳盗铃》中的偷盗者”。待到同学们的滔滔不绝结束后,“心术不正”的我满信心的说;“我觉得那个偷盗者太笨了,如果用剪刀剪断束铃绳,那不就得了吗?再不成可以放火,让他们惊慌再趁机揿下铃不就可以了吗?”果然,后面传来一片嘘声。“这也太卑鄙了吧?”“你以后一定是个小偷”……面对着同学的人生攻击,我不屑一顾,反正我习惯了——从一年纪到现在,我一直被同学鄙视,无所谓了。这时,她说了一句将贯穿我一生的话:这位同学能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他以后一定不是个小偷,而将可能成为新一代的“福尔摩斯。”台下掌声一片,而我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半年的沧海桑田,踩过的路,有我的足迹,深深的,没有尘埃的覆盖,唯有你的呐喊。记忆的水珠欲散开,可我对七月还是敬而远之,因为离别有我,还有她!70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清明时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适合踏青的季节;春天,也是适合祭奠亲人的季节。记得小时候的那年春天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人驱车赶到了家乡——胡场。下了车,我和表哥买了几盒鞭炮,沿着一条路,过了桥,便出发祭奠亲人。一路上,我和表哥你向我丢鞭炮,我向你丢鞭炮。走了一会儿,妈妈说:“看谁先把老家找到。”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我们对着河对岸指指点点。终于,我们发现了老家。老家在绿树的掩映下,高楼大厦旁,显得那么孤单。到了下午,我们又踏上了旅途。到了乡间,春天的一切都好像欢迎我们似的。鹅黄的柳树舒展开柔软的枝条,跳起了疯狂的“霹雳”。快活的燕子唱着春天的歌,从树梢掠过。成群的鸭子跟鸭妈妈在小溪里戏水,眼前的大片无际的油菜花田……啊,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发现了种在小路两旁长在白色毛茸茸的植物,只要它被风一吹,就会飞走。我向表哥问:“这是什么东西啊?”表哥说:“这是一种叫蒲公英的的植物,只要它的种子被风一吹,就会四散开,飘到别处,长成一株蒲公英。”我说:“哦,那我们比赛谁打的蒲公英多。”哥哥答应了。我们每人抄起一根树枝开始扫荡。棍起棍落,天空中顿时飞起了一大片蒲公英的种子。我们正在争论谁打的蒲公英多时,一颗很小蒲公英的种子飘进我的口中,我下意识地把它吞了进去。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后来这件事告诉了表哥,表哥哈哈大笑起来:“哈哈,这回你可惨了,蒲公英的种子会在你肚子里生根发芽的。”我顿时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我想把它吐出来,可是就是吐不出来。我急的快哭时,妈妈安慰我说:“傻孩子,蒲公英是不会在你肚子里发芽的。”我心里舒服了许多。临近黄昏,在与去世的亲人相聚的欢乐和满面的春风中,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家了。600字 初三 散文
-
又到桂花飘香时秋雨潇潇的时节,飘飞的落叶写下伤感的诗句。这一季,惟有桂花的香气,洒满校园。是啊,谁不羡慕初秋的桂花呢?百花早已谢落,惟有桂花在此刻写下自己的浓烈与炙热。生活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坎坷满路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里却总是馥郁芬芳吗。“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若经不起清晨秋霜的击打,许是那桂花的花儿也不会如此的美丽吧?当你赞叹王羲之笔力千钧、精妙绝伦的书法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临池学书二十载,忘却门外春风秋雨,那一方墨池里又浸透了他多少的汗水呢?当我们慨叹中国达人秀刘伟用双脚弹奏的曲子震撼人心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背后超越常人的付出呢?于是,我读懂了,桂花飘香的历程里一定浸润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不惧秋霜。“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咏桂的词里饱含赞美。细思量,在这秋风乍起的时节盛开,珍惜最后的一点暖阳,这是何等的不易啊。想那刘备为后人赞叹,不也是因为他人到中年仍心怀天下?巴尔扎克为世人钦佩,不也是因为他几经波折终于著成《人间喜剧》吗?于是,我读懂了,桂花得到人们的赞叹也一定是因着它的坚持不懈。“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朱熹诗句中一个“独”字,又令人几多深思。成长的历程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志向,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尽管“箪瓢屡空”,却依然吟诵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千古名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然高歌一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于是,我读懂了,桂花独自芬芳的历程中一定有着它永不言败的坚定意志。生命中,难免挫折坎坷失意不顺。此刻,当我们在初三的征程中感到辛苦和疲惫的时候,去看看秋雨后的桂花吧,芬芳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的哲理啊?多一份坚持,多一些执着,坚定前行的方向,我们也一定可以书写出自己如桂花般美丽的生命。750字 初三
-
又到分别时那个时节“分别”横扫着毕业生的大楼,我们互相传递着同学录。那个时候正值盛夏天气很热,操场上只有微风在漫步,可那风也却是热的,操场上几乎看不到人影,都在教室里吹着电风扇。而我们则是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想要在毕业中考出好成绩。接近考试的时候,往往是卷子漫天飞,做完了一张却还要赶着做下一张。终于,在漫天的白卷中,我们顺利的结束了毕业考,我们却不感到开心,只听到一声声“叹”声。领通知书的那天,经过她家门前时正好遇见了她,我们一起坐着谈了许多,却不曾提到“分别”这一类词的出现,大概是不想让我伤心吧!其实,我心里很明白,这一天之后我们就要分别了,以后的我们各自东奔西走,去寻找自己的梦。带着惋惜我们接过通知书,站在楼道里许久,不离去。站在楼道里的我们沉默了很久,看着即将落下的夕阳,才不情愿地说了再见。话别了几分钟后,整幢大楼就之剩下我的影子。只是没想到那句“再见”说了之后,我们竟没有再次见过,心里仍然停留着她的影子,我没要过她的联系电话,这几年便失去了她的联系。时间毫不留情地往前奔去,而我却停在原地不断回首。今年是升入初三的日子,不少人也要离去,“分别”又向我挥手。也许以后的我只能独自一人望着天空发呆,不断回想,但回到现实中来,每一次却是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感到孤单。又到离别时,眼泪又不自觉地滚落下来……5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又到端午时端午节,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一个令人欢喜令人忧的节日。还记得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么?还记得他抱石投江前说过的一句话吗?“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会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是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多么坚强的话呀!里面包含着多少怨恨,多少期盼呀!我们杭州过端午,就跟平常过日子一样,但有一件东西必不可少,就是吃粽子了。这几天,爸爸公司里发下来不多不少正好十个粽子。今天早晨,我下楼吃早饭,奶奶给我挑了一个蛋黄鲜肉粽。只见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然后打开煤气,在锅里放了一些温水,最后打开火,盖上锅盖。在“扑通扑通”的响声中,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我轻轻地碰了一下锅盖,“哎呦,好烫呀!”我立刻大喊大叫起来。奶奶听到了,赶快跑进厨房,一边心疼地抚摸着我的食指,一边快速地打开锅盖,接着捏了捏粽子说:“已经熟了,自己拿出来吃吧!”我小心翼翼地拎起粽子的一角,两手拈着放进了碗里,吃力地解开粘手的七绕八拐的绳子,接着打开了沾了我一手水的粽叶。剥下了粽叶,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粽子一点都不腻,反倒有一丝咸味儿,真是人间的极品美味呀!不知屈原听到了人世间无穷无尽的笑声,会不会露出欣喜、快乐的笑容呢?550字 初二 记叙文
-
又到雾凇结冰时我从出生一直到成长都是在吉林市。我们吉林的雾凇是让向为吉林人的我最为骄傲的事了!它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而吉林雾淞却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它仪态万方、独具丰韵的奇景,真是让人赞不绝口!“忽如下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白色松散的冰晶缀满了干枯的树枝,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远看像瘦小的舞者挥舞着她宽大的裙摆;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云雾般的形态,由浓至淡,勾勒出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画;还像一位低声吟唱的诗人,一袭白衣,兴起时昂头,低沉时垂眉,月光下的白袍闪闪发亮。近看像星星点在一干树枝上;像宝石原石,闪烁着却被嵌在石块里;还像眼睛,清澈透明,滋润着心灵。1991年江泽民主席在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1998年他又赋诗:“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之句。又到了每年一次的雾凇时节,我小时候的记忆仿佛又被那琳琅满目的树挂,那一片片晶莹的冰花给勾了出来。点评: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550字 四年级 写景
-
又到桂花飘香时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到了桂花盛开的季节。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当我站在院子里时,都能闻到一阵阵桂花的清香。远远望去,茂盛的叶子中掩映着一簇簇米粒般的小花,要不是有这一阵阵桂花香,别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呢!凑近看,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映入眼帘。桂花有四片花瓣,它的花瓣很有韧劲,如金色的宝石雕刻而成,金光闪闪,惹人喜爱。一阵微风吹过,一朵朵桂花如小伞兵一样降落在草地上,像给草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桂花的味道非常好闻,香得令人陶醉,当你从桂花树下走过时,全身都会萦绕着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下,可又舍不得,生怕把桂花碰落了。重阳节快到了,奶奶准备给我们做好吃的桂花重阳糕。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收集要用的桂花,我们来到桂花树下,只见一层层桂花飘落在地上,我们就挑比较干净的、颜色鲜嫩的桂花捡起来。回家后,我们用水把桂花洗一洗,然后拿到太阳下晒干,接下来就看奶奶大显身手了。桂花没有玫瑰的绚丽多姿,惹人喜爱;没有菊花的多姿多彩,五彩缤纷;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没有荷花的清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抹清香,悄悄地枯萎却不求回报,默默地奉献自己。就像我们城市的环卫工人,每天天不亮就为我们打扫城市,让我们有一个洁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喜欢桂花,不仅因为它那迷人的香气,更因为它那默默奉献的精神。550字 五年级
-
又到毕业离别时毕业之际,即将来临,依依惜别,却又不舍。——题记时光飞逝,一眨眼便要毕业了。我舍不得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回想那快乐的时光,我便舍不得离开这所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舍不得离开对我们悉心教导的老师,舍不得离开我的同学……我的母校是一所充满青春正能量的校园。走入校门,走向那颗大树,触摸它,回忆着和同学们在树下嬉戏的情景,突然间多了几丝留恋。想着就要离开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心里不禁感到酸酸的。母校,您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将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变成了少年。我不舍得离开啊,但是我有我的理想,我得前进。老师,真没想到,我们就要分别了。当您刚到我们班的时侯,您是那么年轻、美丽。您为了我们的成长,熬夜、操心,外表不再年轻,声音也不再优雅。您用满腔热情教会我们懂得了淳朴、自然、充实、高尚。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逐渐下滑,我开始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是您的一番谆谆教导让我重新努力学习。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要对您说“老师,谢谢您,您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将铭记在心!”同学们,在我的小学时光里,你们是我最好的同伴、朋友。自从认识了你们,我的生活里便多了几分色彩。六年里,我们拥有过欢笑,也曾拥有过困难与艰辛。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共同拼搏,我们为班级的荣誉共同撒下汗水,这都已成为美好的记忆。六年的时光说走就走,我们也要分别了。离开,又是新的开始。未来,将是新的一切。5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