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与高徒,真理?900字

名师与高徒,真理?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名师出高徒”似乎是中国几辈人所信奉的至理名言。不知这句话出自哪位“智者”?

我不崇拜那些不知所谓的名家,当然也不会跟在尼采的身后高呼着“打倒偶像”。讽刺,竟会有如此多的人封自己为“xx家”,不知道连为人师的基本都不懂的人,是否可以告诉别人自己是名家。

知道有许多的人才,即所谓的是某为老师的高徒,如:陈景润,张小娴等等,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老师是谁,即使在不经意是提起他们的老师,也不过是为了衬托出人才不仅有出色的才智也具有优良的美德罢了。

高徒真的需要名师吗?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人才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天赋,机遇……每个人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是不容易的。努力的过程的艰苦自然会被隐藏在成功的闪光后,但它却是最要紧的,少了不行的。而努力只能靠自己。很推崇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才,首先他是人。确实,人的成功的奠基石只会是努力。

当然,老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次提醒,一下点拨,不可或缺。但我们说:事物的发展需要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内因是决定发展的关键。

反过来说,名师真的需要高徒吗?当然,答案同样应为否定。名师自己在某一领域很有建树,但并不能代表他这种建树会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如教育。举一个例子:陈景润当教师时,往往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使学生不能理解,最后应家长要求而被换下。难道,我们能因陈景润在教育方面没有发展,而否定了他在数学上的成就?当然不能。

名师与高徒是两个个体,并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名师有高徒或高徒有名师,固然十分好,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如果,世上人人都能成为高徒,那名师便不是所谓的名师,高徒亦不是所谓的高徒了。

并不是人人要争做名师,争做高徒,有这样的能力当然应当去做,但没有这样的能力,而盲目地跟风,那就只能是虚度光阴了。

光阴似箭,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人被别人记得吟唱至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短短数十载,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即使有些回相交于一点,也不过是短短的一刻罢了。不要为别人而改变自己,即使是流星,也要做自己认为最闪耀的一颗。

名师与高徒,两者本没有关系,只是人们硬要说它是真理罢了。真理吗跨前一步岂不成了谬误。名师与高徒的联结点,不过都是出类拔萃之人。联结点就是因果关系吗?不是。

名师与高徒有许多,却都是把生命中的努力当成了可忽略的环节。

名师,高徒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些楷模罢了。

名言

650字 初三 散文

一句“我的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吸引了我,于是乎,我对其一见钟情,义无反顾地决定把余光中先生这句名言定为我最喜欢的句子。

其实,“猛虎”与“蔷薇”分别喻指人性的两个对立面,即“阳刚”与“阴柔”,而“细嗅”该词把这两个完全相对的词统一在了一起,实现了完美的调和,没有一点瑕疵,真的是完美到极点,以至于我或许是更多的人都无法任何呈个词语来替代。读完这句话,你就似乎看见一只硕大的虎竟然正伏在一丛蔷薇边,细细地用鼻来感受蔷薇那若有若无的淡清香。这句名言似乎已变成一幅画面永恒地篆刻在我心中。

那么,为什么人性会有“阳刚”与“阴柔”之分呢?乃是因各人心中“猛虎”与“蔷薇”所占的比例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譬如毛泽东所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亦或是辛弃疾所作“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乃是“阳刚”之派,猛虎所占的绿例相对也多一些;而有的人譬如戴望舒所作“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亦或是李清照所作“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同样的,人是既有“阳刚”而又“阴柔”一面的,毕竟沉睡的猛虎终会醒来,踏碎的蔷薇犹能盛开,正如“霸王悲歌”、“弱女能杀贼”所说。

最后,人们应如何对待“阳刚”与“阴柔”乃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唯有拥有“阳刚”之气的人,才能在挫折和苦难汇成的逆流中站稳脚跟,唯有拥有“阴柔”之气的人才有极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也就是说人既要有“阳刚”的一面,也要有“阴柔”的一面。不应为一时所做的“壮举”或是一时的懦弱与对困难的退缩而骄傲或是焦虑。一个真正的人应是能伸能缩,能进能退的。

是的,这句名言“在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带给我已经 不仅是一幅美丽而永恒的画面,更是做人处事,在社会中随机应变的道理。

这句名言,我将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