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爸妈斗智斗勇1200字以上

那些年我和爸妈斗智斗勇

0
0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爸妈视我为天才时,据说我还不到两岁。那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他们牵着刚会走路的我到郊外放风筝。傍晚回家时,他们又训练我的造句能力。老妈说:“宝宝,你用‘五颜六色’给爸妈说一句话吧!”

大概是白天的视觉刺激太强烈,我脱口而出:“天上的风筝五颜六色。”我的话把爸妈镇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继而激动得泪光闪闪:“了不得啊,咱儿子刚学会说话,就能用成语造句了!”

于是,自打有记忆起,我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奔波于书法班、绘画班、钢琴班、奥数班之间……

为了让我坐得住,爸妈让我每天晚上练习一个小时钢琴。一根长木棍就在琴台上放着,老妈进进出出干家务,只要琴声一停,木棍就往我手上打。

他们跟人“拼孩子”

小学毕业时,爸妈给我交了几万元择校费,让我读重点初中。

读初二时,我参加校园小发明竞赛,设计的“手机用于汽车远程防盗”获得一等奖。从此,我迷上了发明创造。课堂上,我的眼睛盯着黑板,脑子里却尽是奇思妙想:家里开窗,下雨会进水,我利用感应器制造出刮风下雨时可自动关闭的窗户模型;学校开展各类竞赛,购买抢答器的花费不小,我苦思冥想制造出成本低廉的单键抢答器。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爸妈却如临大敌:“天啊,你这是玩出花样儿来了!”说着,他们把我的发明砸了个稀巴烂。

后来,他们不再打我骂我了,天天苦口婆心地对我讲道理:“现如今,普通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你不奔着名牌大学去努力,哪有前途可言?”

任爸妈软硬兼施,我就是只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感兴趣。

2005年夏天,中考结束后,爸妈打算花血本让我去省城哈尔滨读重点高中的自费班,老爸还计划在校外租房陪读。

我跟爸妈讲条件:“去省城读高中没问题,放我自己去。不然,我就辍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们终于同意我在学校住宿。

9月初,老爸送我到哈尔滨,办理了入学手续。他刚走,我就找班主任要求退学。一周后,我进了哈尔滨一所中专职校,学习数控机床专业。

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请一个女同学扮演我的高中“班主任”,并将老师“新换”的电话号码告诉爸妈,以便他们随时“掌握”我的情况。做完这些,我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自己的职校生涯。

一天,我正在上实践观摩课。在操纵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噪声中,老妈打来了电话。我没敢接,发短信说在上课。老妈回短信:“我在你学校门口呢!”原来,她顺路来看我。我在电话里结结巴巴地搪塞道:“我在上社会实践课,在一个挺远的社区服务站。您稍等,我马上往回赶。”老妈说:“那你就别回来了,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吧!”

有惊无险,此后我和爸妈一直相安无事。

爸妈跟“班主任”的联系一直挺密切。他们听到的都是好消息:我学习刻苦,成绩不断提高。

职校里实训课程很多,但机床有限。我胆大心细,勤学善问,尽管在实践中不断犯错,但绝不出现重复的错误,每节课老师必让我示范操作。寒假与暑假,我匆匆回家与父母一聚后,便以补课为由返回哈尔滨,应聘到那些只重技能而不要求资格证的小企业做车工、铣工,收入微薄也不在乎,只要能让我学到技术就行。有一次,我听到老爸对老妈感慨:“学习的事真是急不得,你看儿子好像突然开窍了,现在都知道主动补课了。”

我读“高三”的那年秋天,东窗事发了。

知道真相后,爸妈无奈地接受了现实。老爸一声长叹:“你本来有一双翅膀,不在天空翱翔,却放在锅里煮汤。”我嬉皮笑脸凑过去,搂着他的肩膀调侃:“老爸你要相信我,兴许煮汤更能品出生活美好的滋味。”

2008年秋天,当昔日的中学同学们成为大学生的时候,18岁的我带着中专毕业证书、数控中级工资格证,应聘到了深圳一家外资企业。见习期结束后,我的工资由每月底薪2000元猛涨到5000元,再加上奖金、提成,每月收入将近万元。不久,我报名参加了湖南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本科自考。拿到证书的那天,我兴致勃勃地向家里报喜:“爸妈,我现在也是大学生了。”老妈嗤之以鼻道:“清华、北大你不考,偏偏稀罕自考大学。”

仅仅经过一年半时间,我就由数控操作技工变成了设备工程处的技术员。2010年6月,公司送我到德国进修,3个月后回国,我的年薪涨到了30万元。2012年年底,我通过考试取得了“高级数控工程师”证书,同时被提拔为公司技术部副总监,年薪50万元。

2013年春节,我把爸妈接到深圳过年。他们用电话向老家的亲友拜年,寒暄中,我听到老爸深有感触地说:“孩子有孩子的主见,咱不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扭的瓜不甜,只要能快乐生活,怎么活着不是活?”

唉!我的老爸老妈,终于活得越来越明白了。

那些年我没追过女孩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我年龄不大,如果说“爱情”二字我也真的不懂,就是觉得时髦所以那么一说,看到的人看看算了,一笑了之最好。

所以,要是借此想抨击一下早恋什么的我还说您请走吧,因为我还真没早恋过所以又说什么抨击不抨击的。

请允许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耳边还可以听着《想把我唱给你听》,因为我觉得这样会更容易回忆到以前。

我依稀记得初中以前我是一个比较开朗的男生,比较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以有人讨厌我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有时候我会得意忘形,这不得不需要警告来提醒我该如何如何去做之类的事情。

还记得那个时候我曾经和一个女生玩的很好,那时候青春期什么的都还没到呢,所以我也就傻乎乎的和那女生一起玩不觉得不好。

于是《北京巷弄》里的情节似乎真的俗套子的出现在了我的身上,某次下课,她偷偷的叫我过去,有话对我说。

当然,这里不方便透漏对方名字,因为这仅仅作为一篇回忆保留在谨以此纪念我的“沉默年代”。

那么她对我说了什么?

其实我听的十分清楚,她对我说了一句“我爱你”。

我想说这不是我幻想出来的,至于相不相信,借用几年前一句流行话,嬉笑怒骂一句反正我是信了就可以。

然后我当时就回头,一句“你说什么”彻底将对方打击到了。

我当然知道,这种事情对方不会说第二遍,所以我也就嘻嘻一笑而过。

她也如是,一笑过去了,但是应该很伤心吧,这是我单方面的臆想。

因为这种事情嘛,这样的结局很令人苦恼吧。

然后她学了。

学就学吧。

那天下着大雨,然后我去车站送她,然后我们拥抱在一起,然后她不走了……

这恐怕没有人相信因为我也不相信,没有电视剧的那种俗套,于是她甚至没有告诉我,直接就走了吧。

后来才知道,哦,原来学了。

那么,就冰封到我的记忆里吧?

然后如果有人看到这里,就会有人说完了吧,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我还要废话很多。

难得这么有感觉各位如果看到了就耐心点吧。

我初中开始变得沉默了起来,各位不要多想不是因为那女生而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也不记得,总之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别人下课玩,我就坐在座位上。

于是坚持了三年我都想说我自己定力超常了,然后就渐渐淡出每一个人的视线。

或许和我说过的那个一样,在街上遇到都不会和我打招呼,因为我是谁呢?他们不记得了吧。

尤其是有一次我和一同学走到街上,碰到了老师,老师很容易叫出了同学的名字,看着我,却呆呆的忘记我叫嘛名字了这多让人感到悲伤哇。

但是我哭不出来,因为我都这么大了,悲伤一过就算了吧,不如让我的欢乐模式继续开启。

于是我又要简要的说说我初中的两个同桌,都是女生。

她们无一例外的都对我说过“你是不是喜欢我啊”这种话,当然我现在讲出来并非是嘲笑什么的不道德的事情,我只想说,我当时很混蛋吧,我就说“不是,你理解错了”。

我直到现在都在想,若是当初我回答是了会如何。

但是没有若是没有如果没有仿佛,所以我的初中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收过情书,没有被女生告白过,就平淡着,淡出记忆里。

偶尔会梦见我勇气了,然后高了个白,对方接受了,牵起她的手就走向光明处。

于是我发现我是在做梦,既然是做梦,想相信就有,不想相信就呵呵笑过去算了。

再次看了一遍《那些年》,于是有了一点点感想,所以最好记下来。那年柯景腾不好,如何如何,辜负了沈佳宜又如何如何。

在大雨中奔跑,在我看来傻极了,因为我没有车要追,雨中也不会有女生透过车窗玻璃回望你的身影,更不会和你在雨中紧紧拥抱,说着肉麻的情话。

天依旧是晴朗的,告别我的初中生涯,高一的生活,我就要来了。

至于那些回忆,都滚蛋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然后开始新的一切。

那些年,我十五六岁;那一年没有大雨;那一年,也可能是错过了爱情。

感谢胡夏,感谢我最爱的九把刀,请允许我重复一下那句台词作为文章的收尾,谢谢。

“你不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喜欢你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请你不要现在告诉我。”

柯景腾和沈佳宜四只手抓着孔明灯,他们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不要现在告诉我,请让我……继续喜欢你。”

然后便是“全部都是你……”胡夏的歌声吧,不过安安静静的也好,时间不是电影里过的那么慢的,所以没有特写,我就写下这个,聊以安慰。

真的结尾了,感谢所有人能够看到这里,且当作废话看一看,不想看的话……也不要吐槽,谢谢合作,不破坏气氛了。嗯,各位该迎接明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