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桂花糕
上个星期天早上,奶奶叫我起床做桂花糕。一听到“桂花糕”三个字,我急忙穿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直奔厨房。
奶奶把桂花糕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瞧,桂花卤、糯米粉、白砂糖都一样样地摆放在桌上了。奶奶又拿了个脸盆放在桌上,并且在脸盆里倒上两碗糯米粉,又加上了半碗白砂糖和三勺桂花卤。“我能帮上忙吗?”我不停地问奶奶。奶奶让我用手把糖、桂花卤和糯米粉拌匀。然后,她左手拿着一杯凉了一会儿的开水一点点地往脸盆里加,右手不停地揉捏着糯米粉。不一会儿,糯米粉都一块块地粘在了一起。奶奶放下水杯,开始用双手用力地揉,好神奇,糯米粉变成了一团。揉了一会儿,粉团在奶奶手中上下翻飞,看得我心痒痒,也想试一下。奶奶搓着手让我试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力地按了一下,再将手抬起来。咦,面团怎么不跟上来呢?我让奶奶再示范一次,好让我仔细地观察一下。哦,原来奶奶是用除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头将面团抓起来的。我又试了一次,哎呀,要让粉团跟着我的手一起往上走可真不容易啊!才揉了一会儿,我的手已经酸了。粉团在我的折磨下,越来越干,还裂开了口子。奶奶接过了粉团,在她的巧手下,光溜溜的粉团又出现了。
随后,奶奶拿抹布将灶台擦干净,又将粉团分成两个,我拿了一个小的,跟奶奶一起揉。揉得差不多了,便把粉团压扁放到了蒸笼里。奶奶把蒸笼放在盛满水的锅子上,盖上锅盖,就让我烧火。我夹了一个草把放在灶堂里,又夹了一片树叶在另一个有火的灶堂里点上火后夹到草把上,可是刚放到草把上树叶就灭了火,我只好叫奶奶帮忙。只见奶奶夹了一根带火的木头塞到草把下面,灶堂里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骨碌碌”地冒着泡了,一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真想吃啊!但奶奶说还没熟。又煮了一会,奶奶用冷水冲了冲手,把桂花糕拿了出来,桂花糕上直冒热气。奶奶一边呼着手,一边切着桂花糕,当然第一片桂花糕到了我的嘴里。哇!真香呀,真甜哟,嚼起来真有韧性,还是自己做的桂花糕好吃呀!
第二天,我把桂花糕带到学校,给老师们尝一尝。老师们都说我的桂花糕非常好吃,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
四季如画
小区的一角花园,总不引人注目,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无论在任何时候,它都美成了画卷。
彩铅画——《春》
早春,枝头抽出了新芽。或像奶油般柔,或像丝绸般滑。不管是细柔的还是顺滑的,都是嫩绿的,像是歪歪扭扭被调皮的孩子贴上去的。虽说不整齐,但是生机盎然,别有一番风味。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是暮春,枝芽早已跳起舞来。绿色的头饰,绿色的纱裙,绿色的舞鞋, 旋转着,跳跃着,舞得不亦乐乎。淡淡的青,淡淡的碧,所有的事物都仿佛变得淡淡的了,就如同一支支巨大的彩色铅笔,一笔笔描摹,勾勒出春的色彩。孩童们最爱追逐、嬉戏在绿色的世界里,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脑海中只剩下那一抹淡淡悠悠的,令人心旷神宜的绿了。
油画——《夏》
相比于春的淡雅,夏总是来得轰轰烈烈。都说“六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雨中的花园很是滋润,树像一个个高大的巨人,在雨点中摇摆、锻炼。树下的野花野草,昂着头接受风雨的洗礼,显得不屈不挠,宛如一位位英雄。低矮的灌木丛纹丝不动,任凭风吹雨打,却毫不退缩。经过风雨的磨练,青翠欲滴的树木像山峦般挺拔高大,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要是印象派大画家莫奈看到了这如花似玉般的碧绿一片,定会大笔挥毫,留下一幅美丽多彩的传世佳作。临近花园的居民从窗边望去,像翡翠般动人的画卷就此展开。
版画——《秋》
秋总以它惊人的色彩从四季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一到秋天,枫树叶像被涂了一层颜料,金红一色,热烈一片。从远处望去,一朵朵火似的红云,忽地拔地而起,给人以视觉上的无限美感。调色盘上的暖色调颜料,一下子都跑到木板上去了,版画师格外认真,一刀又一刀刻画着秋天的味道。倒印,成了!人们常常会在路边驻足,捡些树叶回家制成书签,即使不做什么,照几张相也是好的。
素描——《冬》
雪花如同迷人的精灵,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下,给花园披上了一件洁白的大皮袄。树叶从枝头跃下,一个猛子扎进土里去了,为来年的萌芽积蓄力量。光秃秃的枝丫像一位位老者,虽是安享天年,但纹理清晰而又复杂。就像一座迷宫在此蜿蜒。素描是一门繁杂的艺术,和这冬天的枝丫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根根,一丝丝,一缕缕,铅笔拉出简单的线,形成了密密的迹,仿佛在纸上绣出了冬雪图。人们仰头望去,每一堆积在枝丫上的雪,似乎都成为了冬的留念。
新、盛、繁、枯,四季轮回;春、夏、秋、冬,万物行规。花园的四季,永远如画般神秘!
相关推荐
-
桂花糕在桂花糕香气扑鼻的那一刻,我多么想将它拿起,可它却还没煮熟,我很丧。过了一会儿,桂花糕终于熟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殊不知,这是母亲和外婆用心做的,我却只给她们留下了两个桂花糕,而我正想去对外婆说我不应该这样,外婆却 说:“你吃吧,我不吃!”结果,那两块桂花糕,我仍然没有吃掉……晚上,我坐在床上思考了很久:为何外婆却不吃,而妈妈也没有说什么?这时,童年的芬芳,在那一刹那凋谢了……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本想去采些桂花,尝试自己去做桂花糕,但是我却没有看到桂花,原来外婆已经帮我采好了,说:“你会做吗?不会我教你,好不好?”我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在桂花糕做到一半后,我已经筋疲力尽,可看着正在做桂花糕的外婆,我却心酸了起来……做完后,我叫外婆帮我煮了一下。煮好后,拿出来,我闻到了比上次还要香的“家乡桂花糕”。350字 五年级 散文
-
桂花糕桂花糕,呈长条状。表面碎碎地撒着桂花瓣儿,星星点点的,就这么随意地沾在上面。乍一看,不像食物,倒像一件把玩了多年的玉器,晶莹润泽,甚是好看。桂花糕冰冰凉凉的,拿在手上,宛如把这金秋攥在手心,习习凉风,穿过指间。“儿子,桂花糕的原料主要为糯米和桂花,它们都来自秋天的馈赠,怪不得人们说它是秋天的结晶啊!”一件平常的食物,竟引得感官迟钝的老爸发出诗意的赞叹,实在是很难得了。桂花糕虽是普通不过的甜点,但也有好多吃法。可以放到蒸笼里去蒸,蒸过后,暖暖的、软软的、糯糯的,吃的就是一个黏糯,咬上一口,黏黏的粘在牙上,却又不腻,清香爽口,唇间、齿上、舌面,喉中软糯香甜,清香辅着甜味,甜味辅着清香,真可谓相辅相成,缠缠绵绵。可以放到冰箱里去冷藏,吃的是一个劲道,慢慢地嚼,细细地品,满嘴的凉,满嘴的香。咽下去,顿觉一股清凉,从嗓子一直到肚子都溢满香气,那一瞬间,自己整个人都无欲无求,只想沉浸在这清凉清香当中,不愿醒来。可以切成薄片儿,或者文火油煎,或者猛火熬汤,煎得焦黄焦黄,外脆内糯,熬得乳白乳白,软烂柔韧,怎么吃都有一份妙不可言的口感。想来最好的吃法,莫过于中秋月圆之际,三五好友聚坐月下,闻中空气中满满的桂花香甜,遥想月宫中丹桂的模样,就着种种传说的美丽,品着桂花糕的美味了。但对我而言,以上的种种吃法都让我感到等候的时间过于漫长,买回来,迫不及待地撕开膜,一口,一口,又一口,任桂花的香气在口中缠绕,在喉间滑过,在肚中积聚,闭目回味,大赞:“香!爽!”桂花糕,金秋结晶的玉;桂花糕,金秋最美的味。600字 五年级
-
桂花糕生活中有许多味道:柠檬的酸味,糖果的甜味,苦瓜的苦味,辣椒的辣味,盐水的咸味……但有一种味道令我回味无穷,那就是桂花糕的味道。桂花糕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甜点,这种甜点令我百吃不厌,淡淡的桂花香中夹杂着一丝丝的甜味,吃起来软软的,糯糯的,一口咬下去还不粘牙,十分诱人。我的老家到处都有卖的,把那一个个圆圆的饱满的小糕点放在纸上,打包好,老远也能闻到桂花的香甜,那香香的甜是包不住的。做桂花糕最有名的是村东头的汪奶奶,几乎每天她家门前都挤满了人,大部分都是些小孩子,手里拿着钱站在那里,就那么津津有味地站着,一边看做糕点,一边等着买。每逢春节,汪奶奶家的这个小店就更红火了,门外搭着架子,架子上面放上模具,放上材料,开始做糕点,不一会儿,那扑鼻的香气就弥漫了整条街道。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买着吃,每次和哥哥姐姐一起去买,我都会把自己的一份悄悄地藏起来,去找哥哥姐姐要,等他们的吃完了,我再拿出自己的一口一口地吃起来,他们立刻就傻了眼,然后就笑了,由于他们比我大,所以都让着我。桂花糕那淡淡的香甜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姥姥知道我爱吃,她也学会了做桂花糕,每次总会做上好多给我们这群孩子吃,味道十分纯正,只是多了一点姥姥手上的余温,多了一份姥姥的爱。这就是我爱吃的桂花糕,这就是那个叫我吃了还念念不忘的桂花糕。550字 五年级
-
桂花糕(2)早晨,我在迷迷糊糊的睡梦中,闻到了桂花糕的清香。桂花糕可是我最爱的食物呀!废话不多说,我现在就去刷牙洗脸去啦。吃早餐了,妈妈端来的一碗桂花糕。我和姐姐一直抢着吃。妈妈就乐呵呵的说:你们两个小馋猫,还有呢?不要抢了,现在我就去端!听到了这,我说:姐姐,妈妈说还有好几碗,所以你不要和我抢啊。姐姐说:好吧,反正有好几碗。哥哥也来了,他又和我们两个在抢。妈妈对哥哥说:还有几碗呢,那我再给你端一碗吧。听到了这,哥哥乐呵呵的说:好吧,那你们先吃,我先去洗漱了。我说:那你快去吧,我们和你一起吃。哥哥又说:好的,好的。哥哥洗漱完我们一家七口,围在院子桌子上,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妈妈说:要不我们再买一瓶可乐和雪碧吧?我开心的说:好好好!我去买吧,我去买吧!哥哥和姐姐要去。我们就起去了,还买了七份鸡排,一人一份。我就开心的说:真好吃。这一天,我特别开心!350字 五年级 日记
-
奶奶的桂花糕奶奶家的院子里种了一圈桂花树,那金黄的花朵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桂花开的季节也是最幸福的时候,这时奶奶便会做起美味的桂花糕,那滋味,此生难忘。花开时,奶奶总会拿着很多小瓶子把桂花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这时我便整天缠着她用甜甜地声音说:“奶奶,我想让你给我做桂花糕好不好?”这个时候,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奶奶给你做。”每次我便乖乖地坐在一旁,看着奶奶打粉、拌糖、揉捏……把糯米粉、桂花还有白糖混合在一起,加入温水,便搓揉起来,最后加入桂花蜜,再次搓揉,使面团与桂花蜜完全融合,变成一粒粒粉嫩的糯米团子。我在奶奶身边钻来钻去的问:“奶奶,这是什么粉呀?奶奶,怎样捏呀?”奶奶一边继续做,一边笑给我一个一个的回答“是糯米粉,还有粳米粉。”即使我听了回答还是懂,可听着奶奶那慈善的声音,心里便暖暖的。糯米团子做好了,要静待半个小时,再用蒸笼蒸半小时,但这段时间的等待对我来说却十分漫长,总是着急地催促奶奶,奶奶笑着对我说:“急不了呀!”左等右等,奶奶的桂花糕出炉了,一股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出蒸笼的桂花糕晶莹剔透,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咬上一口,糯糯的、软软的,满嘴都是桂花的清香。这时奶奶脸上笑开了,看着我说:“贪吃鬼,手还没洗呢。”自从我到寄宿学校学习,和爸爸妈妈搬到东莞住之后,便很少能吃到奶奶给我做的桂花糕了。每次看到桂花树或闻到桂花飘香的时候,我就时常想起奶奶那糯糯的、饱含着无数慈爱的桂花糕。600字 五年级
-
最爱的桂花糕姥姥最爱做的就是桂花糕。坐在窗边,抬头凝望着皎洁的月儿,不由得嗅到了桂花的香味,仿佛看到了姥姥一样,我不禁喜悦起来。我9岁那年姥姥就去世了,记得姥姥去世的那天,我正因姥姥的吩咐站在桂花树下打着桂花。桂花纷纷扬扬的飘落,落得满地一片粉色。当我听见妈妈哭喊时,我愣住了,感觉天旋地转,地上的花瓣像染了颜料,红得吓人。就这样,姥姥走了,但它的桂花却依然还在。还记得小时候,我随母亲回姥姥家,每逢遇到桂花成熟的时节,姥姥总会打些桂花下来,晾在院子里。等晒上三四天,姥姥就会把他们收起来一部分,另一部分做桂花糕。做桂花糕时,姥姥总是让我坐在一旁看着。她先是将晒好的桂花泡在温水中,然后用这和面,将桂花全部融在面中,等到面开了,就用塑形盒子做出一个又一个新奇怪状的桂花糕样品,最后一步便是蒸糕。每一次蒸好,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取出几个来,边听姥姥讲以前的故事,边品尝这美味可口的桂花糕。每次回姥姥家,我总会请姥姥给我做这独一无二的桂花糕。渐渐地,我长高了,长大了,也该上学了,从此我不再经常去姥姥家,去时也不一定赶在桂花成熟的时节,于是我很少再见桂花糕,在品尝到桂花糕,再见到姥姥……那一次,姥姥在做桂花糕时,不小心将手划破,她摇着头叹息说:“唉,老了,不中用了,连这么简单的活都做不好了……”那时我才注意到,姥姥的手上起了茧而且皱了起来,脸上也已经爬满了皱纹,还“点缀”着些白斑,鬓角也已冒出了白色纤发。姥姥真的老了!姥姥在世时,还是会经常给我们寄桂花糕,她总是说“孙女爱吃桂花糕,尤其是我做的,我要在有力气时为她多做一些!”九年的时间,伴随着您的桂花糕之香走过的我,终究还是要跟您说再见了。有了再见,便品尝不到您完美的桂花糕了。物是人非,转眼又是九年,又回到姥姥的家乡,仰头望着桂花树,看着桂花随风飞扬,我仿佛又看到了您,还是那个场景,却已是曲终人散。岁月的流失,冲走了所有,却冲不掉桂花糕在我脑海中存下的味道,有香,有甜,有幸福。淡淡的花香,依然充溢着我整个童年的记忆,美好又温馨!依然是这盘明月,月光洒落在院子里,呈现出一片柔和之美!我又想到了您,想到了桂花糕……至今为止我最爱吃的仍就是姥姥的桂花糕!800字 高一 状物
-
忆童年的桂花糕小时候,每年我都会在老家住上一段时间。自从奶奶去世后,我便很少回到那个承载了我童年所有欢乐的地方。但在我的记忆中,总有老家的那棵桂花树,总有奶奶给我做的桂花糕。“八月桂花香”,又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似乎闻到了桂花糕香甜的气息。又是一个星期天,我终于忍不住踏上了回家之路。到了,到了!我却久久地伫立在老家门前,用手指轻轻抚摸着家门前那长满青苔残破的墙壁,我犹豫着,迟疑着。桂花树还是老样子,缀满了朵朵桂花,物是人非。家里养的小白兔是不是还会一边吃着草一边偷偷瞄着我呢?奶奶是否还在桂花树下,捧着针线盒子在纳鞋底了呢?我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童年时,我天天盼着回老家,每次敲开奶奶家的大铁门,便像刚回到了花果山的孙大圣一般,这里瞧瞧,那里望望。上蹿下跳,乐趣自然是无穷无尽的了。也总会看到奶奶坐在桂花树下带着老花镜纳鞋底。她看见我来总会慌乱地放下手中的活儿,迎上前笑呵呵地喊:“大孙儿女来了,快,坐这儿,奶奶去给你拿新鲜的桂花糕!”我摸着奶奶纳了一半的鞋底,奶奶纳的鞋底总是散发着一股桂花的清香。当奶奶把那淡米黄色的桂花糕端来时,看着奶奶满脸幸福的笑,我似乎感觉和煦的春风在耳边呢喃,温暖充盈心间。记忆深处,桂花盛开之时,便是与外婆一起做桂花糕之时。奶奶让我去取来糯米粉,那时候,还小,什么也不懂。只是跟在奶奶屁股后,忙活去,忙活来,奶奶将这些糯米粉到在碗中,又取来清水一瓢,扬进碗中,形成了一道绝美的弧线。并将事先酿好的蜜桂花,倒入其中……准备完之后,便只有等待了。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可我仍然激动无比。等奶奶把桂花糕从蒸笼里拿出时,满屋都飘散着桂花糕的香气。不等奶奶下令我就拿起一块滚烫的桂花糕,狼吞虎咽起来。奶奶看着我笑说:“你只馋猫嘞,别烫着,别烫着,你瞅瞅你……”而我却含糊不清的说:“没……事,没事。”如今,奶奶的音容笑貌还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家却已经清冷萧条,物是人非。“唉”我叹了口气,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提着一篮桂花,含着笑,望着我……岁月流逝,世事无常。我知道,奶奶的笑,奶奶的桂花糕,以及记忆中童年的那棵桂花树,都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永远,存在。800字 初三
-
买桂花糕记作文“校门口经济”一向是很发达的。学校门口两旁是好多快餐店,路上也总是摆满了油炸、包子、煎饼的小摊。一天我上学时,才看见一个路口角落里出现了一个桂花糕摊。桂花糕的“长相”十分诱人,金黄色的糕体上错落有致地停着数颗大粒的枣,顶上盘旋着一丝丝的热气。更主要是我从未品尝过它。让人奇怪的是诱人的桂花糕前总是人丁稀少,与一旁油炸摊的火爆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天放学后,我终于忍不住凑到桂花糕摊前,摊主立马笑眯眯地站起来,憨厚地说:“这个很好吃的,买一点吧!”我端详了一番,问:“怎么卖?”他咕哩咕噜地说了一大段我不懂的方言,哦,看来他是一个外地人,从穿着来看还可能是一个乡下人。我只隐约地听出了“七毛”“一两”几个字。“七毛钱?很便宜嘛!”我说,“那我买一块钱左右吧!”他又嘀咕了几句,利索地切下一块,放秤里称。我见那电子秤显示着0.448千克,不禁大喜:到底是乡下人,朴实!我连忙接过桂花榚,递过一张拾元的钞票。他脸上带着和美的笑容,在我伸出的掌心中放入四个一元硬币。“九两。”他说。没搞错吧!这么一块连半立方分米都不到还掺了大量水的桂花榚竟花了我六元钱!这也大敲诈了吧。但我转念一想,七毛一两,一斤十两,也就是七元一斤。如此看来,他不仅没敲诈我,反而给了我不少“好处”,可价格对我来说太不公平了。想到这里,我把桂花榚一放,说:“我说过只买一块钱的。”便要退货。他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扳起脸鄙夷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恶心啊!”接着又是一串方言,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不过,我也不是一个吃素的,我把四个硬币一放,便向他的放钱的袋子伸过手去,说:“我没说要这么多,而且这糕我没啃过一点,退货。”他死死抓住钱袋子,却没大声嚷嚷,像是心虚了。终于,一个小孩子靠近摊子,问他价格。他赶紧换上一副笑脸,丢下我向他“介绍”起来。我乘机取回钱,拔腿就跑。这样的一个破摊,我恨透了,这样的一副老奸巨滑的家伙,我恨不得活吞了他,这样的散发着呛鼻的气味的榚,我恨不得一辈子不要再到它。哎呀,真是心想事成呀,令我惊喜的是,没过几天,在校门口的这个桂花榚摊在人间蒸发了。800字 初中 叙事
-
蒸花糕作文随着鞭炮声在大街上断断续续的响起,年味也越来越浓。姥姥总是忙忙碌碌的,脸上带着疲倦的微笑。腊月二十七,姥姥又开始忙着蒸花糕,大大小小的花糕堆满了厨房,姥姥累得气喘吁吁。看到姥姥这么劳累,于是,我便自告奋勇的帮姥姥蒸花糕。说起花糕,可是我们鲁西南传统的面食,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有。花糕也叫枣花糕,是一种用面粉和大枣制作花样繁多的蒸糕,其中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生活年年高,花糕越高越吉利,所以姥姥每年过春节都要蒸许多花样的花糕,将每份花糕带着美好的祝福分给我们。花糕不仅寓意美好,而且做法复杂。蒸花糕时,我模仿着姥姥先用擀面杖将揉好的面小心地擀成一个面饼,面饼要光滑、细腻,再拿一小块面揉成长长的棍状,用刀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划出平行的三条线形成花纹,取出一个枣,将其放到面的一边,用这有花纹的长条轻轻裹住小枣。顺着小枣围成一圈,就用刀将面割断,将开口处轻轻捏合,就形成一个“枣花”。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枣花”,将它们依次摆在面饼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圈,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那一圈“枣花”,细腻如玉,点缀着那一道道优雅的花纹,仿佛是用玉砌成的。那一颗颗红色的小枣,如同一颗颗火红的玛瑙镶嵌在那细腻的“和田玉”之中,细腻之中含着矜持,古朴又不失优雅。中间的空隙里,我往里面细细的撒了一遍切碎的枣肉。姥姥在旁边不紧不慢的说:“记住,一定要撒的满满的,这样下一层才会是平的,而不会从中间凹下去。”就这么一层摞起一层,越往上“小蛋糕”就越少,像一层层阶梯,一层比一层高。最后,我像擀饺子皮一般擀了八九个面皮,仔仔细细的捏成了一朵花,插在了花糕的最顶层。从远处看,这就像一个大蛋糕,那一颗颗红枣就是用奶油挤出来的一朵朵红花,在蛋糕上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走近了看,这就像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顶层上的那朵白花,仿佛是玉匠精心雕刻、呕心沥血的传世之作。看着做完的一个个花糕放进蒸锅里,自豪感油然而生。姥姥欣慰地说:“陈钰都会蒸花糕了,也会帮姥姥干活了。”听了姥姥的话,这浓浓的年味中,似乎又夹杂了丝丝缕缕的花糕的香气,夹杂了欣慰与自豪。我想:明年还来帮姥姥蒸花糕!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花糕_800字夕阳下的桂花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淡雅的花瓣,我的思绪也在花香中弥散开来。撷桂花·氤氲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中的小院里度过的,犹记得小院中有一株桂树,每至花开时节,整个小院子里都洋溢着馥郁的桂花香。这时,年幼的我总会着急地喊着外婆摘桂花,做桂花糕。那是外婆最拿手的甜品。轻尝一口,甜蜜会在舌尖漾开,夹杂着点点温情氤氲在空气中。外婆总是不急不缓地掂个小竹篮,跟着我一起去摘桂花,幼时的我总是边跑边大声喊:“外婆,外婆,快来这里。”“就来,就来,慢点跑,小心磕着。”外婆不紧不慢地应着。桂花树下,我总能找到那一簇簇最大最饱满的白色桂花,蹦着跳着将其撷下。外婆依旧不着急,一朵一朵地精挑细选,搁置竹篮内。摘完桂花,洗净,外婆便给我做最爱的桂花糕,香软、白嫩。吃着热腾腾的花糕,我知道,外婆的爱也氤氲在这桂花糕浓浓的香气里。念过往·久违远洋的航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无法永远停留。上学后,妈妈把我接到县城读书。我便离开了外婆的小院,离开了那满院的花香。繁重的学业使我无暇顾及其他,回去的次数变得少之又少。早已记不清有多久没见到过外婆,没有闻过那让人回味的桂花香了。突然有一天,外婆打来电话,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响起:“院子里的桂花又开了,回来吧,我给你做你爱吃的桂花糕……”声音里夹杂着紧张与期待,可外婆却不知道,电话的另一头,早已泪流满面。品花糕·感动思念筑成一道线,天涯海角心相连。那个周末,我推掉了所有事务,和母亲一起回到了乡下。熟悉的石板路,熟悉的道旁风景,但却不知道故人,是否还能似过往般熟稔……近了,远远的便望见那一抹身影,可却更沧桑,更佝偻了。我飞奔着跑向外婆,扑进了熟悉的温暖中。外婆慈祥地笑着,想与我寒暄近来的状况,可我却静默无言,只是紧紧地攥着外婆被岁月侵蚀的手。盯着外婆浑浊的双眸,仿佛这一刻,便是永恒。……午饭,我一眼便望见餐桌上一道熟悉的身影——花糕。闻着那久违的花香,尝着那熟悉的味道,任感动的泪水流淌。那一块小小的花糕,携着缕缕温情拂过心头;驻在心头,永不消散……800字 初二 叙事